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願文》解義(叁)
喬美仁波切 著
阿松.桑昂丹增 傳講
2013年5月17日于亞青極樂法會
願盡虛空之際有情父母脫離六趣痛苦及痛苦之因,究竟得到佛的果位,而宣講喬美仁波切所著的《極樂願文》。
《極樂願文》分爲四個科判做講解。一、明觀資糧田。二、積資淨障。叁、發菩提心。四、發清淨願。此爲往生極樂世界之四因。
昨天宣講的是第一個往生之因:明觀資糧田,已經宣講完畢,今天所宣的是以種種方便法積資。
積資方便法包括在七支供中,昨天宣講的是第一個頂禮支,今天宣講的是供養支與忏悔支。
在座的出家僧衆與在家信衆,昨天也如是感激你們,祝你們健康長壽!尤其在家的信衆,祝福你們健康、長壽、無病。無論是遠道而來的還是從近處來的,所有參加極樂法會的信衆,願你們健康、長壽、無病。感激!感激!非常感激!非常具有意義,非常感激!
昨天也講解過這些,這樣重複講解是因爲這是具有意義的,所以複次提醒你們。
在座的大衆真的是惡劣的,是可憐的,沒有依祜,包括我自己,真的是這樣。我們已經成爲這樣的了。無論是在外還是內的信衆,如果你們真心去思維,會發現自己真是惡劣的,如果你們沒有真心思維,就會認爲自己不是惡劣者,認爲自己現在很安樂、很幸福,在歡喜中、在幸福中。但如果你們真心去思維,會發現自己真的是惡劣的,根本沒有在安樂之中、幸福之中,也沒有在什麼歡喜當中的。
此世間的一切衆生都是可憐的,只有痛苦,沒有安樂。地獄的衆生只有痛苦,沒有任何安樂、幸福,你們去思維地獄衆生,他們飽受寒熱之苦;餓鬼道衆生,他們被饑渴之苦所縛;旁生道的衆生被人奴役,沒有安樂;阿修羅的衆生飽受爭鬥之苦;天界衆生有墮落的痛苦,也沒有什麼安樂,雖然他們有刹那暫時的安樂,但沒有恒常究竟的安樂,所以天界的衆生也是惡劣、 可憐的,也是痛苦的,沒有什麼安樂可言;同樣思維一下人類,如果真心思維,人類感受著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苦、五取蘊苦,沒有任何安樂可言。
我們現今每個人都認真思維,每個人都去沈思,輪回中的衆生都只有痛苦,沒有任何安樂可言。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座的大衆你們認爲上師我是最安樂的。有名氣、財物、眷屬、受用等等都圓滿。弟子也很多,飲食也有,坐的也是寶座上,吃飯的器皿也很好,吃的也是最好的人參果,雖然是這樣,可是我同樣是有痛苦的。在大衆當中,比我痛苦更大的是沒有的。
我也會想,你們有什麼痛苦呢?你們不會有什麼痛苦,我才有痛苦。
第一個痛苦是喇嘛啊仁波切往生以後的痛苦,我還有什麼痛苦呢?還有很多你們不懂的痛苦。比如現在那麼多弟子沒有吃穿,我心裏很痛苦,你們的相續就沒有,最多一家人,兩叁個人的溫飽。我作爲所有僧衆的主人,所有僧衆的飲食衣物都要依靠我;還有打卦、轉生相、做佛事等等。總之我什麼都沒有,建佛堂也沒有,建寶塔也沒有,飲食、喝的都沒有。我總是擔心僧衆的飲食會不會中斷,衣飾不會中斷,喇嘛仁波切在的時候建立的叁所依會不會中斷,我相續有如是的痛苦。你們的痛苦再大,最多也就是自己一家兩叁個、六七個人,最多建立自己家裏的房子等。而我,僧衆意不和合的痛苦、戒律不清淨的痛苦、僧衆不聞思修的痛苦,男衆和男衆之間,女衆和女衆,上師和上師之間,男衆和女衆之間不合和的痛苦,僧衆不遵守紀律的痛苦,男衆和女衆之間不遵守戒律的痛苦,別解脫戒、菩薩戒、密宗誓言有沒有遵守的痛苦,我無法掌握他們的心,菩提心的戒律是在心上守持的,所以即便把他們關在鐵房子裏面,也無法管住他們的心。密乘誓言也很難守持,如果犯的話,過失更大,會墮入金剛地獄。我的相續就有這樣的痛苦。有些人不去聞思修,我的相續也有痛苦的。你們認爲法座之上的上師我有什麼痛苦呢?其實我的痛苦比你們都要大。
六道中的衆生無論處在何處,如果認真思維,除了痛苦,根本沒有安樂可言。因爲我們是惡劣的衆生,六道之中,尤其是藏地的一切衆生,真的是惡劣者,回顧以前佛法不興盛的時候,印度班智達、藏地翻譯的恩德非常大,他們在藏地把佛法弘揚開,他們讓佛法在不興盛的地方如同太陽般升起。雖然這樣做了,但現今的大衆仍然在做著十不善業,五無間業,現今的佛法如日落般一天天衰敗,魔法正在興盛,衆生的幸福一天天衰敗,煩惱越來越熾盛,疾病多,壽命短,福德也越來越小,成爲現今這樣的惡劣者。
但現今惡劣中也還具有福德,因爲上師們的恩德在亞青開啓極樂法會。是上師們發心和發願的恩德所賜。雖然很多高僧大德因衆生福報淺薄已示現圓寂,但亞青的上師、出家衆,還有一切工作人員,以他們的恩德,今年的極樂法會才沒有中斷。
極樂法會的開啓,還有在座的一切信衆,不顧辛勞,不顧財物開支,能來參加法會的恩德,非常感激,也是你們的恩德。如果在家信衆吝啬你們的財物,怕辛苦,不來參加法會,我們還開什麼法會呢?在座的一切信衆,你們不顧辛勞,不顧財物開支,能來參加法會,非常無上感激!
