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而且育人是從天長日久注重生活小節開始的,“一鞠躬”體現了老師對學生人格的尊重。他恪守的是人人平等,他可以從生活小節當中,自己先做到,自己以身做責,後來我一想,可能是去日本留學帶回來的習慣吧,逢人就鞠躬。這也是給我們的生活提了一個醒,提了一個建議。
豐子恺先生曾評價他的老師李叔同說:“在當時的杭州師範,先生的人格和學問統治了我們的感情,折服了我們的心。他博學多能,其國文比國文先生更高,其英文比英文先生更高,其曆史比曆史先生更高,其常識比博物先生更高,又是書法一金石專家,中國話劇的鼻祖。他不只專教音樂圖畫,他是拿別的學問爲背景而教音樂圖畫的”。正如後來在蔡元培在評價他的學生中,蔡元培這麼說:我在南洋公學教過不少學生,在藝術成方面就最高,涉及領域最廣,培養人材最多的,首推李叔同。
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李叔同這個人的小缺點,李叔同是一個非常認真嚴謹的人,曾經有一位戲劇藝術家歐陽予倩前去拜訪李叔同,雙方約定的時間是早晨8點。由于距離比較遠,而且知道李叔同向來比較守時,歐陽予倩就特意起了個大早,又是乘坐電車,又是徒步疾行,到達時,已是汗濕前襟了。名片遞進去一會兒,大門沒有開,窗戶卻開了。李叔同探出身子,臉上沒有絲毫表情地說:“我們約定的時間是8點,你遲到了半分鍾。現在我已經不方便了,我們改天吧。”說完,還沒等歐陽予倩說話,李叔同就關上了窗戶。歐陽予倩愣了半天,裏面卻再也沒有什麼動靜,只好打道回府。
大家想想,那先生從大早上起來又大跑又小跑,又坐電車又加小跑的,兩條腿累的,竟然還是晚了半分鍾,半分鍾啥概念,叁十秒。晚了半分鍾,就不見了,這麼一個人,好難相處哦。
但是他這麼一個習慣,這麼一個處事爲人的做風,和他這個日後做什麼什麼成功,做什麼什以都象樣,做什麼什麼都成爲別人的模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學生,評價李叔同,經曆了很多很多老師,就沒有見過這麼嚴格的老師,就沒有見過這麼嚴謹的老師,看來他就應該是個高僧。
1917年,在這李叔同38歲的時候,李叔同到杭州的虎跑寺,斷食了20天,不久後,就發心吃素,研讀佛經。在這裏簡單的說一下斷食,斷食在僧人當中基本上都體驗過,我們在五臺山的時候,是這麼來體驗,就頭一個禮拜,一天吃兩頓飯,晚上就不吃了。後一個禮拜,只吃中午一頓飯,最後一個禮拜,就徹底不吃了,是一個循序漸進的一個斷法。
有人就說,那不就是個減肥的方法嘛。其實,減肥就是個恒心,就是個堅持,所以在這裏還是要說一句,多少胖子少恒心。
斷食對修行有非常大的幫助,是在僧人當中有非常多的法師都用過。我們在五臺山,這一個來月斷食,年齡都不大,都是年輕法師,後來餓得兩眼發黑,見啥都想吃。法師們分好幾個組,後來我們組就想了,別餓死,就讓居士們,晚上去市場買了些大西瓜,買了一些花生米、蘋果,放在床底下,然後我們就繼續斷食。等其他法師給我們告饒,說:你們幾個法師修行好,我們實在堅持不住了,我們從明天開始吃東西。我們組說再堅持幾天。其他那些法師都說,延參法師那組修行真好,他們還繼續堅持。我們就告訴他們,我們已經吃了一床底下的西瓜了。吃了多少西瓜?吃了一拖拉機。吃了多少花生米?吃了將近八十斤花生米。最後斷食斷到啥程度?外面有塊白菜地,那白菜從外面看著都非常好,裏面那個心都讓我們給吃了。
斷食,需要大家煅煉,但是,一定不要太死板,喝點水、牛奶、喝點豆,吃點水果,這個完全可以,大家也不要以爲,大家千萬不要以爲,延參法師你講的這個跟別的法師不一樣,其他法師連水都不讓喝,其他法師講的特別嚴格。我在這裏告訴大家,誰餓誰知道。餓死人法師也不負責。
不管哪種修行方法,以餓不死人爲准,再好的修行方法,折磨得人兩腿打晃,眼冒金星,下樓梯摔跟頭,那何苦呢?多麼好的修行方法,也要跟生活結合,多麼好的修行方法,也要讓生活去實踐它。在這裏提倡大家生活裏面以可以斷幾天,這是一個好的修行方法,並且從那以後,皮膚也特別好。
前幾天有個記者,去寺院裏了,逮住那個把門老頭采訪一通,他說延參法師,這段時間忙啥呀?有什麼節目呀?修行有什麼感悟呀?那個把門老頭說了,你認錯人了。他說哪個是延參法師?他說剛才過去的那個是。記者說了,那不是個小夥子嗎?人家看著就二十來歲,叁十來歲。把門老頭就說,都半截入土了。所以說多吃水果,多吃蔬菜,對身體有非常大的幫助。
弘一法師就到虎跑寺斷食二十天以後,開始吃素。1918年,李叔同正式削發爲僧。
