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成佛靠的是因緣,輪回墮落是業力,我們做功德還得依賴因緣。任何一件事情,只要發生在我們身邊,即我們看到的、聽到的、經曆的,都和我們有因緣。既然如此,我們如何去廣結善緣呢?過去有個和尚化緣到張府,張府不給飯,還惡狠狠地看他一眼說:“你這個和尚年紀輕輕不工作,好吃懶做,不給你飯吃。”于是這個和尚又到了下一戶——王府,結果那個王府很高興,不僅給他裝了一大碗飯,還把碗也送給了他。這個和尚是有修行功夫的,于是就打坐入定,看看這兩家與自己的宿世因緣。因爲他有神通,一打坐入定就明白了:“哦,他兩個過去都是我的傭人,前面那個人,每次都是我吃完了才讓他吃,都是撿我的殘羹剩飯,另外一個人比較會察言觀色,會來事兒,能把握老板的心態,所以老板每次吃飯總是叫他喜歡的這個人來陪他吃飯。由于這個原因,來世這兩個人對他昔日主人的態度和手法就截然不同了。
這就說明緣份有善緣、也有惡緣,還有一個佛教稱之爲”無記型“的緣。何爲無記型的緣呢?就是無法給它歸類,究竟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它只是一種很平常的、不能定性的、無法歸納爲哪一類的因緣。比如我們每天都見到很多人,你說我和這個人是善緣還是惡緣呢?走在大街上看到那麼多人,回來後一個都不記得了,善、惡之緣都沒有。
我們在廣結善緣時也不需要刻意追求,刻意結的緣不僅不是善緣,反而是惡緣。就像我們做好事也要隨緣,碰到這個緣份你也不要躲,比如現在四川地震需要赈災,既然同事朋友找到你了,你就要發發善心布施一下。如果你不知道這個消息,自然不必強求。人家找到你了,做善事不要計較多少,關鍵在你的心態和發心。與人結緣要盡量避免産生惡緣,要結就結善緣。世間上的善緣結的多了,我們又沒有回向,來世就要來享受這個善緣的福報。爲什麼學佛的人講究回向,回向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把你修行佛法的功德、資糧、廣結善緣的結果,全部打包儲存到極樂世界去,你沒有把你的功德、資糧放在娑婆世界,臨終後你也就沒有理由再留在這個娑婆世界受用你的福報了,因爲你的福報都打包儲存到極樂世界去了,都回向了嘛,回向就是儲存。既然你的福報都儲存到極樂世界去了,那麼臨終以後當然要到極樂世界去享受你的福報。還有一種意義的回向,就是和法界衆生廣結善緣,一旦機緣成熟,比如你來到這個人間做帝王、做轉輪聖王的時候,你就會有無量的擁護者和善緣。我想有一種情況會反映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有一種人,他的貴人特別多,很多人都樂意無償地幫助他;還有一種人,很少碰到貴人,或者說幹脆就沒有貴人,他所碰到的全是逆緣,都是來給他製造麻煩的。這說明我們無量劫以前沒有廣結善緣。至于說修行佛法、修定力、開智慧、明心見性,這是最高的境界、最終的結果。但是,我們整個修煉過程就是廣結善緣的過程,要時刻看住自己的內心,把握當下,讓我們的內心世界散發出來的只有慈悲、甯靜、祥和,包容。如果你是一個修行人,內心散發出來的不是慈悲、包容、奉獻、甯靜、祥和,那麼你作爲一個學佛之人、一個出家人,你釋放出來的是什麼呢?應該釋放什麼呢?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問題。
問:上師!沒來東華寺之前,覺得有千言萬語想跟上師講,有時候在睡夢中好像上師就在身邊,急切地想到東華寺來,但是到了東華見到上師後,反而覺得心裏相當平靜,啥事都沒有。這是怎麼回事?
師:是不是也有人像他這樣啊!
