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爲什麼不能心外求法?

  爲什麼不能心外求法?

  153問:我有幾次在練習時感覺呼吸越來越弱快要停止了,請問老師入定後會出現胎息嗎?高月明:“止息”真正的意思是指在通過關注呼吸的方法訓練心時,在獲得高度心力境界中對呼吸的感知體驗是若存若亡或是胎息的,因此止息不是要你去把呼吸變弱或停止。止息映射的是心意集中的境界高度,而不是停止呼吸

  

  154高月明:例如在宗喀巴所說“每日晨息一千數定能催壞其非時橫死”中,能夠催壞“非時橫死”的不是“呼吸”,而是在專心致志數一千次呼吸過程中對心意進行“一千次”的集中聚焦進而帶給身體上的健康效應。這種效應與呼吸無關,而與心意的高度集中直接相關。記住:心法是最高法!控製生命機能的是心!

  

  155問:爲什麼有人會說他最困惑的是不敢進入深禅定?高月明:在修禅定之初我也曾出現過類似困惑,原因卻格外簡單:即,當一個人根據平時打坐體驗到的幽靜、孤寂和玄冥,進而去推測進入到深禅定中就是進入到更幽靜、更孤寂和更玄冥的狀態時,他就會恐懼進入到這種好像是獨自一個人被關在棺材裏的感覺

  

  156高月明:因此是人們對空境體驗的錯誤性推測認識産生的完全不必要的恐懼。什麼是正確認識呢?答:對空境的體驗不是去體驗幽靜玄冥的境界,而是去體驗清清楚楚、靈靈明明和活生生的意識,因此在深禅定中你會體驗到十分的清醒清楚,心靈十分的自由和愉悅、安詳、祥和,無限的喜悅、大極樂和大自在。

  

  157問:對呼吸的感知強弱程度,可以作爲衡量心意集中強弱程度的量尺嗎?高月明:當一個人十分放松打坐在哪裏,無論腦中想著什麼,時間長了,也會出現好似對呼吸的感知若存若亡的現象。此感知非彼感知,爲避免誤解,因此不要去執著于用對呼吸的感知去衡量什麼,在深禅定中對呼吸的感知是忽略不計的指標。

  

  158問:什麼是“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高月明:學佛的終極目的沒有二個,只有一個:證悟到生命宇宙的實相。以滾滾長江東逝海爲喻,大海喻爲實相,長江喻爲學佛的幹流“以戒爲定基,因定而生慧”,而以彙入長江的萬千支流喻接引衆生的八萬四千方便法門。

  

  159問:在⦅金剛經⦆“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中,見“非相”即是見“幻相”,即是見“如來”見“實相”,那麼要去見的到底是怎麼樣的“幻相”呢?高月明:如果見到這個“幻相”就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而悟道了。到底是怎麼個幻相,我用比喻說明一下:比如說,在邏輯上,有一支筆畫出了五彩缤紛的世界。

  

  160高月明:而核心奧秘是,這支筆突然發現自己也是被畫出來的。而假設筆再追問自己又是被誰畫出來的,那麼這個提問卻是愚蠢是的,因爲這是非邏輯性的。波粒二相性直接證實的就是這種非邏輯性,即什麼都是波粒二相性的。例如:蝴蝶、你在看蝴蝶的眼睛、在思考蝴蝶和波粒二相性的大腦都是波粒二相性的。

  

  161高月明:因此在⦅金剛經⦆“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中的“如”是“好象”的意思,即世界一切景象好象是夢幻泡影的,所以這個“夢幻泡影”只是一個比喻,而被比喻的真正的幻是“一切皆幻”,注意了,此時所說的一切皆幻是以言顯義,得義言絕的一切皆幻!是本質上的一切皆幻!是第一義空的一切皆幻!

  

  162問:爲什麼精通波粒二相性理論的物理學家不是悟道者呢?高月明:物理學家如同煉鋼工人,我們在借用其煉出的鋼鐵製造登月的航天飛機。在修證佛法理悟實相上,波粒二相性給了我們一架航天飛機。因此第159~161條微博非常重要。不斷深入以波粒二相性理解悟入佛法,你就會不斷深入發現一層又深一層的奧秘。

  163問:什麼是芥子納須彌?高月明:每一處細小空間都如同是未被開啓的“信封”,當看的一瞬間,一切就崩潰爲了實在。而實在只是幻相,就如你看3D電影時會以爲平面的屏幕中存在一個立體世界一樣,宇宙中並不存在空間大小內外之分,因此佛經中芥子納須彌只是比喻,目的是要你超越邏輯見諸相非相一切皆幻。

  

