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精要引導文——初學悅耳·寶藏庫之前行引導 第十八講

  金剛精要引導文

  初學悅耳.寶藏庫(前行引導)

  龍薩娘波尊者 造論

  妙音龍多加參尊者 傳授

  普巴紮西仁波切 漢譯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傳講

  12月13日傳講內容

  【原文】

  辛二、別說六趣種種痛苦

  傍生:分爲大海中居住者與所豢養、未豢養二散居者。此等愚蒙並受役使、互相食啖之苦。 阿修羅者:嫉妒爭伐。 天界:呈現死緣及轉生苦惱之相。 人道:處于生老病死之痛苦中矣。 辛叁、目的 若于輪回生起出離心,則具獲得大覺果位之義也。《安息論》雲:“始終不斷尚受諸痛苦,仍然未得解脫哀悲痛。”宗喀巴大師在

  《菩提道次第論》中亦雲:“中士道應厭離輪回。”此意即謂出離心。

  【正文講解】

  今天我們繼續宣說“輪回過患”中的“別說六趣種種痛苦”。前面已經宣完叁惡道中的地獄道和餓鬼道的處所、身相、痛苦以及壽量,今天我們將依次具體宣說六道中的其它四道——旁生、阿修羅、天道和人道。

  一、修法要義

  之前複次宣講過:所講、所聞的法不重要,講法、聞法的意樂很重要。因此,大家在聞法時以善念攝持聞法的動機是很重要的。

  以下要宣講的是旁生的痛苦,在觀修旁生道的痛苦時,並非是將其他的衆生觀想成旁生,而是要將法義納入自相續後,觀想自己現在就在旁生道之中受苦,這樣就會生起厭離心和出離心。如果觀想成是其他的衆生在受苦,是無法生起厭離心和出離心的。

  觀想旁生的痛苦時,同樣要具備前行之前行和入座前行,做到身要、語要、意要,之後祈禱上師、受四灌頂,于正行時,要將觀察修和安住修交替而修。

  二、旁生道之苦

  傍生:分爲大海中居住者與所豢養、未豢養二散居者。此等愚蒙並受役使、互相食啖之苦。

  (一)總的分類

  旁生總分爲居住在大海中的海居旁生以及居住在人間或者天上的散居旁生。

  海中居住的旁生包括魚、蝦、鯨等等。散居旁生又分爲被豢養和未被豢養兩種,未被豢養的旁生大多散居在山上。

  投生在旁生道是因愚癡所造十不善業的異熟果報。

  (二)海居旁生

  1.處所與身相

  (1)處所

  海居旁生的處所就是大海。一庹深的海下暗無天日。

  (2)身相

  海居旁生的身相多到無法用言語表達,有的眼睛很多,有的嘴巴很多,有的頭、手很多等等。他們有的大到如須彌山般,有的小到如針尖般。這些蝦、魚、鯨等等旁生,就像在酒糟或鍋中的米飯那麼密密麻麻地聚集在海中。居住在海邊的人可能更清楚海中動物的形象。我以前也在餐廳和其他地方看過海生的動物,有些動物就像草一樣,有些連頭、尾在哪裏都分不清楚,形象多種多樣。

  2.痛苦

  這些海居旁生都是大的吞噬小的,小的啃食大的。比如那些大如須彌山的海居旁生一張開嘴時就吞食了無數的小旁生,同時,一

  只旁生身上又被無數的小含生寄居而遭受蠶食之苦。

  在高檔的餐廳中所食的很多都是海生動物。我自己到漢地去的次數不多,所以知道的不多,你們生在漢地應該知道得比我多。想想那些動物在餐廳中是如何被殺,如何被烹饪——水煮、烤、炸等等,這些你們應該比我更清楚。

  比如在餐廳中,有的先打暈魚後再稱重,然後像刮蔬菜皮一樣去刮鱗,劃破它們的肚子、除去內髒等等,當這些動物醒過來後仍然在跳動。再比如,泥鳅被釘子釘在板上扒皮,當這些泥鳅醒來以後,還在扭動。我還聽說有一種圓形的海生動物,人們在吃之前先要捆住它們,說是被捆綁後它們會憤怒,會生氣,而生氣後,它的肉就會更好吃。還有貝殼、螃蟹等等,直接放到油鍋中去活炸。

  在人類用種種手段去捕捉這些動物的時候,動物們感受被捕捉的痛苦,人們捕捉到以後又將它們養起來,並用種種手段不讓他們死去,這些海生動物同樣又感受著諸多痛苦。

  如是種種,海居旁生的痛苦是無法表達的。

  3.壽量

  海居旁生的壽量是不定的,有的是長達數年,有的短至一天。

  (叁)散居旁生

  1.被豢養的旁生

  散居旁生中被豢養的旁生有如馬、牛、羊等等。

  馬要感受被馭使的痛苦;牛要感受馱運物品的痛苦;有些牦牛小的時候感受擠奶的痛苦,老了以後又要被剪毛,或者被殺、被剝

  皮、吃肉。

  比如,牛在馱運物品的時候,由于身上的東西很重,鞍和皮相互摩擦把肉都磨出來了;有的人還會在牛肚子上栓一個帶子,久而久之腸子都被磨出來了;有時候走得久了或者牛已經老了走不動時,人就會拿鞭子抽打,或者用石頭擊打迫使它前行等等。

  這些馬、牛、羊等動物在冬季的時候,常常是又寒冷又饑餓。由于到了冬天也沒有什麼草吃,最後餓得只剩下皮骨。到了晚上又凍得不行。這樣,有的動物睡下後第二天早上很難再站起來,有的可能就這樣死去了。如是種種痛苦,難以盡言。

