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叁寶 無上福田
——臺灣樹林菩提講堂
2012.10.22
昨天我們去參加法會的路上,我們買花,拿五十塊給她,哇,她就合掌:師父師父。她說:您要買多少?我說五十塊能買多少?她說買四串。我說叁串就可以了。然後她說供養,一定要四串,然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特別高興。她不單給我花,她的心也像花一樣打開了,我也很感動。爲什麼我們每次都要買花?因爲我覺得,別人拎個籃子拿著那個花,那個花除了很香之外,我想,她很期待有人停下來買她的花。對于她的這份期待,我不想讓她失落。其實這種恻隱之心就是佛性。她很期待有人買她花,她早一點收攤會很高興。如果在橋下在風中,一輛一輛車開過去,她眼睛都看酸了,沒有人打開車窗向她買,她肯定很失落。連賣花的都信佛,連個賣花的對出家人都這麼恭敬,哎呀我就覺得,被人恭敬了也很陶醉呀。
我們去緬甸,哇,這個緬甸更厲害,出家人坐飛機連票都不要出示的,可以直接走進去,候機廳還專門有出家人的專座,就好像飛機場的貴賓廳一樣,專門是給出家人的。然後出家人上飛機也不用看票的,直接就請坐第一排,出家人都坐在最前面。我覺得這個全世界走,沒有像緬甸這樣子的,出家人直接就可以甩著袖子進去,然後坐VIP的,上飛機坐第一排。其他地方連坐汽車都要看你票的,對不對?這個待遇就是,社會上下對出家人特別尊敬。
我在那邊遇到一個我們中國的出家師父,他留在那邊,我問他爲什麼留在這裏呀?他說:我到這邊好像到了佛國一樣,哎呀,出家人的待遇真的不一樣,所以我一感動就留下來了。所以對出家人恭敬呀,還是非常重要的,對一個出家人的修行,對他的成長是很重要的。
佛經典裏就說,這個地方的衆生恭敬出家人,這一片地方就有福。如果這個地方沒有出家人了,這裏沒有福田了,大家就會恐懼,天災人禍就會降臨這個地方。經典裏更提到,如果輕慢出家人,甚至打罵出家人的話,這個地方就會遭天地災殺報,連天龍護法、天地善神都不喜歡這個地方,那是非常是恐怖的事情。
看這個地方的信仰,你就通過對出家人的恭敬就可以知道了。今天我們一位居士跟我說:師父呀,你昨天把別人供養你的紅包,你去派給那些化緣的師父。你走了之後,他們打開紅包就說,哎,這個師父沒有平等心,給我們給的不一樣。他來這樣跟我說,我說:你別當真哦,他們坐在那托缽,也要放松一下,你別以爲他真是這個意思,他們開個玩笑而已。作爲我也是個出家人,我給他們,他們不會在意這個的,他們如果在意這個,就不會坐在那裏托缽了,他在那裏托缽,給我們種福田的一種示現。
你去托缽試試看,你不會的,要修到一定程度才會去托缽的,我跟你說。所以我說:你不要那樣想,他們只是一種開玩笑,你倒當真了。你這樣想的話是有業障的,你不能這樣去想出家人呀。他說:那我要忏悔了。我說:是要忏悔的。我去有福,你邊上看的人倒是失福了,這樣不好。他這樣一聽:噢,對對對,我知道了。
過去那個唐太宗李世民,他來見玄裝大師,路上就遇到出家人不威儀呀,行爲也好、語言也好都不是那個樣,唐太宗就覺得,這個出家人怎麼會這樣呢?就去向玄裝法師彙報:大師呀,應該做一些規矩,出家人要有出家人的樣子呀,他們這個不太像樣,大家看到會不恭敬的。但是玄裝大師就跟這個皇帝說:龍王雖不會下雨,但是求雨一定要求龍王。出家人雖然不能給你錢,但是你要求福呀,一定要求出家人,對不對?出家人又不開公司,又不做老板的,但是你要想得福,你就要恭敬出家人。
經典說有四個不可輕:一是王子雖小不可輕,你輕慢他試試看,他以後要做皇帝的。沙彌雖小不可輕,他今天是小沙彌,以後就是大和尚呀,他成佛肯定比我們快,他是人天福田呀。太宗皇帝聽了玄裝大師的話馬上心領神會,從此之後再不觀出家人的過失,看到哪怕再小的小沙彌他也都恭敬,這個很重要噢。
我們是叁寶弟子,現在我們不能直接的看到佛,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出家人,這也是終南山那個普光老和尚再再強調的。他說,佛站在上面,你再供什麼,祂也不會吃你的,不會用你的。出家人是活的,你供養給他,他可以吃;供養給他,他可以用,他是代表佛的。是不是這個道理呀?所以恭敬出家人很重要,不能觀出家人的過失,大家記住了沒有?(衆:記住了)很重要噢。
大家這裏有一些問題,下面我就來作答:
問:您要回中國大陸,臺灣的弟子心裏都很難過,如果有時間您能常來臺灣嗎?
