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句,还是要读书。李叔同从十六七岁开始学习篆刻,他是从幼年开始就饱读诗书,经史子集,学问可以说是非常丰富,年近20岁的李叔同就对诗词文章,书法篆刻都有很高的造诣,成为一大才子。
历史向前推进,人生的风云也是变幻莫测,我们有些网友在微博上吐个吐槽啊,说个牢骚话呀很有本事,我看了看,幸亏是1840年到1930年之前没有微博,1830年到1940年要有微博的话那就热闹了。那一段历史,正是中国起伏跌宕、风雨变幻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年轻人们的思想,年轻人们的胸怀,年轻人们的眼界眼光,都受到了极大的考验和磨练。
开放的中国逐步面向世界,李叔同就是第一批觉醒的人,就是第一批目光面向世界的人。历史给李叔同提供了机遇,因此在当局者眼中李叔同乃是不折不扣的逆党中人,他被迫携眷奉母,避祸于沪上。1901年入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1902年,李叔同与许幻园、黄炎培等人组织“沪学会”,提倡和演出学生剧,探讨新文化、新伦理、新道德。立志要以文艺唤醒国人。
李叔同参加沪学会征文时,屡屡名列第一,一时名噪文坛,被称为“二十文章惊海内”。
李叔同是第一批觉醒的国人,他就想用文化、用艺术、用文学来唤醒中国人,大家想一想,这是不是有些浪漫?是不是有些幼稚?是不是有些懵懂?每一个年轻人都有懵懂的时候,都有浪漫的时候,都有曲折的时候,李叔同也是如此,他也怀着一种希望世界觉醒,希望国家振兴,希望民族振兴这么一种梦幻来参与这些社会活动。
在这里我给大家找了一首简单的诗词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的人生当中有一点点浪漫、一点点梦幻可以,就象我们生活当中“思幽幽,恨幽幽,恨到归时方是休,月明人移楼”,人生当中不妨有一点懵懂,不妨有一点梦幻,但是到最终一定要思索,一定要沉思,一定要有收获。
不管你心里有什么个人的理想,不管心里有什么个人的梦想,一定要努力,但是这个努力不是盲目的去闯,一定要有智慧。李叔同一直就抱着一个用文化用文学来提高国民素质,来提高民族伦理的梦想。他努力的探索,由于那个时候思想有点积极,当地政府就禁止学校,禁止学生阅读开明的激进的报刊和文章,后来就和学校发生了冲突,蔡元培和学生们站在一起,并且带领学生毅然离开南洋公学,蔡元培就跟一部份教师和学生包括我们伟大的弘一大师,就离开了南洋公学。
1905年的时候,李叔同的母亲王氏去逝,在安葬完母亲后,东渡日本,自费留学,进入了一所美术学校,专攻西洋绘画和音乐,大家听到这句话来好象没有听出什么意义,但是我来告诉大家,李叔同可以说几乎是最早期留学日本的人。
在日本留学期间,李叔同的生活有了改变,他辫子剪掉了,留了一个短发。我们五、六十年代的人,上了岁数的人可能还记的,在男同志的发型中,有个中分、偏分,大家现在看到可能有些不太习惯,但是那个时候已经就非常进步了,剪成短发,头发从中间分开,就象电视电影上看到的。
历史的脚步不停地向前行进的,我们现在在电视上电影上看到哪个人留着中分,就像坏人,其实,那是一个历史的进步,能剪掉长辫子,留出短发来,能留个偏分,已经就很进步了。我看在坐的男同志,大多留的都是板寸,留长发的很少了,所以说在那个时代能把头发剪短,把马褂脱下来,能换西装,已经就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所以说时代真的在进步,不要用成见的眼光去看,有些人说出家人用手机,出家人用电脑,出家人喝可乐,看着那么不习惯,那你没想想,这是个什么时代,所以说一定要拓宽自己的胸怀,一定要拓宽自己的眼界,哪里来的成见?是你自己胸怀有障碍。
李叔同是个爱学习的人,由于他留学期间学的是绘画和音乐,我在这里说一件李叔同的小事情,在学音乐的时候,难免会用到钢琴,当然,李叔同也是把钢琴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大家不要认为李叔同就是高僧,就是大师,他可不仅仅就是一个高僧大师,他为推动文化艺术,推动东西方文化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时李叔同的手在弹钢琴的?时候不是特别理想,被钢琴老师认为你这个手在弹钢琴的时候不太适合,为什么?手指距离短。弹钢琴需要一点点天赋,李叔同为了有利于弹钢琴,不惜到医院里去做手术。后来我琢磨,这个也是整容,别人整脸他整手,看来是不太落后,你想想,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为了学钢琴,竟然跑到医院里去给手做美容,那么你说这能算错么?这个我们是可以理解的。
前几天一个网友给我说他想纹身,我说傻孩子,你可千万别纹,纹上就麻烦了。前面纹个龙头,后面纹个关公,年轻的时候你觉得挺酷,等年纪大了,肚子一起来,后背一驼,你还出门不?所以我说傻孩子呀,你可千万千万别纹,想不好的事情,咱千万不要做。目前国内佛教界也是不提倡纹身的,大家注意这一点。
1906年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寄回国内,由此他也成为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中国人,这好多专利我虽然说给大家一条一条讲,讲过去我也记不清几条专利了,总之是弘一大师在早年推动了中国现在音乐的发展。
在日本友人的帮助下,他创办了第一个话剧团:春柳社,开中国现代戏剧之先河。1907年两淮流域发生水灾,为赈济灾民,李叔同组织春柳社成员在东京排演了话剧《茶花女》,刚才说了,李叔同到底长什么模样,我也只从照片上见过,活人没见过,但是呢,在《茶花女》这个话剧上,李叔同男扮女装,亲自饰演茶花女,由此可知,年轻时的李叔同相貌是不一般的。
《茶花女》在公演期间,哄动了日本文化界,获得具大成功,被日本戏剧评论家称为“在中国放了新剧的烽火”。 茶花女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李叔同就敢挑战,就敢男拌女装能演,可见李叔同的像我这样就演不了,只能演茶花女她爹什么的。
一个天才,一个在文化艺术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回到国内以后,首先应聘于杭州第一师范当老师,当音乐教师,图画老师。在教学期间,他在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等领域又取得了极高的造诣,他知名度很高,可以说是一代才子,教书育人,但是就这么一个人,在教学期间,又特别严格,在这里我又起了一个疑惑,这么一个呆板的人,怎么后来又出家了呢?
