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致覺行者 五 此時此地當下見法▪P2

  ..續本文上一頁你也不會信他了,因爲你知道它是真的、正確的。內在智慧生起時你就有了真正的自信。

  當你知道這點之後,法喜會再次生起。在我的練習過程中,我知道這點之後,我去睡覺了。第二天起床後,我再次開始來回經行。來回經行是因,知識再次生起。來回經行,就産生了知識。那時一條蜈蚣爬過來橫穿過我經行的小道。蜈蚣是因,我看到蜈蚣是果。我舉起蠟燭去找蜈蚣,沒找到,我又來回經行。來回經行是因,知道戒定慧是果。知道了集蘊。蘊象船或容器,你用它來裝東西,用它來與外界抗爭。如果這個容器是好的,你可以用它去取水,這樣你就有水喝了,但如果這個容器破了,你就不能得到水了。

  在經典裏這被稱之爲較高的道德訓練、心的訓練、智慧訓練。我們可以來比較一下經典和實修經驗。當戒生起時,戒作爲工具去除粗顯的煩惱,戒在我們心中了,因此這種戒只從覺性的培養中來,不是持戒。我們通過練習培養了覺性,結果戒就産生了。我們明白這點,就會理解戒真正能去除粗顯的煩惱。當粗顯的煩惱移去了,戒就出現了。我們種下果樹,香蕉樹、椰子樹、棕榈樹時,樹芽長出來了,但要見到果實我們得等樹芽長成。見到果實,那是結果而已。

  請精進地用功,全力獻身于培養覺性。不管別人說什麼,我們都不必管它。即便你做功德或布施很多錢,你也不能明白這個經驗。即便你研究了許多經典,同樣不知道。因爲做功德、布施、研究經典與這個無關。這個能真正化解苦。當我們能治苦,我們無論走到哪裏裏都自在。我們爲人父母、或作教師、或爲人子女,或作警察、或是出家人,不管什麼身份,我們都自在,因爲貪癡嗔消失了,粘著消失了。我們必須一次又一次地複習這目標,以免忘記。當你真正看到它,你就會永遠不會忘記。我自從看見之後,就從沒有忘記過。

  現在我們漸漸知道什麼是定。有兩種定:叁摩地的定是無明的定。它只是讓心暫時平靜。內觀意味著清楚地看見、真正地知道。它是不同的一種定。培養覺性,定自動會生起,因爲它就在那裏。這種定是清淨不粘著的,不含貪嗔癡。

  當別人對我們說話時,覺性立即出現。這好象有兩個人都跑著去坐一張椅子,覺性升起了覺性就坐上這個椅子,貪嗔癡就不能占領這個位置了,因爲覺定慧在那兒了。圓滿了,圓覺在那兒,虛空也在那兒。象一個空的玻璃杯,雖然我們看不見空氣,但知道裏面充滿了空氣。當我們將水倒進這個杯子時,水就代替了空氣,所有的空氣。覺性也是這樣代替了煩惱。我能真正地向你保證這點。假設有人對我們說壞話,覺性就會出現,我們能清楚地看到它。父母長者曾這樣教導:當有人罵我們或對我們說壞話時,我們應該忍耐不生氣。但事實上我們不能做到,因爲我們沒有看清它。現在任何人對我說壞話都沒關系,因爲自在在那兒了。作爲這個色身的主人,我們要成爲什麼樣子,這取決于我們自己了。如果我們練習,我們就會清楚地知道及真正地看明白。我能向大家保證。若不培養覺性,沒有這個使智慧産生的心,那麼這個人就不會擁有它。但它早已在每個人的心中了,因此我們應該互相尊重。

  知道戒之後,我們接著會知道貪欲。貪欲是指那些使我們暫時感到甯靜的事或物。貪欲就是粘著。這稱之爲感官上的貪著。欲漏,受欲的控製;有漏,受生或苦的控製,這時存有和生;無明漏,無明是不知道。現在我們漸漸知道了欲,如權力欲、金錢欲。有欲的人會粘著名聲、金錢、榮譽。我並不是批評任何人,我只是直接地告訴你們。練不練習全由你自己決定。當我們知道了欲,我們就明白欲是苦,欲漏是苦,有漏是苦,無明漏是苦,因爲不知道,所以苦。我們也會知道止定。人們可能會以不同的表達方式描述它,而我們真正知道定是什麼。我們知道定的所有階段,因爲它已在我們心中。我們把倒蓋著的碗翻過來時,覆蓋就打開了,正是教授大家的這個——手臂移動手掌翻動的方法。

