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如何解決人性墮落的問題
一、如何防止孩子步入歧途
現代的父母都忙于工作,而沒有時間與孩子相處。他們爲了彌補自己的過失,就日夜努力賺錢,供孩子享受過舒服的生活,他們以爲這就是愛孩子的表現。無論是學習上的必需品、生活上的衣物、裝飾品、玩具等,只要孩子要求,他們都會盡量滿足孩子,而且所擁有的東西都不比同學差,這種愛爲“盲目的愛”。其實這種“盲目的愛”的父母完全不明白,這樣的做法只是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而已,根本沒有照顧到孩子在心理與道德行爲方面的發展。
如此盲目地愛孩子,會令孩子因無知而步入歧路。因此當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學會偷偷地上酒吧時,父母心裏難免傷心痛苦,後悔自責而頻頻問:“我們到底有什麼錯,爲何孩子要如此折騰父母呢?”
解決“孩子步入歧途”的方法
以上的例子,可能會讓父母親産生恐懼,懷疑自己對孩子的愛是否也是盲目的?如果答案“是”的話,我們的孩子長大後是否會變壞呢?新聞每天都有報導許多有關于年輕人犯罪的負面事件,實在令人擔心不已。
要解決問題,必須從兩方面著手:
(1)預防
如果家庭尚未發生此問題,就必須立刻培養孩子的道德心,讓他可以自行判斷是非、辨別善惡,懂得控製自己的行爲思想,因爲父母無法隨時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幫他們做決定,所以必須傾全力地培養孩子的判斷能力,這樣的方法比較有保障。
(2)解決
如果家庭已經遭遇相關問題,就必須立刻解決問題。因爲如果沒有馬上解決問題,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和前途。
預防法:不讓孩子與不良的事物有任何關系
在孩子還沒有墮落之前,父母就必須積極預防,培養孩子的道德心。
不過現在有許多家庭的父母根本不知道,除了要提供孩子的物質需要之外,還要培養孩子的道德行爲。
我研究了孩子的心理道德,發現佛教裏的倫理觀,很清楚地說明父母親對子女應盡的責任。如果父母親希望孩子長大後成爲善人、有獨立的能力能選擇好的伴侶、建立溫暖幸福的家庭、當他人的好榜樣,就必須要達到完成五個條件才算圓滿。
1、教導孩子諸惡莫作。
2、教導孩子諸善奉行。
3、提供孩子讀書的機會,支持他們學習謀生的知識,以維持自己的生活。
4、當孩子選擇伴侶時,應教導他們如何選擇對象,建立家庭必須准備什麼以及對哪些事負責。
5、等到適當的時間,就應該把財産轉給孩子讓他們自己管理。
其實,孩子有問題,主要的原因就是父母無法將以上五項責任做得圓滿。
爲什麼父母無法教孩子諸惡莫作,遠離罪惡?
長輩給予我們的答案是:“現在也得擔心現今的父母親。因爲他們也無法分辨善惡,同時也不知道什麼是功德與罪惡,有些甚至無法樹立好榜樣給孩子當模範。更別說他們要如何教孩子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這才是非常可怕的事!”
爲什麼父母無法教孩子行善?
長輩們的答案是:“就算是父母能分辨善與惡,但卻不太會教導孩子,只會以父母的愛與權利禁止孩子犯錯,而無法向他們解釋理由。
其實,身爲父母者應該慎思,無論我們禁止孩子多少次,到頭來孩子還是會偷偷的去爲非作歹。因此,別再浪費時間了,與其浪費時間禁止造惡,倒不如把時間拿來教導他們如何分辨善惡、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樣比較有效。而且父母在教導孩子之余,也要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當他們的榜樣。”
關于提供孩子念書的機會,當代的父母都做得很好。但是有時候,對孩子的要求太高,長輩們就給我們提出好意見:“現代的父母親,有的自己沒有時間教導孩子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不過卻很擔心與關懷孩子,一直設法想讓孩子在良好的環境裏學習。所以只要學校有名,許多父母願意把一大筆錢捐給那間名校,以便自己的孩子能被那所學校錄取,他們都把希望放在老師的身上,以爲老師可以教好他們的孩子,使他們成爲又好又聰明的孩子。”
迷戀夜生活的孩子,通常無法自律。他們時常喝醉酒,使父母憂心忡忡,擔心他們遇到意外而受傷,或者擔心他們在酒吧裏,因受不了誘惑而嘗試服食毒品,以致被警察拘捕,或擔心孩子被灌醉之後,會遭歹徒誘拐去**或者染上了愛滋病,就會失去大好的前途或因此而早逝。
其實,這些父母有這樣的想法是錯的。教導孩子懂得如何分辨善與惡、功德與罪惡是很難的,得慢慢地跟他們講解,而且要以一對一的教導方式,或兩叁人一組的教導方式進行教導。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道德心,才能深入孩子的內心,如果希望學校的老師培養孩子的道德心太過奢求了。因爲一個老師得照顧叁十或四十個孩子忙得不可開交,怎麼有可能教好所有的孩子呢。
