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察緣起▪P3

  ..續本文上一頁名色、兩年前的名色等等。觀察名色至到最初階段的羯羅藍。

  

  

  觀察過去生的名色

  

  在這階段,有些禅修者承認在禅修課程開始時,雖然他們有意願要禅修,但是仍舊有許多疑惑。無論如何,當能夠如上所說那樣地觀察時,他們見到他們(影像)逐漸變年輕,便相信了。這是說,目前成年的禅修者,當他觀察過去的名色,他年少時的心性再度呈現。他便接受過去是可以觀察到的。他繼續觀察小時候的名色至到在母胎時,及至到最初結胎階段的羯羅藍的名色。能夠觀察到這最初結胎的羯羅藍之後,如果他以欲知這名色從何處來的欲願,用光照向彼方﹙過去﹚,通常他可發現産生這名色的因。

  

   可是,有些禅修者可能卡在這個階段。雖然他用光照向彼方,但是沒發現什麼。他們說:「光無法穿過去。」如果這樣的話,再次有步驟地培育定。當定力強時再去照。如果一再嘗試而仍然失敗,則一再內、外觀名法及色法。這種情況是可能發生的,因爲開始觀察名色的階段,名色不清楚。這裏是更詳細地往過去觀察,內外觀察名法及色法。

  

   在過去生的死心與今生結生識之間沒有心剎那。如果您能觀察今生結生的名色,那麼您就可以觀察到過去生死時的名色。進一步只觀察爲名色而已。這樣觀察,通常臨終時非常靠近死心的影像會很清楚地出現。呈現在有分意界,産生今生生命的業所緣、業相或趣相將出現。如果臨終的影像出現,觀察它的四界。當它變成色聚時,分析它。觀察心所依處及分析其色法。如果在那裏觀察不到業生色,則往過去一些觀察。如果您能夠分析死亡的前一刻,那麼您可以觀察心所依處。如果能夠觀察心所依處,那麼將發現以心所依處爲所依的主人有分意界。當禅修者已經發現有分意界之後,他該做什麼呢?他將發現其中一個相(業所緣、業相或趣相) 由于能産生果報的業力的原故,在臨死速行或該速行之前一刻生起。

  

  

  

  第一位禅修者的報告

  

   爲了更好的理解這個階段,將說明兩位禅修者的報告。有一位禅修者被指示觀察他的第一過去生,今生他是位男人。第一過去生所聚集的業不一定産生今生的果報。在第二過去生中,他是一位出家人。在那一生中他修習禅觀。那一生他所修的禅法是四界分別觀、叁十二身分、骨觀及白遍。禅修之後,他許願生在人間快樂之處。當今生這位男士觀察他第一過去生,他第二過去生禅修的業之業所緣出現。禅修的善速行心路心心所在臨死速行時生起。不過那時,總共生起了四種善速行心路:

  一、 四界分別觀的善速行心路

  二、 叁十二身分的善速行心路

  叁、 骨觀的善速行心路

  四、 白遍的善速行心路

  因此,他被指示觀察到底那一種業真正的産生果報。他觀察到臨死速行的所緣是修四界分別觀之業。

  

  關于修四界分別觀之業,生起如是以四界爲所緣的意門速行心路:意門轉向、七速行及可能有的彼所緣。意門轉向有十二名法。速行徹知四界。這是知四界自相的大善速行心(maha kusala javana citta)。如果有智與喜,則有叁十四名法。這位禅修者有叁十四名法。由于這位禅修者有叁十四名法,因此包含喜。這業産生今生的生命。這業間隔了一世。因此前生所造的業並沒有産生今生的生命;而是第二過去生所造業産生今生的生命。因此,業所緣可以隔多生而生起。這也在教典中提到。有提到供養花而不墮入阿鼻地獄九十一劫的事情。如果業種在肥沃的土地,而那業又很強的話,那麼它可以産生果報于多生多世。

  

  當禅修者聚集這業時,他許願能夠以人身禅修直到證涅槃。當他許這樣的願,對「人」錯誤的認知是無明,執著于人的生命是愛,執取之是取。在這組無明、愛及取的意門轉向有十二名法。速行有屬于貪見組的二十名法。沒有彼所緣。這心路過程是煩惱輪轉。爲這煩惱輪轉所圍繞,他修四界分別觀。其他禅法不産生果報,而只是四界分別觀産生果報。禅修的善心有叁十四名法。這些名法是行。當行法消失而留于名色過程中的力量或潛能是業。總共有五因:無明、愛、取、行及業。禅修者觀察到這些法之後,應該做什麼呢?當他發現業(潛能),那麼便觀察彼方(過去)和此方(現在),因與果,把業和結生的羯羅藍的叁十種業生色關連起來。如何觀察呢?觀察它們之間是否有關系。假設見到兩個人坐在一起,您過去問他們之間有什麼關系。見到兩個人是一回事,詢問是另外一回事。詢問兩人之間的關系就如觀察因與果的關系。

