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标志之一就是能够接受不同的声音,也就是说和你唱反调的人、不随声附和的人都能够接受,这就是你成熟的一个标志。不成熟的人都喜欢随声附和。
这里有个问题问的很有意思。他说,师父,往生是可以学习和改善的么?我来寺院是想和你学习往生,这和你提倡的借事炼心有没有关系?怎样才能够做到啊?
你们说往生可不可以学习啊?
众:可以。
师:对。往生可以学习。我们静坐入定就是训练死亡,就是训练往生。为什么大家对死亡那么恐惧呢?因为你不知道死了以后到哪里去?死了以后是个什么样的结果和什么样场面。为什么你对你的明天不恐惧呢?因为你知道明天天一亮你肯定能醒来,早上起来肯定有饭吃,所以你就不恐惧。但是对死了以后你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到哪里去不知道,所以才会恐惧。如果你打坐曾经入定过,或者说打坐曾经出现过跑出去玩的境界,那么死亡对你来讲就只是一个游戏、只是一次入定、只是闭着眼睛打个盹做个梦而已。所以往生是可以训练的,就是训练你们的禅定功夫。禅定功夫和借事炼心当然有关系,只有你的心把握住了,稳定了,打开了,释放了,你才能够深入禅定,进入一种状态。你的内心世界如果从来没有碰到过重大事件的撞击和检验,你会误以为自己的心修得很清净、如如不动了,可是当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时,就像晚上一个学佛的朋友说,他家里有亲人去世了,他很难过,他无法走出这种状态。过去没遇到这种情况,他认为自己的心态很平和,很好。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只是迟早而已,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同事,都会相续离开我们,我们彼此都会你离开我,我离开你,只是迟早而已。所以一些年龄大的人经常听到身边的亲朋好友去世了,慢慢也就平静了。但是当我们还很年轻时,如果身边的朋友由于意外事故走掉了,我们想起来会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甚至无法接受,乃至在我们的内心会一直认为,他根本就没有走,昨天我们还一起打坐、一起吃饭、一起共事呢!怎么今天他就走了呢?你根本不相信。
生死是无常的,对于一个凡夫来讲,他是做不了主的。人只有通过修炼,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以后,才可以为生死做主,但是必须在活着的时候、在我们身上发生过。所以,我一直和东华寺的几个管事的人讲,寺庙里虽然工作很多,但必须把学修放在第一,工作是做不完的。但是,每天最少要有两到三个小时的工作,这个工作是因为你需要吃饭住宿,需要维护这个环境,这三个小时的工作仅仅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生计,并没有叫你发心。
发心是什么意思?我对东华寺的常住讲过好几遍了。发心,是你不需要,别人需要,你去做了才叫做发心。你每天三个小时的工作,这是你需要的,你住在这个单位,吃在这个单位,你就要为这个单位每天工作三个小时。实际上三个小时已经很少了,在寺庙里很多事情都被义工做了,所以出家人每天的工作量并不大,因此,应该把修学抓起来。为什么修学如此重要呢?因为出家人要为众生答疑解惑,就要先把自己修明白,这样你才能够让众生明白。你对自己的生死大事都不了解,都没弄明白,又如何让众生明白呢。如果你调正了思想观念,你就会知道,世上哪一件事情不是修行呢?哪一件事情和修行不是同一体的呢?无处不是修行的环境!可是我们很多人都进入了一个误区,认为修行的环境就是独身一人,无人干扰。没有人干扰你,你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定力呢?只有人干扰你时,你才知道自己有几分定力、你的思想境界究竟有多高,烦恼没有来时你会以为自己很有智慧、有定力。所以,你要想知道自己有没有烦恼和定力,必须借助一些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才能检验出来。
问:师父,我有问题,我对杀生的范畴不是很清楚。听说日本侵犯过我们中国,咱不是也要杀他们吗?还有苍蝇,或者是蚊帐里的蚊子,这些该不该杀?算不算杀生。杀了有没有功?有没有罪过?如果不杀,苍蝇对大家饮食有干扰,那个蚊子你放它,它还是出去叮别人。对这个问题我不是很清晰。请师父解答。
师:你是在厨房工作吧?
答:对。
上师:厨房的饭菜上有那么多苍蝇你说该不该打?你们大家说该不该打?
