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次,尊者到農民背肥料的地方乞討,被他們趕走。此後,又到哇孜庫木和哇孜赤陀等地方乞討,因遇大荒年,僅討到少許食物。有人供朵瑪的時候,尊者撿到了少許,一半自己吃,另一半帶給母親。後來,尊者又到上佳郊村去乞討,可是除只討到少許圓根外,沒有乞到其它食物。
去釀越村,討到了稍多一點的圓根等好一點的食物。因整個地區受到大饑荒,去了兩叁個大村莊乞討,結果也只要到了叁藏鬥幹圓根和兩碗糌粑,沒有更多的收獲。
尊者自己除了吃了一兩個幹圓根和一點點糌粑外,將乞到的東西全部收好,想到生身母親的養育恩德非常大,又很可憐,覺得一定要把所得到的食物交給母親,就這樣,把全部食物帶回到了母親身邊。
吾東才旺達傑家籌辦了修誦寶瓶丸的佛事。舉辦佛事的六天前,尊者來到了吾東村裏,同獨臂乞丐等一起住了七天,乞丐們將自己碗中的糌粑等吃的,分了一點給他,尊者津津有味的吃了。
過了六天,傑蒂上師南達爲首的衆僧人,在屋裏聚集並入席,清淨上師本想讓尊者也能坐在下席,就對才旺達傑說了,但才旺達傑堅決地說:“不要他來”。第一天沒有讓尊者進去,只有跟乞丐們在一起。
第二天,傑蒂上師南達在屋頂上對才旺達傑說:“有信心的功德主,你聽著,如今還坐在門口的康孜小孩家,以前是富貴如天的功德主,此仁波切出胎六天的時候,我去過。
一到,此化身幼童心生歡喜,高興地以寂靜坐式和忿怒視式,作了跳金剛舞的樣子,並口誦了金剛音七遍。這是我親眼目睹的。
如此具有不可思議功德的奇妙化身,我這一生還從未見過。這次你才旺達傑一定要請靈童仁波切入席!”功德主心裏雖不願意,但又不敢違背上師之意,就讓尊者坐在了下席。
因濁世衆生之無明業障深重,爲了使他們對因果不虛生起信心,成就自在者 [23]才示現了如此事迹,實際上乃是諸佛菩薩事業的方便之舉,世間凡夫之心是很難揣度的。這位自在成就者,不是以個人偏見所崇拜的,而是諸佛菩薩之悲、智、力無二的本體,爲調伏度化衆生而再現人間。
尊者必定不是漸修之人,其顯現無量的祥瑞是人們親眼目睹的。尊者功德贊頌寫道:
一切正覺悲智力,所化前現兩足身,
無明中邪之衆生,因果不虛明取舍;
示現福薄乞丐身,所遇罪業深重者,
所得受用竊無余,依然慈如牟尼行。
如此示現方便之行,尊者坐在了僧衆的下席。此時傑蒂上師南達眼中含著淚水,顯得十分悲傷,讓僧衆收集了少許糌粑裝進尊者的口袋。傑蒂 [24]久麥根桑桌德(無畏普賢度脫衆生)上師等給了較好的食物,上師又將梵文的“阿RA巴紮拉德” [25]和藏文的字母和元音拿給尊者看,尊者一看就能很順暢地讀出來。
“你得到一點嘴中吃的乞食就夠了,還想念梵文?得了吧!”這時,有幾個傲慢的僧人對尊者說了此等侮辱的話。對諸大菩薩這樣做,將使彼等所墮地獄之底越來越深。正如寂天菩薩所言:
何者菩薩功德主,若對彼生邪惡念,
生惡念數等量劫,必墜地獄牟尼言。
積聚地獄之薪者 [26]如此說時,傑蒂上師說:“罪業深重的人們,千萬不可這樣說!正如文殊薩迦班智達所言:“即使賢者具功德,衣著破爛受衆辱。”又言“勝德才子出寒門,上好珠寶地深層。”不要無故積聚墜地獄的惡業。”他對尊者很慈悲,說道:“你未來的威望定會周遍世間。”
修誦寶瓶丸佛事結束後,尊者就上了路。來到釀耶村至夏交村間的沙棘園的時候,遇到了兩個搶劫者,他們抓住尊者雙手,將背上的口袋搶走。尊者瞬間即憶起,自己昔在尼泊爾曾轉世叫阿羅的有權勢的富翁。