衆:有。
師:這樣好,我就輕松了。但是你離開我以後,問題又一大堆了。只要你來到東華寺,只要你進到這個大山溝裏,沒等見到萬行,你的所有疑問都蕩然無存了。但是你一見到萬行,完了,腦袋空了,不知道說什麼了,甚至亂了。你的很多疑問到了東華寺就沒有了,說明東華寺這個能量場改變了你,照亮了你的內心世界,把你內在的無明、黑暗照亮了,所以你此時此刻沒有疑問、沒有黑暗。那麼你離開這個光明的地方,又會出現黑暗,又會有很多問題。除非你自己變成一個內心光明的人,無論你到哪裏,你的內心只有光明,沒有疑問。至于你見到明師時腦袋當下空白,手腳也不知道怎麼放了,思想停止了,這應該是件好事。爲什麼呢?說明他的磁場穿透了你的磁場,你的磁場和他融爲一體了。你的震動頻率低于明師,他高過你就穿透你了,因爲他是一個內心空空蕩蕩的人,一個甯靜、無事的人。所以當你坐在內心無事的人的旁邊或他對面時,他的磁場信息傳遞給你後,你的頭腦此時也變成了空白,當下也就空掉了。每個人的磁場(能量場)都會相互傳遞,就如同空氣會到處流動一樣。所以你越是接近明師,你自身能量場的頻率就振動得越快,快到一定速度,個人的能量場就消失了,你的能量場就會變成了他的能量場,他的能量場就是你的能量場,此時兩個人就共用著一個能量場。但是你一離開他,慢慢地你的能量場又複原了,又回歸到原來的那種形態裏,除非你內在的那個月亮升起來了,否則,你永遠需要明師,靠近明師,內在就變成了一個空,一離開明師,內在又變成了一個有。有什麼呢?有無明。這就是我們在修行啓蒙階段爲什麼要跟隨一個明師的道理。這是很重要的。
所以大家說:“我到東華寺讓上師加持加持”。我就開玩笑說,你一來到東華寺就被東華寺的磁場、被萬行的磁場覆蓋了,我們彼此都融爲一體了,是我加持你了,還是你加持我了,很難說清楚,更有可能是你們加持我了,這是真話。你不要認爲你來東華寺被萬行加持了,更多情況下是你們加持了我,真的,所以有時我們到明師那裏去,你也應該有足夠的信心,不是明師加持我,我是來加持明師的,因爲你身上也帶著很強的能量場,只不過是一個很混亂的能量場,你不夠單純。你來到明師面前,他迅速地就把你這個能量場給整合了、歸類、理順了。因爲彼此的能量場是一個完整的整體。既然是個完整的,還存在你加持我或者我加持你嗎?大家都一樣進步了,都得到提升了,你也是一盞燈,我也是一盞燈,互相照亮了。
問:上師!我是一個學生。前段時間看了一本叫《當下的力量》的書,您也經常說到“當下”這個詞。請問心理學和佛學有什麼關系或者區別?謝謝!
師:現在的心理學,尤其是現代心理學大師們所創立的許多新心理學,它都源自于宗教理論,他們的觀點、技巧和理念都是在深刻的了解、掌握了宗教以後,他們也想有所作爲,爲了表現自我,便創立了某一類型的心理學。比如你說的這個《當下的力量》。在叁千年前佛教裏就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叁界唯心,萬法唯識。”他一定是學過了佛學,然後又創立了現在的新心理學——把握當下的力量。那本書我看過,多爲佛教的觀點。但是我們作爲和尚,還不如在家人發揮的透徹,他能夠創立現代新心理學——當下的力量,那說明他在理論上已經吃透了佛學。如果我們出家人也能夠把佛學吃透,你就是最好的心理學大師。所有的宗教都主張當下的力量,人性文化發展到今天,已經無法再發揮了,所謂的發揮,只不過是學習古人的傳統文化、心理學文化、宗教文化、神文化,也就是我剛才講的人性文化。人性文化今天要發展,不是向前發展叫做發展,而是往後回到過去才叫發展。科技是往前才叫做發展;人性文化是往後退才叫發展。比如,現在都講究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文化,爲什麼這幾年特別注重人性化管理和人性化文化呢?因爲現在所倡導的科技文化發展的又高、又猛、又亂,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的科技文化不是圍繞著人在發展,而是脫離了人本在發展,它已産生了偏離進入到一種極端。所以當大家都意識到時,就開始拼命地呼籲人性文化,科學文化也開始圍繞著人性文化在發展。
