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我們真正的歸宿▪P4

  ..續本文上一頁知見的知識,也因而永遠沒有一個終止。它繞著世間的目標旋轉——積聚財富、取得地位、尋求贊美和愉悅。那是一團使我們很快地被吸引、粘著的無明。

  一旦我們得到什麼,就會有嫉妒、憂慮和自私。而當我們感受到威脅,不能不用身體去驅除或擊退它時,我們便會利用頭腦去發明各種的裝備,乃至武器,甚至核子炸彈,只是爲了互炸對方。爲什麼會有這一切的困擾和障礙呢?

  這就是世間的方式。佛陀說,如果誰隨著它轉,便不會有到達終點的一天。

  爲了解脫來修行吧!依著真智生活並不容易,但無論是誰,只要努力地追求道、果,並且心向涅槃,將能堅持和耐久。持久與知足、滿足,吃得少、睡得少、說得少,適度安住,籍由這,我們便能與世俗有個了結。

  如果世俗的種子仍未根除,我們便會在一個永無止息的輪回當中繼續地困擾和迷惑;甚至在你出家之後,它仍會繼續地拉你離開。它造作你的觀念、你的主見,它粉飾你所有的想法,它就是那樣!

  人們並沒有領悟!他們說他們要再這世上完成事情,他們總希望去完成每一件事。就像一個新的政府首長,熱衷于實施他的新政;他認爲他能解決一切,于是移走每一樣舊施政,說道:“看吧!一切由我自己來!”他們所做的是,運東西進來,又運東西出去,從來沒有完成任何的事情。他們雖然嘗試去做,卻從沒達到任何真正的圓滿。

  你永遠都不可能做出讓每一個人都滿意的事——有人喜歡少一點,有人喜歡多一點;這人喜歡短,那人喜歡長;有些人喜歡鹹,又有些人喜歡香。將每一個人聚在一起且使意見相合是不可能的事。

  我們大家在我們的生命中都下想去完成某些事情,然而在這麼複雜的世界上,要使每一樁事都真正的完成,幾乎是不可能的,甚至佛陀,有幸生爲一位高貴的王子,也發覺到這世間生活的不圓滿。

  *感官的陷進

  佛陀曾經談到有關欲望和能使欲望得到滿足的六件事:色、聲、香、味、觸、法;談到對于快樂、同痛苦的欲求,對于善、惡等等的欲求,乃至每一樁事物!

  談到“色”,沒有任何一種的色完全同于一個女人。不是嗎?一位真正很有吸引的女人難道不會使你想去看嗎?一個真正吸引人的形象走近時“沙、沙、沙、沙。。。。。。”你禁不住會凝視!“聲”音又是如何呢?再沒有比一個女人的聲音更吸引你了,它穿透了你的心!“香”也是一樣,女人的芳香師所有香但中最誘惑人的,沒有其他的香能相比擬。“味”——即使是最可口的食物也不能和一個女人相較。“觸”也相同,當你愛撫一個女人時,你會如醉如癡,昏昏然而爲之神魂顛倒。

  在古印度,曾有一位來自泰西拉的著名魔咒大師,他教導他的弟子所有的咒語和魔法。當這位弟子都已精通而准備自立門戶時,從老師那兒,他帶著這最後的教誨離去:“我已教了你一切我所知道的咒語、魔法和護身符。對于那些帶有利牙尖角,甚或是大獠牙的動物,你無需害怕,我能保證你會得到保護。然而唯獨一件事我不能擔保,那就是女人的魅力!對此,我無能爲力;沒有咒術可以防禦這一項,你必須好自爲之。”

  法塵在心中升起,它們由欲望而生:欲求有價值的財産,欲求富裕,而且大都只是無休止的追求事物。這種的貪欲還不算深重或強烈,它還不致使你昏了頭或失去控製。然而,當性的欲望升起時,你卻會失去常態且失去自我控製,你甚至會忘了那養你。育你長大的雙親!

  佛陀曾教導,我們的感官對象是一種圈套——魔羅的圈套。“魔羅”可被理解爲那些傷害我們的事物,“圈套”是捆綁我們的某樣東西,相同于一種陷阱。那是魔羅的圈套,獵人的陷阱,而獵人就是魔羅。

  如果動物在獵人的圈套中被捕獲,那會是一種悲哀的困境;它們深陷其中,不得動彈地等待著設陷者的來臨。你曾網捕過小鳥嗎?陷阱已被觸動,“砰”——頸子被抓住了!——一條強韌的網線立刻將它縛得牢牢的,無論鳥兒如何展翅,都無法逃脫;它到處飛,但被製得緊緊地,只有等待著圈套的所有人來。當獵人前來是,完了——鳥兒充滿恐懼地拍打急撞,無處可逃!

  色、聲、香、味、觸、法的陷阱也是一樣,它們抓住我們,並且緊緊地綁住我們。如果你執著感官,你會像一條上鈎的魚兒一般。當漁夫來時,雖然盡全力地掙紮,卻難以松脫。事實上,你並不像一條被抓的魚兒,更像一只青蛙——青蛙一口吞下整個釣鈎直入他的腸子裏,而魚兒還只是口被勾住而已呢!

  任何人執著了感官也是一樣,好像一位肝髒還沒被破壞的好酒者,他並不知道什麼時候他才會喝夠,他繼續盡情地喝,毫不在意地喝;他上瘾了,而不久,便會生病而受苦。

  有一個人走在路上,由于長途旅行,口渴得想要喝水;他停在一處路邊請求水喝。這水的主人說:“如果你喜歡,你可以喝這水,色澤好、香味好、味道好,但如果喝了它,你卻會生病。我必須事先告訴你這個,那足以讓你病死或是瀕臨死亡。”口渴的人並沒有聽從,他渴得就像是開刀後已被禁水七天的人,苦苦哀求著要水喝!

