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立下穩固的誓言後,自己在打坐時就不會隨
迷亂而轉,不順妄念而漂。當兩個誓言鐵鈎鈎住,打坐中不會被內、外、密魔障侵犯。在立下穩固的誓言後,就好似披上了金剛盔甲,在你修行中,人、非人、魔、鬼等無法給你造成違緣。
(2) 入座前行
①身要:毗盧七支坐法
毗盧七法:雙足金剛跏跌坐,兩手定印置于臍下四指處,腹部貼近後腰,脊背正直,下颌微收,舌抵上腭,目視鼻端,共七法。
毗盧七支坐法的功德:寂止會在相續中生起,心會更加清明。
毗盧七支坐法的原理:身中有脈,脈中有風,風中有明點。身直則脈直,脈直則氣直,氣直則心堪能,此時心便能做到放、縱、收自如。
②語要:排除叁節或九節佛風。
當自己的五根被色、聲、香、味所縛,或過于內收導致昏沈而無法打坐時,應排除九節佛風;當打坐狀態較佳時,則排叁次亦可。
今天所宣的是龍薩傳承的方式。
先左手結定印,右手食指壓住右鼻,左鼻孔排氣,觀想自他一切衆生無始以來貪、嗔、癡所造一切惡業、習氣、昏沈、掉舉以及修行時的一切違緣、障礙、疑惑都隨氣排出。然後右手結定印,左手食指壓住左鼻,右鼻孔排氣,觀想自他一切衆生無始以來貪、嗔、癡所造一切惡業、習氣、昏沈、掉舉以及修行時的一切違緣、障礙、疑惑都隨氣排出。最後雙手結定印,雙鼻孔排氣,觀想自他一切衆生無始以來,貪、嗔、癡所造一切惡業、習氣、昏沈、掉舉以及修法時的一切違緣、障礙、疑惑都隨氣排出,所排之氣形象如同青稞般,排氣方式是初緩,中快,後緩。
吸氣時,要把氣吸入到臍下四指處;排出時,並非一般地排氣,
要把所有的氣都向外排出,喇嘛仁波切也是如是排氣的。排氣要較用力,有猛烈的排氣聲,而並非不願意、隨意地排氣。若氣沒排幹淨,打坐時昏沈、掉舉、厲魔等都會顯現。
在前行之前行准備的時候,如果沒有擦幹淨鼻涕,猛烈排氣時,鼻涕就會掉出來。若不讓鼻涕掉出來,則又無法排幹淨氣,所以前行之前行的准備非常重要。
③意要:發菩提心。
排完氣後不能馬上念誦和修持,應先休息片刻。並反觀自心:自己修的是光明大圓滿五加行的第一個皈依,動機是什麼?或我今天修的是光明大圓滿的直斷竅訣,自己的動機是什麼?或我今天是念誦上師瑜伽,動機是什麼?要反觀自己的動機是善、惡還是無記。若是不善、無記的動機,則應斷除及轉變,以菩提心攝持。
前行排氣和意要發菩提心必須具備。若打坐中被昏沈、掉舉所縛,也可以發菩提心調伏,或以排氣清淨。
外持風:修皈依或金剛薩埵時,因昏沈、掉舉,無法清晰明了所緣境時,可依外持風之方便調伏。
(3) 祈禱上師
當明確自己的動機是廣大意樂的菩提心之後,在自己前方觀想千瓣蓮花蕊中有獅子座,座上有日月墊,墊上爲自己的根本上師。可觀想成:本體是上師,形象爲蓮花生大師、龍薩娘波尊者都可以,本體與形象兩者無二。若沒有庸俗的分別念,則可以直接觀想上師坐在這個日月之墊上。
自己祈禱的時候,上師面對自己;若是加持別人時,上師則面對別人。
初學者觀想時,做到上師的形象和裝飾一目了然是很難的。則
可依次第觀想上師的頭、手、裝飾等。 若未達到刹那間上師的形象了然現前,則應依次第而觀想。
觀想後,要憶念上師身、語、意的功德。憶念上師具備遍知、大悲及救度一切衆生之力。祈禱時,並非只是口中祈禱,目的是要知道上師的恩德,專一祈禱,熱淚盈眶,自己的意根完全被上師所奪。如是憶念上師的恩德而做祈禱,並念誦祈禱詞。
祈禱念誦的唱調大家都要會。
【上師念龍薩前行的傳承】
如是在祈禱上師的時候,以這樣的唱調祈禱。
叁世諸佛之本體大寶上師知!
