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函謂將寄200元與我,真不必多此一舉,我在青島飲食起居全由金老包辦,我不花一分錢,要錢何用?請你趕快打消此念。匆複。順祝康甯迪吉。
元音
7月10日
魏老仁者閣下:
來書所附補充的一段經文解釋,頗爲佳妙,余當轉致舟山老居士,囑其印發,普施淨信,以爲仁者造福。
仁者此生修行,有如是成就,誠未虛生空過,幸何如之!但切不可得少爲足,驕滿而停滯不前,仍須不懈努力,時時警策,上上升進,直至圓覺妙果,方才真到家也。匆複即頌新春吉祥如意,愉悅康甯!
中丁
2月13日
尊敬的師父慈鑒:
開示的灌頂的儀軌,弟子神咒短時間未能念熟。【元音上師批語:慢慢來,不必性急。】有位師父的重弟子沈洪居士,求大法心切,意欲去上海求師父慈悲,爲他灌頂,是否可以?附上原函。【元音上師批語:這位居士爲道懇切,溢于言表,本當允其所請,奈我精神尚未完全複原,待叁、四月後,你的咒也念熟了,可以爲他灌頂,不必來滬了。】
師父信裏說:某密宗法師灌過頂的,今(改)修心中心大法,須重新(接受心中心)灌頂,【元音上師批語:是須重新灌頂】,這樣弟子周圍有九人之多。今又加青島金慨夫居士來信(附原信),他讀到《禅》季刊《略論明心見性》一文,因與拙作《心經心得體會》聯系起來,又邀我灌頂,他們亦有同修不下十余人之多,【元音上師批語:人多你精力不夠,可分批進行。】皆是大專院校的老師和老中醫,這位金慨夫居士是曾拍《孔子》影片的導演。弟子計劃春節後對錄音機練習,去青島之夏通過努力,如果未能一次完成,分二次進行,這樣有喘氣時間,實因無奈形勢所迫。是否可以方便?【元音上師批語:你今日方知師不易爲!我即因此大傷元氣而至四大欠調。灌頂須一氣呵成,不能分二次進行。今夏如我身體許可,我可與你偕行,同到青島。】
以上問題,請師父原函批複,即此拜個早年,並頌福體安康!
弟子八十一老拙 魏鴻勳合十
1992年1月25日
魏老仁者:你好!
不通音問,瞬又經年,迩來道體何似,少病少惱否?年內東奔西走,爲佛宣勞,昔無建樹,深爲慚怅!近從溫州說法回滬,已深疲怠,又須遷居,煩亂勞累,何啻雪上加霜!
仁者近況何似?深居蘭若,抑與令媛同居?助理廟務,尚如意否?大著《心經淺釋》,經舟山王老善知識囑爲略事修改後,廣爲印行贈送。余因事忙,只改了一半,尚未竣工,待明春事暇,當可爲仁者點開金剛道眼,大放異彩也。
余近遷居“五角場黑山路8弄1號505室”。如通音問,請迳寄該處爲荷。即祝康甯吉祥!
李鍾鼎
12月24日
勳仁者:
來函並電池妥收,謝謝!
某某雖經徐恒志師兄介紹皈依我學心中心法,但只坐一、二兩印,六印也未坐完,怎麼能開悟!?這位同志著相很厲害,僅在名相上追求,任你怎樣著力教他離相、空空,他還是死在名相上。在無法可想之下,只得教他念佛求生西方,以期得萬一解脫之望。
生西方不在見性而在情空想純。以情屬愛,愛即生水,而水性向下,不能上升,故情不斷,不能飛升也。所謂想純,非想其他,乃時時想西方,想彌陀。此想精純,故在情空飛升之下,即能往生西方也。
匆複,即頌順遂康吉!
中丁
5月21日
鴻勳仁者:
今晨收拾行裝,將赴富陽心燈修養之際,接獲來信,因行色匆匆,略答如下:
大圓滿前行俱屬儀軌有相法,如來函所舉氣脈明點等。正行是“心髓”,與禅同軌,舍棄諸相,直示心性。所以密宗大祖師說:最上乘密法就是禅,禅是無上密法。因此之故,心中心法是直證本來真心之法,所以就是大圓滿。此法日本真言宗裏須大阿阇梨才可修習。最近有一臺灣和尚留學日本六年,欲學此法不得,最後還是到上海來才學到此法,可見此法之尊貴宏深。
關于心物一元之說,確有些毛病,從體上看,物就心,非心不能成物,像似一元。但物只是心所顯的相用,只如鏡中之影,而不是鏡——心。故洞山祖師悟道偈雲: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物影 。由此看來,心物就不是一元了。所以心物的關系,說得正確些,應是“非一非二”方合邏輯。匆複 ,順祝康樂無涯。
鍾鼎
1994年9月10日
尊敬的師父慈鑒:
自93年五月初,同金慨夫朱鳳如倆去渭南路叩見您老以來,屈指二年有余了,此後師父去杭州過年,新年又應邀去滬甯線南京等地弘法,旋又富陽廣州海南,爲的是一大事因緣,比至聖孔老夫子周遊列國面還廣,估計得益大有人在。經雲:遇善知識難,如無善知識——佛菩薩得度者,無有是處。此言弟子深有體會,即使“一念不生,花開見佛悟無生”,如無師父印證,仍落在暗證,未能“無生無不生”,不起作用,無有價值,不得受用。