任何一種文化,只要是脫離了人性,包括佛教未來的發展,只要是脫離了人本,肯定是沒有市場的。無論哲學也好、音樂也好,任何一種文化都是爲人服務的,絕不能脫離人、抛棄人、遠離人,一切事物離開了人就失去了生存空間。你既然看了那本書(《當下的力量》),我勸你再好好讀讀《六祖壇經》《普賢菩薩行願品》,這對一個學佛人非常重要。而《普賢菩薩行願品》裏最重要的就是十大願王。一個學佛人,我可以說,你只要把十大願王做到位了,一定會成就。什麼法門、明師,你都不用去拜訪了,你就按十大願王的要求好好做就行了。尤是這段時間,我對十大願王感悟頗多,僅就第一條“禮敬諸佛”,我們做到了就已經成就了。“禮敬諸佛”指的並不是八十八佛、無量諸佛,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佛。這個你做到位了,你就已經成就了。“稱贊如來”指的也不是釋迦牟尼佛,也不是藥師如來、阿彌佛陀,每一個衆生都叫做如來。所以我說,一個學佛的人必須在十大願上下功夫,否則你的人緣和事業,自身的修爲、修養,未來的命運都是懸著的、沒有把握的。十大願王只要做到了,一切都能達成。
問:上師,在您的開示裏有一句話很打動我,就是說“要聽自己的呼吸聲和自己的走路聲”,我想請問一下,這個是不是你所說的梯子?如果是梯子,這個梯子應該怎麼搭?謝謝!
師:這是靜坐到某個階段,當身心統一、諧調、甯靜之後,你就能聽到身上血液的流動聲,呼吸聲就像刮臺風一樣,心髒跳動會像打鼓一樣。就像前幾天大慶來的一個信徒,他經常聽到自己身邊有鳥叫,他總以爲是外面自然界的力量,但他又什麼都看不到,于是就懷疑會不會是自然界的一種靈性力量,越想越恐懼,于是他來這裏問我,我說不是外面自然界的力量,是你內心的力量,是你內在的力量從耳朵裏釋放出來了,甚至坐在你身邊的人也能聽到你身上散發出來的一種聲音。我們的毛孔會出汗,就是說水能從毛孔裏出來,那麼氣能不能也從毛孔裏出來呢?聲音能不能從毛孔裏出來呢?能量能不能從毛孔裏出來呢?比如我們的體溫,我很熱的時候,你一靠近我就會感到一股熱浪、一股熱氣,它就是一種能量。聲音也是一種能量,你的內心和諧、甯靜到一定的深度,它肯定會散發出這種聲音,甚至你身邊的人都能聽到你身體散發出來的這種聲音。如果不懂,你會覺得很怪,甚至很可怕,爲何自己的血液流動所産生的摩擦聲就像海嘯一樣。很多人沒有遇到過,也許不相信,但是有一點,我想很多人有過同樣的感受,那就是當你在登山或飛跑的時候,心髒在往外蹦,就像要跳出來一樣呯!呯!呯的響。當一切聲音全部甯靜下來後,你心髒正常跳動聲會比你做劇烈活動的聲音還要強烈無數倍。所以達摩祖師在靜坐入定時,他聽到腳下螞蟻的爬動聲似雷鳴一般,那說明他內心的甯靜程度遠遠高過了螞蟻的動靜。
爲什麼你穿透不了我,我能穿透你呢?你看不透我,我能看透你呢?因爲我比你細膩,比你甯靜。越細膩、越甯靜,所散發出來的磁場就越有穿透力,粗糙的東西反而無法穿透對方,只有細膩的東西才能穿透對方。所以最剛的力量最後是被最柔的力量給擊敗的。能夠聽到自己的呼吸聲,說明你一是很健康,二是你很甯靜和諧,但這只相當于二禅的功夫,是好事,長期靜坐都會發生。
釋萬行2013.04.30
《善惡皆有心》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