祈請加持吾之自相續!祈請加持自心行于法!祈請加持法行于正道!
祈請加持消盡行道惑!祈請加持幻化顯智慧!
祈禱念誦的時候要大聲呼喚著念誦。以上的祈禱用這個唱調去祈禱。
(4) 共同外前行:四厭離心
念誦儀軌(叁遍):
暇滿難得引導念誦
嗚呼!
六道衆生獲得暇滿難,人生值遇妙法複更難,
既已獲此珍寶人身時,應作珍惜修行精要義。
修死無常(隨文入觀)
此生幻軀終有死亡時,人生壽終如陡山瀑流,
死亡因緣皆爲優劣造,是故即當修習叁摩地。
業因果念誦
一切異熟均由善惡業,無欺因果黑白業相隨,
有漏因果之業生定解,且證無漏如空勝密意。
輪回過患念誦
寄生叁界六趣流轉中,無怙有海毒箭實難忍,
恒受痛苦無有少安樂,故當修習極密解脫道。
暇滿人身。六道中人身很難得到,而十八種暇滿人身更難得到,如今我等已獲得珍寶,不應懈怠,要精進實修正法。
感恩上師加持自己已經得到這樣的人身,祈請上師加持弟子,自己要與上師相應。
暇滿難得、壽命無常、業之因果、輪回過患,此四厭離心,一邊祈禱,一邊收心,一邊念誦。
嗟瑪:“嗟”是呼喚的聲音;“瑪”是賜予了自己生命與財物的母親。上師如同母親一樣加持著自己,賜予自己有意義的人身,憶念恩德而如是呼喚。
2、正行
(1)皈依
龍薩前行念誦完後,就要站起來,念誦一遍: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同時頂禮一次。依此方式修完十萬遍皈依偈及頂禮。
皈依的所緣觀想和頂禮的所緣觀想,稱爲正行無緣,詳細觀想方式以後講解。
如是去修完一小時或兩小時,之後是觀修皈依境的射收。如何射收以後會詳細講解。
(2)發心、金剛薩埵
發心、金剛薩埵所緣的觀想以後會詳細講解。
念到百字明的時候,依自己的時間而定,念誦 3遍、7遍、21遍、108遍。
金剛薩埵心咒念誦7遍或108遍皆可。
黑日嘎百字明可以念誦7遍或21遍
(3)傳承祈禱文
傳承祈禱文在祈禱的時候,要隨文思意祈禱念誦,念誦傳承祖師的時候,觀想不應是一位接著一位上師,而是同一位上師所攝集。
如法身普賢王如來、報身五方佛、化生嘎饒多吉,蔣華西甯、西日桑哈、蓮花生大師等等,都應該是上師的形象,要攝集到自己的上師中而作祈禱。
祈禱的時候要知道上師的恩德和功德,念誦祈禱:
本體無生之法身,自性不變之報身,
大悲無偏之化身,叁身摩尼寶遍知。
上師已經具備如是的功德而祈禱。
祈禱時,上師乃十方叁世諸佛之總集、叁寶之總集,如是祈禱無上上師:
十方諸佛之化身,顯密正法之寶庫,
賢聖僧團之主尊,叁寶摩尼寶遍知。
祈禱上師!(叁遍)
無上上師之導師,總集本尊之頂飾,無量空行之主尊,叁根本
摩尼寶知。
祈禱上師!(叁遍)
過去諸佛之化身,現在諸佛之補處,未來諸佛之來源,叁世摩尼寶遍知。
祈禱上師!(叁遍)
十方諸佛之事業,總集唯一摩尼寶,根本上師足前祈,加持成就虹法身。
祈禱時,相續能生起信心,得到上師之大悲加持。若唱誦迷迷糊糊,唱調、音量不清晰,信心則無法生起,也無法得到上師的大悲加持。應該聲音洪亮、唱調悅耳、詞句要清晰地祈禱。
遍知!遍知!上師遍知!
諸佛總集之本體大恩根本上師持明降魔金剛遍知!
