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门明月 弘一法师

  禅门明月 弘一法师

  今天这堂课我们讲一讲弘一大师,这几天天气有点反常,昨天说是有台风,所以说在新浪微博我也就没敢通通知大家,那么多人知道,那么多人来,然后在刮着台风,所以说我就在新浪微博没有说。今天早晨一起床我发现台风去那边了,所以说凡事讲个缘份,来就来了,没来就没来,好在今天有这个优酷网给大家提供这个方便,没来的观众或者朋友们,可以登陆优酷网继续观看,了解一下这回讲座的内容。

  佛教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在清朝的晚清时节,由于政府的无能,再加上国家的战乱不息,风云突起,佛教也同样受到了很大伤害,有很多研究佛教的学者,包括很多僧人,在晚清时节,对佛法产生了怀疑:佛法能不能继续传播下去?佛法能不能继续流传于世?很多学者、高僧,都提出了这么一种疑问。

  就在这个时候,佛法出现了巨大的转机,佛法出现了一道曙光,可以说佛法又出现了一道新的希望。这个希望在哪里?希望就在这个晚清时节,我们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高僧,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为振新佛法而做出一翻探索、一翻努力的高僧,弘一法师,就算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可以说弘一法师的出现,弘一法师为佛教做出的贡献起到了一个承前起后、继往开来,为僧人的修行,又提供了一个规范、标准,他的最大的贡献是修订修正了佛法一本重要的律典——《四分律》,就是僧人坐次。所以他给佛教带来了又一个发展契机,大家在修学上就能有章可循,或者说是有规矩可循。我们今天就走近这一位被称为奇才的一代高僧。

  有很多人就问,李叔同是艺术家,书画家,弘一大师是一代高僧,怎么样能把这两个好似截然不同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生,两个好似不是一个人的这么两段人生,怎么能结合起来?李叔同怎么能成为后来的弘一大师?我们今天就顺着他的发展脉络一起去探索。

  弘一大师可以说是集戏曲、文学、书画、篆刻、音乐于一身,后来还包括佛学文化艺术等等,在多个领域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有人就问,弘一大师是不是个天才?在这里回答大家,显然不是个天才,他只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要说恭维一句可以说是非常勤奋好学的人。

  在二十岁的时候,李叔同的文章就已经达到了“文章惊海内”,并且他还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弘一法师创作的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佛教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送别》可以说是佛教音乐当中的精品,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在他艺术和人生的颠峰时期,他却放下了一切,放下了一切名誉、地位,什么都放下了,最后苦心向佛,精研佛教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到目前我翻阅了许多关于弘一法师的传纪、文章、材料,虽然我今天在这里给大家讲弘一法师,我其实到现在也纳闷,怎么这么个人才就出家了呢?虽然说我在这里一直在讲,但是我自己也也在奇怪,这么一个人中龙凤,一代天才,怎么就出家了呢?所以说我希望听完这么一个讲座,大家自己心里有个答案就可以了。

  他是一生充满许多传奇,灿烂辉煌的人,从灿烂辉煌到最后又归于平平淡淡,最后赵朴初先生有两句诗来赞美弘一法师,“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那么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弘一法师为近代佛教带来了无限的曙光,弘一法师的典范为近代佛教又开启了新的里程碑。弘一法师也是我们做人学佛的一生可以学习的楷模,我感觉这么说一点也不过份,并且能恰如其分。

  纵观弘一法师的一生,就是一个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最后完善自我的过程。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也不是一个没有缺憾的人生,但是他是一个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走过一生的人,从认识自我,到超越自我、完美自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弘一法师身上学到我们该学的人生道理。

  在这里我们接下来说一说弘一法师的家庭背景,在讲弘一法师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弘一法师的父亲。

  弘一法师的祖籍是浙江平湖,从祖辈起移居到天津,他的父亲叫李筱楼,是同治年间的进士,当过吏部主事,后来辞官经商,做了几件小生意,后来也发财了,创办了“桐达”等几家钱铺。难能可贵的是,他乐善好施,设立义塾(提供免费教育,就是我们现在的希望工程),创立“备济社”,专事赈恤贫寒孤寡之人,施舍衣食棺木,有“李善人”的口碑

  李筱楼晚年喜好内典(佛经),尤其耽爱禅。很显然,李善人的这种言传身教对李叔同影响极大。李善人还有一个习惯,平常逢年过节,或有什么节日的时候,就请一些僧人,来家里诵经,这个也是弘一大师很早就接触僧人的原因。

  僧人走了以后,年龄很小的李叔同,有点调皮,有点好动,有一天他妈妈发现窗帘不见了,就到处找,后来发现让李叔同披了当袈裟玩去了,他从小就在家里把窗帘啊,被罩啊,沙发罩啊扯下来披在身上念佛,这才几岁,看来是善根不错,善根非常好。

  还有一个人影响他,就是李叔同的奶妈,大户人家都是有乳姆,就是奶妈,这个奶妈认识几个字,有一点点小学文化,然后就找了些书,给李叔同看,像一些《名贤集》、《第子规》等等劝善的书来给李叔同看。