師父:我會常來的,特別是,我天天都在生命電視臺上。
問:本姓家族有好幾個墮胎嬰靈,但我自己沒有。而嫁的先生其父母有墮胎過,先生外遇有墮胎,怕對方家族嬰靈纏著自己小孩,因爲已無感情。若離婚斷絕關系,是否對方嬰靈就不會纏著自己的小孩?我本家的嬰靈已有多個,無法顧到那麼多。
師父:不要這麼膽小噢,你要相信佛法是威力無邊的。我們《法華經》裏有說,“假使造罪過山嶽,不消妙法兩叁行”,對不對?你相信不相信?對佛法要有信心。我們衆生的業力雖然是很堅固,業力不可思議,但是佛力也不可思議,法力也不可思議。只要我們虔誠心,我們如法地去實踐,也是會轉我們這些業力的。
問:請問法師,父母沒學佛,七八十歲了,子女很著急,如何說服他們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師父:有時候改變一個人是不容易的,特別是信仰上的問題。因爲信仰需要智慧,還需要一個很大的因緣,不是你說兩句就可以的。我們地藏菩薩的故事都看到了,那個父母那樣子造罪,但是你子女能夠勇猛精進的,還是可以成爲他們解脫最主要的因緣的。所以叫“一人修行,全家得福”,一子成道,九玄七祖盡超生,對不對?我們就多一些責任,好好地精進吧。
問:跟老人家講一些臨終或是中陰身的常識,是否有忌諱?招來一些不好的厄運?
師父:他沒有信仰的話,他就很忌諱講死這個字,我們修行人要把這個死挂在頭上,世間人是把這個死放在背後的。你跟他提,他覺得不吉祥。有的人就是生病了,你都不能叫他寫遺囑,你叫他寫遺囑,他覺得哎呀,我生個病就會死啦?他很在意這個問題,他很怕死。所以這個,確實要注意的。
問:以前的愚癡,造成人家的第叁者,而後接觸佛法努力修行忏悔。請問法師,應修何法門,才能洗去自己的這種罪障?
師父:我們忏悔,要忏悔得徹底,如果你忏悔的心已經幹淨了,內外透徹了,甚至有瑞相了,那就好像你去商場買東西,你買完東西結賬,結完賬之後打出發票就可以了嘛。你不要老記著,我有沒有付錢啊?我有沒有付錢?這樣子不好。佛教裏就是這樣,忏悔幹淨之後就不要再去提了,不要老在挂在那裏知道嗎?
我們出家人你看,每天都要忏悔,乃至半月半月還要羯磨作淨。作淨就是半個月算一下帳,我這半個月,到底有沒有清淨?不清淨,忏悔。忏悔清淨了,好,那就過去了,這筆賬就過去了。這樣忏悔,你這一天是幹淨的,一個月是幹淨的,不要老是挂在那裏。
問:家裏供奉觀世音菩薩,兩邊是土地公、關公。請問法師,這樣佛神供奉,是否不如法?是否改成中間是阿彌陀佛,兩邊是地藏菩薩和觀音菩薩比較如法?
師父:嗯,這樣子比較好。還有就是把佛菩薩的像供的高一點,護法神稍微低一點,這樣也比較好,這樣對護法神來說,他也比較喜歡,也會比較安一點,這個很重要的。
問:念《地藏菩薩本願經》,除回向自己的冤親債主外,還可以回向父母、先生他們的冤親債主嗎?會不會自己能力不夠,不能回向他們?反招身體不好呢?
答:不會的,當你自己覺得溫暖,覺得佛光充滿的時候,你回向所有的,哪怕你想到他們,你自己會有一點不舒服,但是你安住在那種溫暖,那種佛光中,慢慢慢慢那個陰暗面就消除了。所以自己要修得比較得力,慢慢的這個力量這個光,好像照到誰,誰都得益。
比如現在,我們覺得身心很溫暖、很溫馨,你就觀想這個光也照在家裏,因爲想到家,家裏那種信息就會在你身上,或許有些不舒服,但是你以我們這個法會的力量、功德力,慢慢地把它轉掉,轉轉轉,最後你力量強大的時候,你覺得整個世界你都能把它照亮,這樣就都處在這個懷柔的佛光之中,在這個蓮花當中一樣。
問: 禅坐時可以念咒嗎?
師父:禅坐可以念咒的,禅坐下來,心靜下來正好念咒。反過來說,念咒也可以讓我們的心更深地安定。
問 :觀修觀音菩薩修行法門,早晚課誦《心經》《大悲咒》《普門品》《白衣大士神咒》,再加一部《地藏經》就沒有再念阿彌陀佛了,這樣是否無法往生極樂世界?請法師慈悲開示。
師父:不會的啊,觀音菩薩就是阿彌陀佛的欽差大臣,祂就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的,所以你念任何一尊佛、一尊菩薩,任何一部大乘經典,只要你能夠深入經藏,了知安住在這個當中,都會讓我們就離苦得樂的。
…
《恭敬叁寶 無上福田——臺灣樹林菩提講堂》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