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慈悲叁昧水忏講記卷中(1)▪P9

  ..續本文上一頁命生存的唯一因素,業如什麼時候不再支持,生命立刻就會宣告崩潰,怎能不說業的重要?

  不特有情生命不能離業,就是世界以及所有一切,沒有一樣是屬偶然出現,同樣都是由業而來。當知廣大宇宙的存在,以佛法說,實是業的延續,沒有有情所造業,就是廣大的宇宙,亦會歸于滅亡。世間各種學說及各宗教,雖欲爲解決宇宙人生問題,各各絞其腦汁,但因不知它們怎樣産生,爲什爲存在得或久或暫,只好說是自然如此,或說大力者的創造。過去,或有人以爲確是這樣,但到現在,由于科學的進步,已沒有人相信這樣說法。

  世學所說宇宙人生,佛教說爲器世間及有情世間。俱舍論頌以“世別由業生”句,就簡明扼要的說出兩者的來源。婆沙第百二十四說。“如契經說,佛告摩納婆:世間有情皆由自業,皆是業分,皆從業生,業爲所依,業能分判諸有情類,彼彼處所高下勝劣”。這不但明顯的說業是生命的源泉,亦是生命存在的根基,更是生命高下勝劣最有力的判別。其論第百叁十四又說:“謂有情類,于此處所共業增長世界便成,共業若盡世界便壞”。這亦明顯是說由于有情的共業,始有器世間的成壞差別。所以佛教認爲,一切萬有諸法,無不基于因果。有情的種種苦樂果報,固由于業,依報世界的淨穢,亦由于業。

  沒有衆生所造的業,高下勝劣的生命,固無由生,淨穢差別的世界,亦不會出現。佛法所說業,對宇宙人生,有著怎樣重大關系。因而生而爲人,特別爲佛弟子,對自己的行爲活動,應予詳細觀察,並應予以確切認識。要知每一行爲活動,不論是大是小,是好是壞,是淨是穢,都是業的一種造作,將所造業積聚起來,對未來生命會有很大影響。如不注意自己行爲活動,不知什麼行動是對是不對,什麼行動會得樂果苦果,對未來生命相當不利。

  原因吾人所表現的行爲活動,對他人及諸衆生,有益或有損的性質不同,佛法將之分爲善、惡、無記,或罪、福、不動叁業,且任何一種行業的表現,不是表現就算,終要自己負責的。如過去的行爲活動,決定我們現在的一切,現所有的各種遭遇,苦痛或快樂,有恩或是怨,並非完全現在造成,都是以前行爲結果;未來所將出現的生命怎樣,全看現在的行爲如何。佛法常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自己的行爲活動,對自己關系如此重大,怎不密切注視自己行爲活動?

  戊二 不明業力

  夫業者,能莊飾世趣,在在處處,不複思惟求離世解脫。所以六道果報,種種不同,形類各異,當知皆是業力所作。佛十力中,業力甚深,凡夫之人,多于此中好起疑惑。

  “夫業者”既是一種造作,當然就“能莊飾世趣”。莊是莊嚴,飾是修飾。如維修或粉飾組屋,使組屋更爲美觀,謂之莊飾。吾人勤勞不怠的造作種種的業行,好像有莊嚴修飾之象。作業所要莊嚴光飾的,在凡夫,只莊嚴六道。如造叁途十惡等的罪業,是莊嚴世間的叁惡趣,若行五戒、十善等的善業,修四禅八定的不動業,是莊嚴世間的人天趣。如問世人爲什麼老是勞碌奔波的在忙,世人總說是爲衣食忙,爲兒女忙,實際在爲自己將來所要趣向的地方忙著莊飾。爲忙莊飾世趣的衆生,由于技術的巧劣不同,所莊飾的環境自亦有別:有的莊飾得相當美觀,如人天趣,住在其中,相當不錯,感到滿意;有的莊飾得越飾越醜,如叁惡趣,住在其中,相當不滿,因不舒服,所莊飾的世趣,雖有莊飾得美觀,但仍在世趣,並未能出世。

  正因爲莊飾世趣而忙,“在在處處,不複思惟求離世解脫”。原因衆生有個錯誤的觀念,以爲世間還可以,只要莊飾美觀,安住有何不可?爲什麼要求離世解脫?殊不知如火宅般的世間,任你莊飾得怎樣美觀,于中不免會感到痛苦,且莊飾美觀的環境,不能長期爲你所擁有,不求離世解脫豈非大錯?正因衆生不知要求離世解脫,“所以”所招感的“六道果報”,就有“種種不同,形類”也是“各異”,“當知皆是”衆生的“業力所作”。諸如人生的各種不同遭遇,不同衆生所受的不同果報。以人類言:有的出生很卑賤,有的出生很高貴;有的身體很強壯,有的多病很衰弱;有長得相當美麗,有長得醜陋到極;有生來被稱爲天才兒童,有生來是個大白癡,有生在富貴家享受福樂,有出生貧苦人家吃種種苦,有的壽命很短,在嬰兒時就離開人世,有的壽命活到百歲甚至更長。諸如此類的不同生命,亦即各種不平等的現象,不能看成自然是這樣的,是各行爲活動的差別。佛在阿含經說:你播下的是什麼種子,必得怎樣的果實,爲善的得善果,爲惡的得惡果,因果必然如此,絲毫沒有差錯!