在20歲的時候,有兩個乞丐找到了一錢黃金,阿羅僅給了很少的錢就強行奪走了黃金。因而有這樣的異熟果報,並將于多劫中遇到如此的搶劫。現在尊者也因此異熟果報,那兩個乞丐轉爲搶劫者來搶劫。憶及此後,尊者即從心底深處對因果報應生起了堅定的信心,隨即唱起了如下道歌:
宣因果律怙主知!如我父母汝二人,
有權追討昔實債,哪有傷心芝麻許,
若有必受叁寶罰,因果不虛應生喜。
惡吾昔于尼泊爾,曾轉富翁名阿羅,
汝倆則轉乞丐身,福緣沙灘得黃金,
僅付半價即強奪;然此異熟未盡前,
縱然數還亦複還,實欠汝倆債須還,
願以供養食善根,您倆生生世世中,
無量劫海未盡前,圓滿福慧二資糧,
無窮寶藏請受用,成熟所化衆生海。
兩個竊賊把口袋拿到較遠的地方,打開來看,把供養主家供養的一藏鬥酒糟、茶磚、青稞、小麥等好點多點的拿走,將袋子、小口袋、碗及剩下的食物還給了尊者,然後才離開。尊者又到上賈郊村乞討,得到了少許食物,帶回到康孜村母親身邊,並且將被搶劫後余下的一點食物,一起交給了母親。這樣的饑苦日子,母子們熬著過了好幾年。
尊者母子有兩頭母犏牛,有一天,被極爲凶惡的搶劫者搶走了,母親爲此痛苦的哀號著。怙主上師仁波切(尊者)以神通看到,諸本尊護法把被搶走的母犏牛又奪了回來,即對媽媽說道:“媽媽不要哭,很快母犏牛就會回來的。”母親不信,沒有放在心上。稍後,母犏牛破著鼻孔跑了回來。
尊者具有如此的神通,能夠現見未來之事。關于尊者示現神通及所受種種苦的事迹,雖然還有很多,但是這裏僅能作些簡述。偈雲:
福善事業行叁道,爲無取舍眼衆生,
示現因果乞丐行,願同彼作利他行。
尊者上師傳記第叁章終。
1. “擦擦”,在藏地,將泥土放在模子裏製作的佛像、佛塔、真言等。
2. “圓根”,藏地一種根部可食的植物,汁多味美,類似于蘿蔔。
3. “沃土”,此處指被毀壞的莊稼化成了肥沃的土壤。
4. “觀天小子”,由于尊者從小就經常仰頭,凝視虛空,所以被人稱爲“觀天小子”。
5. “讓巴”,一種野生植物的果實,可食用。
6. “不敢到他們家的門口討飯”,是因爲怕被狗咬。
7. “禳解”,祈福消災的儀規。
8. “寶座”,指寺廟。
9. “金剛屑”,譬喻打到地面的一種強烈的雷電現象,即霹雳。
10. “拉丈”,藏地寺廟主持活佛與喇嘛的住所。
11. “僧鬘”,此指迎請的僧侶隊伍。
12. “俱盧舍”,是古印度的長度單位,5尺爲1弓,500弓爲1俱盧舍。
13. “一髻佛母”,即艾嘎劄德密護主母,是甯瑪巴的護法空行母。
14. “金剛持”,金剛持佛爲一切密乘的首祖,以此意義而延伸到弟子應視自己的上師如金剛持佛,因爲上師乃是密法的出生處。
15. “投花中的”,其中“的”意爲目的或目標,用花所投中的諸佛菩薩中的那一位,即爲自己的本尊。此處指尊者是應具緣弟子的因緣而來度化衆生的諸佛化現。
16. “法爾之念”,不需要任何入定的做作而自然融入本性的竅決法。
17. “不與取”,即佛教居士五戒之一的“盜戒”。凡是沒有得到許可而私自占有財物,都屬于違犯“盜戒”。
18. “異熟”,異時、異地而受到的果報稱爲“異熟”果。
19. “阿卡卡”,藏語中的感歎詞,相當于“唉呀呀”。
20. “怙主成就自在仁波切”,此處是作者對白瑪鄧燈尊者的尊稱。
21. “哇支赤陀”,地名,在新龍縣境內。
22. “握式朵瑪”,食子的一種。
23. “成就自在者”,此處指白瑪鄧燈尊者。
24. “傑蒂”,是地名,在新龍縣境內,離朗朗聖山很近。
25. “阿RA巴紮拉德”,此六字爲文殊菩薩心咒。
26. “ 積聚地獄之薪者”,此指上述對尊者惡語誹謗的那幾個人。
《第叁章 爲示因果不虛尊者示現乞丐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