  2.未被豢養的旁生

  未被豢養的旁生有的生長在山上。它們互相殘殺、吞食,在空虛中度日。這些未被豢養的野生動物,有的比如豹、虎,雖然是動物之王,但是由于人們貪執它們的皮毛,以至于遭受獵人捕殺的痛苦。類似的捕殺還有:殺死大象獲取象牙、殺死獐子獲取麝香、殺死狐狸獲取狐皮、殺死鹿獲取鹿茸等等,如此種種,由于人們的貪欲所致,而被人所殺。

  此外,草地上的蟲也遭受著種種痛苦,沒有痛苦的是一個都沒有的。

  散居旁生的壽量同樣也是無有一定的。

  (四)觀想要義

  之前在宣講地獄道和餓鬼道的時候,強調要詳細做觀想而調心——觀修八熱地獄、八寒地獄、近邊地獄、孤獨地獄以及餓鬼道時,都應從它們的身相、處所、痛苦以及壽量去觀想。通過這樣的次第

  觀想來調伏自心。在觀修旁生的時候,同樣需要觀修其處所、身相、痛苦和壽量。

  觀想的時候,應觀想如果自己遭受這樣的痛苦,會怎麼樣?自己生病打針的時候是何等痛苦,難道這些魚、青蛙、蛇等等就沒有痛苦嗎?難道這些旁生都沒有痛苦的感受嗎?雖然不記得前世,但是遍知者們都告訴過我們一切衆生都曾做過自己的父母。那麼,想到它們都曾是自己的父母你還會想著去蒸著、炸著吃嗎?

  比如,觀想自己是馬,想一想,背著一個人走累不累?走不動時被鞭子抽打著被迫前行是怎麼樣的?觀想自己是牛,觀想自己馱很多的東西,走不動的時候要受鞭打,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如是,首先觀想自己是海居旁生或散居旁生,由于愚癡的異熟果報而感受種種痛苦。這些衆生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它們所具有的痛苦,就好像漢人無法用藏語表達一樣。被逮住時它們會痛苦掙紮,被蒸煮時,哪怕再小的空間也希求逃避……如是我們現量見到散居旁生的痛苦,而我們無法現量見到的海居旁生亦感受無量痛苦。要如是觀想、如是調心之後,生起厭離心和出離心。

  又觀想,投生旁生道的因乃愚癡。而無始以來至今生,自己因愚癡造的十不善業有多少?雖然現在是修行者,但是是否還有因愚癡而造下的十不善業?如果有,要生起忏悔之心,並發誓不複再造,觀想自己從旁生中脫離。

  又觀想,這些旁生都做過自己的父母,要對它們生起慈悲心和菩提心。首先發願:但願一切有情遠離痛苦及痛苦之因,具足增上生人天果報直至圓滿佛陀之間的快樂——樂果和信心、出離心、珍寶菩提心等樂因。隨之希求:如果他們能夠遠離痛苦及痛苦之因,具足樂因及樂果,那該多好!接著發誓:我一定要精進修行正法,使他們遠離痛苦及

  痛苦之因,具足樂因及樂果。爲此而虔誠祈禱叁寶。

  叁、阿修羅及天人之苦

  阿修羅者:嫉妒爭伐。

  天界:呈現死緣及轉生苦惱之相。

  (一)阿修羅道之苦

  1.處所及身相

  阿修羅的處所是在須彌山的山腰

  他們身體的大小與人道衆生的身體大小一樣,其身相也與世間人的身相是相等的。

  2.痛苦

  衆生以嫉妒的動機所造十不善業的異熟果報就會投生至阿修羅道,此道的衆生長期在嫉妒和戰爭當中,飽受嫉妒、征戰之苦。

  (1)嫉妒之苦

  阿修羅道的衆生互相之間好像遇到怨敵一樣互相嫉妒,因而互相殘殺,遭受種種痛苦。

  同時,阿修羅是可以看到天界情形的,他們眼見天界的幸福圓滿而嫉妒心熾盛。而且,天界的幸福和受用都來源于如意樹。此如意樹的根在阿修羅道,果卻結在天界。阿修羅由于無法享用如意樹的果實,因而更加嫉妒。

  (2)征戰之苦

  阿修羅道的衆生眼見天界的幸福圓滿,嫉妒心熾燃而披上盔甲向天人挑起戰爭。

  天人是無法生起嗔心和嫉妒心的。于是,當阿修羅來挑戰時,他們就去粗惡苑取出兵器,並飲用粗惡苑的池水以生起嗔心。之後,天王帝釋騎在大象中間的頭上,叁十二眷屬騎在大象的其余叁十二個頭上,帶著天兵天將們去開戰。

  天人身體的大小是人道衆生的7倍,而阿修羅的身相與人一樣,同樣只要被擊中要害就會死亡;而天人除非斷頭,否則無論怎樣受傷,只要在傷口上塗一些甘露就會痊愈。並且,天人的力氣是無窮的,他們能將一整座大山擡起來扔向阿修羅,由此,被壓死在山下的阿修羅不計其數。這些死去的阿修羅從須彌山的山腰掉入山下的遊戲海中,使得大海的顔色都變成了血紅的顔色。由此可見,阿修羅根本不是天人的對手,每次交戰都要遭受慘敗的痛苦。

  (二)天道之苦

  天界衆生暫時的受用是圓滿的,他們甚至連“痛苦”兩個字都聽不到。雖然受用非常圓滿,並且長達數劫地感受此種幸福快樂,但由于恒時處于散亂和貪執中,在他們眼中,無數劫的安樂也只不…

《金剛精要引導文——初學悅耳·寶藏庫之前行引導 第十八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