..續本文上一頁請你把女兒許配給我。”
嘉國君王的話打動了衆神之主,他答應了這門親事。但是他提出要以黃金、松石、服飾、一支箭、以及耗牛、馬、羊等爲聘禮。
七位白馬騎士組成的婚使將聘禮送到了天界。
在女神啓程到人間的時候,她和兄弟一起擲賭博的石子分配父神和母神留給他們的財産。祭師拉本托噶主持這場賭博似的財産分配。女神想獲得一半的財産,但是由于她是位女子,最後她得到了叁分之一的財産。本教神話說她的哥哥是這樣擲石子的:
他得意地說道:“我從右面擲頗拉的石子,從左面擲格拉的石子,從前面擲索拉的石子,從後面擲余拉的石子。我擲了成爲父親繼承人的石子。”于是他贏了大部分的財産。輪到女神擲石子的時候,她把幾粒青稞抛向天空,說道:“如果我擁有一個神靈,今天他將保佑我。瑪拉,擲這枚神聖的石子吧!願紮拉年波神作證!”她擲了手中的石子,但是她得到了單數。她只繼承了一小部分的財産。
新娘要動身了,她的父親送給她一支箭作爲紀念。她的母親送給她一支紡錘。她的兄弟送給她一塊松石。
在分手之際,她向衆神、祭師、雙親以及兄弟告別。新郎的七位男親屬在新娘的衣裙的右邊系上一個白絲線球,把她領到了塵世。
這時本教祭師托木拉噶在主神的房前舉行招福儀式。該儀式在本教徒看來,是至關重要的,因爲人們相信,如果新娘或
者新郎永遠離開了家,那麼,這個家庭的福氣也會隨之而去。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則會被認爲是家門的不幸。
另一方面,在新郎的房前也要舉行類似的招福儀式。因爲新娘會帶來她家的財富和延續家譜的香火。所以這被看成是一種吉祥之事。
在藏文中,“央”(g-ymlg)可以被譯爲運道,它象征著財富。據說在藏北和安多等地,如果一個人要賣掉他的馬,他就從馬鬃上揪下一些鬃毛,把它們貼在馬廄的攔門上。盡管它可能被賣高價,但是這是保留馬“央”的一種象征方式。如果一匹馬被賣掉或者死了,就會被看成是把福氣丟了。因此必須舉行招福儀式。
在本教的觀念裏,“央”和羊有一種特殊的關系。在本教有關羊的傳說中,羊是福運的標志,因爲它對人類生活有益。第一只羊是根據什巴葉曼傑波神的意願創造出來的。他希望給予人類基本需要的東西。本教神話中的第一只羊叫魯撿瓦波慶,它是一只羊神。
下面我們介紹《兄妹分財與祈神》第二部分的神話傳說。
婚禮儀式的第二部分是祈神。
本教婚禮祭師先把撚成的“穆”繩線貼在新郎的前額,再把一個藍色吉祥結貼在新娘的前額。這時新郎手持一支箭,向五位主神供奉“羌”(藏酒)和“朵瑪”(祭神的食物)。新娘手持一支紡錘,供上奶製品和“切瑪”(糌粑和奶油做成的敬神食品)。祭師交給新郎一個戒指或者耳環,它被稱爲“魂金”(拉色爾bla-gser“),交給新娘一塊松石,它被稱爲”神魂“(拉玉bIa-gyu)。新婚夫婦坐在一塊白氈毯上,上面擺著呈卍字形的青稞粒。然後,祭師和新婚夫婦一起開始舉行儀式並頌經。
經文幾乎就是一段神話,它除了要敘述世界的形成外,還要講述箭、紡錘、以及製作”穆“繩、吉祥結的材料的最初起源:
在天界的一條峽谷裏,住著一位叫恰岡央紮的法師和一位叫什貝冬桑瑪的母親。他們結合在一起生下叁個神奇的卵。從金卵的裂口處蹦出一支帶有綠色羽毛的金箭。它就是箭的來源,也是新郎的寶石。從青綠色的卵的裂口蹦出一支帶有金色羽毛的青綠色箭,這是新娘金光閃閃的箭。從半圓形的白卵的裂口處蹦出一支紡錘。從天空的光和霧海中出現了本教的白色物質。風把它拉了出來,紡織成線。它被纏繞在一棵樹上。這根線被命名爲”穆“繩和吉祥結。
婚禮儀式最後寫道:
……
新郎的拉色爾(魂金),新娘的拉玉(神魂),
當他們最初降生時,他們是分別降生的,
爾後他們各自長大成人,
之後他們結爲一體。
讓我們把他們托付給衆神,
讓我們使他們依附于衆神。
新郎的”穆“繩和新娘的吉樣結,
當他們最初降生時,他們是分別降生的,
爾後他們各自長大成人,
之後他們結爲于體。
讓我們把他們托付給衆神,
讓我們使他們依附于衆神。
新郎那支鑲嵌寶石的生命箭,
新娘那支帶有玉葉的金紡捶;
當他們最初降生時,他們是分別降生的,
爾後他們各自長大成人,
之後他們結爲一體。
讓我們把他們托付給衆神,
讓我們使他們依附于衆神。
……
男子的生命依賴于箭,
女子的生命依賴于紡錘。
我們把他們托付給衆神,
讓箭與紡錘永遠不分離。
讓我們把”穆“繩和吉祥結托付給衆神
讓它們永遠不被切斷。
男人和女人兩個人,
就像湖和湖中的女神。
讓人和神永遠不分開,
像太陽和月亮永駐天上;
讓人和神永遠不分開,
像雪獅威武地生活在雪山之中;
讓人和神永遠不分開,