關于李叔同的出家,到現在也是一大迷團,在這裏也就不多講,我們可以稍稍探索一下。和他小時候的佛教家庭有關系,加上國家雲煙四起,又加上自己對人生的一份感悟,對人生的一份探索,對人生意義的一份追求,都有很大關系,再加上杭州有靜慈寺、靈隱寺、虎跑寺等許許多多的寺院,“江南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和杭州的佛教氛圍非常有關系。這所有的因素加在一起,就促成了弘一法師李叔同的出家因緣。
1918年的暑假,學校放假期間,李叔同就下定了出家的決心,他將自己的一些物品,書畫、印章都分幹淨了,只帶了幾件舊衣服,和一點點日常用品,就來到了杭州的虎跑寺,拜當時的了悟方丈爲師,一代才子李叔同,正式改頭換面,成爲了後來的弘一法師。
在這裏我給大家提一下,對于李叔同的出家,他好多朋友有的捶胸頓足,有的好言相勸,有的一番惋惜,在這裏我們聽下李叔同是怎麼說的。李叔同平平淡淡、安安靜靜地,就像說別人的故事。他這麼說的:曆經百劫,故人有盡,茫茫人世,不必苛求,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善自珍重,阿彌陀佛!這是李叔同告別朋友的幾句話。
“曆經百劫,故人有盡”,這句話大家理解起來可能有些吃力,我給大家提個醒,就是說,我們在人世間,不管是今生的擦肩而過,還是今生的萍水相逢,還是今生的生死相守,還是今生的恩怨情仇,都是前世的輪回,你今生碰見的所有的所有,用個最簡單的網絡用語,就是前生的複製,就是前生的一個粘貼,就像發微博一樣,自己不願意寫,複製別人的。
今生的這一切,它都是和前生相關相連相繼,假如說大家在這裏理解這個問題再有難度的話,我還可以給大家提個醒,今天是什麼?今天是昨天去世的所有的人做夢也想活到的一天,大家領會這句話,什麼叫今天,就是從昨天算起,從昨天向前,所有的曆史,所有的人物都想活到的一天,叫今天。
什麼是今天?從明天開始向後,所有的歲月,所有向後的人們,都做夢也回不來的一天,這就是今天。我們走在今天,是個什麼概念,我們已經走在去往未來的路上,今天就這麼一個概念。所以大家不要把輪回啊,前生啊,來世啊,認爲是和生死有關,不是。
我在今天發了一條微博:禮拜六休息,就是涅槃;禮拜一上班,就是來生。閉眼就是擡腳去了,睜眼就是活在人生了。
什麼是輪回?從煩惱中走出來就是輪回。超越煩惱,突破煩惱,就是涅磐。什麼叫開悟?悟是一個進行式,大家千萬千萬不要誤解了這個悟,這個悟啊,不是一個碩大的果實。我們要向弘一法師學習,我們希望這一生能悟,悟這麼大,這是葫蘆,悟這麼大,這是茄子,悟得再大,那是南瓜,什麼也沒有悟,那是耽誤。
這個悟不是一個具體的物品,也不是一個具體的形式,他是一個進行式,在路上,在思考中,在覺悟裏,在前進中,在每天的風風雨雨當中,在無數個今天相連接當中。走出這個人生的陰霾,走出煩惱的誤區,去尋找生命的曙光,去尋找生命的希望,去尋找自己人生的坐標,找對了找准了,堅持下去。就像方向盤和指南針一樣,找准了找對了,堅持下去,這就是你的覺悟之路。
不要認爲哪個大師修行好,我拜他就有功德,哪個法師修行好,我就依靠他,不是。是每個人在生活經曆當中,走出煩惱的枷鎖,走出煩惱的重重包圍,這就是人生的一翻曆練。
在這裏我給大家簡單提一句,不要被煩惱所困,不要被煩惱所迷惑,煩惱有時候是很美好的,有時候煩惱可能是很甜蜜的,有時候煩惱可能是你喜歡的,可能恰恰是和你心意相通的,但是你記住一句話,世事風波多如夢,一場虛幻一場空。
弘一大師的覺悟,從一個李叔同轉身,成了弘一法師,你就記往這麼兩句話:名利歸來半張紙,千古興亡一笑中。
我們活在人世間,大家想想自己這一生,從你那個出生證明,到你那個死亡證明,這其中你要得多少證明,出生證明是你媽媽在醫院裏開的,醫院裏蓋上戳,出生了,派出所裏給你挂上戶口,是戶口證明,打了預防針是預防證明,吃過什麼藥是預防藥證明,然後就是開始上幼兒園,幼兒園證明,然後就開始上小學,小學證明,給你辦上初中學籍,初中證明,上高中高中證明,然後上大學大學證明,然後分房子,給你個房子本,結婚給你個結婚證,離婚給你個離婚證,然後你買煤氣罐給你個煤氣罐證明,你買汽車給你個行車證,光有個行車證還不行,車還沒地方停,特別在北京這個地方,還要買車位,過去時期去菜市場買刀還要開個證明。所以說,一直到你養老保險、工資待遇,你這一生得的證明有多少呢?假如說用框盛著的話,估計一框是盛不下的。但是你回過頭去看這一框證明,大家仔細想一想,它到底證明了什麼?它到底能證明什麼?最後得出個結論,什麼也證明不了。
但是,大家一生卻是爲這些證明在奔波。這一生總想證明你自己,結果呢?一場荒唐,一場空忙。名利歸來半張紙,千古興亡一笑中。
我們在讀明朝曆史的…
《禅門明月 弘一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