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念之道 大念處經析解與問答▪P29

  ..續本文上一頁刻專注于禅修業處。這樣的比丘就是在修行走路等時候的正知。然而,在入睡的時候,業處會變得不清楚;禅修者不應讓業處變得不清楚。因此,比丘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經行時、站立時、坐著時觀照之後,在躺臥時也如此觀照:「身體沒有知覺,床也沒有知覺。身體不會知道:『我躺在床上。』床也不會知道:『身體躺在我上面。』」當他一再地思惟著:「無知覺的身體躺在無知覺的床上。」心就進入有分。醒來之後他立刻專注于業處。這樣的比丘就是在修行睡眠時的正知。

  以上解釋過的這七組是修行正知的第一個階段,接著佛陀開示第二個階段如下:

  「如此,他安住于觀照內在的身爲身、安住于觀照外在的身爲身或安住于觀照內在與外在的身爲身。」

  這裏的「身」是指色身與名身,也就是色法的群體與名法的群體,換句話說就是五蘊。因此你必須觀照內在的五蘊、外在的五蘊以及在一次靜坐中交替地觀照內在與外在的五蘊。

  接著佛陀開示第叁個階段如下:

  「他安住于觀照身的生起現象、安住于觀照身的壞滅現象或安住于觀照身的生起與壞滅現象。」

  在這個階段,你必須觀照因緣生滅與剎那生滅。首先你應當照見無明、愛、取、行、業這五種過去因,然後觀照由于這五種因生起,所以果報五蘊生起。這是因緣生。

  在未來你證悟阿羅漢果時,無明、愛、取、行、業這五種因會完全滅盡。你必須觀照由于這五種因完全滅盡,所以在般涅槃時五蘊完全滅盡。這是因緣滅。

  觀照因緣生滅之後,應當觀照五蘊與五種因的剎那生起與壞滅,這就是剎那生滅。你必須觀照這兩種生滅。

  接著佛陀開示第四個階段如下:

  「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爲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

  這是指從壞滅隨觀智以上的那些高層觀智。在這個階段,禅修者只見到究竟名色法及其因的壞滅而已。

  接著佛陀繼續開示說:

  「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

  當他的觀智成熟時,聖道智與聖果智會以涅槃爲目標而生起。證悟阿羅漢果之後,他就能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一切五蘊。

  然後佛陀爲正知的修行法這一節作結論說:

  「諸比丘,這就是比丘安住于觀身爲身的方法。」

  這就是以正知來修行身念處的方法。在這裏,正念與五取蘊是苦谛;無明、愛、取、行、業這五種苦因是集谛;苦谛與集谛這兩者的完全滅盡是滅谛;了知苦谛與集谛完全滅盡的八聖道分是道谛。如此精進地修行四聖谛之後就能達到寂靜。這是致力于修行四種正知的比丘證悟阿羅漢果、達到解脫之道。

  

  丁、不淨觀(patikulamanasikara可厭作意)

  依四種正知來解釋身念處之後,接著佛陀依不淨觀來解釋身念處如下:

  「再者,諸比丘,比丘思惟這個身體,從腳掌思惟上來及從頭發思惟下去,這個身體由皮膚所包裹,並且充滿許多不淨之物:『在這個身體當中有頭發、身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筋腱、骨骼、骨髓、腎髒、心髒、肝髒、肋膜、脾髒、肺髒、腸、腸間膜、胃中物、糞便、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液、油脂、唾液、鼻涕、關節滑液、尿液。』」

  像經文所教導的這樣,以正念觀照身體中各種不淨物的修行方法稱爲不淨觀。這種修行方法是外道所沒有的,只在佛陀出現于世間時才有。這種觀身不淨的正念能帶來下列的利益:

  一、 大悚懼(mahasamvega);

  二、 大瑜伽安穩(mahayogakkhema);

  叁、 大正念與正知(mahasatisampajabba);

  四、 獲得智見(banadassanapatilabha);

  五、 當下的安樂住處(ditthadhammasukhavihara);

  六、 現證智慧與解脫之果(vijjavimuttiphala- sacchikiriya):即證悟阿羅漢道果。

  此法門有七種善巧的學習方法:

  一、 反複地念誦叁十二身分(的名稱)(vacasa);

  二、 反複地記憶叁十二身分(manasa);

  叁、 依照顔色來確定頭發等各身分(vannato);

  四、 依照形狀來確定各身分(santhanato);

  五、 依照其位置在肚臍的上方或下方來確定各身分(disato);

  六、 依照所占有的部位來確定各身分(okasato);

  七、 依照與其它部份劃分的界限來確定各身分(paricchedato)。

  此法門有十種善巧的修行方法:

  一、 次第地觀照(anupubbato);

  二、 不要觀照得太快(natisighato);

  叁、 不要觀照得太慢(natisanikato);

  四、 排除散亂(vikkhepa-patibahanato);

  五、 超越概念(pannattisamatikkamanato);

  六、 逐漸去除不清晰的身分(anupubbamubcanato);

  七、 觀照能導致安止的身分(appanato);

  八、 九、十、依照《增上心經》(Adhicitta Sutta)、《清涼經》(Sitibhava Sutta)與《覺支善巧經》(Bojjhavgakosalla Sutta)的教導來修行。

