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尊者阿迦曼傳▪P31

  ..續本文上一頁迦曼暫停片刻的時候,常常被他責罵的那個比丘又開始唠唠叨叨了,毫無尊重或順從之意的重複著開示的言語。這在他的弟子圈中是以前從未發生過的事情,尊者阿迦曼向後轉並申斥唠叨的比丘說:「你現在可能瘋了,你看起來就像一條瘋狗亂咬著任何丟給你的東西。你爲什麽不回顧自己的心意?如果你繼續像這樣做個風袋子,你一定很快的就會發瘋!」

  尊者阿迦曼停止了,沒有再說什麽。那個比丘的臉孔現在流露著公然反抗的表情,他卻說不出話來。吃飯的時候,他只吃了一點點,其他的比丘們看到這個情形,不敢跟他說話,因爲怕他會更羞愧或困窘。那天,他沒有受到打擾,因爲別人認爲讓他獨自一個人比較好。但是到了晚上,聽到他在自己的住處對自己呐喊和尖叫,其他的比丘們跑去看他發生了什麽事,他們發現他像個妄想病患那樣掙紮著,含糊地喃喃自語著什麽,後來才弄清楚他是爲了對尊者阿迦曼那麽粗魯而難過。

  看到這種情景,每個人都充滿著畏懼,後來叫一些村民去拿藥來,給他吃了藥又按摩他的四肢之後,他才平靜下來,能夠睡到第二天早上。然後,他被送到醫生那裏做更進一步的治療,那以後,他的情況改善了,除了若幹偶發的症狀之外。在那件事情之後就沒有再聽到他這個人了。

  這個故事是由一位曾經親自見證這個事件的比丘所說的。顯示在他調教下的比丘必須嚴格地自律,一個輕微的犯規,他們就會受到申斥和警告;嚴重的,他們就會被嚴厲地責備。那些能夠從他們身上學習,和那些設法改正他們自己的人,必然會穩定地進步,至於那些被嚴厲地斥責而不能控製他們自己的人,會使他們自己受到嚴重的傷害。跟他相處沒有什麽特別的親密,因爲他幾乎跟任何人都沒有親密關系。那些跟他住在一起的人必須了解這點,並要經常留意他明察秋毫的眼睛(慧眼和肉眼)。

  090他獨特的調適性

  根據從那些曾經接受他調教的,不同的阿迦們那裏,所得到的資料顯示,只有那些進升於果證的人,才會被允許享有尊者阿迦曼的親切,在那種情況下,他們會被視爲同輩,不需要律儀的嚴格鞭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的作風,一處又一處,一時又一時地改變著。改變有時很突然,使那些跟他住在一起的人常常發覺難以跟得上。此外,幾乎沒有兩個改變是相似的。當他告訴他們一些有趣的故事時,緊張和嚴格得以偶而地放松,這是輕松的時刻了,以下就是一則有關於他自己仍是在家人時候的故事。

  091在家時的逸事

  當他年輕時,尊者阿迦曼在村子曾經是個歌手。有一次,正逢村子裏的娛樂大會,有好幾千人參加。逞一時之勇,他突然提出要和一個女孩在臺上比賽歌唱藝術。然而,那個女孩正是這方面的老手,而尊者阿迦曼只是一個初生之犢。不久,很明顯的,尊者阿迦曼比不上她了,因爲從開始他就處於下風,但是陳(他的上座優波離)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替他解圍了,他當時是一個比尊者阿迦曼稍微大一點的男孩,也在看著比賽,他看到如果比賽繼續像這樣下去,他的朋友一定會慘遭屈辱而敗北。

  那個女孩就像一只碩壯的母老虎般地張牙舞爪,然而他的朋友就像一只小牛犢,只有幾顆乳齒。他居然愚笨到竟敢向這只凶猛的老虎挑戰,他一定很快就會被活活的剝掉皮了。

  心裏這麽想著,年輕的陳就跳上舞臺,激動地呼喊著:「原來你正在這裏唱歌取樂著!阿曼,你這個家夥,我到處找你,你難道不知道你媽媽已經出事了?她從屋子樓上摔下來,我不知道她是死還是活。我只看到她昏倒在地,然後他們就派我出來找你。我從今天下午就一直在找你,你不知道我有多累多餓。我沒有吃過任何東西,我覺得好像快要昏倒了。」

  年輕的阿曼聽了很震驚,母老虎也是一樣,事實上聽到年輕阿陳說話的每個人都一樣。「我媽媽怎麽樣,阿陳?」阿曼問。

  年輕的陳在臺上假裝著又累又餓,說:「或許她死了!我現在也差不多了。」然後就不再羅嗦了,阿陳拉著阿曼從臺上下來,就在幾千人的驚惶憐憫之中,他們急速離開那個地區,全速奔向阿曼的村子裏去。在路上,阿曼繼續問當他媽媽摔下去的時候,她正在做什麽?但阿陳只說他不太清楚,因爲他只看了一下子,就被屋子裏的人派出來尋找他的朋友。他們很快就會知道她是死還是活。陳跟他的朋友一直跑到他看來離開得夠遠了,阿曼不能跑回去比賽了。

  當時,兩個村落彼此距離很遠,被一個以充滿野獸和魔鬼的森林分隔著。很少人敢單獨或少數幾個人穿過那裏,陳突然完全轉變並說:「你媽媽很好,阿曼。她沒有從屋子上摔下來,我不忍心看到你毫無希望地被母老虎擊敗,她將會活剝你的皮,你知道嗎?這對我們和我們全村將成爲一件奇恥大辱,這就是我爲什麽演出那一幕。現在每個人都同情你,因爲你必須離開,現在你被我的巧計從屈辱裏救出來了。你是不是要因此感謝我呢?」

