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主要道論
——索達吉堪布2013.05.23網絡開示
今天晚上跟大家講一下宗喀巴大師的《叁主要道論》。《叁主要道論》是有非常殊勝的加持力、內容非常緊要的一部論典,是格魯派的創始人、藏地叁大文殊之一——宗喀巴大師所作。宗喀巴大師的一些介紹,由于時間關系,沒有必要和大家說。他的《菩提道次第略論》、《廣論》、《密宗道次第論》,以及《入中論善顯密義疏》、《經鬘論》,等等許多論典,對當前人們來講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只不過我們末法時代的很多衆生特別忙碌而且也沒有心思去聞思,以前的前輩大德都經常學習這些。我們今天也是接上一種善緣。剛才簡單地念了傳承,然後跟大家介紹一下這部論典。
◎《叁主要道論》與喇榮佛學院有特殊的因緣
這部論典實際上和我們喇榮佛學院有個特殊的因緣。我記得在1986年7月20號的時候,法王如意寶在光明境界當中顯現宗喀巴大師,並且給上師如意寶傳授《叁主要道論》。之後,上師如意寶也給我們傳講。從此之後,《佛子行》、《叁主要道論》、《修心八頌》,後來加上《勝利道歌》,法王要求我們學院的人都要背誦。
本來我們學院以學習甯瑪巴一些教典爲主,但是也有個別的,比如說薩迦班智達的個別論典、宗喀巴大師的個別論典,這些也用輔助的方式來學。我們學院的原則是,對所有世界上的宗教,以及佛教的各個教派都沒有偏見,都可以接受,但是上師們傳承的一些主要資料以甯瑪巴爲主。大家都知道,我們主要像無垢光尊者、麥彭仁波切,以及相關的這方面的論典學得多一點,我們現在學院當中的道友在這方面更加特長,就像世間的一個專業,一個大學當中主要所學的知識,每個大學都有不同的一些風格。
但是,法王當時在特殊的境界當中拜見宗喀巴大師,宗喀巴大師當時也在境現當中給法王作加持,說以後如果能背誦《叁主要道論》,並且經常守持八關齋戒的話,以後一定會轉生到以他的兜率天爲主的清淨刹土。所以,以後你們方便的時候,身體好、自己能守的話,可以守一些八關齋戒,但是,能背誦宗喀巴大師的《叁主要道論》,我覺得這個更重要。
◎《叁主要道論》具足大乘佛教最關鍵的要點,大家應該重視
現在很多人可能在聞思方面下的工夫都不是很好,在行爲上做的一些,大家都很滿意,這可能是還沒有進入佛教高層次的境界,如果進入佛教一些高層次的境界的話,那麼對理論和實際的修行是很重視的,在外在的一些顯像上,他可能並不是很重視。所以,希望大家以後能重視這部論典。我以前在開法會期間也給大家傳授過幾次,但這次,包括網絡上的人也比較多,因此今天在這裏簡單地傳一下。
宗喀巴大師的《叁主要道論》,題目是叁個主要的道,也就是出離心和菩提心,還有無二的智慧,實際上就是說,我們想解脫的話,一定要具足這叁個最主要的環節,如果這叁個當中缺少一個,那麼我們大乘的解脫很困難。當然,佛教的簡單的輕安,輕松,簡單的一些心理的療法,這些都可以的,但這些並不是最究竟的解脫法門。
首先,作者對他的至尊上師仁達瓦爲主的傳承上師們做了頂禮,然後造論,前面的這個頌詞是造論的立誓句,或者說爲什麼要造這個論,也就是說造論的目的。造論的目的、造論的內容是什麼呢?宗喀巴大師說:盡我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當中,宣說所有世間當中的解脫道的路,或者說,所有十方諸佛菩薩所宣講的經典的最甚深密義,以及像文殊菩薩、觀音菩薩等一切菩薩所贊歎的道。
因此,《叁主要道論》表面上看好像很簡單,只有十幾個頌詞,但是以前上師也講過,爲什麼宗喀巴大師說“我隨己力而宣說”——我隨著自己的力量盡心盡力地宣說 ——可能有些人想,這不需要宗喀巴大師那麼有智慧,我也可以寫這麼多的文章,可能我們凡夫會這麼想。但我們凡夫人確實也是不會寫得來,爲什麼呢?佛教所有最關鍵的要點在這裏全部都已經具足了。
所以我這次爲什麼選擇講這部論典,我看我們有些居士,可能剛剛學佛,念咒語、一些簡單的法理方面,很精進,很有熱切心,這很好,但是稍微深一點就可能不懂。現在很多漢地的跑跑居士也是這樣,燒香拜佛很不錯,讓他稍微講一些關鍵的佛教道理,他一點都不懂。我們學習的時候不能這樣,一堂課最關鍵的這幾個問題,一定要掌握,不僅是當時掌握,以後在生活當中也要去做。
以前很多的高僧大德和佛教的一些偉大的曆史人物,他們依止上師或者求學的時間很短暫,但是他們確實得到了法,得到法以後,自己也終生以這個原則來修,而且也可以給別人講。比如說我們有個別人懂得了《叁主要道論》,學佛的最根本的原則已經搞定了,不用愁了,你如果不懂的話,也許辛辛苦苦地皈依十年、二十年、叁十年,表面上做佛事多少多少年,但實際上,最關鍵的問題你沒有懂得的話,很有可能修得不一定很正規。這方面,要注意。
