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尊者阿迦曼傳▪P32

  ..續本文上一頁遷(中譯注:苦)和無我的境界裏。

  093一個未完成寶塔的個案

  好幾個晚上,當他在禅思的時候,尊者阿迦曼在他的禅境裏看到一個小沙彌和一個女孩子,在附近前後走來走去,不能確定他們有什麽用意,他後來問他們要做什麽?他們回答說他們曾經做過一個寶塔,但是在尚未完成以前,他們就已經死了。小沙彌就是那個女孩子的弟弟。他們都深情地執著以前的計畫,那就是爲什麽他們一直在那個地區附近徘徊了那麽久。他們事實上並沒有其它深切的痛苦而是被自己的執著所折磨著,因此才阻礙著他們生到一個較高的境界。

  知道了這些,尊者阿迦曼給他們說法:「憂慮從前是沒有用的,它已經過去了,而且是無法挽回了,無論我們的希望是多麽熱切,它都不能成爲現在。流連過去只會産生沮喪和失望,未來也是一樣,兩者都要如實順其自然。只有現在才是必須善加運用的,因爲它才是在我們所能做的能力範圍之內。這個真理應該也適用於寶塔的建上,」他說:「如果它能夠順應你們的希望,你們早就能夠完成了。事實是在它完成以前你們就死了,這就向你們顯示了它的不可能性。現在你們被自己的遺憾所困擾著,遺憾你們死在它被完成以前。這是你們的第二個錯誤。而你們時時刻刻的憂慮著它,不顧絕不能完成的事實而想要完成它,這是你們的第叁個錯誤,這叁重錯誤的想法,在這裏沒完沒了。結果,它産生了錯誤的出生和無益的痛苦。所有這些都緣自你們錯誤的心態,你們爲了自己,要改變這錯誤的態度,不要對不可能的事再存任何希望,這才是明智的。

  「建造一個寶塔的目的是要從中得到功德,絕不是要你們隨身扛著它的磚塊、石頭或其它的建材。在建造這個寶塔中,屬於你們的是功德(你們善良的思想和努力),而不是寶塔本身。任何從它得到的功德,不論是多或少,都是你們合法的財産。爲什麽你們要憂慮關於它的磚塊和石頭?所有做功德的人攜帶的是他們的功德,絕不是磚塊、石頭或其它他們已經贈送出去的東西。

  就想想建一座寺院、一條路或一個水塔所奉獻的錢財或其它各種東西,那些被用來建或免費地分配的東西,只是用來彰顯功德主之動機的工具而已,東西本身不是功德,不是天界的快樂或涅槃。一段時間之後,它們一定會敗壞、腐朽和消失。但是從建或捐贈中所得的功德卻保留在那些人們的心裏,那是心意(不是磚塊、石頭或其它的物質)感受著功德、道、果和涅槃。

  「再也不能從你們未完成的寶塔那裏得到任何東西了。憂慮著它就是執著於它,縱使你們所執著的是一個功德的來源,執著本身就是一種不善的心理狀態。結果,你們就被釘在它上面,不能出生到適當的境界去感受你們的功德果報。如果你們能夠專注於從寶塔所得的功德,而不是寶塔本身,你們現在就會藉著你們的功德而到達善處,因爲這是功德本身的特性,它是永久而且不會改變的。這是你們自己的錯誤,執著於應該放下的事物。你們的遺憾和憂慮是無益的,因爲它們是不可能實現的。

  如果你們不被自己的執著所延誤的話,你們的功德數量是足以生在一個較好的境界裏,現在是你們改變心態求生於適當境界的時候了。爲了你們的進升,專注於現在真實的功德吧!那是很可惜的,你們已經爲自己的進步做了功德,然而又被自己對磚塊和石頭的執著所阻礙著。這些事物已經阻礙你們的進展好久一段時間了,讓它們走出你們的心裏,不久你們就自由了。由於你們的功德效力,你們可望生於任何相應的生存境界。」

  然後尊者阿迦曼跟他們解說五戒,還有遵守五戒的利益:「首先,所有的生物都有他們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不應做出任何事來傷害或毀滅他們的價值和意義,因爲罪惡必將降臨殺害者身上。第二,每個人的財産對他自己而言都是珍貴的,雖然在別人看起來它們可能是沒有價值的。任何意圖要破壞那個所有權,不論用什麽作法,都一定會引起敵意和爲了保護那些財産的鬥爭,一個聰明人不應該這麽做。第叁,一個人的配偶或兒女是他掌上的明珠,這種情感必須予以重視,去引誘他們之中的任何人,等於是把他們所屬的人,他或她的眼睛給挖出來。第四,說謊是辜負別人對說謊者的信心。沒有人,即使說謊的人或動物,都不歡迎任何虛僞,這要予以避免。第五,酒類本質上是一種麻醉劑,它能使一個人神智失常,它使飲者喪失了意識的自製,那些不想被驅向瘋癫和損害身心健康的人,應該避免。

  「持守五戒的利益如下:1長壽健康,2財富安穩,3快樂而和諧的家庭生活,4在別人的眼中是永遠可靠和值得信任的,獲得信賴尊敬,爲天神和人們所喜愛,無害於自己和別人。5具備智慧,不會心不在焉。

  「一個持守五戒的人,就是散播快樂和無害的種子給人們和動物們,他不被懷疑,他不訴諸暴力,因爲他經常考慮別人的感受,就像他自己的感受一樣。一個持守五戒而真實的人,來世一定會進入快樂的境界,因爲他由戒德和法義所支持著。這些你們要記在心裏,」他說:「不久,藉著你們的功德,你們就會得到應有的庇護了。」

