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成片才算功夫
師:有的人在睡覺,有的人腿疼得在掙紮,有的人進入狀態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美景,更多的是神遊叁界,人在這裏,心不在這裏,沒辦法達到身心合一。平時胡思亂想慣了,幾十年下來妄想已經成片成勢,想改變,讓它由熟變生是很難的。而我們用功修行還是生的,沒有成片成勢,想讓它由生變熟就更難了。所以修行人之間常會問:有沒有與道相應啊?有沒有與佛相應啊?功夫是否成片成勢了啊?
我常說一句話:我們的內心世界不樹立戒定慧,必定會被貪嗔癡占領。心靈的空間不填滿正知正見,必定會被邪知邪見占領。就像HH多年來一盤腿就打瞌睡。爲什麼會打瞌睡呢?因爲他坐在這裏不用功。我們的頭腦也好,心也好,不給它一件事做,它就會自己找事做,做什麼呢?要麼昏沈,要麼散亂,要麼胡思亂想,要麼睡覺。一旦昏沈、散亂、胡思亂想或睡覺成片了,你再想生起一個念頭取代它,那是千難萬難!實際上你只要主動出擊,在內心世界安排一件事,心就不會飛出去,其他雜事、閑事、亂事就進不來了。只要長期給它一件事做,锲而不舍地做一件事,慢慢地,功夫信號就不間斷,就成片成勢了。無論是念佛、持咒、觀想,還是數息、隨息,總之你要主動給它安排一件事,否則它就信馬由缰,難以駕馭了。
但是,像HH這樣昏沈已經成片成勢,這種信號已經布滿整個虛空,斬不斷了,你再讓他生起一個念頭比如念佛,那幾乎不可能的。怎麼辦呢?他就不適合繼續打坐,而是要不停地走動,在走動時才容易入道。每個人入道的方式是不一樣的,不是每個人都用同一種方式入道。
不會用功的確很苦惱。有的人一坐下來馬上就能進入狀態。就如同用手機一打開就有信號一樣,可以收發自如,不費吹灰之力。修行的狀態和手機隨時與網絡保持鏈接的狀態很相似。只有內在的力量可以隨時出去,外在的力量可以隨時接收進來,才可以住山閉關,全力以赴地修煉自己的色身,改變這個肉體。爲什麼要改變肉體呢?因爲它要和宇宙的大力量銜接,如果不改變,就承受不了宇宙的大力量。
作爲出家人,有叁件事是必須嘗試的:一是閉關修煉;二是開山建寺;叁是講經說法,服務衆生。只有成就後講經說法服務衆生,才能回報衆生,回報社會。
禅七結束後,好幾個人跟我說要到自在堂去用功,短期閉關。我沒答應,因爲我知道他們進了禅堂也無法身心合一,只會胡思亂想,渾渾噩噩,身在禅堂,心都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也就是所謂的魂不守舍。只有把心收回來,人在此,心在此,才能用上功。否則,坐在禅堂裏只是熬腿子,練一練腿。好多人住禅堂、閉關都是熬腿子,由于基本方法沒有掌握,幾年後從禅堂裏出來都是彎腰駝背,身體不端正。一個真正坐禅的人一定是坐姿標准,身體非常端正,絕對不會彎腰駝背,更不會是羅圈腿。出現這些情況,就是姿勢沒有調正。
每天吃完早飯打坐的時候,我看多數人都在昏沈。飯後昏沈還有點理由,因爲身體的能量都到胃裏幫助消化了,頭腦缺氧就會犯困。但長期打坐犯困就和坐姿有關了。所以大家每次上座盤好腿後,身體要往前傾一傾,下巴往下壓一壓,壓到喉結,拉一拉後面的脖子,這樣腦袋就不容易因缺氧而昏沈了。
按理說,我們打坐一旦進入狀態,下半身的力量被逼上來,是不應該犯困的。我們體內的血液一般在八斤左右,腰部以下占五斤,腰部以上占叁斤,當我們把兩腿一盤,小腿和大腿疊在一起時就産生了氣,氣一點一點地增長,就把下半身的氣血逼到了上半身,在這種情況下怎麼會缺氧呢?所以一個禅定功夫好的人,絕對不會得老年癡呆症,也不會得健忘症。如果得了老年癡呆症或健忘症,有一點敢肯定,他年輕的時候一定沒有禅定功夫。因爲他身體的氣血在下面,沒有反彈上來。經常盤腿的人,他的力量通常都在上半身,頭重腳輕,腿上沒有力量,走起路來比較飄,這時候全身的氣血還沒有暢通。當這個過程結束後,腿上的氣血才開始循環。當腿上的氣血暢通以後,踩在地上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樣,一天走一百裏沒有一點問題,過去祖師們所說的神足通就是如此。
禅定功夫好,身體通透以後,就能與自然界的空氣融爲一體。比如現在我們手在空中一揮,感覺不到有一股阻力。或者即便感覺得到這股阻力,它也沒有穿透你的手臂。而修行好、氣血暢通、身體通透的人,他的毛孔隨時都與周圍的空氣融爲一體,他的磁場就會以光的形式向外輻射,穿透周圍的一切。禅定功夫越深,磁場輻射得越遠。比如你的磁場可以輻射到我們的寺門口,當有人踏入寺門的範圍,就等于踏入你的磁場範圍,你自然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無處不是磁場,你一旦與大自然的磁場融爲一體,就意味著別人都在你的磁場範圍內,你就能感受到別人的存在和起心動念。但前提條件是你的身體通透了,你內在的力量與外界的力量融爲一體,形成了一個循環。只有如此,我們打坐才不會昏沈散亂,才能與功夫打成一片。這時候你去住茅棚,去閉關,叁年五年下來,你這個肉身就被宇宙的高能量物質所取代和轉化了,你的肉身最後才能達到金剛不壞,留形住世。比如六祖的真身之所以能留下來,就是他內在的力量可以出去,和外界的力量進行對換。
