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利益著想。因此她想知道自己是否曾經作一個爲丈夫利益著想的好妻子。當她如此進一步回憶的時候,她發現自己導致丈夫死亡,于是她大聲地哭起來了。那時,佛陀講述六牙本生故事,來解釋那位比丘尼一會兒笑、一會兒哭的原因。
有一世,菩薩出生爲六牙象族的象王,牠們的族群裏總共有八千只象。由于過去世所累積之業,牠們都能在天空飛行。菩薩的身體是純白色的,臉與腳則是紅色的。當牠站立著的時候,牠身體的六個部位都接觸到地上,即四只腳、象鼻與象牙。牠住在六牙湖邊的金色山窟(Kabcanaguha)裏。牠的主要伴侶是大善賢(Mahasubhadda)與小善賢(Culasubhadda)。
有一天,六牙象王聽說沙羅(Sala)樹林裏沙羅樹花盛開,所以領著象群到那裏去。六牙象王以身體重擊一棵沙羅樹,以表達內心的歡喜。這一重擊使得沙羅樹的幹枯樹枝、樹葉及紅螞蟻掉落在小善賢的身上,而沙羅樹的花則掉落在大善賢的身上。原因是那時正好有一陣風吹過,而小善賢站在下風處,大善賢則站在上風處。雖然這只是由于風吹而恰巧發生的事情,並非六牙象王有意造成,但是小善賢對這件事很不高興,因而不斷地抱怨。
有一天,所有的象都在六牙湖中玩水。那時有一只象供養一朵名叫「增盛繁榮」(sattussada)的多花瓣大蓮花給六牙象王。六牙象王將那朵蓮花賜給大善賢。小善賢很不滿意六牙象王如此明顯地偏愛自己的對手,她內心感到難堪而且對象王懷恨。
不久,六牙象王與所有的象都有機會供養水果與用品給五百位辟支佛,他們都是摩诃波陀瑪瓦第王後(Queen Mahapadumavati)所生的兒子。他們是世間的無上福田。
有一天,當六牙象王在供養五百位辟支佛時,小善賢也供養他們野生水果,並且發了一個願。她正在描繪一幅圖畫。她了解辟支佛是德行最高的人,是無上的福田;而包括小善賢在內的所有的象也都是有德行的;供養物是正當地從森林裏取得的;供養前、供養時與供養後她都深信業有很大的果報;她也了解戒行良好者的願望可以由于其清淨的戒行而圓滿達成。那時她琳璃盡致地描繪出具足所有特征的一個女人形象:
「尊者,以此功德,在身壞命終之後,
一、 願我投生于摩達王(King Madda)的家中,成爲一位公主;
二、 願我名字叫作善賢(Subhadda);
叁、 願我成爲波羅奈國王的王後;
四、 願我能說服波羅奈國王實現我的心願;
五、 願我能指派一名獵人將六牙象王的象牙砍下來。
爲什麼她發願要投生爲摩達王家中的公主呢?因爲她了解若要說服一個男人幫助她實現心願,美麗的相貌是絕對必要的,而摩達王家中出生美女,所以她發願生爲摩達王的公主。她也了解波羅奈王的勢力比其它國王更強大,因此她發願成爲波羅奈王的王後。如此,依照畫者的意願,一個具足所有特征的女人形象將在人類世間的畫布上顯現。
結果她身壞命終之後如願地出生于摩達王家中,後來也果然成爲波羅奈王的王後。當她成爲王後──地位最高的女性──之後,理應舍棄對森林裏一只動物的懷恨,但是她卻無法舍棄懷恨,無法原諒六牙象王。她無法控製自己的心。
因此,當你在造業的時候,千萬要記住這個故事,因爲當業力成熟時,就很難避免其果報。讓我們繼續看這個故事:
她內心懷著前世的怨恨,計謀如何將六牙象王的象牙砍下來。她慫恿國王召集所有的獵人,選出其中一個名叫所努達拉(Sonuttara)的獵人來執行這項任務。由于善賢熟知六牙象王非常尊敬穿著黃色袈裟的那些辟支佛,所以她交代所努達拉穿上黃色袈裟,如此六牙象王就不會傷害他。所努達拉費了七年七個月又七天才走到六牙象王的住處。他在地上挖了一個大坑,上面覆蓋起來。當象王陷在裏面時,他就對象王發射毒箭。當六牙象王發現自己被陷害時,牠立刻要攻擊所努達拉;但是當牠見到所努達拉穿著一件黃色袈裟時,牠克製自己,不攻擊他。當所努達拉告訴牠爲何要來害牠的原因之後,牠告訴所努達拉如何將自己的象牙鋸下來,然而所努達拉的力量不足以將象牙鋸斷。于是,盡管六牙象王已經受到重傷,而且由于下颚已被鋸開一道傷口而遭受難忍的疼痛,牠仍然以自己的象鼻拿起鋸子來鋸斷自己的象牙,將象牙交給獵人所努達拉,然後就死了。所努達拉依靠象牙的神奇力量,七天內就回到了波羅奈。當善賢知道自己指派的人已經害死了自己前世心愛的丈夫時,她自己也因此心碎而死。
因此我們應當了解:想要報仇的心只會造成內心混亂,乃至導致自我毀滅。記取這個故事的啓示,我們應當培育寬宏大量的心胸,將一切的怨恨化解、釋懷,因爲我們知道:懷恨在心帶給自己很大的傷害,遠比任何人所能帶給我們的傷害都更大。由此可見,衆生被自己內心的煩惱所染汙。
接著請看將成爲大蓮花辟支佛的那個人所畫的圖畫:
大蓮花辟支佛(Mahapaduma Paccekabuddha)
