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味,與香一樣,是一種可由舌識或意識認知的目標,所以必須看舌淨色和有分意界兩者。
《阿毗達摩論注》中提到:sabbopi panessapabhedo manodvarika javaneyeva labhati(緬文版Abhidhamma commentary. 2. p.388)。這顯示了可以只憑意識來認知色、香與味。當禅修不夠深入時,可嘗試以鼻識與舌識來協助自己學習如何以意識認知香與味,若禅修深入且強有力之後,你就能夠只憑意識認知香與味。
食素(oja):同樣是每一粒色聚裏都擁有的。它有四種,即由業、心、時節與食(kamma,citta,utu,ahara)産生的。在任何一粒色聚裏,你都可以找到名爲oja的食素,從這食素,色聚可以重複地增加或生起 。
命根(jivita):這是維持業生色(亦作業等起色)生命的色法。在心生色、時節生色與食生色(亦作心、時節與食等起色)裏是沒有命根的,只有業生色裏才有命根。明淨色聚只是由業生起的,所以你應先在明淨色聚裏找到命根──先照見明淨色聚,然後往裏頭找命根。命根只是維持與它同在一粒色聚裏的色法生命,而沒有維持其它色聚的生命。辨明明淨色聚裏的命根後,也應嘗試辨明非明淨色聚裏的命根。在身體裏只有叁種非明淨色聚是有命根的 。其中一種名爲「心色十法聚」(hadaya dasaka kalapa),只能在心髒裏照見得到。其余兩種,性根十法聚(bhava dasaka kalapa)和命根九法聚(jivita navaka kalapa)則遍布全身。因此,除了心髒以外,若能在全身非明淨色聚裏看到命根,就知道它肯定只是性根十法聚或命根九法聚。爲了分別這二者,必須先辨明性根色(bhava rupa)。
性根色(bhava rupa):它遍布全身六處門,但它是一種非淨色。辨明了明淨與非明淨色聚裏的命根之後,應于具有命根的非明淨色聚裏尋找性根。若尋找到性根色,這粒色聚即是性根十法聚,而非命根九法聚。男性只有男根色,而女性則只有女根色。男根色是能令我們知道「這是男人」的素質;女根色是令我們曉得「這是女人」的素質。當你能夠辨明性根色時,再繼續看全身六處門(即眼、耳、鼻、舌、身與心所依處)裏的性根色。
心色(hadaya rupa):這是支持有分意界(亦作意界,mano dhatu)和意識界(manovibbana dhatu)的色法。除了眼、耳、鼻、舌與身識之外,其它的心識皆在意識界裏生起。心所依處是意界和意識界産生之處,它的相是作爲意界和意識界所依靠的色法。
若要辨明心色時,應把心專注于有分意界,然後嘗試辨明支持有分意界與意識界的色聚。你應能在有分意界的下端找到這些色聚。這些色聚是心色十法聚(hadaya dasaka kalapa),是非明淨色聚,而在它們裏面的心色即是意界和意識界的依靠。
分別淨色
眼睛裏有兩種明淨色聚,即眼淨色聚和身淨色聚──眼十法聚和身十法聚,是摻雜散置在一處,它們就好比米粉和面粉混合在一塊。含有身淨色的身十法聚(kaya dasaka kalapa)遍布全身六處門,它在眼睛裏與眼十法聚(cakkhu dasaka kalapa)摻雜散置;在耳朵裏與耳十法聚(sota dasaka kalapa)摻雜散置;在鼻子裏與鼻十法聚(ghana dasaka kalapa)摻雜散置;在舌頭裏與舌十法聚(jivha dasaka kalapa)摻雜散置;以及在心髒裏與心色十法聚(hadaya dasaka kalapa)摻雜散置。含有性根的性根十法聚(bhava dasaka kalapa)也是遍布全身六處門,它也與明淨色聚摻雜散置在一起。爲了辨明它們,必須先分別淨色。
眼淨色(cakkhu pasada):眼淨色對顔色(色塵)的撞擊敏感,而身淨色則對觸塵的撞擊敏感。這對目標(所緣)敏感的差異使你能夠分別與知道那一種是眼淨色,以及那一種是身淨色。先看眼睛裏的四界,再看它的明淨色聚,然後看近處一粒色聚的顔色,若見到顔色撞擊所選看的淨色,它即是眼淨色,而含有那眼淨色的色聚即是眼十法聚。若那顔色並沒有撞擊所選看的淨色,它即非眼淨色,而肯定是身淨色,因爲在眼睛裏只有兩種淨色。
身淨色(kaya pasada):身淨色對觸塵的撞擊敏感。觸塵即是地、火與風叁界。先看一粒明淨色聚,然後再看近處一粒色聚裏的地界、或火界、或風界,若見到這叁界之一撞擊所選看的淨色,它即是身淨色,而含有身淨色的色聚即是身十法聚。就有如辨明在眼睛裏的身十法聚一樣,你也應辨明在耳朵、鼻子、舌頭、身體與心髒裏的身十法聚。