◎聽法者的條件
接下來宗喀巴大師講到了聽法者的法器,或者說聽法者的條件。就是:我們聽法的人,不是簡簡單單求一個保佑,或者求一個健康——不是這樣的人來聽這個法——因爲這個法很深。那麼,他需要具足什麼樣的條件呢?對整個叁界輪回的安樂,不會有特別強烈的貪執心;還有,爲了將自己暇滿難得的人身真的是在即生當中做有意義的事,不會耗盡、不會浪費自己的暇滿難得;並且願意依靠佛陀、傳承上師和高僧大德的這種教育或者這方面的道進行修持,這樣的一種具有緣分的人可以聽這個法。
今天聽這個法,你們也看一看自己對叁界輪回有沒有貪執心,自己的暇滿難得,有沒有用來做有意義的事情。我最近看到個別道友確實覺得人身很難得,好像來到學院以後才知道,原來學佛只是一個形象,說是天天說輪回、輪回,但實際上沒有很深的感覺。但這次到了法會以後,有非常甚深的感覺:原來我可能真的是無始以來漂泊輪回當中的一員,我現在如果沒有真正修行,這個壽命是那麼脆弱,很快消滅就沒有了,如果沒有修一點法,什麼時候才能得到這麼好的具有修持佛法的人身?!如果我們心裏有這樣的道,對諸佛菩薩的道,有一定的歡喜心,那這種人,可以聽這個法門,如果不是這樣的人,那麼首先聽法的條件不具足。
聽法的條件方面,自己也看看,現在很多佛教居士,我剛才也講了,我們很多佛教徒整體的佛教素質很低,說實在是這樣的。有一部分對佛教還是比較了解,但大多數人信仰停留在一種表面上、外相上,這個很容易變化。表面上看,你特別特別有信心,但這種信心很快會退轉,你見到個別上師的時候,見到佛像的時候,特別感動,但如果你在道理上沒有明白,很容易退轉。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一種真正的正知正見。這是聽法的條件、聽法的目標。
◎出離心
我們所講的這個法分爲叁個方面:一個是出離心,出離心就是看破放下的意思;第二個就是菩提心,我們要幫助所有的衆生;第叁個,我們要懂得無二智慧。
1、爲什麼要尋找出離心?
第一個講出離心。爲什麼要尋找出離心?如果沒有清淨的出離心,一直求世間八法、世間快樂,那麼這個人永遠都沒有寂滅、解脫的時候。一直貪執世間各種各樣的事物的這種衆生,應該先尋找出離心。我們在座的很多人,有些爲了家庭而貪執,有些爲錢財而貪執、而束縛著,有些爲了自己的地位。每一個人都有所貪執。你看我們開七天法會,有些人關起七天很困難,放不下。爲什麼呢?因爲我們有貪執,沒辦法。
但是我們要知道,其實所貪執的所有的這一切,我昨前天也在微博上說,我們現在所求的這些,不管是房屋也好,轎車也好,還有支票也好,存款單也好,我們自己認爲,我是它的主人。其實,我們不是它的主人,我們應該是它的客人。我們什麼時候離開,誰都不知道,一旦離開的時候,這些物質上的東西我們都沒有擁有權。我們有擁有權的,是跟著我的善業和惡業,精神財富是我有擁有權的。所以,我們要懂得這個。其實很多人對世間的感情、地位、財産……很多方面的執著特別特別地可憐,所以我們現在要尋找一個出離的道。大家一定要明白,如果沒有産生出離心的話,修什麼法都不可能得到解脫。
2、出離心的修法是什麼?
那麼,出離心的方法是什麼?我們修人身難得和壽命無常的話,那麼即生當中的這種執著可以斷除。今天發的那個資料上面有講到,頌詞我就不念了,意義上我稍微給大家解釋一下,你們自己好好看書。我們沒有出離心,那我們天天修人身難得和壽命無常,今生當中對地位、名聲都不會貪執,這是最好的一種法。所以回去以後,大家都修人身難得和壽命無常。如果我們修業因果、因果無欺,還有輪回的痛苦這個法門的話,可以斷除對後世的貪執。我們很多人,對後世的快樂、後世不墮惡趣這方面執著比較多。
所以,出離心的修法是什麼呢?出離心的方便方法,主要是通過修四加行——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回痛苦、業因果——這方面大家多多修的話,那麼出離心一定會産生的。很多人說我現在沒有出離心,怎麼辦呢?我們《大圓滿前行》不是前面有一些修法嗎,這修法你只要反反複複地看,反反複複地修,那麼一定會生起出離心,這是自然而然的。尤其是我個人而言,修無常確實不得不生出離心,好像在這個世間當中、在無常面前沒有什麼可貪的。有時候翻開曆史的時候也知道……
《叁主要道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