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提要求要有本錢

  提要求要有本錢

  我們大陸的寺廟機製屬于共産主義,胸襟非常廣大,是真正的自由與民主:出家人想來就來,想去就去。到任何一個寺廟,你只要能遵守這個寺廟的共住規約,都不會趕你走,你也不需要拜那個寺廟的方丈和尚做師父。而國外的寺廟,就必須拜那個寺廟的方丈和尚做師父,否則不會讓你住在這個寺院,所以國外的寺廟都是老死不相往來。你在哪個寺廟,就必須看那個寺廟方丈和尚的書,學習他的思想,按他的方法修行,除非是祖師大德先賢的書,其他法師,尤其是活著的法師的書,是不允許帶進他們寺廟的。這種形式的優點是,這個寺廟的思想容易統一,缺點是易受局限,後來的人很難超越當初的開山祖師,因爲以後的二代、叁代,乃至第四代都是在學習前一代的思想。而大陸的寺廟,和尚們盡管共住一堂,但信仰是不一樣的,可以說是百花齊放。

  中國的佛教數千年來都是這樣延續、發展、傳播的。也許大家會覺得奇怪,住在一個寺廟的出家人,其信仰居然不一樣。如果問問在座的和尚、居士,修的是什麼法,信的是哪位菩薩,回答肯定不一樣。而國外的寺廟,如果這個寺廟的方丈信彌勒佛,寺廟的常住就一律信彌勒佛,如果方丈喜歡《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並以《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行願,他的弟子們也都如此,否則是不允許共住的。方丈和尚是念佛的,大家都念佛;方丈和尚是修臨濟禅的,大家都修臨濟禅。即便都是修禅,如果禅修的方法不一樣,也不允許住在一起。而大陸的寺廟,盡管大家修法不同,只要能遵守叢林規約,遵守叢林四大事——出坡、過堂、打坐、上殿,就不會有人趕你走,你可以自由的學習、生活、修行。

  最近有幾個小和尚給我發短信,說沒有方向、目標。我感到很奇怪,當和尚本身就是你人生的方向與目標,難道還要出去做生意,升官發財嗎?當和尚學佛就是方向;上求佛道,下化衆生就是目的。眼下具體要做的就是研究經教;通過戒律糾正、端正自己的身心;將來就是弘揚佛法。怎麼能說當了和尚還沒有方向和目標呢?給我說沒有方向的和尚,大多是來自社會底層,未出家前真的是無路可走,不知道該幹什麼,生活沒有方向。出家後發現這麼多機遇,但由于穿著僧服,好多事不許做,也不適合做,便覺得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該追求什麼,于是開始彷徨。穿上僧服還能追求什麼呢?在座的出家人說說,應該追求什麼呢?

  答:修行圓滿的人生。

  師:修行圓滿的人生,這個太虛了。

  答:以無私的奉獻來把自己修圓滿。

  師:你說的還是太遙遠。當前要做什麼呢,該怎麼下手呢?

  答:當下應該修習禅定,以定力來提高自己的智慧。

  師:當下就應該研究經教,努力學習,修行,同時要學會做人做事。可現在的學佛人,既不研究經教,也不琢磨怎麼做人、如何做事,整天在那裏幻想著要成佛,要了脫生死,肚子裏什麼都沒有!也許你會說你有佛性,可你尚未找到佛性,你連如何去找到佛性都不知道,你怎麼能說具備了佛性?你要知識沒知識,要文化沒文化,要奉獻精神沒有奉獻精神,要承受力沒承受力,要什麼沒什麼,你連做人的基本素質都不完備,具有佛性又能怎樣呢?

  我們都有一顆妄心,都想成佛。在座的誰能把心安下來,把手頭的工作做好?都是沒辦法,不得不做,因爲不做事寺廟會遷單。無論到哪個寺廟,常住都會安排工作,你必須首先完成常住安排給你的工作,而修行必須自己擠時間。沒有一個寺廟會允許一個人什麼都不做,專事修行。但每個寺廟都有一處靜修場所,提供給那些爲寺廟做出貢獻退下來的僧人。如果沒爲寺廟做過任何貢獻,就想讓寺廟把你養起來,給你提供一個場所去修行,是說不過去的

  按過去的叢林規定,一個人必須在一個寺廟爲常住發心做事叁年,而後方能在該寺提出進禅堂或閉關的申請。做任何事都要有本錢,這麼多來的比你早的人,做的貢獻比你多的人都還沒輪到,都還沒有提出要求,你一來就不知深淺的打妄想,怎麼能實現呢!你有這個心態,渴望修道了生死固然好,但佛教講究資糧、福報。你首先要問問自己,提出閉關申請的資糧是什麼?有沒有爲這個寺廟做過奉獻。

  這段時間我常常想起JX、NM,他們這麼多年在東華寺一直是無怨無悔的、默默的奉獻。CN來寺6年半,一直在掏大糞,誰能接這個活?跟他一起幹過的人不下十個,都是幹幾個月就跑了,就要求換崗了。但CN一直開著那輛拉大糞的車在掏大糞,澆大糞。他有足夠的資本提要求,但他沒有提出閉關,也沒有要求退下來清修。只是我沒有這個德行,招感不了像他這樣的人來接替他的工作。當家師來了7年,一直在執事崗位上奉獻自己,給我提了幾次,我苦于無人接他的班,沒允許他進禅堂。MZ來5年了,《降伏其心》《善用其心》《其心無住》,包括每個月的大小執事會,我算了一下,5年來,她從錄音機裏摳出來不少于150萬字。加上我們刪掉的還有80萬字。DJ也是一個人從小錄音機裏聽一句,按一下暫停,記錄一句,然後再按播放,聽一句,再按暫停,記一句。她們沒有任何怨言,從來沒有甩膀子說不幹了。大家想想,最辛苦、最枯燥的就是文字工作。從錄音機裏導出文字後再經過一校,二校,叁校,乃至五次校對。她們有本錢跟我提出任何要求,但她們幾個人什麼要求都沒有跟我提過。反倒是沒有本錢的人在跟我提要求。在座的一些人也做了一些事情,但跟他們相比就不值一提了。僅憑住寺一日叁餐,你該爲寺廟工作,就該爲信仰做事。像CN這樣的人,到哪裏找!他要是今天不幹了,東華寺找不到第二個人。誰能提出繼CN師的衣缽啊?

