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精要引導文——初學悅耳·寶藏庫之前行引導 第十五講▪P2

  ..續本文上一頁的十不善業果報爲投生到叁惡道。嗔心的動機投生地獄;貪心的動機投生餓鬼道;癡心的動機投生旁生。

  由嗔心所攝的殺生投生到地獄;由貪心所攝的殺生投生餓鬼道;由癡心(外道)所行持的殺生投生到旁生。

  十不善業在講解的時候必須認識、分清。由貪心、嗔心、癡心所攝的殺生有輕重區別;有人心裏恒常去殺,有人偶爾一兩次殺生,有人因不知道而殺,都是有輕重差別的。

  自己若是個修行者,想證悟成爲真正的修行者,善惡要區分清楚,輕重界限要區分清楚。若作爲修行者連此因果取舍都不知道,是無法成爲真正的修行者的。所以輕重、大小區別必須要分清楚。

  如果對善惡無法區分了知的話,現在所造的善道或惡道的因,也就無法區分,解脫之因或輪回之因也無法區分。若如是了知後,相續會生起如:以前造不善業要生起忏悔厭離心,要以四對治力去忏悔。向金剛薩埵以及如金剛薩埵般的上師去忏悔,要知道忏悔的是什麼,要祈請金剛薩埵清淨自己。

   回想以前在漢地餐廳中所吃的蝦、魚、蟲等,都是爲你所殺,是因爲你的貪心之故。《功德藏》中說:“高空飛翔金翅鳥,雖暫不見身影現,然與其身無離合,因緣聚合定現前。”如同這個比喻一般,雖然現在業沒有成熟,但終究會有果報成熟的時候。所以現在講解的時候必須生起忏悔的心,哪些是善,哪些是不善,要生起忏悔的心、厭離的心。

  善業即爲彼反面:放生、布施、淨行;誠實語、調解紛爭、說話溫雅、謹慎言;知足、慈愍、信解因果。

  十種善業也是以動機區分。無貪嗔癡的動機所攝爲十善業。也分輕重。一生不殺生,也有功德。若在善知識面前立下誓言,一生不殺生,那善的功德和沒有立下誓言前是有輕重區別的。

  布施也是有區別的。若布施十元錢,從內心深處生起慈悲心而布施的話,與只是給個十元錢這樣的布施也是有輕重區別的。十不善業和十善業都是有輕重區別的,這些都要認識。

  (二)果報

  辛五、果報

  不善業有十:殺生、不與取、邪淫即身叁業;妄語、兩舌、惡口、绮語即語四業;貪心、嗔心、邪見即意叁業也。

  分爲四果受報:異熟果報,呈叁惡趣、叁善道及解脫。等流果報,爲壽短多病、長壽等,以及嗔恨者、慈愍者等。增上果報,成熟于地處,如出生于有荊棘及雜草等地。士用果報,增長業因,長時漂泊于無邊輪回之中矣。

   大家在大概了解十善業和十不善業輕重的基礎上,應該要知道果報:異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十善業和十不善業都有這四種果報。

  1、異熟果:十不善業的異熟果報投生叁惡趣。小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叁種動機所攝的十善業果報是叁善道或解脫。

  2、等流果:

  等流果:爲壽短多病、長壽等,以及嗔恨者、慈愍者等。

  十種不善業之因異熟果是叁惡道,其投生到人的等流果是短命、多病。。十善業投生到人,其等流果報是無病、長壽。

  同行等流果:若做十不善業如殺生若投生到人,其同行等流果爲短壽、嗔恨心重,從小喜歡殺生。而十善業的同行等流果爲從小喜歡放生,做善業。

  3、增上果:成熟于地處,如出生于有荊棘及雜草等地。

  十不善業的增上果:從叁惡趣出投生到人,處所荊棘雜草等不悅意的,稱爲增上果報。

  十善業的增上果:所生地境是莊家豐收,令人悅意的。

  4、士用果:士用果報,增長業因,長時漂泊于無邊輪回之中矣。

  十不善的士用果:如殺生,異熟果報從地獄上來投生人後,增上了惡的業。

  十善業的士用果:投生人身後,喜歡善的業。也是增上善業。

  (叁)目的

  辛六、目的

   暫時能了達善惡之取舍,究竟修持二資糧雙運,並獲得悲空無別而證悟二身之因。如蓮花生大師雲:“生生世世所作痛苦因,罪障豈能今世得安樂?此生壽命僅爲少許月,未來世間恒長無量故,來生之界不受任何苦,得樂之便應作取與舍。”《菩提道次第論》亦雲:“下士道深信因果矣。”如是所說。

  六、結語

  此時所宣的前行,我把自己所知道的都詳細地宣講給大家。將來,在前行基礎之上,我還會次第性詳細講解正行、竅訣和頓超。請大家務必如理如法次第性地修行。若沒有前行基礎,直接修竅訣、頓超,都無意義。請大家將所宣之法納入心相續,如是思維。這也是我最大的希望。

  如是這樣講解,我的發心是這樣的:並不是說我說得最好,不要去聽別的上師的。我有這樣的發心,我們也要相應。並非說其他的堪布、活佛說得不好。並不是說其他上師所宣的法不要去聽,其他上師的法也要去聽。要從前行基礎開始修,不要把前行當做門口破爛的要丟棄的鞋一樣,要重視前行。

  七、回向

  (一)回向的方法

  回向發願的時候要做到雙手合十回向(不要像狗熊學人一樣無記的合十)。。

   回向分爲有毒回向、無毒回向。

  無毒回向包括真實回向和隨順回向,有毒回向是有漏的,無法得到究竟的安樂。暫時做不到真實回向的信衆要以隨順回向的方式回向:

  雙手合十,觀想前方虛空中一切佛菩薩和上師在自己面前並祈禱,他們如何回向我就如是回向。

  (二)發願

  發願:

  在上師和十方諸佛見證下發願,都能如意。發願自己所造的聽聞法的善根與一切有情的善根,見聞憶觸及觸吾影者,對我恭敬供養或生嗔,與吾結緣一切之有情,敬祈文殊上師慈攝之。如是祈禱。

  1、發願的目的

  想成爲一個真正的修行者,時時要在上師諸佛菩薩見證下發願、打坐。

  如是發願,所願“見聞憶觸及觸吾影者,對我恭敬供養或生嗔” 等都是有益的。

  有些漢族弟子把喇嘛的法衣、指甲帶在身上,但並不知道理由和目的是什麼。爲什麼呢?因爲喇嘛仁波切這樣的高僧大德發願後,這些頭發指甲衣服就都是有益的。原因就是時時發願之故,所以對任何衆生都是有益的。所以要時時發願,早上中午晚上都要時時發願,發願的目的就在此。

  喇嘛仁波切的一些財物,比如在房間中的灰塵,晚上放在牧場等地方熏煙,牛羊就不被豺狼吃掉,這都是喇嘛仁波切發願的緣故。

  喇嘛仁波切如同我們的父親一樣,我們是喇嘛仁波切的子女。同樣應該如是時時與喇嘛相應,如是以菩提心攝受去發願、去做。

  回 向

  【備注】:此爲弟子根據大恩上師講法記錄略作整理,更詳細的內容請參考聞法錄音。因時間倉促,恐有錯謬。故于大恩上師及道友面前忏悔!願大恩上師*輪常轉!信衆法喜充滿!早證菩提!

  

《金剛精要引導文——初學悅耳·寶藏庫之前行引導 第十五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