  培養覺性,淨定就會自然生起。因爲它一直在那兒。它不會粘著,沒有貪嗔癡。

  這是一種強化訓練。我沒有根據經典來教授,它可能某些地方與經典相沖突,但我還是以這種方法教導大家。因爲你根據這種方法來練習,你才會知道這個方法。如果你研究經典,當別人問你時,你會不知道。我曾經遇到的許多老師就不知道。手臂動是因,智慧升起是果。因果相隨行。

  接下來我們會知道善與惡。對于任何身惡業,我們會知道它如何有害,如果真有地獄,我們將墜入哪個層次。對于任何語惡業,我們會知道它如何有害,如果真有地獄,我們將墜入哪個層次。對于任何意惡業,我們會知道它如何有害,如果真有地獄,我們將墜入哪個層次。對于任何身語意綜合惡業,我們會知道它們如何有害,如果真有地獄,我們將墜入哪個層次。

  對于任何身善業,我們會知道它如何有益,如果真有天堂或涅槃,我們將生向哪個層次。對于任何語善業,我們會知道它如何有益,如果真有天堂或涅槃,我們將生向哪個層次。對于任何意善業,我們會知道它如何有益,如果真有天堂或涅槃,我們將生向哪個層次。對于任何身語意綜合善業,我們會知道它們如何有益,如果真有天堂或涅槃,我們將生向哪個層次。

  知道的因早已在每個人內心,現在正覺醒過來。覺性的培養適應于每一個人。如果你還不相信,你可以試一試,我能保證不出叁年你會真正地知道。如果我們練習正確,結果就象我們種植的飽滿的谷子;如果我們練習不正確,結果就會象幹癟的谷殼。如果你在一個不恰當的地方挖井,你就挖不到泉水;如果你在正確的地方挖,你就能得到泉水。同理,如果你練習正確,你就會得到好的結果;如果練習不正確,你將沒有收獲。

  當一事件發生時,我們知道地、水、火、風四大一起在運作。我們明了它如何生起。接下來我們將知道苦盡。苦盡了時,它將毀滅一切。關于苦盡,我不相信任何人的話,除非我親見。當我們自己走到終點時,我們自己有智慧知道。

  戒是去除粗顯的業的工具。當粗顯的業去除了,戒生起了。定是去除中等的業的工具。當我們知道了中等的業,我們會知道定。慧是去除微細的業的工具。當微細的業去除了,慧就生起了。這生起的慧是內觀的智慧。因爲它在我們內心深處,我們知道它。我保證每一個人毫無例外,不論男人、女人、何種宗教,都能知道它。當我練習這個方法時我還是穿短衫長褲的在家人。見道之後我將這個方法教導給我的父母兄弟、叔嬸,共教了叁年。他們知道了,但知道得少,但他們知道真正的出家,知道世俗的出家,知道世俗谛、究竟法、八正道、四聖谛。他們的心已從普通人轉向聖者行列。

  他們說涅槃是從二元對立中抽離、超越出來,完全地認識自己。有四種層次知識生起:首先,我們知道苦盡,但我們只是知道一會兒,持續時間不長;接著,我們知道得長一些,象一個較大的燈泡;接著,我們知道得更長久一些,象一個更大的燈泡;最後,我們完全達到苦盡,並且一直持續知道,象全亮的燈泡或最強烈的太陽光。

  有各種各樣的智慧升起。我們得真正地知道。這需要學習和練習。學習是指移動手臂,練習是指舉掌放掌。經過學習和練習之後,自然就會結果。我們將不再有任何疑惑,因爲我們知道一切,我們也知道苦盡了。

  緣起法只是一個名詞。如果我們想在我們的練習中見到它,我們須種下因—那就是練習手部動作的移動,這樣智慧就會升起。當智慧升起時再談論緣起法,我們立即明白。

  現在我們一步步地接近我們的結論了。通過練習培養覺性,漸漸看到念頭,看到我們的心。我們象拳擊手一樣練習:當鈴聲一響,拳擊手馬上出手。我們要一步接一步經常練習。象足球場上的足球一樣,如果人們不停地踢它,它必然會繼續滾動;如果人們停止踢它,它就會自動停下來:既不會戰鬥了也不會逃跑。我們要從念頭中走出來,走出窟穴,生活在光明中。我們要時時刻刻看清我們的心。心念一開始動時就知道它,覺性立即出現,象隔欄隔掉所有可能的危害。盡管外面的世界是騷亂躁熱的,而我們的世界是一片祥和平安。讓我們成爲這樣。

  

《致覺行者 五 此時此地當下見法》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