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尊者阿迦曼傳▪P30

  ..續本文上一頁,禅思時間是規律而不被打擾的。他對天使的幫助按例在晚上進行,並不是很大的負擔,因爲接受訓誨者都已充分地開發了,並不是爲了挑毛病而來的。對於人們,他在下午或傍晚給予開示,至於對他自己的比丘們,通常都在晚上七點左右給予集會開示。他們多數已經非常深入於法,從禅思到智慧,都專注於果證,而以專注的聆聽做爲苦滅的一個精進方法。

  在這種情況下,他對這些聽衆的開示,都經特別地調整,以禅思做爲開始,接著智慧,然後到最深奧的解脫階段。他的開示每次都是如此地令人歡喜和吸引人,讓他的聽衆都著迷了,忘記了時間的消逝,甚至忘了自己的身體。在這實際方面的開示,至少持續兩小時,但是對他的比丘聽衆來說,卻沒有疲累或身體僵硬的感覺,他們的體認將比從前更穩定地提升,這就是爲什麽聆聽開示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實際的精進、自律和自我觀照,意義不亞於其它方面的精進,例如經行或靜坐禅思。

  開示者除了要讓聽衆了解而指出他們的心意狀況—時而顯示「苦集」(錯誤,産生更多痛苦或愚癡的),時而顯示「苦滅道」(正確的,産生較少的痛苦和較多的內明)之外,沒有別的用意,這正指出負向和正向兩方面,當下應避免的罪惡和應培養的利益。他的聽衆在念住和智慧的控製下,以他們的思想安住於開示的內容之中,常常獲得較高的禅思和更深奧的內明,在這種方式下,隨著每次給予的開示,他們的心意變得更爲開發了。上次對某一點的了解被提升了,這次對另一點的體認又被強化了,每次都帶來更深入的念住和智慧。

  心意因此在禅思和智慧兩方面都穩定地提升,因爲指導者所演說的每一項開示,他自己都已經親證了他所教導的一切,而他所深刻指出的正是他自己實證和成就的真谛。因此,聆聽開示的意義,必然地有助於頭陀行比丘達成目標,不亞於其他方面的精進。這再度指出更大的重要性,一個合格的阿迦或禅師,他是頭陀行比丘們所虔誠事奉的,他們視他爲僅次於叁寶的皈依處。他是他們的生命,他的開示就是他們的生命之血。他所開列的方法或步驟,都被最忠實地奉行。如果在禅思的時候,有疑問或難題生起,他們就熱切地求取他的忠告,而且恭敬地注意著。由於這個事實,頭陀行比丘大量地聚集在一個禅師的周遭,爲了接受他的調教。這從尊者長老阿迦曼和長老阿迦索的情況都可以看得到,各自都有一大群頭陀行比丘弟子,尤其是在東北的省分。

  在他住在清邁的早期,尊者阿迦曼曾經下決心要絕對的隱居而住,以便於爲了最後的目標而加強他的精進。在這之前,常聽他說到他的能力仍然不足(即使他在沙裏卡洞已經達到叁果—不還者),但是在他獨住加強精進那段時期以後,就沒有聽他再提起了。在他活著的時候,他已經有許許多多的弟子,比丘和在家人,幾乎遍布全國。

  088大象奇遇

  一次,當尊者阿迦曼正和兩個弟子在一起遊行,一個是沙口那空城蘇達瓦寺的阿迦摩诃頌書長老,另一個是譚克隆番寺的阿迦高尊者。他們到了一座山,在通往山頂的狹窄小徑上,站著一只大象,以它恐怖的長牙阻擋著他們的道路,那裏又沒有其他的道路可以繞過大象。雖然它似乎是一只馴良的大象,它卻令人害怕地站在他們前面,不知道它的主人在那裏。經過一番商議,尊者阿迦曼告訴阿迦高尊者去跟大象說話,請它讓路給他們。大象當時大約在他們面前五公尺,正在吃著竹葉,因爲它背對著比丘,並沒有看見他們。阿迦高尊者於是跟大象說:「老兄!我要跟你說話。」或許大象並未完全聽到他,但是它突然停止吃東西。當阿迦高尊者再重複說一次,它回轉過來面對著叁位比丘,仍然不動,但是機警地張開耳朵以防任何危險。

  阿迦高又說:「老兄!我要跟你說話。你龐大而威武。我們是比丘,沒有力量,而且很害怕你,老兄。我們想要經過你前面,如果你肯讓路,我們會很感謝的。只是你那樣站著,我們就很害怕,不敢前進。」

  聽了這些,大象向後轉,向著竹叢,把它的長牙伸進去,向比丘表明他們可以從它身旁經過,不會傷害他們。尊者阿迦曼說,現在允許他們走過了,他們一個接著一個排成一列,從大象旁邊大約半公尺的地方走過,尊者阿迦曼走在中間,阿迦高領頭,摩诃頌書殿後,但是在他們通過大象之前,摩诃頌書雨傘上的挂鈎卡在糾纏的竹枝上,他們又要回去看他把挂鈎從竹枝中解開來,那又費了好幾分鍾,他開始全身出汗,因爲恐怕一直監視著他的大象會改變了它的心意。當挂鈎解開了,摩诃頌書也瞄了大象一眼,它正站著像個大玩偶,並張著亮晶晶的眼睛,可愛甚於恐怖。原先,他還是不自禁地感到不安,嚇壞了,但是一直到挂鈎解開而他們叁個人完全走出大象的安全距離時,他才想到那雙眼睛實在很可愛!