耳淨色(sota pasada):耳淨色對聲塵的撞擊敏感。先看耳朵裏的四界,再看明淨色聚,然後再聽聲音,若見到聲音撞擊所選看的淨色,它即是耳淨色,而含有耳淨色的色聚即是耳十法聚。辨明身十法聚的方法與上述相同。
鼻淨色(ghana pasada):鼻淨色對香塵的撞擊敏感。先看鼻子裏的四界,再看明淨色聚,然後嗅一粒色聚的氣味。若見氣味撞擊選看的淨色,它即是鼻淨色,而含有鼻淨色的色聚即是鼻十法聚。
舌淨色(jivha pasada):舌淨色對味塵的撞擊敏感。先看舌頭裏的四界,再看明淨色聚,然後嘗一嘗近處一粒色聚的味道,若見味道撞擊選看的淨色,它即是舌淨色,而含有舌淨色的色聚即是舌十法聚。
(注:身十法聚和性根十法聚在所有六處門裏都有,所以在每一處都必須辨明它們。)
辨明心生色的方法
在這一期生命裏,一切依靠心所依處生起的意界和意識界,都能製造心生食素八法聚(cittaja oja atthamaka rupa kalapa)。每一個心識都能製造許多遍布全身的食素八法聚。
若專注于意界,將會看到許多受到心所依處色支持的心識正在持續不斷地製造色聚。若開始時不清楚,可專注于意界後,再來回伸屈一只手指,你會看到由于心要移動手指而産生了許多色聚,也會看到這些色聚遍布全身的六處門。這些都是非明淨色聚,而在分別之下,每粒色聚都只有八個色法。(見附圖表)
辨明時節生色的方法
由業、心、時節或食所生的色聚裏的火界亦被稱爲時節(utu)。這名爲時節的火界有能力再製造新的時節生食素八法聚(utuja oja atthamaka rupa kalapa,這是由時節製造的第一代)。這些時節生食素八法聚也含有火界,這火界也能夠再製造更多的時節生食素八法聚(這是由時節製造的第二代)。若這火界是來自業生色聚,它就有能力以上述的方法製造四或五代的時節生色聚。這只在時節到了住時(thita kala,色法有叁時,即生時、住時與壞滅時)才能發生,這是色法的法則,即它們只在到了住時才有能力製造新的色法。
(注:這些時節生色聚裏也有食素(oja)。這些食素也有能力在食生食素(aharaja oja)的助力之下製造幾代的食生食素八法聚(aharaja oja atthamaka kalapa)。因此,你應注意到,在一粒色聚裏的火界或食素都有能力製造新的色聚。)
除此之外,也有心生火界(時節)。當一個普通的欲界心製造心生食素八法聚時,這些色聚也含有名爲時節的火界。時節也能製造時節生食素八法聚(由心生火界製造的第一代),這些時節生食素八法聚也含有火界,而火界能夠再製造新一代的時節生食素八法聚。這個程序可以持續二或叁代。
在修止禅遍作定、近行定與安止定時的心,或修觀禅時的心,以及道心與果心都能夠製造心生色聚。這些心生色聚含有火界(時節),而時節不單只能夠製造許多代的食素八法聚在體內,也能製造色聚于體外。依據其慧的強弱,或依據其定的強弱,這些散播至體外的色聚的數目可大可小(見緬文版《清淨道論疏鈔》2, p.428-430)。只有在火界(時節)到了住時,這種製造與增加色聚的過程才會發生。
這些心生色聚也含有食素,當受到食生食素的助力時,它們能夠製造許多代的食生食素八法聚,但這只能在體內生起,而不能在體外生起。
食生色聚也含有火界(時節)。當這時節到了住時,它們能夠製造許多代的時節生食素八法聚。它能製造十至十二代的色聚,但若有特別的食物,譬如天界的食物,這程序可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如此産生的時節生食素八法聚也含有食素,在獲得食生食素的助力之下,它們能在體內製造許多代的食生食素八法聚。
辨明食生色的方法
《清淨道論》中提到:有四種,即胃中物、糞、膿和尿,是由時節所生的,這些時節生食素八法聚裏有八種色法。(緬文版Vsm.p.681)
這顯示了身體的這四個部分只有時節生食素八法聚而已。因此,剛吃下的食物還在胃裏時,它們只有時節生食素八法聚。在獲得業生命根九法聚的消化之火的助力下,這些時節生食素八法聚裏的食素,可製造許多代的食素八法聚,這些新色聚是食生色聚,它們可遍布全身六處。一天裏所吃的食物可製造食素八法聚多達七天,而天界的食物則甚至可製造食素八法聚一或兩個月。一天裏所吃的食物也在接下來的七天裏支持業生色聚、心生色聚與時節生色聚裏的食素。
你可在用餐的時候修禅,以觀察這些現象。你可看到食生色聚從嘴、喉、胃和腸散播至全身,先看在嘴、喉、胃和腸裏的食物的四界,將會在那裏看到色聚。繼續看這些色聚的食素,甚至看到它在獲得業生消化之火的助力下,製造了散播至全身的新色聚。
…
《智慧之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