  094執著的罪惡

  說法結束的時候,姊弟都歡喜於法義,並請他授予五戒。他授予五戒滿足他們的希求,然後他們離去,立即消失了。由於他們從布施和戒德所獲得的功德,他們出生於一個空居天叫做忉利天,而後來偶然地回來聽他說法,並表示他們的感激,因爲他給了他們有益的忠告。他們說,就是因爲他的教導,他們才能從自己的執著中解脫出來—那曾經讓他們無用地徘徊於未完成的寶塔。他們現在知道,執著對於心意的開發是多麽危險,它阻礙著一個人的進步,妨礙著他去感受本來應有的快樂與安甯。

  他接著爲他們解釋,這樣的心態對於進步真的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在身體四大分離的時候,一個智者應該照顧他自己的心意,而不是身體或其它的東西。否則心意將會被執著或對外物的恨所籠罩著。憤怒或生氣(執著或貪欲的另一方面)不過是自我毀滅的火焰罷了,在危急的時刻,它會把一個人拉進任何一個悲慘的境界裏,例如地獄界、餓鬼界、魔界和動物界。這些境界是悲慘的,那裏痛苦掌握著一切。那是非常明智的,當一個人有能力這樣做的時候,就要訓練他的心意,讓他在還有時間來自我矯正或自我改善的時候,能夠了解他自己的心意作用。在危急的時候,當身體就要分離的時候,已經受過訓練和作好准備的心意,就能夠,至少若幹程度,自己不執著於顯現的痛苦;最佳狀況下,它會保持一個絕對不執著的觀察者,不會被牽涉到世間所有的善惡之中。這是勝過其它所有的修習,至高無上而無以倫比的。

  智者,認清了心意的狀態或情況,是叁界中最重要的,所以經常下工夫去訓練他們的心意,也勸告別人去做同樣的努力。那就是心意,它感受著業果的苦樂,它産生得失,在喜樂和悲慘境界中輪回生死。因此,它是最重要的,所以一個人在現在和未來,都要用正確的方法去對待、訓練和守護他自己的心意。

  姊弟現在是忉利天的天使了,被他的開示深深地感動,說他們以前從未聽過這樣的法。然後,他們就向他告別,右繞他叁匝,一直倒退到他的住區以外,接著騰入空中,就像棉絮被風吹起。

  095叁只大象的禅境預言

  另一個奇特的故事是有關於他的禅境,當時他住在一個深山林內,離清邁的任何村落都非常遙遠。那時大約是早上叁點,環境非常安靜,身體也很甯靜。他已經從睡眠中醒來並思惟著法義一陣子了,當他覺得心意傾向休息勝過思惟時,他就讓心意撤入最深的禅定,並在那兒休息了大約兩個小時。後來,心意局部地浮現出來,並停留在二禅的定境,在那裏一個禅境發生了。

  在這個禅境裏,一只非常龐大的大象趨近他,跪下來,好像邀請他爬上去。他於是爬上它的背,就在當時,出現了兩個比丘,各騎在一只大象上面,在後面跟隨著他。他們的大象也很大,只比他的稍微小了一點點,叁只大象都顯得一樣美妙和優雅,看起來有點像國王的大象,它們能夠知道主人的每個意願。

  當兩只大象走近時,尊者阿迦曼所騎的那只就領頭向前面約一公裏的一座山前進。從他的潛意識裏,似乎是他領著兩位比丘走出世間叁界(假設的、相對的),不再回來。到了山頂,他的大象就領著他們走到一座小山頂上的洞穴,那是大山的一部份,當它到了洞穴就走進去,轉過來面對著洞口,至於兩只跟隨的象則趨近並面對著它,它們的背部則留在洞口。

  尊者阿迦曼接著對他們說話,好像跟他們道別說:「這是最後的時刻了,當我的「有」和「生」將從有情世間被絕對地切斷的時候,這將要在這裏結束,絕不再回到生生死死的世間了。我希望你們回去實踐你們的自我開發,很快的你們就會跟著我走入像我現在一樣要去的方式。一個有情生命要能夠離開這個痛苦世間,它充滿了阻礙的影響力,絕不是像要去參加一個娛樂活動那麽容易的。它是如此嚴重地違逆情愛之流,因此,它需要全心全意的奉獻,這種奉獻是由對身體的全然不執著所支持著。這些是橫渡生死界的必要條件,爲了那件大事,爲了橫渡墳墓所必需的(作者說,怕死就將再死。)

  「我這一次的離去並不是一個人即將崩潰,而是從諸蘊中解脫,斷除了所有遊離不斷的貪欲並遠離了所有的憂慮。離開有情衆生大都不願意離去的諸蘊牢籠,就像一個囚犯離開了監獄,沒有任何的惋惜。在我走的時候,不應該有悲哀或憂傷,因爲那只會增加無益的痛苦。」

  在開示結束的時候,他告訴兩個年輕比丘牽著他們的大象離開他回去。大象們一直都靜靜地站著,好像籠罩著悲傷,它們看起來就像人的世界裏真正的大象,而不是禅境的一部份。它們都退到洞口,背對著尊者阿迦曼,但是接著又一次向後轉面對他,莊嚴肅穆地看著他。那時他的大象退入洞內較遠的地方,直到它的半個身體都沒入堅固的牆壁裏,然後他的心意就完…

《尊者阿迦曼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