众:该。
师:你不杀苍蝇,你就是在“杀”我们,你杀苍蝇就是在救我们。你给我们做饭吃,那么多苍蝇、蚂蚁,你想想它卫生吗?它不是有病毒吗?这个道理还需要问吗?你必须保证大家的健康啊。你蚊帐里的蚊子、苍蝇你可以不打,但是厨房里的苍蝇你必须打,因为你蚊帐里的蚊子是你个人的事情,但是你是厨房的工作人员,你必须对我们的健康负责。
答:那打了反而还有功德,。。。
师;打了有功德,没有罪过。你蚊帐里的蚊子你打了有罪过,没有功德。
问:难道不是替它消业障吗?……
师:你可以打,打有打的方法。过去是哪个老和尚我忘了,他打蚊子的时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用这种方式打完了,恐怕真的有功德,而且也是广结善缘了。再说,一个修行人不要总怕业障,过份怕业障其实是一种恐惧心理,是一种自私、执着的心态。作为修行人你有气魄升天堂,为什么没有胆量下地狱呢?要知道,你有升天堂的胆量和气魄,一定敢下地狱,你没有下地狱的气魄,想升天堂也是上不去的。无论你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都来源于同一个力量,你不具备下地狱的力量,也就不具备上天堂的力量。你有升天堂的力量,你下了地狱也能反弹、返回到上面来。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对于房间里的一些蟑螂、蚂蚁,你想打就打,你不想打就把它扔出去。打了以后,你是和他广结善缘,给它福报了。不打呢,你和它没有结上缘。何谓与它结上缘了?你和它有了一个来往,和它发生“关系”了,这个缘份才结上了,你没有和它发生关系,怎么和它结上缘呢?善缘恶缘都是你和它有所作为了,才叫做“结上缘了”。修行人一定要打开心量,提升自己的境界,先不说打个苍蝇、蚊子,踩个蚂蚁有没有罪过,你的心如果整天在这方面下功夫,是成不了佛的。不要说成佛了,就是在世间做事,恐怕你都很难取得成功。连这点胆量气魄都没有,怎么敢修行呢?
问:上师!我是寺里的保安,今早我遇到一个问题,与我以前在社会上遇到的问题相似,有个穿出家人衣服的人叫我们赞助一点钱给他,我就给他了一些,后来他又要四百五,还跑到发书处去要。这种人到底要不要给他钱?他也不是真需要钱啊,我不知道行善到底该善在什么地方,是否不该纵容这种行为。但是外面很流行。
师:没有那么复杂。想给就给,不想给就不给,不需要把它记在心里。不管他是不是骗子,给了就给了。你不给,你也不应该想,他是不是和尚,是不是真修行人,我没有种上福田等等,不要这样想。其实你心里的矛盾是:他要是个骗子,我不给就对了,没助长他的罪恶;他要是个修行人,我不给就没种上福报。其实你是从自我的角度考虑得太多,不给就不给,给了就给了,不需要因为给与不给把自己的心一直放在他身上,可以说一直到现在你的心还放在他身上。我们修行人讲究随时能够提起,随时也能放下,永远把握好每一个当下。现在你的心还在他身上,你没有守住自己的真心,早就动了,被他转了。不要考虑他是否是个修行人,是否真的需要,无所谓,没给也对,给了也对。你还是在理念上出了一些问题。
这里有一个问题,他说看了我的书,看不出师父教的是什么方法,静功修炼的程序也不清楚。只看我的书可能还不能完全掌握方法,因为一个方法在真传时很简单,就几句话。但是一旦把它形成文字,可能会越看越复杂,因此才有了“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之说法。并非真的假传万卷书,而是阐述出一个道理,即通过语言文字把它表达出来时就需要万卷书。所以有时我们要学个什么,为什么要身临其境地去学呢?仅仅通过打电话发短信是很难把方法、要义讲出来的。而当我们面对面传递一种理念或信息时,有时可以不用语言,一个眼神、一个肢体动作、一个表情,就已经彻底复制、传递给对方了。而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可能花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力量还阐述不清。你想了解我的方法,你就在东华寺住上几天,自然就掌握了我教的静坐方法。至于你问我这个方法的出处,我可以给你说出一大堆,但是这个并不重要,就相当于我把你的病医好了,你说师父,你这个药产自哪里?是四川还是湖南?你不要管这个药产自哪里,把你的病治好了就是好药。
这个方法是用来对治我们身心的异常状况的,当你的身心平衡、正常了,这个药(法门),就不需要啦。但是,如果我们多年一直依赖这个药,一直需要借助这个法来对治我们的身心,说明我们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修行人说静心就能静心,哪里还需要死死抱住一个方法,依赖这个方法来静心呢!如果我们真的在静心状态中还抱住一个方法不放的话,那还不能称之为是静心,只能说我们还在修法,并没有在修道。修道的第一个阶段确实是在修法,修法阶段结束后才能称之为修道。法是个工具、是个梯子,你要想到达道里,的确要借助这个梯子,但你不能死死抓住梯子不放,正如金刚经上讲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相当于船,帮你渡过河流后,就应该将它扔掉,最后必须回归到自性上,回归到心态上。能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和心态是否起伏不定,是否能随起、随落、随静,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修了这么多年,尚未尝试着把方法放下,那说明你还没有入道。但有为法必须熟练掌握,让它和你融为一体、形成本能后才能慢慢地把这个方法放下。
问:上师,我有个问题。我们来到人世间都是因为业力,如何把这个因缘业力给断了,如何斩断这个轮回?回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请问有什么方法和步骤?
师:超越轮回不是靠我们断因缘来达成。因缘也是一种力量…
《善恶皆有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