像老虎生活在密林中;
讓人和神永遠不分開,
願男子生命之柱永不崩塌
願女子生命的綠松大梁永不折斷。
……
上面這則神話傳說中,本教徒們對”穆“繩、吉祥結和箭的崇拜是非常明顯的,在後來的藏族生活中,有關”穆“繩的祟拜主要反映在神話傳說中,有關吉祥結的故事也非常少見,惟有對箭的崇拜直到今天還依然存在。
在西藏的一部分地區,當新娘前往新郎家時,要在新娘的衣領上挂上一支箭。在安多等地,一般在本教徒的家庭裏,男子幾乎都有一支短箭,精心裝飾著五顔六色的絲綢、一面銀鏡和一塊松石。當男孩出生時,他的舅舅要送給他一支箭;這支箭要被供奉在屋內的佛龛裏。
另外,在藏族的部分地區,每年,男子還必須在村社附近山頂的”拉折“瑪尼石堆上插上一支箭。插箭時還要舉行一個盛大的宴會,並供奉柏樹枝。在安多、雲南的迪慶以及四川的藏區,人們還經常在房頂上插上高達兩叁米的竹枝,這些竹枝也被認爲說是供奉給神靈的箭。有些藏族地區插的這種箭,其箭尾是用叁塊木板組成,固定在箭杆的尾部。另外在箭尾還系有風瑪旗,以替代五種不同顔色的絲綢,據說它是吉祥和幸運的象征。所謂的風瑪旗,實際上就是一塊塊印有招福祈禱經文的經文布。此外,每個人所供奉的風瑪旗的顔色,還必須與他本人的生辰星象符合。所以每個人的風瑪旗要選五種顔色中的一種。
在藏族人的觀念裏,箭就是這樣的神秘:它是生命的象征,是男子的象征,是神靈的依附,是連接男人和女人的愛神,是婚姻的使者。所以,箭要被供奉在山口和屋頂上,所以,噶爾大臣到大唐爲松贊幹布迎娶文成公主時,也曾帶有一支箭,所以藏族的本教巫師才賦予它力量,才使它成爲西藏占蔔、法器中的一員。
在吐蕃時期,本教巫師參與政治時,箭乃是各種本教法師的法器。在爲病人除災招魂、向神靈鬼怪奉獻祭禮、在某些贖身儀式中;一般都有箭和紡錘,而一些有先見之明的本教神奇巫師們,則往往騎著羊,手執一支裹有白帶的箭,充當神靈的使者,有時則充當神靈和惡魔之間的和平使者。當神靈和惡魔和平相處時,生命之樹就繁茂生長,神奇使者恰單噶就會騎著羊,手持箭來到生命樹下,爲世界的和平祈禱。
西藏的箭還成爲本教巫師或者民間巫師用來預蔔吉凶的手段。而箭蔔的方法也各有差別。有的巫師用一根系著海螺繩的占蔔繩,把六根白羽毛線捆在一起,占蔔時,除了彩線、卦木、卦石等外,還要預備3到32支各色神箭,然後把箭放在彩線打的360個線結裏,視箭的豎直、傾斜以及是否倒下等來預蔔吉凶。
另一種箭蔔方法是,首先把有數字的一把箭插在一個容器裏,接著搖動有箭的容器,直至一支或者數支箭從瓶子中蹦出來,然後根據蹦出的箭的數字,查閱箭譜卦書得出相應的占蔔結果。
第叁章 歸順佛法的神靈鬼怪
惡魔的毒誓
從聶赤贊普開始的好多代贊普在文化的選擇上是完全不一樣的,聶赤贊普等對本教文化有相當的興趣,可是松贊幹布和赤松德贊卻是佛教的倡導者。于是,文化的不統一,也使吐蕃的神靈和鬼怪們加入到這種沖突之中。當然,按照西藏古老神話的說法,這些神靈鬼怪最初完全是站在本教勢力一邊的,當印度的寂護大師穿越喜馬拉雅山,第一次來到吐蕃,試圖傳播佛法時,他的活動即使得到了吐蕃王室的資助,但是最終的結果還是被當地的神靈鬼怪趕出了吐蕃。
從文化沖突的結果看,這是吐蕃人對傳統文明的選擇。然而神話傳說的解釋卻是一位惡魔實踐他的諾言或者說毒誓的結果。這個神話傳說一頭連著神靈鬼怪,而另一頭則與我們本章的主角西藏的神靈之王蓮花生大師有關。
蓮花生大師的家鄉在今天巴基斯坦的瓦特河谷一帶。
相傳他的祖父一直沒有孩子,于是他向一些智者布施了許多的金子。據說這些智者都獲得了象雄和吐蕃的某種神秘成就。作爲對他的報答,他們開始向有關的神靈祈禱。有一天,一道光芒從菩賢菩薩的慈悲心中射出,在光線的末端有一個白色的“啊”字。這道光線進入了他的祖母的身體之中。他們得到了一個兒子。他就是蓮花生的父親增巴南喀。這是一個純潔的嬰兒,他的皮膚酷似光音天神。聰明智慧的叁只眼睛明亮有神。他的心髒有一朵八瓣蓮花印記。
增巴南喀成人後,開始向象雄和吐蕃的學者學習。後來他因爲觸模到了9名印度學者的腳,終于獲得了使用秘密真言的本領。他的美麗妻子給他生了兩個兒子。而其中的一個就是蓮花生大師。相傳他出生時,棕黑色的臉龐上帶有光彩,兩目圓睜,鼻子上方因憤怒而生的皺紋非常突出。他那叁角形的嘴張得很大,雙手作破壞的姿勢,雙腳成舞姿狀。父母叫他白馬同卓。
蓮花生成人後,在母親的指導下,攜帶秘籍在南方的魔山和墓穴中修煉金剛撅,作爲修煉成功的標志,他把一種儀軌撅…
《生長神靈的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