  

  過去的名色已經觀察了。如何了解呢?(一)稱爲無明、愛與取的名,和它們依之而生起的心所依處色,這二者是名色。(二)稱爲行和業的名,與它們依之而生起的心所依處色,這二者是名色。它們是過去生名色的一部份。換言之,它們是過去生五蘊的一部份。在這階段,已經了解到過去名色與今生結生的羯羅藍階段的名色。因此過去因是在過去生生起的名色或五蘊。無論如何,它們不是過去生所有的五蘊,它們只是過去生五蘊中的一部份。最初結生階段也有色法與名法或五蘊。因此只有在能夠觀察過去五蘊後,禅修者才能夠進一步觀察它們如何連接到現在五蘊。假如你還未曾見到那兩個人,就要觀察他們之間的關系,這是很困難的。禅修者必須首先修習以見到兩個人。只有見到他們之後,才能進一步知道或詢問他們之間的關系。

  

   在這階段,有一點禅修者應該好好了解。到目前爲止,禅修者已經能夠有系統地觀察六根和四十二身分的色法,即業生色、心生色、時節生色及食生色。

  因此對于已經了解以上這些法的禅修者,心生色由于心而持續地生起。心是因,心生色是果。了解了這些,如果他觀察彼方的業力(kamma satti),接著觀察此方結生最初階段的羯羅藍的叁十種色法;一次又一次地觀察過去,觀察現在,禅修者將了解名色是否因爲那業力而生起。如同心生色是由于心而持續地生起,禅修者自己了解業生色由于業力而持續地生起。他如是了解而觀察那業産生這果報。

   不過也有不産生果報的業。關于這點,這位禅修者在他第二過去生中聚集修叁十二身分業處的業。他也聚集修骨業處的業。如果他修骨業處直到證入禅那,那麼這禅那不會産生人的生命,而是在禅那之前生起的近行定的大善速行能産生欲界的生命,如人的生命。他也修白遍直到第叁禅,這第叁禅不會産生人的生命,無論如何在禅那之前生起的遍作定與近行定的善速行則具有産生人的生命的能力。由于所有這些業具有能産生人的生命的能力,禅修者被指示觀察修叁十二身分的欲界善速行心心所的因果關系;觀察修骨業處的遍作定與近行定的欲界善速行心心所的因果關系;觀察修白遍遍作定與近行定的欲界善速行心心所的因果關系。這樣逐一觀察之後,禅修者發現修叁十二身分的業不産生果報,修骨業處的業也沒有産生果報,修白遍的業也沒産生果報。了解到這些之後,最後當他一再觀察修四界分別觀的業,他發現這修四界分別觀的業産生今生生命的果報。

  

   這樣了解之後,他應該做什麼呢?以慧眼觀察由于無明、愛、取、行及業的因,結生最初階段羯羅藍的色法持續生起。此後以慧眼觀察「由于無明,色生起。無明是因,色蘊是果。由于愛,色生起。愛是因,色蘊是果。由于取,色生起。取是因,色蘊是果。由于行,色生起。行是因,色蘊是果。由于業,色生起。業是因,色蘊是果。」這是觀察因果關系的方法。結生五蘊的其它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觀察。能夠觀察結生五蘊,禅修者可以分爲五蘊的方法。觀察每一剎那在眼門心路、耳門心路、鼻門心路、舌門心路、身門心路及意門心路生起的名法之因果。

  

   無論如何,在諸心路之中,只有異熟名法及業生色由于過去生的無明、愛、取、行及業而生起。例如唯作心、善速行及不善速行不由于業而生起。所以沒有必要觀察它們與過去生的關系。只需要觀察它們與現在因的關系。舉眼門心路爲例子,生起五門轉向、眼識、領受、推度、確定、七速行及二彼所緣。五門轉向是唯作心,他也不關系到過去因。確定也是唯作心,他也不關系到過去因。善或不善的速行也不關系到過去因。在這心路中有關系到過去因的異熟心心所是:眼識、領受、推度及彼所緣。五門轉向、確定及速行關系到現在諸因,如所依(vatthu)、所緣、觸等。

  

  以上所述的方法,即把因歸爲一組,把果歸爲另一組來觀察因與果的關系是依注釋的指示。這指示與《無礙解道》所說Atite hetavo pabca , idani phalapabcakam , idani hetavo pabca , ayatim phalapabcakanti:Atite hetavo pabca , idani phalapabcakam , idani hetavo pabca , ayatim phalapabcakanti. 「過去有五因,現在有五果;現在有五因,未來有五果」一致。把因與果加以分組以便易于觀察,這是緣起第五法。在尋找藤的譬喻中,佛陀教導四種方法,加上這《無礙解道》所述的方法,總共有五種方法。《清淨道論》也說到觀察叁輪轉,即煩惱輪轉,業輪轉及異熟輪轉,這觀察法與第五法無多大差別。

  

   在這…

《觀察緣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