遍知!遍知!上師遍知!
諸佛總集之本體大恩根本上師持明龍薩娘波遍知!
遍知!遍知!上師遍知!
諸佛總集之本體大恩根本上師佛子色郎德真遍知!
遍知!遍知!上師遍知!
諸佛總集之本體大恩根本上師無比紮西俄色遍知!
遍知!遍知!上師遍知!
諸佛總集之本體大恩根本上師隆森曲涅姜措遍知!
遍知!遍知!上師遍知!
諸佛總集之本體大恩根本上師成就南卡姜措遍知!
遍知!遍知!上師遍知!
諸佛總集之本體大恩根本上師尊侄紮西彭措遍知!
遍知!遍知!上師遍知!
諸佛總集之本體大恩根本上師無垢鮮炯衮波遍知!
遍知!遍知!上師遍知!
諸佛總集之本體大恩根本上師不變才翁確珠遍知!
遍知!遍知!上師遍知!
諸佛總集之本體大恩根本上師普賢涅頓翁波遍知!
遍知!遍知!上師遍知!
諸佛總集之本體大恩根本上師勝身斯朗郎加遍知!
遍知!遍知!上師遍知!
諸佛總集之本體大恩根本上師大聖曲英朗珠遍知!
遍知!遍知!上師遍知!
諸佛總集之本體大恩根本上師持明斯朗華頓遍知!
遍知!遍知!上師遍知!
諸佛總集之本體大恩根本上師遍知!
祈請上師加持吾之身,祈請上師加持吾之語,祈請上師加持吾之意,祈請上師加持身口意。
嘎亞 哇嘎 滋達 沙瓦 斯得 啪拉吽啊
(4)祈四灌頂
專一祈禱:上師的眉間呈現白色的“嗡”字,放光融入自己的眉間,清淨身的業障,種下化身佛的種子,得到寶瓶灌頂;
上師喉間呈現紅色的“啊”字,放光融入自己的喉間,清淨語的業障,得到秘密灌頂,種下報身佛的種子;
上師的心間呈現藍色的“吽”字,放光融入自己的心間,清淨意業,得到智慧灌頂,種下法身佛的種子。
最後上師叁處同時放光融入自己叁處,獲得句義灌頂,得到自性佛的種子。
隨後自心與上師無二中安住。此時不是無念的安住,而是心不被其他妄念所轉,心念上師而安住。
3、回向
能安住多久就安住多久,當安住不了的時候,就祈禱上師,發願、回向。
修五加行的時候要如是打坐。修竅訣、頓超時都要如是打坐。
4、後得
如果此座沒有如是奉行,下座一定要發願,下一次打坐心一定不隨迷亂而飄,應該有這樣的意樂和心念。當一座中妄念太多、無法打坐時,太多責怪自己此座之過失,會令自己失去信心。這時應該鼓勵自己,心想:自己的迷亂並非只是今天一天,無始以來一直都這樣迷亂著,要在下一座好好地打坐。增加自己的心力。
若此座中沒有太多的妄念及迷亂,極易生起傲慢心。此時應心想:這並非是自己有多大的能耐,而是上師的加持。若自己真的有那麼好,就要看看下一座是否還是這樣。必須要對治自己的傲慢心。
下座後不要散亂,要護持好自己的身、語、意,以後會詳細講。
在座的各位已經了知入座的方法和念誦的唱調,在外地收聽的信衆,我們以後會做成光盤賜予大家,讓大家如是奉行。
在座的男衆女衆,或在外地收聽的信衆,若你們准備修五加行或是還沒有修完五加行,之前不懂不會修,但現在已把修持方法詳細講解給你們,應當如理如法地去修一個真正的五加行。
回 向
【備注】:
此爲弟子根據大恩上師講法記錄略作整理,更詳細的內容請參考聞法錄音。因時間倉促,恐有錯謬。故于大恩上師及道友面前忏悔!願大恩上師*輪常轉!信衆法喜充滿!早證菩提!
《龍薩傳承唱誦儀軌》及《阿松上師唱誦示範》可在利樂之源網站中下載。 http://www.llzy.org/zyuan_news.aspx
id=5
《金剛精要引導文——初學悅耳·寶藏庫之前行引導 第十九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