  在这里我单独找出来几句,大家听一下,李叔同的聪明和李叔同的智慧怎么样。当时李叔同才八岁,大家听这个,她的奶妈怎么来教的李叔同,在《名贤集》里有句格言诗:高头白马万两金,不是亲来强求亲。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八岁的年龄,李叔同居然就能理解到荣华尽头的空幻,就能理解到一场繁华之后如同梦幻。

  在这里我再给大家提两句,大家听一下,我给大家出个上联,大家对个下联,“无钱似虎吓退八路亲朋”,当你这个人没有钱的时候,穷的时候,就象老虎一样,无钱似虎吓退八路亲朋,当我没钱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为啥亲戚朋友这么少,当你有钱的时候,有钱似蜜能招天涯蜜蜂。

  昨天有个小伙子在网上给我留言说,延参法师,我有点心里话想跟您说,你千万别跟我说到网上,我说好呀。他说我一表人材,身高一米八零,年方二十五六岁,但是父母催着结婚,催着相亲,相了多少呢?相了有60多个。我说那么从大学毕业就开始相,他说从没大学毕业就开始相,我说为什么相这么多?别人相一个一个成,你为什么都不成?小伙子说,家庭条件一般,一说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就出问题了,我给小伙子提了个建议,我说呀小伙子啊努把力,不管是去优酷呀,还是新浪呀、百度呀,找口饭吃,攒点钱,然后你再相亲,那么就成功率就非常大。

  所以说,不要埋怨生活给我们许多不足,不要埋怨生活当中有许多不完美,那么可以问下自己,人生这条路,我们自己准备好了没有,在这一条人生道路上我们自己又做了哪些打算,又做了哪些规划,做了哪些努力。虽然小伙子一米八零,长得很帅,但是人活不是冲着脸活的,人活是冲着饭活的。

  人活着,是要走以哪里都能活,是要努力,是要辛苦,超市里的刷卡机它只刷银行卡,不刷脸。所以人生要拿得起,还要看得破,还要放得下。

  我这几天仔细研究了一下弘一法师的生平简历,看了弘一法师的很多照片,我发现弘一法师要是八零后的话,他绝对是帅哥一个,诗词书画文章,才高八斗,这绝对是帅得不得了的。人活不是靠脸,人活是靠胸怀,靠肚量,靠学问,靠学识,靠你自己那个肚子里那个真东西,实实在在对人生的那份信念,对困难的那份不屈服,对命运的那份光明和信仰,这才能活一份精彩的人生。

  我这几天一直被弘一法师感动着,真的是拿得起看得破放得下,就包括这几天奥运会上的王昊,上一回拿了个亚军,这一回又拿了个亚军,我说这小伙子不容易。人生在世,可能有许多不完美,有很多缺憾,就像有网友问我:延参法师,你希望谁拿乒乓球男单冠军?我说王皓,好不容易拿了两回第二名了,这回还不拿个第一名嘛。结果大家看成绩单,又拿了个亚军。

  我后来一想,我猛然间想通了一件事情,只要自己坚强,那么人生就让它尽管的不完美;只要自己豁达,就让人生尽管的有缺憾。只要老天爷给足够的时间,我们就努力的活,坦然的活,这也就是我们活这一生的意义。所有有很多网友在网上说:延参法师,您在网上赞美一下王皓。今天我就借优酷网赞美一下王皓。

  弘一大师的一生,他是一种传奇,他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刚才说了弘一法师不是天才。

  在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的9月20日弘一法师出生于天津,在弘一法师出生的时候,弘一法师的父亲已经是67岁了,给他取名李叔同。他父亲李筱楼在72岁时去逝,当时李叔同的母亲王氏才25岁,王氏在李筱楼的四个妻子当中是最小,在李善人去世以后,就这么一个年轻的母亲王氏带着李叔同,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叔同小时候的一份艰难。

  李叔同幼年,可以说从5岁开始就随着母亲学习古诗、格言,6、7岁就能读《昭明文选》,从8、9岁就会背大悲咒,在别人背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听,8、9岁竟然就学会了,10岁开始读《古文观止》、《四书》。大家听一听,弘一法师从5、6岁就开始学习,从6、7岁就努力,10岁时那么多书就读完了。

  我们在座的有些朋友从50岁才开始读,从60岁开始才读了一点点,人家弘一法师从5岁就开始读,读到10岁,那些通俗的经典,通俗的书籍几乎就能读得差不多,所以说大家要理解一下天才怎么来的:读书读来的。在别人努力的时候你睡觉了,在别人读书的时候你睡觉了,在别人学习的时候你看动画片了,特别是有些80后的女同志,拖鞋一穿,瓜子一嗑,从此书与我无缘,学问与我无关,心里想什么,光想着明天吃什么。

  人生不是这样的,人生是要读书的,所以…

《禅门明月 弘一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理所当然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