來參加極樂法會是具有非常殊勝的緣分的,我主持極樂法會也是具有很殊勝的緣分。我表裏如一,在心中主持這樣的法會,大家在一起能開這樣的法會,心裏非常歡喜。哪怕在這裏一個小時都非常歡喜,太好了!太好了!是你們的恩德所賜,我在此處能參加這樣的法會,也認爲有不可思議的善業和恩德,這都是你們的恩德賜予的,自己能修成這樣的法,自己相續非常歡喜,你們的相續也應該有這樣的歡喜心。如果沒有去思維,你們相續也不會生起歡喜心。如果真心去沈思,會真的生起歡喜心。
包括在座的出家衆,你們歡喜嗎?安樂嗎?有沒有修成善法呢?如果每個人坐在自己的房間裏,強製壓製自己的心念,前沒有發心,結束沒有回向,喇嘛仁波切經常說,光是這樣強製壓製妄念,算是善業嗎?隨意佯裝自己在修法,是善業嗎?這是要詳細觀察的,在座的出家衆要誠心去思維。
法會早晨第一座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你們有沒有歡喜心?應該要認識到殊勝性,相續要有歡喜心的。同樣在此的在家信衆,能在此處參加極樂法會,你們有沒有歡喜和高興?應該歡喜和高興的。如是的極樂法會真的具有宿緣的,你們以前參加過嗎?可能以前看都沒有看到過、聽都沒有聽到過,現今能現量見到、聽到,並參加法會,是不是具有很殊勝的宿緣?你們有沒有歡喜?應該生起歡喜心的。
能修持這樣的善業是很難的。在家信衆自己一個人在空谷中,前沒有發心,中間沒有正行,後面沒有回向,或者幾個老年人講著绮語,一半正式、一半謊言,轉著轉經輪,這個叫善業嗎?這樣的善業和今天參加法會的善業相似嗎?要自己反觀一下的。
在座的老年人,無法走動、無法坐下來、無法做事,心也無法停下來。在家裏,因爲家庭不和而爭吵,在爭吵中念誦六字大明咒,這樣的善業和今天參加法會的善業一樣嗎?老年人要認真思維一下這些。能參加具有宿緣的法會要生起歡喜心,參加法會要有叁殊勝攝持,不被绮語所縛,沒有被貪嗔癡和家人的爭吵所縛,這和其他的善業功德會一樣嗎?在座的老年人你們要認真思維一下,真的要歡喜、要高興的,這真的是要具有宿緣,你們應該生起歡喜心,應該高高興興。這樣去做的話,功德會增倍的。
現今喇嘛仁波切的事業就如草山失火般,一年一年名氣會越來越大。草山失火時,剛開始只有一點點,後面火越來越大,最後整個山都會燒著的。以前喇嘛仁波切的事業只是在昌臺地區,後來到了周邊的縣城,現今喇嘛仁波切的事業已經普遍了整個雪域藏地。因此在此參加法會的信衆幾乎每個地方的都有。
喇嘛仁波切的事業越來越興盛。在座的在家信衆,如果沒有給你們講解理由,光是講法,睜大眼睛,用很粗的聲音,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由于前世的業力所致,我們今天在此處相遇,現今你們已經認識了阿松活佛,從後藏的阿裏到中藏的康定,再到青海的一切在家信衆我也認識了你們,我們互相之間光是認識沒有任何意義,我要講法教育你們,我會期望你們,無論如何你們不應該放棄,應該把期望銘記于心。
剛才說過,我們大衆都是惡劣者,都在痛苦之中,我們互相之間有如是的期望,我們互相教誡、教導。我們要從惡劣的痛苦中脫離,要從痛苦的自性中脫離,要從這樣的輪回中脫離。我的期望就是這樣的,要如同從羅刹洲脫離一樣,願自他一切衆生從輪回痛苦中脫離。我這樣期望著你們,你們要去如是去奉行。
祖師們往生刹土了,現今希望大家脫離輪回的引導者已經沒有了,現今大家都在造作惡業,無法從輪回中脫離。欲求脫離輪回的人現在是很稀少的。而現今的引導者只有我這樣的低劣者了,看到我這樣的人,會認爲我們都是惡劣者。短命、多病、受用不圓滿,善業沒有做,奉行惡業,佛法不興盛。惡劣的我生在此處,惡劣的我還要講法。雖然是這樣,我還是期望你們,在座的在家信衆,要生到佛法興盛的地方,你們一定要知道,有來世、有因果,要謹慎取舍微細的因果。有些人問我有什麼期望,這個就是我的期望。其他什麼要財物、要許多弟子等這些期望都是沒有的。你們謹慎去奉行善法,斷除惡業,這就是我的期望。你們微細的善業都要去奉行,要相信有來世、有因果、有地獄、有旁生、有餓鬼,這些都要認真去思維。
還要對以前做的惡業生起忏悔心,立下誓言不再造作,以後微細的惡業都再也不造。大家認識了坐在上面的是阿松活佛,認識了以後互相之間就要具有意義的。在家的信衆希望你們要認真參加極樂法會,要生起歡喜心,參加這樣的極樂法會要具有實義。出家衆…
《《極樂願文》解義(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