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級的東西,所以他才能擁有道。我們至今尚未擁有這個無上道,就是因爲力量在這邊散失的太多,愛好太多,以致無法將這個力量調遣過來,因此這邊的道你得不到。
無論你拜了多少明師,也無論明師給你設了多少技巧(法門),用了多少手段,始終無法把你這邊的力量搬過過來,因爲你根本不酷愛這個東西。你沒有把它當作你生命的根本去追求,而是隨著自己欲望的膨脹,既想擁有世俗的功名利祿、財色名利,還想當神仙。就像我當初去見空有和尚,他問:“你有多少理想、多少抱負,多少愛好呀?”我說我想當大法師,想當方丈,想當世界名人,想當祖師,還想成佛。他罵我:“你癡心妄想!”二十六年了,他的聲音至今猶在耳旁回蕩。我當了二十六年和尚了,這句話在我耳邊回響了二十六年,也許這輩子都會在我耳邊回響。我受益于這句話,所以我今天的修行才有了一點點樣子,他一次就把我罵醒了。當我聽懂了他這句話,就什麼都放下了,只是一心一意地追求道,就是要當祖師。沒想到在追求當祖師的同時當了方丈,成了名人,還收了這麼多徒弟。還真的是歪打正著,如果我專門想著收徒弟,當法師,恐怕還得不到。在追求根本的時候,這些枝末邊角就自然隨之而來了。
你想升官發財,想當方丈,想有信徒,想當名人,你只要追求這個根本的道,你什麼都會有。如果我們不去追求根本的東西,而是追求枝末,別說你得不到枝末,就算你得到了,你會更饑渴,更彷徨,更空虛。因爲你追求的不是根上的東西,你的內心永遠會饑渴貧窮。只有得到這個根本的力量後,這些枝末邊角你才會不屑一顧。縱然你開創了千秋偉業,像秦始皇、唐宗宋祖做的事業夠偉大吧?但是與道相比,那真的是滄海一粟,大地一黍。因爲他們沒有見道,得道。況且他所謂的千秋偉業都是短暫的,不知要殺害多少人,擊敗多少對手,讓多少人跳樓、絕望,才有了他所謂的成功。但是要得到道,一個人就可以搞定。就像恢複東華寺,我用了十分的力氣就把它建成了,而追求道,修道,我只用了一分力氣。過去我以爲追求道我用了十分力氣,今天把所做的這幾件事擺在眼前一比較,我才發現,修道我只用了一分的力氣,而恢複東華寺卻用了十分的力氣。明天我要弘揚佛法,要把這個“道”弘揚出去讓衆生受益,需要花一百倍的力氣。因爲修道你搞定的就是你一個人,恢複東華寺要搞定的是方方面面,政府不同意,你恢複不了。而要把道弘揚出去,你要搞定的是省、市各級政府。傳法到哪裏,就要征得那裏各級政府的同意,否則你的法是進不去的,所以說修道難,悟道難,弘道更難。
耶稣基督30歲就開悟了,他出去弘法被釘在了十字架上。穆罕默德叁十六歲悟道,生前也未能走出他的範圍,只是在中東地區傳法。只有釋迦牟尼佛的法傳遍了周邊的幾個國家,因爲他是太子,身份不一樣,他靠著家族勢力才把法弘傳開。另外還有個最強大的力量——維摩诘居士替他扛起了大半邊天,如果沒有維摩诘居士助釋迦牟尼佛弘法,佛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問:師父,既然道如此珍貴,花了那麼大的力氣才找到它,自己也受益了。既然弘出去那麼費勁,爲什麼還要搞呢?就像釋迦牟尼佛弘法弘了一輩子,最後走的時候說,我其實什麼都沒講。
師:他是出于悲心。他得到這個好東西,看到你們有那麼多煩惱,那麼迷茫。這麼好的東西爲什麼不要呢?你們不是想升官發財,想出人頭地,想要千人仰慕,萬人高看嘛?你們就來學這個、追求這個好了,得道了什麼都會有。
過去的祖師看到有個別人的確是非常渴望道,苦苦覓道,渴望回歸,所以才試著爲這些少數人而出山,重返人間,盡管打著普渡的旗號,怎麼可能普渡呢?就像我在東華寺四次傳法,今天有幾個人能把我傳的法原原本本陳述一遍呢?沒有,少之又少!剛才有幾個人只說了個七七八八,沒有一個能夠原原本本地把我傳的法複製出來,很多人都帶著個人色彩。所以我說我還沒有死呢,你們就講的各式各樣了。縱然形成文字,就比如今天的經典,《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每個人理解的都不一樣。羅漢有羅漢的理解,菩薩有菩薩的理解,佛有佛的理解,程度不等,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信息來理解這句話。
你對這個方法不會用功,不感興趣,你總應該對一個方法感興趣,會用功吧!結果大家對哪一個方法都不感興趣,都不會用功。實際上,任何一個方法你只要感興趣,會用功,從本質上講是沒有區別的。念佛也好,打坐也好,觀想也好,結手印也好,念咒也好,觀呼吸也好,數數也好,它們是沒有區別的,都是爲了攝心,爲了拴住這個心,不讓頭腦胡思亂想。當心沈澱下來後,頭腦一片空白不作用了,靈性的力量自然就蘇醒了。我們所做、所努力的一切,明師所設計的各種技巧無非是讓頭腦沈醉,讓它靠邊站,讓它癱瘓,讓它減慢、減慢,讓這邊的力量蘇醒、蘇醒,越來越快,就起作用了。
我常說走鋼絲、跳芭蕾的人已經是一心不亂了,已經是高度專注了,你幹嘛還要叫他過來念佛、打坐、觀想呢?他用他走鋼絲,跳芭蕾的專注方法,比你念佛、參禅的專注方法來得還要迅速!你根本不需要讓他改變他的方法和職業來跟你一樣盤腿打坐,念佛。有了禅定功夫做基礎、做本錢,才可以到東方或去西方,不是說念佛就可以去西方,打坐就可以開悟。如果不生禅定,信什麼都難去西方
現在美國出了一個測試大腦專注力的儀器,參禅的和跳芭蕾的相比,前者根本沒有後者的專注力和集中力指標高。上次我和DH去測量過,我們念佛專注的速度遠遠趕不上人家走鋼絲、跳芭蕾的,因爲走鋼絲的一有雜念就會從鋼絲上掉下來。所以你手頭上的任何一個工作,你只要能夠達到身口意與之統一協調,非常娴熟並和它融爲一體了,你就可以隨時指揮這個東西了。這個東西(包括工作)就像一個法,工具就相當于法,你和這個法融爲一體,能夠轉動它了,它才會發揮巨大的效力和威力。否則你手裏即便是一把寶劍也沒有用,只會割著自己的手。爲什麼我們每天要念早晚課啊?天天年年都在念,就是爲了把你的散亂心收回來,提醒你的身口意。寺廟裏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輔助你盡快向道靠攏,把你從世俗的心態和行爲中拉回來,靠近這個道。寺廟裏的所做所爲沒有一樣是違背道的,皆爲助道而設立。所以你會用功,事事皆是用功,你不會用功,跑到禅堂也不會用功。
釋萬行2013.3.11
《頭腦與靈感的區別》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