  這就同于一個人渴求感官欲望一樣。佛陀教導,那些都是有毒的,色、聲、香、味、觸、法都是毒,它們都是危險的陷阱。然而這個人渴得沒聽進去;由于渴,他哭泣哀求:“給我水,不管後果有多痛苦,讓我喝吧!”于是他掬出一些來一口喝下,發覺味道非常不錯,便拼命地喝個夠,卻也因而病得幾乎要了命。這,都是緣于強烈的欲望,他沒有聽從勸告。

  這就是爲什麼一個人會被感官的快樂所捕捉了!他啜飲色、聲、香、味、觸和法——它們都非常可口!因此他不停地喝,他持續不斷、深陷其中,直到死亡爲止。

  *世間道和解脫

  有些人死,有些人幾乎死——哪便是爲什麼被陷于這世間道了!世俗的智慧追求(感官之)感覺和其對象。無論有多聰明,那也只是世間感覺的聰明;不管有多吸引人,那也是僅僅是世間的感覺,;無論有多快樂,那也只不過是世間感覺的快樂而已。它不是解脫的快樂,它不能使你從這世間得到自由!

  爲了洞悉真實的智慧,爲了消除自己的執著,我們前來出家修行,修習離開執著!審查這身體,審查你周遭的每件事情,直到你變得厭倦且厭煩了它的一切,然後厭離心便會生起。然而,出離心並不容易生起,因爲你仍然沒有清楚地了解。

  我們來出家——我們研究、閱讀、學習、禅坐,我們決意使心堅固,但卻很難辦到。我們下決心要確實地修行,我們說我們要這樣子做,然而僅僅是一、兩天,也許只是幾小時,我們便全忘了它。而後待我們想起,又試著再欠去堅定我們的心,想到;“這一次我要做好!”不久之後,我們被我們其中的一個感官拉走,它又完全地崩潰了。于是,我們又必須一切從頭開始!事情就是這樣。

  好似一座建築很差的水壩,我們的修行不堅牢;我們仍然不能去了解和遵循真正的修行。這種情況會繼續下去,直到獲得真正的智慧。一旦洞悉真理,我們從一切事物中得到解脫,只留下平靜!

  終于我們一切的舊習,我們的心無法平靜;緣于我們過去的行爲i,我們繼承了這些,也因此它們環繞在我們的周遭,不斷地困擾著我們。我們努力地尋求一條出路,但卻被它們所縛,它們拉我們回去。這些習氣並沒有忘記它們的老地盤,它們奪取一切過去熟悉的事物去用、去贊美、去消耗——我們就是這樣地生活!

  男女的性——女人製造的問題給男人,男人製造的問題給女人,就是那樣,他們是相對的。如果男人和男人住一起,那便沒困擾;如果女人與女人住一起,那也沒問題。當一個男人看見一個女人時,他的心跳得像搗米器一般,叮咚、叮咚、叮咚。。。。。;當一個女人看見一個男人時,也是一樣。這是什麼呢?這些是什麼力量呢?它推動並將你吸進去——卻沒有人知道,那是要付出代價的!

  每件事物都是一樣,不管你多麼地努力去試著使自己得到解脫,你都無法放下,除非你了解到解脫的價值和被束縛的痛苦。人們通常只是修習苦行、持戒,盲目地追隨著形式而不求達到自在或解脫。你必須在你能真正地修行之前了解到放下欲望的價值,唯有這樣,才有可能真正地修行。

  你做每件事情,都必須清楚,醒覺地去做,當你了解透徹,便不再有任何的必要去忍耐或強製自己了。你會有障礙和負擔,那是因爲你沒有領會到這一點!平靜來自于完全地將整個身、心投入所做的事情中。無論留下什麼沒有完成,都會帶給你不滿意的感覺;無論你走到哪裏,這些事情都會牽挂著你。你想去完成每一件事,然而卻是不可能完全完成的!

  舉常來這兒看我的生意人爲例吧!他們說:“噢,當我的債務通通還清,財産也理清時,我就來出家!”他們那樣子說,但是他們可曾還清和理清一切了呢?那是沒有止期的,他們以另一個借款來付清全部債務,他們還清了一個,卻又整個重複一次。有一個生意人想,如果讓他從債務中脫身,他將會快樂,但要還清一切,那是無止期的啊!這是世俗心愚弄我們的方式——我們就像這樣子地轉來轉去,從沒領悟過自己的險境!

  *不斷地修行

  在我們的修行中,我們只要真實地看住“心”。無論什麼時候,當我們的修行開始松懈時,我們看它,並使它堅定——而不久之後,它又會再次地跑走;就那樣,它拉著你跑。但具有正念的人能夠堅守,並且不斷地重建自己,拉自己回來,以這種方式訓練、修習、開展他自己。

  缺乏正念的人卻只會讓它完全地崩潰,他一次又一次的迷失和偏離。他沒有堅強、牢固地根植在修行上,因此,他不斷地被世俗的欲望拉開——有些事物拉他到這兒,又有些事物拉他到那兒。他隨著自己的反複無常和欲望生活,永遠不能從世俗的輪回中得到止息。

  出家並不那麼容易,你必須下定決心使心堅定。你必須在這修行當中有確信的心,確信足…

《我們真正的歸宿》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