  「阿陳,壞家夥!」阿曼叫著:「我真希望你沒有插手,你要知道,那是我的詭計要引誘那個母老虎掉入我的陷阱,然後,我就要親自剝她的皮了,但是現在你已經破壞了我的比賽!我多麽希望現在能夠再回去呢!」

  「那兒的話!你對她不夠了解,如果你再這樣繼續下去,我確信你會在幾千人面前丟臉。停止吹牛,謝謝我救了你吧!」

  因此,兩個年輕人錯過了那個晚上所有的娛興節目。嚴格說起來,這個故事跟尊者阿迦曼的宗教生活並沒有直接的關系,但它是兩個年輕人的逸事,他們後來都成了宗教團裏的知名人物。

  另一個故事是有關於一則本生故事(佛陀過去生的故事)叫做Vessanatara(它當時在泰國很流行)。

  他的上座尊者優波離的圓通和機智,由下列敘述中可以顯示。

  尊者阿迦曼有一次請問尊者優波離,本生故事中一個名字叫做馬德西的人物,他的母親叫做什麽名字,因爲在經文裏頭並未提到。他的上座就問尊者阿迦曼,他爲什麽這麽無知,因爲城裏每個人都認識她。這就怪了,尊者阿迦曼再問,在那一部經典裏提到她的名字。他的上座說,它未在任何一部經典裏提到,因爲她是一個有著大嗓門的女人,名叫寶珠,她就住在離寺院不遠的地方。尊者阿迦曼非常驚訝,因爲他認爲在佛陀過去生中所提到的一個人物,是不可能活著而且當時還住在寺院附近的城裏。看到這樣,他的上座說他是指一個名叫寶珠的女人,她是個名叫馬德西的女孩的媽媽,她們是從尊者阿迦曼自己的村子裏來的,就住在離寺院不遠的一間房子裏。

  這個故事讓我們知道尊者優波離的一些機智和幽默感,他是尊者阿迦曼年輕時的密友,後來是他比丘生涯中的上座。

  092帝釋天來訪—心即是法

  當住在清邁梅平區的那矛村裏作雨期安居時,帝釋天和他的隨從們經常來拜訪尊者阿迦曼。對這些天使們,尊者阿迦曼常常爲他們宣說無量梵住慈心(無限的,博愛無私的)的法門,因爲他們喜歡聆聽這個主題勝過其它的。

  尊者阿迦曼說,人類是佛教的直接擁有者,他們應該以天使和那伽同樣的精神來尊敬法。人類也許不能模仿這些肉眼所看不見的衆生們所做的,但是經典裏已經提供了各種表示尊敬的方法。由於人類的粗心大意,這些方法大部份都被忽略了,因此喪失了他自己的安甯和快樂。佛教,事實上,已經給予那些細心而對法具有恭敬心態的人們,所有關於福祉和安穩所必需的忠告或規範以及戒德。

  心意是世間之首,如果心意是粗魯而未開發的,每一件與它有關的事也相對變得粗魯而未開發了。這就像一個全身肮髒的身體,任何一套衣服碰到它,都一定會被它的肮髒所汙染;法的本質是純淨的,當它接觸到一顆肮髒的心時就變髒了。一堆穢物和汙垢上面的一件乾淨的衣服,就像一個心意肮髒而披著經典外衣的人(像狼披羊皮),是做不出好事來的。

  一個對法漫不經心的人,是絕不能蒙受法益的(然而事實上,法是能夠産生無可計數的利益的),他只能耍嘴皮子,而他對法的修習則是一場滑稽秀。一個人的心意之外別無法,法的修習必須直接向著心意的開發和淨化,法的道路就是心意開發的道路。認爲法在一個人的身心之外,就是誤解了法的真實性和根本性。因爲這個事實,一個人的身心就是法的本身。他的善惡行爲在法上産生了效應,所以感受著他的苦樂。

  當一個人用錯誤的方法來了解法,他就錯過了原本可以從它獲得的利益。當然,有時他也許能夠得到一些利益,但它再度是錯誤的利益。只要想想加、減、乘、除錯誤的結果;縫補衣服的錯誤方法;兩個人之間責任履行的錯誤方法,例如夫妻;賺錢或花錢的錯誤方法;開車的錯誤方法¨¨等,任何事情做錯了,就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相反的,它産生了不利的結果,以失望、自我迷惑、煩惱的形式出現,更重要的是,所有這些錯誤,不想要的結果,必然無可避免地影響到做錯的人,不論他是否知道或是否需要它們。

  對佛教徒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區別是非。法是真理,如果一個人誤解了真理,那他自己就應該接受譴責和報應。一個接受法而成爲法的人,能夠輻射安甯給自己和所有相關的人們。沒有這樣的接受法,其結果將是猜疑、憎惡,然後接著暴力的火焰,它將毀滅它的製造者和所有相關的人們。當心意帶著自我毀滅的火焰,那裏能夠找到安甯?而當世界允許這樣的心意去做裁判者,去掌握國家所有的事務,怎麽能夠衡量正義而帶給人們和平呢?

  尊者阿迦曼說,從他出家以來,他一直歡喜地專注於思惟佛陀的正法,而且已經體認了正法是何等的深廣,遠比廣大的海洋最深最廣的地方還來得深廣。這就是法的精微奧妙,因爲從每一個步驟的修習所獲得的成果,都隨時地成長得更廣、更深而且更微妙。如果有必要,他會時時刻刻不斷地親自頂禮,向佛、向法、向僧致敬,因爲這比其他任何工作更快樂。這麽做不會疲累,因爲佛、法、僧都是超時間的,永遠與他在一起。不再回到無常、變…

《尊者阿迦曼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