因此父母不如按照佛陀的教誨次弟奉行,先教小孩子認識對與錯,善與惡,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再請學校裏的老師,教導有關謀生上的知識。當他們長大後,就可以教導他們如何選擇對象結爲終身伴侶,然後再把財産交給他們管理。
如果可以這樣教導孩子就能成器,作父母的也就不必擔心孩子不能分辨對錯好壞,甚至流連于夜間場所、酒吧、喝酒作樂或吸毒等。雖然父母親對現在的導致墮落的新玩意兒並不懂,但是孩子也能自己觀察辨別做出決定,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
這是我們的祖先給予我們的教導,預防孩子犯錯與鼓勵孩子行善的正確方法。
(3)解決法:避免孩子步上歧途
當孩子已經墮落了,唯一能使孩子回頭的方法就是父母得心平氣和用理由跟孩子交談,千萬別用意氣用事。孩子對于自己的墮落本身也不是很清楚。至于是錯是惡,他們也是懵懵懂懂,同時更不知道他們的所作所爲令父母擔心,辜負了父母親對他們的期望。所以得慢慢地跟他們解釋,讓他們自己覺察到父母親是多麼地關心他愛護他,父母親的愛是那麼地偉大與無私。
曾有一則類似的情形發生,但由于父母親與孩子叁個經過一番坦誠的交談後,孩子才明白父母親對他的愛有多偉大,對他的關心有多深切,這份愛戰勝了他個人隨心所欲的任性行爲。當天那對父母與孩子說了叁件事:
1、迷戀夜生活,揮霍無度是不明智的
母親是第一個提出此話題的人:
“兒子,你喜歡過夜生活,是因爲你看到其他人也如此出去玩,而認爲不去的人是保守族。現在,爸媽有話想跟你分享。那就是你每一次出去玩得花很多錢。如果爸媽允許你去,爸媽會因此花費很多錢。兒子,爸**每一分錢都是爲了你辛苦工作賺來的。但是這些錢都讓你在夜生活中花掉了。兒子,爸**每一天都是以血汗換取金錢,每一分錢都賺得非常辛苦的。將心比心,你就會了解爸媽有多麼愛你。爸媽年紀也老了,總有一天會往生離開你,只不過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到時財産我們都會留給你,爸媽爲了把錢存起來留給你,願意犧牲一切,把錢存起來,總比現在你毫無節製地把錢花在夜生活上來得好。
兒子,你也可以反駁,提出你的意見,很多人都去玩等等。但是爸媽認爲,你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而且不用花很多錢,也不傷害你的身體,而且你還能活得比他人更有意義。例如當義工念書給盲人聽,把你玩樂的時間拿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不是更有意義嗎?兒子,這樣的生命,才有意義更有價值,爸媽希望你好好地考慮一下。”
2、迷戀夜生活使孩子易于步入歧路
這次輪到父親開口了:
“兒子,你要懂得年輕人的心態。你的朋友都是年輕人,不懂得如何控製自己的思想意識,當受到欲望的誘惑時,可能會出現行爲差錯步上歧途。
年輕男女正值學習時期,應該學習如何分辨善惡對錯應不應該,也許大家都有認真學習觀察,但是年輕人的經驗畢竟不足,所知有限,因此控製不了時就會出現差錯,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或者受到好奇心的驅使,想嘗試服食毒品,或被灌醉而受到性騷擾等等。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爸媽想提醒你,要你懂得年輕人的心態,避免傷害別人連累自己。”
3、夜生活場所處處是陷阱,易于成爲歹徒拐騙的目標
父親繼續解釋:
“爸媽最擔心的是你的安全。因爲過夜生活者,幾乎都喜歡喝酒,而酒會讓他們喪失意識無法控製自己的行爲。所以爸媽就擔心你會無故被卷入打鬥中無辜受傷害,甚至被連累,或者在酒吧裏,因受不了誘惑而嘗試服食毒品被警察拘捕,或被灌醉之後遭歹徒誘拐去**染上了愛滋病,前途盡毀或英年早逝。
爸媽之所以這麼擔心,因爲你是爸媽生命的全部,是我們的一切,那個地方很不安全,你千萬別去。
但如果你很想出去玩的話,爸媽請求你到別的地方去或去做別的事。幫助社會上不幸的人士又不是丟臉的事,而且還可以成爲他人的好榜樣。你可以說服幾個好朋友一起去服務,一起接受訓練,學習如何爲團體服務。這樣一來,你們就可以與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在一起相處,向他們學習。這些寶貴的經驗,會讓你擁有更寬闊的空間,可以獨立自主,開創事業,成爲可敬、可靠之人,這不是去酒吧更有意義嗎?”
父母親應該坦誠地跟孩子交談,以父母的愛心,據理說服他們。這樣,孩子自然會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關心與無量的愛,之後,他們就會懂得思考,懂得提醒、克製自己,無論做什麼事都會叁思後行,反複斟酌,謹慎地選擇所結交的朋友。這樣,就能遠離損友,避免墮落,轉而當義工與善知識,一起爲社會做出貢獻。
如果家庭遇到同樣的問題,請用此方法,開誠布公地與自己的孩子好好溝通,千萬別意氣用事,或亂發脾氣,嚴厲地…
《溫暖之家 第四章 如何解決人性墮落的問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