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門明月 弘一法師▪P2

  ..續本文上一頁在這裏提醒大家一句,還是要讀書。李叔同從十六七歲開始學習篆刻,他是從幼年開始就飽讀詩書,經史子集,學問可以說是非常豐富,年近20歲的李叔同就對詩詞文章,書法篆刻都有很高的造詣,成爲一大才子。

  曆史向前推進,人生的風雲也是變幻莫測,我們有些網友在微博上吐個吐槽啊,說個牢騷話呀很有本事,我看了看,幸虧是1840年到1930年之前沒有微博,1830年到1940年要有微博的話那就熱鬧了。那一段曆史,正是中國起伏跌宕、風雨變幻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年輕人們的思想,年輕人們的胸懷,年輕人們的眼界眼光,都受到了極大的考驗和磨練。

  開放的中國逐步面向世界,李叔同就是第一批覺醒的人,就是第一批目光面向世界的人。曆史給李叔同提供了機遇,因此在當局者眼中李叔同乃是不折不扣的逆黨中人,他被迫攜眷奉母,避禍于滬上。1901年入南洋公學,受業于蔡元培。1902年,李叔同與許幻園、黃炎培等人組織“滬學會”,提倡和演出學生劇,探討新文化、新倫理、新道德。立志要以文藝喚醒國人。

  李叔同參加滬學會征文時,屢屢名列第一,一時名噪文壇,被稱爲“二十文章驚海內”。

  李叔同是第一批覺醒的國人,他就想用文化、用藝術、用文學來喚醒中國人,大家想一想,這是不是有些浪漫?是不是有些幼稚?是不是有些懵懂?每一個年輕人都有懵懂的時候,都有浪漫的時候,都有曲折的時候,李叔同也是如此,他也懷著一種希望世界覺醒,希望國家振興,希望民族振興這麼一種夢幻來參與這些社會活動。

  在這裏我給大家找了一首簡單的詩詞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的人生當中有一點點浪漫、一點點夢幻可以,就象我們生活當中“思幽幽,恨幽幽,恨到歸時方是休,月明人移樓”,人生當中不妨有一點懵懂,不妨有一點夢幻,但是到最終一定要思索,一定要沈思,一定要有收獲。

  不管你心裏有什麼個人的理想,不管心裏有什麼個人的夢想,一定要努力,但是這個努力不是盲目的去闖,一定要有智慧。李叔同一直就抱著一個用文化用文學來提高國民素質,來提高民族倫理的夢想。他努力的探索,由于那個時候思想有點積極,當地政府就禁止學校,禁止學生閱讀開明的激進的報刊和文章,後來就和學校發生了沖突,蔡元培和學生們站在一起,並且帶領學生毅然離開南洋公學,蔡元培就跟一部份教師和學生包括我們偉大的弘一大師,就離開了南洋公學。

  1905年的時候,李叔同的母親王氏去逝,在安葬完母親後,東渡日本,自費留學,進入了一所美術學校,專攻西洋繪畫和音樂,大家聽到這句話來好象沒有聽出什麼意義,但是我來告訴大家,李叔同可以說幾乎是最早期留學日本的人。

  在日本留學期間,李叔同的生活有了改變,他辮子剪掉了,留了一個短發。我們五、六十年代的人,上了歲數的人可能還記的,在男同志的發型中,有個中分、偏分,大家現在看到可能有些不太習慣,但是那個時候已經就非常進步了,剪成短發,頭發從中間分開,就象電視電影上看到的。

  曆史的腳步不停地向前行進的,我們現在在電視上電影上看到哪個人留著中分,就像壞人,其實,那是一個曆史的進步,能剪掉長辮子,留出短發來,能留個偏分,已經就很進步了。我看在坐的男同志,大多留的都是板寸,留長發的很少了,所以說在那個時代能把頭發剪短,把馬褂脫下來,能換西裝,已經就是非常大的進步了。

  所以說時代真的在進步,不要用成見的眼光去看,有些人說出家人用手機,出家人用電腦,出家人喝可樂,看著那麼不習慣,那你沒想想,這是個什麼時代,所以說一定要拓寬自己的胸懷,一定要拓寬自己的眼界,哪裏來的成見?是你自己胸懷有障礙。

  李叔同是個愛學習的人,由于他留學期間學的是繪畫和音樂,我在這裏說一件李叔同的小事情,在學音樂的時候,難免會用到鋼琴,當然,李叔同也是把鋼琴介紹到中國的第一人。大家不要認爲李叔同就是高僧,就是大師,他可不僅僅就是一個高僧大師,他爲推動文化藝術,推動東西方文化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當時李叔同的手在彈鋼琴的?時候不是特別理想,被鋼琴老師認爲你這個手在彈鋼琴的時候不太適合,爲什麼?手指距離短。彈鋼琴需要一點點天賦,李叔同爲了有利于彈鋼琴,不惜到醫院裏去做手術。後來我琢磨,這個也是整容,別人整臉他整手,看來是不太落後,你想想,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爲了學鋼琴,竟然跑到醫院裏去給手做美容,那麼你說這能算錯麼?這個我們是可以理解的。

  前幾天一個網友給我說他想紋身,我說傻孩子,你可千萬別紋,紋上就麻煩了。前面紋個龍頭,後面紋個關公,年輕的時候你覺得挺酷,等年紀大了,肚子一起來,後背一駝,你還出門不?所以我說傻孩子呀,你可千萬千萬別紋,想不好的事情,咱千萬不要做。目前國內佛教界也是不提倡紋身的,大家注意這一點。

