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请你把女儿许配给我。”
嘉国君王的话打动了众神之主,他答应了这门亲事。但是他提出要以黄金、松石、服饰、一支箭、以及耗牛、马、羊等为聘礼。
七位白马骑士组成的婚使将聘礼送到了天界。
在女神启程到人间的时候,她和兄弟一起掷赌博的石子分配父神和母神留给他们的财产。祭师拉本托噶主持这场赌博似的财产分配。女神想获得一半的财产,但是由于她是位女子,最后她得到了三分之一的财产。本教神话说她的哥哥是这样掷石子的:
他得意地说道:“我从右面掷颇拉的石子,从左面掷格拉的石子,从前面掷索拉的石子,从后面掷余拉的石子。我掷了成为父亲继承人的石子。”于是他赢了大部分的财产。轮到女神掷石子的时候,她把几粒青稞抛向天空,说道:“如果我拥有一个神灵,今天他将保佑我。玛拉,掷这枚神圣的石子吧!愿扎拉年波神作证!”她掷了手中的石子,但是她得到了单数。她只继承了一小部分的财产。
新娘要动身了,她的父亲送给她一支箭作为纪念。她的母亲送给她一支纺锤。她的兄弟送给她一块松石。
在分手之际,她向众神、祭师、双亲以及兄弟告别。新郎的七位男亲属在新娘的衣裙的右边系上一个白丝线球,把她领到了尘世。
这时本教祭师托木拉噶在主神的房前举行招福仪式。该仪式在本教徒看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们相信,如果新娘或
者新郎永远离开了家,那么,这个家庭的福气也会随之而去。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则会被认为是家门的不幸。
另一方面,在新郎的房前也要举行类似的招福仪式。因为新娘会带来她家的财富和延续家谱的香火。所以这被看成是一种吉祥之事。
在藏文中,“央”(g-ymlg)可以被译为运道,它象征着财富。据说在藏北和安多等地,如果一个人要卖掉他的马,他就从马鬃上揪下一些鬃毛,把它们贴在马厩的拦门上。尽管它可能被卖高价,但是这是保留马“央”的一种象征方式。如果一匹马被卖掉或者死了,就会被看成是把福气丢了。因此必须举行招福仪式。
在本教的观念里,“央”和羊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在本教有关羊的传说中,羊是福运的标志,因为它对人类生活有益。第一只羊是根据什巴叶曼杰波神的意愿创造出来的。他希望给予人类基本需要的东西。本教神话中的第一只羊叫鲁捡瓦波庆,它是一只羊神。
下面我们介绍《兄妹分财与祈神》第二部分的神话传说。
婚礼仪式的第二部分是祈神。
本教婚礼祭师先把捻成的“穆”绳线贴在新郎的前额,再把一个蓝色吉祥结贴在新娘的前额。这时新郎手持一支箭,向五位主神供奉“羌”(藏酒)和“朵玛”(祭神的食物)。新娘手持一支纺锤,供上奶制品和“切玛”(糌粑和奶油做成的敬神食品)。祭师交给新郎一个戒指或者耳环,它被称为“魂金”(拉色尔bla-gser“),交给新娘一块松石,它被称为”神魂“(拉玉bIa-gyu)。新婚夫妇坐在一块白毡毯上,上面摆着呈卍字形的青稞粒。然后,祭师和新婚夫妇一起开始举行仪式并颂经。
经文几乎就是一段神话,它除了要叙述世界的形成外,还要讲述箭、纺锤、以及制作”穆“绳、吉祥结的材料的最初起源:
在天界的一条峡谷里,住着一位叫恰冈央扎的法师和一位叫什贝冬桑玛的母亲。他们结合在一起生下三个神奇的卵。从金卵的裂口处蹦出一支带有绿色羽毛的金箭。它就是箭的来源,也是新郎的宝石。从青绿色的卵的裂口蹦出一支带有金色羽毛的青绿色箭,这是新娘金光闪闪的箭。从半圆形的白卵的裂口处蹦出一支纺锤。从天空的光和雾海中出现了本教的白色物质。风把它拉了出来,纺织成线。它被缠绕在一棵树上。这根线被命名为”穆“绳和吉祥结。
婚礼仪式最后写道:
……
新郎的拉色尔(魂金),新娘的拉玉(神魂),
当他们最初降生时,他们是分别降生的,
尔后他们各自长大成人,
之后他们结为一体。
让我们把他们托付给众神,
让我们使他们依附于众神。
新郎的”穆“绳和新娘的吉样结,
当他们最初降生时,他们是分别降生的,
尔后他们各自长大成人,
之后他们结为于体。
让我们把他们托付给众神,
让我们使他们依附于众神。
新郎那支镶嵌宝石的生命箭,
新娘那支带有玉叶的金纺捶;
当他们最初降生时,他们是分别降生的,
尔后他们各自长大成人,
之后他们结为一体。
让我们把他们托付给众神,
让我们使他们依附于众神。
……
男子的生命依赖于箭,
女子的生命依赖于纺锤。
我们把他们托付给众神,
让箭与纺锤永远不分离。
让我们把”穆“绳和吉祥结托付给众神
让它们永远不被切断。
男人和女人两个人,
就像湖和湖中的女神。
让人和神永远不分开,
像太阳和月亮永驻天上;
让人和神永远不分开,
像雪狮威武地生活在雪山之中;
让人和神永远不分开,