  當他們走到前面一點,阿迦高尊者向後轉向大象說:「我的老兄!我們現在通過了,你可以自由地繼續吃你的東西了。」突然地,大獠牙從竹叢中抽出來,而大象透過它的鼻子重重地吐了一口氣。

  後來,在他們的住處,比丘們詳論大象,說它真是可愛的動物,只是它不會像人類那樣說話而已。摩诃頌書尊者問尊者阿迦曼,當他們經過的時候,他是否已經看出大象的心念了。

  「當那只大象第一次聽到阿迦高的聲音而突然轉向我們時,我想它是准備要突襲我們,」摩诃頌書說:「它看起來很恐怖,耳朵豎起來,獠牙那麽險惡,但是在了解我們的用意之後,他幾乎變成一個動物形體的人類,而把它的獠牙放入竹叢裏,好像在說:「小兄弟們,現在可以過去了,我已經收藏我所有的武器了。」然後他開玩笑地對阿迦高尊者說:「你是多麽聰明啊!對著大象說話,就好像它是個人一樣,竟把它當做我們的老兄,而這位老兄是這麽容易奉承,它似乎以它的新頭銜爲榮,立即地受之無愧。但是最大的兄弟卻很不小心,讓他的傘鈎卡在竹叢裏,我是多麽害怕,當我試著去解開挂鈎時,一直耽心著那位老兄會改變它的心意。」

  聽到這個玩笑,尊者阿迦曼會心一笑說:「我怎麽會沒有看出它的心呢?那是生死交關的事呀!即使一些小事情,例如小鳥和猴子,有時候,我也會看出它們的想法。」

  「它對我們有什麽想法?」摩诃頌書尊者問。

  「是的,起初,它因爲有人跟它講話而害怕,擺出好像要戰鬥的樣子來。但是看到了僧袍的顔色,它知道我們不會傷害它。它經常看到這個顔色,它的主人曾經教它不要害怕它。當它聽到阿迦高叫它老兄時,它就更滿意了。」

  「它知道他說些什麽嗎?」

  「怎麽會不知道?如果他聽不懂,他的主人就不會讓它在森林裏做伐木的工作了。這只大象至少已經有一百歲了。看看它的獠牙,它們大約已經有兩公尺長了。它必然已經跟人類相處了一段很長的時間。它的主人一定比它年輕多了。這就是爲什麽它能夠了解人類的語言。」「當它把獠牙插入竹叢裏的時候,它怎麽想?」

  「它只是讓路而已。」

  「尊者阿迦曼,當我們正在經過它身邊時您看出它的心意嗎?」

  「那當然,我知道它很願意讓我們經過。」「但是我害怕它可能改變心意而襲擊我們,也許只爲了好玩而已。」

  「那就是你,被自己奔放的思想所困惱著,」尊者阿迦曼斥責他:「如果你的心能夠同樣地勤勉而不倦地思惟真谛,那對你就太好了,但這是大多數人的習慣。他們喜歡懷藏著那些只會引起他們煩惱的思想,而忽略了去思惟真谛。你現在想要做什麽,整夜徘徊在這個大象的思緒中,而不關心什麽才是法義?」

  摩诃頌書尊者默然,知道他自己錯了。這段記事是由摩诃頌書尊者陳述。

  089唠叨不休的比丘

  那些喜歡唠叨不休或是說話沒有節製的人,都經常被尊者阿迦曼嚴厲地斥責,有些人後來還成了精神錯亂。這兒有個比丘的例子,他曾跟尊者阿迦曼住過一陣子。這個比丘有個習慣,就是立即複誦尊者阿迦曼所說的一切,在起初的幾天,他被警告管好自己的事,也就是他自己的心意控製,而不要管別人的事。修習正法的比丘,必須專注於觀察從他們自己心中所流露出來的過錯。但是尊者阿迦曼的警告似乎被充耳不聞,因爲那個比丘仍然不能改正他的過失。這故事的高潮發生在一個早上,當尊者阿迦曼照常領著他的比丘們進入村落托缽的時候。

  尊者阿迦曼有一個很奇特的習慣,經常把他在路上所遇到的拿來做法義的題材,對後面跟隨的比丘們做一個途中開示。那天早上,他看見一只漂亮的小牛在它媽媽身邊嬉戲。看到了比丘,它突然受驚並跑到它媽媽的頸下去尋求庇護。那種姿勢,看起來就好像它用自己的脖子要把母牛頂起來。但是母牛因爲經常看到比丘,並未受到打擾,至於整個時段裏,小牛還是用猜疑和恐懼看著他們。這提醒尊者阿迦曼對比丘們指出這個差別,說道雖然媽媽一點也不受打擾,小牛卻很害怕,否則它不會像那樣地頂著它的媽媽。

  「人類也是一樣,」尊者阿迦曼繼續說:「他們必須找個人做爲庇護,那個人也許是媽媽、爸爸或附近的任何人。當年輕的時候,他們需要一種庇護;長大以後他們仍然要保護,但是另外一種;即使到了老年,他們仍必須依靠他們身外的別人。很少人曾經設法成爲他們自己的庇護,像這些人們由於缺乏「自依止」,會持續地衰弱下去。無論他們多麽年老和住在任何地方,他們不得不自我屈服於其他人。比丘也是一樣,許多無恥又無用的比丘們,總是依賴著別人的幫忙,他們懶惰而耽憂著行善會生起痛苦。這種比丘就好像那些透過別人的鼻孔在呼吸的人一般,他們不能認知佛說「自依止—每個人都是他自己的皈依處」的真谛。我們佛教徒要盡最大的努力,透過我們自己的鼻孔去呼吸,讓我們能夠獨立。老師所作的任何勸告和開示,都必須予以思考和奉行。這一來,我們就不必永遠依賴他,有一天就會成爲聖弟子,能夠完全地依靠自己。」

  這個開示是在前往村落的途中所作的,當尊者阿…

《尊者阿迦曼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