  1906年他創辦了中國最早的音樂刊物《音樂小雜志》,寄回國內,由此他也成爲第一個用五線譜作曲的中國人,這好多專利我雖然說給大家一條一條講,講過去我也記不清幾條專利了,總之是弘一大師在早年推動了中國現在音樂的發展。

  在日本友人的幫助下,他創辦了第一個話劇團:春柳社,開中國現代戲劇之先河。1907年兩淮流域發生水災,爲赈濟災民,李叔同組織春柳社成員在東京排演了話劇《茶花女》,剛才說了,李叔同到底長什麼模樣,我也只從照片上見過,活人沒見過,但是呢,在《茶花女》這個話劇上,李叔同男扮女裝,親自飾演茶花女,由此可知,年輕時的李叔同相貌是不一般的。

  《茶花女》在公演期間,哄動了日本文化界,獲得具大成功,被日本戲劇評論家稱爲“在中國放了新劇的烽火”。 茶花女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子,李叔同就敢挑戰,就敢男拌女裝能演,可見李叔同的像我這樣就演不了,只能演茶花女她爹什麼的。

  一個天才,一個在文化藝術領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回到國內以後,首先應聘于杭州第一師範當老師,當音樂教師,圖畫老師。在教學期間,他在文學音樂美術戲劇等領域又取得了極高的造詣,他知名度很高,可以說是一代才子,教書育人,但是就這麼一個人,在教學期間,又特別嚴格,在這裏我又起了一個疑惑,這麼一個呆板的人,怎麼後來又出家了呢?

  他又是個要求學生非常嚴格的人,他嚴格到什麼程度,有一次,在課堂上,有個同學在地上吐了一口痰,李叔同就假裝沒看見,等下課以後,就喊了那個同學一下,你稍等一下,讓其它同學先出去。等其它同學都出去以後,李叔同就給那個同學就鞠了一躬,並且告訴那個同學,下一次吐痰一定不要吐在地板上。這老師嚇人不?一直到那個同學點頭答應,可能是嚇壞了,李叔同這才說你可以出去了。

  這就是李叔同做人的一絲不苟之處,他在上課的時候,同學們假如說出去進來,不注意把門“哐”一關,聲音大了,這個李叔同又過去了:“下一回關門請你輕一點。”你想想,給我們這些人生活當中提了多少醒,我們這些人關門啥時候輕過?在公開場合能做到不吸煙的就是個好人。

  有多少人,火車站,汽車站,碼頭,輪船,馬路,走叁步晃叁晃,叼著個煙卷吸兩口吐一口,膀子晃得走路沒個走路型,站沒個站型,竟然前段時間還有人說誰要是提出控煙,誰就是賣國。我一聽這我肺都氣炸了,一聽這句話:誰要提出戒煙,誰就是賣國。那我們中華民族是吸煙就吸出了個興旺發達了?咱們中華民族抽煙就能抽出個經濟繁榮來?那個股票起不來抽煙就能抽上去?那樓市不行是抽煙太少了?

  所以有些人生活理念、人生觀、世界觀是錯誤的,就認爲缺點不是缺點,毛病不是毛病,還有些朋友在公開場合,酒店、飯店喝的醉熏熏的,在馬路邊上東躺一個西躺一個,尤其是夏天到了,女同志穿的少也便罷了,男同志幹脆就不穿!你想想這是一個大家的平臺,這是一個公衆的世界,這是一個共有的社會,每一份尊重,每一份檢點,每一份對別人起碼的愛護,有人說:師父,我礙啥了?你礙別人眼了。有些人身材特別胖,然後,天一熱盡量能不穿就不穿,大老遠打眼一看,哪裏是人啊,純粹是塊肉。

  所以說這是一個現代化社會,我們每一句話都要文明,每一個念頭都要文明,每一個行動,每一個舉止,都要真真正正要想到,真真正正要做到,真真正正要實踐到生活當中去。

  有一天有個小夥子跟我說,師父,我相親失敗了。我說爲什麼。他回答我說是女方她媽嫌我穿拖鞋。我說是呀,你光著膀子穿著拖鞋,你相一百回一百回黃。你再叼個煙,在把大紋身露出來,相一百回黃一百回,相一百零一回,黃一百零一回。

  有些時候一定要自己檢點自己,千萬不要認爲自己的疏忽是大家的忍耐,或者是認爲大家能忍耐的就是對的,其實是錯的。大家能忍耐,只是大家忍住了。前幾天北京下大雨,水沖過去,好幾車,全是拖鞋,爲什麼跑不快,下雨天穿拖鞋幹嘛呢?起碼穿雙球鞋,穿雙旅遊鞋,眼瞅著天下大雨嘩嘩的淹死人,還穿著拖鞋!

  自己的生活怎麼去活,需要自己從頭到腳,從內到外,從每一個念頭,從每一個心情,都要去注意的。什麼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你那些不良的習慣,修正你那些不恰當的言行,修正那些大家在忍、再忍,忍不住的那些行爲。

  在這裏我們看到弘一法師,不准隨地吐痰快提一百年了,一九零幾年提的,這都快一百多年了,到現在咱們還是沒改。人類逐步在進化,幾萬年前吧,人類在樹上過習慣了,從樹上下來以後,總得有一個進化過程。但是這個進化過程不能進化太慢了,咱們總是要盡量快的、好的、正確的、陽光的,咱們還是盡量多學些好的習慣。

  李叔同之所以會這麼做,因爲他認爲,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

《禅門明月 弘一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理所當然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