  大家都想成佛,但看看自己的行爲,看看自己的奉獻精神,看看自己的德行,看看自己的心量,哪一個配成佛?像昌恩這種人,死了不成佛,不升天享天福,天理不容!在座的能看到《降伏其心》、《善用其心》和《其心無住》,就是DJ師和MZ的功勞。沒有她們,這幾本書出不來。我記得最初DJ整理《降伏其心》時,眼睛還比較好,等書整理出來了,她的眼睛就像燈泡沒了光,都睜不開了,但她沒有抱怨,堅持把書整完了。所以,前一段時間我把叁聖洞的東西搬到兜率天去,又找出她整理記錄的草稿。我把草稿很小心的放到一個盒子裏保存起來,後幾遍的校對稿都扔掉了。只保存從錄音機裏一字一句摳出來,用筆記錄的原始稿。將來這就是東華寺的曆史。包括去包頭的HH,無怨無悔的在客堂做了叁屆書記,所以他才有了今天的福報。在客堂工作期間他結了那麼多善緣,人家對他的工作、對他的爲人認可了,就把他請到包頭做住持去了。

  一個人憑什麼讓人家認可你

  俗話講“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在世間開公司有兩種人:一種是先做成幾單生意,發財了,還沒有一間像樣的辦公室,也沒有車,沒有吃住的地方,沒有助手。後來因爲做強做大了,才租了間寫字樓,買了幾張桌子,請了幾個人把公司開起來。另一種是一單生意都沒有做成,先在城裏的繁華地帶,高檔寫字樓租一間辦公室,買一些高檔家具、設備、還有車,然後開始招兵買馬,雇人做事,樣樣都搞得富麗堂皇。一單生意都沒做成,多少萬已經投進去了。手下十幾個人,每個月幾萬元的工資,發了一年,什麼生意也沒做成。這也是在開公司。

  我當初從叁聖洞出來,沒地方住,就住在叁聖洞門口。當時花了幾千塊錢把那兩間瓦房修整了一下,一間做廚房,一間是臥室帶個衛生間。我和DH就在那裏吃、住、辦公、接待。後來蓋了而立樓,在那裏生活、工作了五、六年,

  人分兩種,做事也分兩種。一種人是有條件才做事,沒有條件就不做事;還有一種人是沒條件,想辦法創造條件也要做事。若是前者,誰能爲你創造條件呢?別人爲你把條件創造好了又有什麼意義呢?既然想做事業,就要自己去創造條件,這樣做出來才有意義。有困難你去解決了,才顯出你的重要性。事情不艱難,何來的人傑?正是因爲工作有困難,條件不具備,你能突破,才顯得你與衆不同。試問哪一個功成名就的人,不是通過自己多年默默的工作,含辛茹苦的努力,在衆因緣和合的情況下才慢慢的達成?如果一切都是現成的擺在你面前,那還叫創業嗎?

  這次FH從五臺山回來向我彙報工作,一見我便五體投地。他說現在才了解我,認識我。過去在東華寺跟我對抗,現在是在忏悔啊。我說,對抗要有本事啊,孝子賢孫在我眼中都是草包,沒用的。他敢對抗,我知道我後繼有人,因爲有能力的人才敢跟我對抗,沒能力是不會跟我對抗的。我說這些,希望你們能提出異議。我最不喜歡跟在別人屁股後面隨聲附和的人。有本事就把我的觀點推翻,沒本事就不要吭聲。就像DJ師,雖然不是執事,但一看到東華寺的歪風邪氣就會站出來打抱不平。有時我做錯了,她也跟我死較真,也許當時我心裏不舒服,過後我心裏明白,她是爲我好,爲寺廟好。我們愛護一個人,忠于一個人,必須建立在對他負責任的基礎上,否則還能稱爲愛和忠誠嗎?如果我說什麼就是什麼,你們沒有思想,沒有異議,那你們的腦袋還有什麼用呢?

  我希望你們個個都有思想,對任何事都能提出自己的觀點,都有異議。有想法可以擺在桌面上討論,如果你認爲自己的觀點對,爲什麼不敢說出來讓大家推敲呢?即使你的觀點錯了,又有什麼損失呢?無非是傷了面子,面子又值幾個錢呢!一個人的身價不是自己要來的,也不是別人給你的,而是你自己爭取來的。爲什麼說面子是自己爭取來的?比如我們廟裏的CN,在我心目中他的價值、地位最高,這是他自己爭取來的,是他掏了六年大糞掏出來的。如果你有業績擺在這個地方,誰都無法否認。如果沒有業績,沒有做過一件成功漂亮的事,你說自己身價百倍,誰能相信,誰能認可呢?

  我常說,一個人…

《提要求要有本錢》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而立不惑知天命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