今天TZ師說想到終南山去住茅棚,嘗試一下閉關。我想就這個話題跟大家聊一聊,讓大家都聽一聽。好多出家人,還有一些居士對閉關非常向往。我想問你們:如果你不會用功,功夫沒有成片,或者根本用不上功,你要怎麼辦?我也經常問大家:你現在能不能用上功?你的功夫是否已經成片?有沒有信號?信號是成片還是斷斷續續?如果還沒有信號就去住禅堂,或者閉關,其結果不過是熬腿子,練腿子。當然,即便功夫沒有成片,去嘗試一下也未嘗不可,可以練一練腿子。因爲寺廟裏的工作多,比較忙碌,腿子很難練出來。但是,還存在一種情況,如果你的心力不夠,一個人住茅棚住山洞,你的腿也練不出來,每天坐在那裏只會動來動去,腿子換來換去。而在禅堂裏大家都靜靜地坐著,你也不好意思換腿,反而更容易把腿子練出來。
你到西藏一年多,談一談你在那裏是怎麼用功的。(TZ師敘述略)
關鍵是要用得上功啊。你說的這些全都是心意識的分析判斷,正是這些阻礙了你用功。一個人真正在用功的時候,什麼都不知道。就像我們每天打木人樁,左手右手輪流打,根本沒有第二個念頭,最後變得像個機器人,哪裏還會去分析判斷?分析判斷恰恰說明你的心沒有專注在修行上。如果沒有完成高度專注統一的過程,是很難證悟空性的。
剛才你講到空性,空性是藏傳佛教的最高境界,也是禅宗的最高境界——萬物同體,又是古人經常講的叁個字——無所住。我認爲與其說無所住,不如說善護念。你之所以無所住,是因爲你善護你的念頭。如果你沒有善護住念頭,你住了散了都不知道。之所以我知道我無住,我在住,或我散亂,那是因爲我善護念。所以我認爲《金剛經》的精華,也就是它的最高境界是——善護念,而不是傳統所說的——無所住。可以說八萬四千法門離開了善護念,都難以修成。
真正的用功,絕不是讓你坐在這裏分析、判斷、感受心理和生理的反應,周邊的反應,這是在玩心理遊戲,只會阻礙你用功。很多練拳的人都知道,真正練拳進入了狀態,腦袋是生不起第二個念頭的,甚至連呼吸都忘了,哪裏還有多余的力量去分析、判斷、感受身體的反應?就像我們打沙袋、打木人樁進入了狀態,念頭是生不起來的。如果你一邊打沙袋,一邊還有念頭,說明你沒有高度專注在打沙袋上。又像電腦打字,在初級階段是不能分神的,一分神就容易打錯字。當達到最高階段時,就可以一邊打字,一邊分析文章的對錯,一邊和旁邊的人說話,因爲他已經達到了高度的協調、統一,這時候就可以六根互用,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每個功能同時使用,衆所周知,這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但前提條件是必須經過第一階段——身心封閉,內外斷絕,裏面的消息出不去,外面的信息進不來,也就是達摩祖師講的心如牆壁,內外隔絕。如果剛開始用功,你就分析你的身體和心理反應,你的身心是沒辦法統一的,因爲你的注意力沒有集中在一個點上。
問:六根爲什麼會分成六股力量呢?
師:有一千根就可以分成一千股力量。就像我們用的寬帶一樣,一根線可以分出很多支線,很多信號都是從同一根線上發出的。所以道家講一生二,二生叁,叁生萬物,萬物都是由一繁衍而來的。
問:分成那麼多,力量會不會減弱呢?
師:怎麼會減弱呢?就像拿出一個萬行的單細胞就可以克隆一萬個萬行一樣,那一萬個萬行和這一個萬行一樣不增不減。又像從大海裏取出一滴水,它的成分和整個大海的成分是一樣的,屬性也完全一致。
做什麼都要經過第一過程——把心收回來,達到專注統一。如果這個過程沒有完成,達不到專注統一,你的身心是不會起變化的。
功夫就是方法加時間。剛開始我們往這裏一坐,一年兩年叁年什麼都不要想,每天就是重複一個方法。就像練功一樣,一個動作重複一千遍。當達到一千遍時,它就變成了一種本能,形成了一種肢體語言,不需要經過頭腦。任何方法達到最高境界時,都是不經過頭腦的。就像比武一樣,出手是不經過頭腦想的。如果經過頭腦才出招,對方早就把你的鼻子打塌了!爲什麼那些動作會變成本能呢?因爲天天訓練,每個動作都訓練一千次以上;而且在訓練時,頭腦是不允許有第二個念頭的。一旦達到高度專注和統一,萬念就變成了千念,千念變成百念,百念變成十念,十念變成一念,這一念保持半年、一年、叁年以後,再從這一念裏分出十念、百念、千年、萬念,就像一條寬帶可以分給十臺、百臺、千臺、萬臺電腦使用一樣。但是前提條件必須由萬、千、百、十達到一。也就是欲散先專,專的目的…
《禅定成片才算功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