  接著佛陀以譬喻來開示:

  「諸比丘,就像一個兩端開口的袋子,裏面裝滿了各種谷類,如粳米、米、綠豆、豆、芝麻、精米。一個視力良好的人打開袋子,檢查它們,說:『這是粳米、這是米、這是綠豆、這是豆、這是芝麻、這是精米。』

  同樣地,諸比丘,比丘思惟這個身體,從腳掌思惟上來及從頭發思惟下去,這個身體由皮膚所包裹,並且充滿許多不淨之物:『在這個身體當中有頭發、身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筋腱、骨骼、骨髓、腎髒、心髒、肝髒、肋膜、脾髒、肺髒、腸、腸間膜、胃中物、糞便、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液、油脂、唾液、鼻涕、關節滑液、尿液。』」

  這個譬喻所象征的意義如下:兩端開口的袋子比喻由地、水、火、風這四界(四大)所構成的身體;裝在袋子裏面的各種谷類比喻頭發等叁十二個部份;視力良好的人比喻禅修者;打開袋子之後,清楚地見到各種谷類比喻禅修者清楚地見到身體的叁十二個部份。

  能清楚地觀照身體的叁十二個部份之後,就能以叁種方法來繼續修行:

  一、 色遍:你可以專注于身分的顔色來修行色遍,例如專注于骨骼的白色來修行白遍。如此循序漸進地修行,就能達到白遍的第四禅。以第四禅爲基礎進而修行四種無色界定,如此就能成就八定。

  二、 不淨觀:正是佛陀在本經中開示的修行方法。你可以觀叁十二身分的整體或任何一身分爲不淨,因而達到初禅。有一位大長老名叫無畏(Abhaya),他能以這兩種方式修行叁十二身分,各都達到初禅。

  叁、 四界分別觀:對每一身分修行四界分別觀就能見到色聚。分析色聚之後就能見到究竟色法。這就是四界分別觀的詳盡法。

  在本經中,佛陀教導觀察叁十二身分爲不淨。如何觀察呢?前面已經談過,首先你必須反複地念誦叁十二身分的名稱,其次必須反複地記憶叁十二身分等等,這是尚未修成其它業處的初學者所用的方法。對于已經成就其它種業處的人,例如修行安般念達到第四禅或修行四界分別觀達到近行定的人,他們可以在智慧之光的幫助下清楚地見到叁十二身分。

  能夠專注叁十二身分爲不淨而達到初禅之後,進一步應當如何修行呢?佛陀開示如下:

  「如此,他安住于觀照內在的身爲身、安住于觀照外在的身爲身或安住于觀照內在與外在的身爲身。」

  在這裏有叁種身,即:(一)叁十二身分、(二)色身、(叁)名身。你必須于內在與外在都照見這叁種身。如何照見呢?如果你能清楚地照見叁十二身分,那時就有強盛的光明産生,這種光明稱爲智慧之光。在此光的幫助之下,觀察坐在你前面那位禅修者的叁十二身分。觀察清楚之後,再回來觀自己的叁十二身分,然後再觀外面那人的叁十二身分,如此內外交替觀照。然後觀照外面另一個人的叁十二身分,也是內外交替地觀照。之後再換另一個人……如此一再地內外交替觀照。觀照的時候,如果智慧之光變暗或消失,就再回來修行安般念,達到第四禅。當智慧之光很強盛時,又可以再觀照內外的叁十二身分。必須如此由近而遠,逐漸擴大到全世界。如果在智慧之光中見到其它動物,也應當觀照它們的叁十二身分。

  當你專注外在的叁十二身分爲不淨時,只能達到近行定,不能達到安止定。爲什麼呢?因爲外在叁十二身分的不淨觀不像內在的那麼清楚,所以專注內在叁十二身分爲不淨時可以達到初禅,而專注外在叁十二身分爲不淨時只能達到近行定而已。當禅修者觀照外在的叁十二身分爲不淨,一個接一個快速地觀照時,他可以明顯地檢查到五禅支,但是他不會知道那只是近行定的五禅支而已,因爲他觀照得很快速。然而如果他像觀照內在叁十二身分時一樣慢慢地觀照,就會了解觀照外在叁十二身分的定力不如觀照內在叁十二身分的定力那麼強。近行定的五禅支還不夠強,不能長久地維持定力;而安止定的五禅支則強而有力,能夠使定力維持一段很長的時間。

  成功地達到初禅之後,你可以在初禅的基礎上,逐一地對叁十二身分修行四界分別觀,例如觀照自己頭發的四界,你將只見到色聚而已。分析色聚之後就能見到頭發裏的四十四種色法。應當以同樣的方式觀照一一身分的四界,照見究竟色法。成功之後,也應當以同樣的方式觀照六門,即觀照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及心髒的究竟色法。六門與叁十二身分中的色法稱爲色身。

  然後你必須觀照取究竟色法爲目標而生起的究竟名法,包括禅那名法,這些名法稱爲名身。你必須如此觀照內在與外在的叁十二身分、色身與名身。接著佛陀開示下一個階段:

  「他安住于觀照身的生起現象、安住于觀照身的壞滅現象或安住于觀照身的生起與壞…

《正念之道 大念處經析解與問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去塵除垢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