  “形類各異”,是顯六道衆生,有種種的形態,如人類的形色各別,衆所共知,毋庸多說。“至于畜類衆生,你到街市去看看,就可發現種種不同。且以大海的魚類來說,就有大小長短奇形怪狀各式各樣的魚,前年在新加坡參觀水族館,裏面所收的魚,已是名目繁多,其中有種叫做降落傘魚,真的好像降傘部隊所用的降落傘。其他爲我們所沒有見過的魚類還多得很。至于豬馬牛羊各有其相,亦複如是。如一百只狗,就一百只不同樣子。什麼狼狗、獵狗、哈吧狗、東洋狗、西洋狗,其別是說不完的”(見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其他還有什麼橫形的、豎形的、四足的、多足的、兩足的、無足的等,形類各各不同,多得難以枚舉。如是形類不同的六道衆生,沒有一類不由自己所造善不善業,而有如此差別。因而,爲人要時注意自己的行爲活動,不要讓它將世趣莊飾得難以入目。

  “佛十力中”,是佛所成就的十種智力,其中第二“業異熟智力”,能如實知道叁世業報因果,而此業力是由功德智慧善業妙力所成,所以說爲“業力甚深”。以佛甚深的業力,比之凡夫的業力,同樣是甚深的,因衆生在世間,若好若壞生命,皆由善惡力感,衆生不知說爲甚深。“凡夫之人”,對此甚深業力不知,“多于此中好起疑惑”。

  戊叁 不達業理

  何以故爾?現見世間行善之人,觸向轗轲,爲惡之者,是事諧偶。謂言天下善惡無分,如此計者,皆是不能深達業理。

  “何以故爾”?是問凡人對業行爲什麼好起疑惑。佛法所說業果,總是說行善業得樂果,造惡業感苦果,可是事實不然。如“現見”到“世間行善之人”,不特沒有如佛法說得到好果,反而“觸向”無不“轗轲”。轗轲就是坎坷,顯示車行不利。此喻行善之人,不論做什麼事,皆不順利如意,或是不能得志,豈不是于行善精神不合?反之,一些無惡不作的“爲惡之者”,無論做什麼都很遂心稱意,所以說“是事諧偶”。如是行善作惡對比,不知叁世因果的世間愚人,便“言天下善惡無分”。如此,做人爲什麼要做善事?做個無惡不作者,取得不正當錢財,多多享受豈不很好?大錯!要知“如此計者”,“皆是”由于“不能深達業理”而來。業理,指下所要講的叁世善惡因緣果報業,如只著眼現在行善爲惡,怎能了達業理?

  戊四 明叁業報

  何以故爾?經中說言有叁種業。何等爲叁?一者現報,二者生報,叁者後報。現報業者,現在作惡,現身受報;生報業者,此生作善作惡,來生受報;後報業者,或是過去無量生中作善作惡,于此生中受,或在未來無量生中方受。

  “何以故爾”?是問身爲凡夫的人,爲什麼不能深達業理。所造業,在時間上,不論行善作惡,不定在現生中,立刻就見效果。佛在“經中說言有叁種業”。接著問道“何等爲叁”?經中複說:“一者現報,二者生報,叁者後報”。所謂“現報業者”,是說“現在作”了什麼罪“惡”,就在“現身”當中“受”其果“報”。如人告訴獵師熊的所在,其手立從身上墮下,此即惡業于現生中受其果報。反之,現在做了什麼善行,于現生中受其果報。如身爲國王愛護人民,處處爲人民設想,人民有什麼困難,立刻設法爲之解決,因而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谷稼成熟,五谷豐收,此即善業于現生中受其果報。如有經說:“今世造善惡,今生受苦樂,名順現報”。

  “生報業者”,是說“此生作善作惡”,要到“來生”方“受”苦樂的果“報”。如人于現生中,受持戒行善法,到了來生又感再來做人的果報。反之,在現生中,如造種種罪惡,到了來生就感墮叁惡趣的果報。諸如此類的生報業,可說很多。如有經說:“若今世造善惡因,來世方受苦樂果,名順生報”,此亦有說順次生受報。

  “後報業者”,此“或是過去無量生中作善作惡”等諸業,到了此生方才受報,所以說“于此生中受”。甚或到現生中,過去所作善惡業,受報因緣尚未成熟,“或”許要到此生以後,乃至“在未來無量生中方受”其果報。經中稱爲順後報業,就是受報已決定了,哪生受報沒有一定。原因在過去生中造作善惡業時,其業並不很重,用心亦不很猛,業行成熟的時間,不得不延期很久。譬如熔金做各各裝飾品,火力不很熾然,自需一些時間才能做成。

  此上所說叁種業,又名叁時業,或名叁報業:如現報業,又名順現法受業,或名順現受業;生報業,又名順次生受業,或名順生受業;後報業,又名順後次受業,或名順後受業。發智論第十一說:“複有叁業,謂現法受業,順次生受業,順後次受業”。成實論第八說:“經中佛說叁種業,現報業,生報業,後報業”。俱舍論第十五說:“順現法受者,謂此生造即此生熟;順次生受者,謂此生造第二生熟;順後次受者,謂此生造從第叁生後次第熟”。諸論所說,皆是此叁種業。

  

  

《慈悲叁昧水忏講記卷中(1)》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