昨接同修金慨夫來信,悉您老于26日八時同某師妹及十四歲的兒子,我們小師弟一行叁人同到青島,說您九十高齡矯健地直上金老二弟開的那麼高的車,也是龍天擁護,佛菩薩的加被,此方修道人的洪福。
弟子因患病,故而未能隨侍恩師,實爲一大損失。好在認得“無生”,生老病死,皆是觸處皆心,此可告慰。
“人之患在好爲人師”,尤其是“行深般若波羅密多”,非心意識所能計度的。得恩師信任,許弟子傳法,爲人天師資,這是嚴肅問題,誠惶誠恐。由于弟子寫過《心經心得體會》,又加出于求法人的懇求要求,勉爲所難,近期因身體欠好,介紹上海徐恒志師叔和沈增福師兄處去,徐師叔來信告我,亦于五月下旬出國。但也不可避免的招來了要我解經,然不能昏昏使人昭昭,傷人慧命。
近有內中少數要求禅密雙修,當然這與執相求法的是速度是日劫之倍,看了禅宗大德名言,問什麼叫起疑情?答他“疑”爲了無疑,無疑就是悟。又問悟個什麼?答他悟“無生”。一念無生,就是真佛。他一下就反應出來說,“勝念多年來念的名相佛”。當然念四字洪名也沒有錯,但須念至念而無念,即是“一念不生”,所以禅密淨,從來沒有分過家。
南通市去年以來,由某某法師的錄音帶和錄像帶,影響很大,這對國內寺院專搞經忏活動爲佛法是個沖擊,他歌頌孔孟,無疑是個貢獻。但他排除禅密,只要念佛求生西方,最殊勝,最穩當,這說明未曾由事達理,與黃念祖大德《無量壽經解》大有出入,這裏很多人受了他的影響,執著西方極樂世界停住了。弟子以師公“極樂莫過于明心”,蓮池大師雲“西方分明在目前”,憨山大師說“西方只在自心頭”,與他們解釋,因成見牢固,皆化不開。
同修金慨夫老師,因話劇導演,同樣一個演員,可以扮演正人君子,也可扮個殺盜淫妄的醜角,對佛說:“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容易接受,事相上執著自然較輕,則能與“如如不動”相應。近期我們在通信中看到,理路已基本摸清,說念佛法門中沒有善知識,我想只要您大菩薩在他倆節骨眼裏一點,就會成就的。
以上說的是此地近況,向師父回報,還請指正,余事後禀肅此敬請福體康甯、起居迪吉!
八十四老徒魏鴻勳頂禮
1995年7月3日
尊敬的師父:
今天7月22日同時收到您老和金慨夫老師的來信,甚爲欣慰。
由于師父擬于8、6日左右束裝返滬。佛出興于世,無非此一大事因緣。弟子現在才知佛法難聞。我看到目前所謂佛法,多數是吹吹唱唱敲敲打打爲佛法,都是搞迷信活動。即使念佛聖號,也無非在“話尾”上用功,皆在心意識上滾來滾去,與淨念正念無念,及以禅門了卻心,頓入無生知見力都不相關,連世間法也不夠。金慨夫倆好不容易盼到今天。弟子望師父多住幾天,過了九月份,則上海天氣逐步涼爽,也不爲遲。多蒙師父護念,余容後禀,肅此敬請福安。
八十四弟子 魏鴻勳頂禮
7月23日
鴻勳仁者:
年來作何生涯?對景接物,尚能融通無礙否?
年內有二同仁往南通朝觐大勢至菩薩,二次至該寺藏經樓,均未能唔見閣下,豈緣悭抑閣下工作煩忙無暇分身耶?
南通氣溫較上海約低2—30C(據電視臺報告),山上藏經樓恐更寒冷,閣下能適應否?迩來有一南通僧來此求法,余見其心誠,已將六印付彼,如有錯會、誤解或忘失處,希閣下爲之更正和提示。(此節未見你來信時寫,正寫信時,見來信後,知該僧已來過你處,此節文即無意義了。)
近有一批青年佛子,皆擬前來學心中心法,但此法非人人能修,余皆婉言謝絕,囑其虔修淨土,以了此生。
見來函知在狼山甚爲相得,亦佳事也。寄來照片,面目不減當年,中心空寂可知矣。今年不意出外說法,擬閉關修養,以杜閑非而頤養天年。良芳執相之士,不會心法,即使某某師真入定29天,又有何奇特而大驚小怪哉!匆匆不盡,即頌康甯,並祝新年吉利!
中丁
1月16日
附:牧牛老人書信選
金慨夫、朱鳳如兩位仁者:
8月22日所發尊函敬悉。在青島期間,與同修們大家討論心得,深感因緣非凡,同時也覺得有幾位,有事無理,懵懂佛性,尤其老修沈老那樣,幾十年的工夫,說念佛念到見這見那,在虛幻顛倒之中,認爲真實,與佛經真實意義相背,而且堅固不化,成了定業,佛說可憐憫者。袁玫居士認識到過去錯亂修習,悲淚痛泣,倒是大乘根器。最後您陪同到我二女家的兩位青年大學生,如果自己已明悟心性,隨衆生心,因所知量,測驗後學,倒是慈悲之心。但昏昏未能使人昭昭者也,傷人慧命,我看她已迷惑了不少人,指出她離經一字,便同魔說,脊梁倒地,何用再起。但又不肯請益頂禮,這說明原是與人鬥法…
《大音希聲 一、元音老人書信 答牧牛老人(魏鴻勳老居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