在迦葉佛時代之前,他已經累積成爲辟支佛的波羅蜜長達二阿僧祇與十萬大劫之久。在迦葉佛時代,他以比丘的身份累積波羅蜜二萬年。然而,在身壞命終之後,他投生爲波羅奈王的司庫,掌管國王的寶庫。那一生中,他與人通奸。由于那邪淫的不善業,死後他投生于地獄。受完地獄之苦後,他投生爲一個司庫的女兒。她的母親在懷胎期間一直遭受燒熱感的苦惱;她住在胎中也一樣受苦于那燒熱感,這是由于她直接從地獄投生來人間的緣故。她經常記得那樣的痛苦。雖然她長得很美,但是由于過去世邪淫業的緣故,即使連她的父母親都對她感到厭惡。後來她結婚了,由于過去世邪淫業的緣故,雖然她很美麗、聰明、體貼丈夫,但是她的丈夫卻一點也不喜歡她。
各位,由這個故事的啓示,我們應當記住人們對犯邪淫的人是多麼的厭惡。
她的丈夫厭惡她,所以不照顧她,而與其它女人一起去參加節日盛會。有一天,她淚流滿面地對丈夫說:「即使是轉輪聖王的女兒,也仍然爲了滿足丈夫的需求而活。你所做的行爲使我痛苦不堪、傷心欲碎。如果你不願意照顧我,就請送我回娘家去。如果你還愛我的話,就應當照顧我,不應做出這樣不義的行爲。」她如此地請求丈夫帶她去參加節日盛會。她的丈夫要她作好准備,她照著丈夫所交代的做了。到了節日那一天,她聽說丈夫已經到公園去了,就在衆仆人的陪同之下,帶著食物及飲料,跟隨在丈夫身後而去。在路上,她遇到一位剛從滅盡定出定的辟支佛。那位辟支佛很想幫助她。她從馬車中出來,將辟支佛的缽裝滿食物,然後供養給辟支佛。在辟支佛接受她的供養之後,她如此地發願,描繪出一個衆生的形象:
一、 尊者,願我未來每一世都從蓮花中化生;
二、 願我未來每一世膚色都猶如蓮花的顔色一般;
叁、 願我未來每一世都作男人;
四、 願每一個見到我的人都喜愛我;
五、 願我了知您所了知的法。
爲什麼她希望得到如此的生命呢?因爲她在母親的胎中時已經備嘗住胎之苦,所以她發願要從蓮花中化生。由于她非常喜愛蓮花的顔色,所以她發願膚色猶如蓮花的顔色一般。由于她作女人而遭受許多痛苦,使她非常厭惡女人身,所以她發願生生世世成爲男人。由于每個人都厭惡她,即使連她自己的父母也不例外,所以她發願每一個見到她的人都喜愛她。最後,由于她過去世已經累積足夠的波羅蜜,所以她會發願想要了知那位辟支佛所了知的法。如此,她在生死輪回的畫布上描繪出一個具足所有特征的男人形象。
那時,她過去世不善業的果報消失了。他的丈夫忽然想起她,就命令人來請她去。從那時候起,不但她的丈夫非常喜愛她,而且每個人都非常喜愛她。那一世之後,她投生于天界的蓮花中,成爲一個男性天神,名叫大蓮花(Mahapaduma)。他在天界裏上上下下地流轉許多世。後來在帝釋天王的建議下,他最後一世投生于波羅奈王公園裏的蓮花中。波羅奈王的王後沒有生育兒女,當她見到公園裏的一朵大蓮花時,對那朵蓮花感到非常喜愛,就命令人去采下來。結果發現蓮花中有一個嬰兒,猶如睡在搖籃裏一般。她收養那嬰兒,並且將他撫育在富裕的環境裏。每一個見到他的人都非常喜愛他。在王宮裏,有二萬名女子負責服侍他。由于國王發布了一項宣告:能夠喂養這個嬰兒──大蓮花王子(Prince Mahapaduma)──的女子都能得到一千元的酬勞。這就是爲什麼王宮裏有那麼多人服侍他的原因。當他成長到十叁歲的時候,開始對這些服侍感到厭倦。
有一天,當他在王宮大門外玩耍時,見到一位辟支佛走過來,就警告辟支佛不要進入王宮去,因爲王宮裏的人會逼迫進入王宮去吃、喝的人。于是辟支佛就轉身走了。王子心裏感到很後悔,恐怕冒犯了辟支佛,就騎著象前往辟支佛的住處,准備向他道歉。到了半途,他從象身上爬下來,徒步行走。走到接近辟支佛的住處時,他將隨從的人員都打發回去,獨自一個人繼續向前走。他發現辟支佛的住所沒有人在,就坐下來修行觀禅,因而證悟辟支佛果,斷盡諸漏,達到究竟的心解脫。因此佛陀說:「是故,諸比丘,應當經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長久以來,這個心就一直受到貪、瞋、癡所汙染。』諸比丘,衆生透過心的煩惱而染汙;衆生透過心的清淨而淨化。」
接著請看素馨(Sumana)的圖畫:
素馨(Sumana)
據說在毗婆屍佛的時代,她出生于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但是她的父親死了。當時的人民非常肯切地請求國王之後,才得到允許供養佛陀及十萬位比丘。將軍得到了在第一天邀請佛陀與僧團到家裏供養的殊榮。
素馨在外面遊玩之後回到家裏,發現母親正在哭泣。她問母親爲何哭泣,母親回答說:「如果妳的父親還在世的話,優先供養佛陀與僧團的殊榮一定是我們的。」素馨…
《轉正*輪》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