像老虎生活在密林中;
让人和神永远不分开,
愿男子生命之柱永不崩塌
愿女子生命的绿松大梁永不折断。
……
上面这则神话传说中,本教徒们对”穆“绳、吉祥结和箭的崇拜是非常明显的,在后来的藏族生活中,有关”穆“绳的祟拜主要反映在神话传说中,有关吉祥结的故事也非常少见,惟有对箭的崇拜直到今天还依然存在。
在西藏的一部分地区,当新娘前往新郎家时,要在新娘的衣领上挂上一支箭。在安多等地,一般在本教徒的家庭里,男子几乎都有一支短箭,精心装饰着五颜六色的丝绸、一面银镜和一块松石。当男孩出生时,他的舅舅要送给他一支箭;这支箭要被供奉在屋内的佛龛里。
另外,在藏族的部分地区,每年,男子还必须在村社附近山顶的”拉折“玛尼石堆上插上一支箭。插箭时还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宴会,并供奉柏树枝。在安多、云南的迪庆以及四川的藏区,人们还经常在房顶上插上高达两三米的竹枝,这些竹枝也被认为说是供奉给神灵的箭。有些藏族地区插的这种箭,其箭尾是用三块木板组成,固定在箭杆的尾部。另外在箭尾还系有风玛旗,以替代五种不同颜色的丝绸,据说它是吉祥和幸运的象征。所谓的风玛旗,实际上就是一块块印有招福祈祷经文的经文布。此外,每个人所供奉的风玛旗的颜色,还必须与他本人的生辰星象符合。所以每个人的风玛旗要选五种颜色中的一种。
在藏族人的观念里,箭就是这样的神秘:它是生命的象征,是男子的象征,是神灵的依附,是连接男人和女人的爱神,是婚姻的使者。所以,箭要被供奉在山口和屋顶上,所以,噶尔大臣到大唐为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时,也曾带有一支箭,所以藏族的本教巫师才赋予它力量,才使它成为西藏占卜、法器中的一员。
在吐蕃时期,本教巫师参与政治时,箭乃是各种本教法师的法器。在为病人除灾招魂、向神灵鬼怪奉献祭礼、在某些赎身仪式中;一般都有箭和纺锤,而一些有先见之明的本教神奇巫师们,则往往骑着羊,手执一支裹有白带的箭,充当神灵的使者,有时则充当神灵和恶魔之间的和平使者。当神灵和恶魔和平相处时,生命之树就繁茂生长,神奇使者恰单噶就会骑着羊,手持箭来到生命树下,为世界的和平祈祷。
西藏的箭还成为本教巫师或者民间巫师用来预卜吉凶的手段。而箭卜的方法也各有差别。有的巫师用一根系着海螺绳的占卜绳,把六根白羽毛线捆在一起,占卜时,除了彩线、卦木、卦石等外,还要预备3到32支各色神箭,然后把箭放在彩线打的360个线结里,视箭的竖直、倾斜以及是否倒下等来预卜吉凶。
另一种箭卜方法是,首先把有数字的一把箭插在一个容器里,接着摇动有箭的容器,直至一支或者数支箭从瓶子中蹦出来,然后根据蹦出的箭的数字,查阅箭谱卦书得出相应的占卜结果。
第三章 归顺佛法的神灵鬼怪
恶魔的毒誓
从聂赤赞普开始的好多代赞普在文化的选择上是完全不一样的,聂赤赞普等对本教文化有相当的兴趣,可是松赞干布和赤松德赞却是佛教的倡导者。于是,文化的不统一,也使吐蕃的神灵和鬼怪们加入到这种冲突之中。当然,按照西藏古老神话的说法,这些神灵鬼怪最初完全是站在本教势力一边的,当印度的寂护大师穿越喜马拉雅山,第一次来到吐蕃,试图传播佛法时,他的活动即使得到了吐蕃王室的资助,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被当地的神灵鬼怪赶出了吐蕃。
从文化冲突的结果看,这是吐蕃人对传统文明的选择。然而神话传说的解释却是一位恶魔实践他的诺言或者说毒誓的结果。这个神话传说一头连着神灵鬼怪,而另一头则与我们本章的主角西藏的神灵之王莲花生大师有关。
莲花生大师的家乡在今天巴基斯坦的瓦特河谷一带。
相传他的祖父一直没有孩子,于是他向一些智者布施了许多的金子。据说这些智者都获得了象雄和吐蕃的某种神秘成就。作为对他的报答,他们开始向有关的神灵祈祷。有一天,一道光芒从菩贤菩萨的慈悲心中射出,在光线的末端有一个白色的“啊”字。这道光线进入了他的祖母的身体之中。他们得到了一个儿子。他就是莲花生的父亲增巴南喀。这是一个纯洁的婴儿,他的皮肤酷似光音天神。聪明智慧的三只眼睛明亮有神。他的心脏有一朵八瓣莲花印记。
增巴南喀成人后,开始向象雄和吐蕃的学者学习。后来他因为触模到了9名印度学者的脚,终于获得了使用秘密真言的本领。他的美丽妻子给他生了两个儿子。而其中的一个就是莲花生大师。相传他出生时,棕黑色的脸庞上带有光彩,两目圆睁,鼻子上方因愤怒而生的皱纹非常突出。他那三角形的嘴张得很大,双手作破坏的姿势,双脚成舞姿状。父母叫他白马同卓。
莲花生成人后,在母亲的指导下,携带秘籍在南方的魔山和墓穴中修炼金刚撅,作为修炼成功的标志,他把一种仪轨撅…
《生长神灵的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