他又是个要求学生非常严格的人,他严格到什么程度,有一次,在课堂上,有个同学在地上吐了一口痰,李叔同就假装没看见,等下课以后,就喊了那个同学一下,你稍等一下,让其它同学先出去。等其它同学都出去以后,李叔同就给那个同学就鞠了一躬,并且告诉那个同学,下一次吐痰一定不要吐在地板上。这老师吓人不?一直到那个同学点头答应,可能是吓坏了,李叔同这才说你可以出去了。
这就是李叔同做人的一丝不苟之处,他在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假如说出去进来,不注意把门“哐”一关,声音大了,这个李叔同又过去了:“下一回关门请你轻一点。”你想想,给我们这些人生活当中提了多少醒,我们这些人关门啥时候轻过?在公开场合能做到不吸烟的就是个好人。
有多少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轮船,马路,走三步晃三晃,叼着个烟卷吸两口吐一口,膀子晃得走路没个走路型,站没个站型,竟然前段时间还有人说谁要是提出控烟,谁就是卖国。我一听这我肺都气炸了,一听这句话:谁要提出戒烟,谁就是卖国。那我们中华民族是吸烟就吸出了个兴旺发达了?咱们中华民族抽烟就能抽出个经济繁荣来?那个股票起不来抽烟就能抽上去?那楼市不行是抽烟太少了?
所以有些人生活理念、人生观、世界观是错误的,就认为缺点不是缺点,毛病不是毛病,还有些朋友在公开场合,酒店、饭店喝的醉熏熏的,在马路边上东躺一个西躺一个,尤其是夏天到了,女同志穿的少也便罢了,男同志干脆就不穿!你想想这是一个大家的平台,这是一个公众的世界,这是一个共有的社会,每一份尊重,每一份检点,每一份对别人起码的爱护,有人说:师父,我碍啥了?你碍别人眼了。有些人身材特别胖,然后,天一热尽量能不穿就不穿,大老远打眼一看,哪里是人啊,纯粹是块肉。
所以说这是一个现代化社会,我们每一句话都要文明,每一个念头都要文明,每一个行动,每一个举止,都要真真正正要想到,真真正正要做到,真真正正要实践到生活当中去。
有一天有个小伙子跟我说,师父,我相亲失败了。我说为什么。他回答我说是女方她妈嫌我穿拖鞋。我说是呀,你光着膀子穿着拖鞋,你相一百回一百回黄。你再叼个烟,在把大纹身露出来,相一百回黄一百回,相一百零一回,黄一百零一回。
有些时候一定要自己检点自己,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疏忽是大家的忍耐,或者是认为大家能忍耐的就是对的,其实是错的。大家能忍耐,只是大家忍住了。前几天北京下大雨,水冲过去,好几车,全是拖鞋,为什么跑不快,下雨天穿拖鞋干嘛呢?起码穿双球鞋,穿双旅游鞋,眼瞅着天下大雨哗哗的淹死人,还穿着拖鞋!
自己的生活怎么去活,需要自己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从每一个念头,从每一个心情,都要去注意的。什么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你那些不良的习惯,修正你那些不恰当的言行,修正那些大家在忍、再忍,忍不住的那些行为。
在这里我们看到弘一法师,不准随地吐痰快提一百年了,一九零几年提的,这都快一百多年了,到现在咱们还是没改。人类逐步在进化,几万年前吧,人类在树上过习惯了,从树上下来以后,总得有一个进化过程。但是这个进化过程不能进化太慢了,咱们总是要尽量快的、好的、正确的、阳光的,咱们还是尽量多学些好的习惯。
李叔同之所以会这么做,因为他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禅门明月 弘一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