  164問:什麼是法無定法?高月明:以讓世人悟入實相的結果爲導向,至于采取什麼樣的漸次方便方法則是因機說法、因機製法和當機說法的。正因爲此,承載佛法的佛經才會有許多部。記住:佛法不是實相,佛法是指向實相的標示牌。實相只有一個,而標示牌則是可以根據地形有許多個的。

  

  165問:禅定時眼睛如何看著?高月明:第一在意數呼吸時眼神的注意力是盯在牆上或離牆約20厘米虛空中的,因爲觀想出的水晶球是在哪裏的。第二在覺空入定時如同手如何放著舒服眼睛就去如何看著舒服即可:一般眼神的注意力放在面前約1.5虛空中或直接盯在牆上某一處。記住:以眼睛放松舒服地看著爲第一標准。

  

  166問:爲什麼說心外無法和不能心外求法?高月明:佛法核心奧義是:色身妄想及山河虛空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物。證悟佛法即是去證悟這一點。因此心外無實相,實相是一切皆是幻相。所以若去求一個“心”外的儀式、能量和什麼的都是在南轅北轍。包括佛法、一切皆是心中物!即所謂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167問:修行中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各種欲望?如何合理發泄?高月明:沒有人會因爲你的食欲、睡欲和欣賞音樂等等正常之欲而責備你,當然這些欲望也不違背法律和道德,所以正常表達即可,正常表達即是合理發泄。凡是違背道德法律的欲望都要被轉化和壓抑!否則,一錯再錯,日子難過!

  

  168問:“靈識”是由“中微子”組成的嗎?高月明:首先中微子是組成人體原子中的“砂粒”。若中微子是實有,那麼世界即是“一合相”,佛祖在≪金剛經≫中說“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然而不可說的一合相究竟是什麼?大家是如何認爲的?

  

  169問:什麼是一合相?高月明:≪金剛經≫: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解釋:第一如果中微子及原子是實有,因爲實體之間是不具相互感知對方的能力,例如石頭與樹之間是不具有相互感知對方能力的,所以若世界是實有的,那麼關鍵是你與石頭、樹都是由一模一樣的原子構成,而你也不應有具有任何感知能力

  

  170高月明:第二假設在世界是實有的情況下而又存在一個感知,那麼這個感知就只能是一個離開人體而存在的“心”。然而整部≪楞嚴經≫完全否定了離體而存的“心”的存在。因此假設由原子構成的世界是實有體的話,那麼世界中就不應該存在任何形式的感知,世界就是一個實體性的、死性的“一合相”。

  

  171高月明:≪金剛經≫: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解釋:一合相只是一個象征性“名”之爲的表達。佛經中只有第一義空是不可說的,一合相即是第一義空,即是實相。實相是一切皆是心中幻相,“真”一合相是微塵、叁千大千世界等都是心中幻相。

  

  172高月明:從以上可以清楚看到:第一、若世界是實有體,即不應存在任何形式的感知、心靈或叫靈識。第二、一合相是一切皆是心中物的一合相。第叁、若從一切因緣法最終了無所得的角度去理悟實相就多繞曲和艱澀難懂,而今通過物質(光子、原子)的波粒二相性角度去理悟實相就變得非常清楚、簡單和直接。

  

  173問:真的存在叁千大千世界嗎?既然叁千大千世界也是“心”所顯現,那麼我可以創造出一個世界然後生活在其中嗎?高月明:爲了理解到底“心”是如何顯現出叁千大千世界的,我們先看物理學上一個被稱爲“20世紀隱藏得最深的秘密之一”的“多世界理論”。

  

  174問:什麼是多世界理論?高月明:這一理論說,在我們的身邊存在著許多條平行發展的宇宙。與每一宇宙相對應的都生活著一個不同版本的“你”。例如在某一宇宙中你已經死了,另一宇宙中你卻還活著,也許已經成爲了乞丐,或是總統。在別的一些宇宙中,你實現了曾經無法實現的願望。

  

  175問:爲什麼這麼“荒謬的”和在50年前被其他科學家批評爲徹頭徹尾精神分裂性的理論會被科學家艾弗雷特提出來,而今天又被部分科學家所支持呢?高月明:原因來自于在一百多年中物理科學上一直未能獲得合理解釋的波粒二相性。就是說,爲了解釋光(物質)爲什麼即是波也是粒子的,艾弗雷特提出:

  

  176高月明:(續)在觀察的一刹那,宇宙就分裂爲兩個,在一宇宙中光是波,另一宇宙中光是粒子。這樣就在觀察的一刹那,你就創造出了兩個版本的宇宙,當然也就同時出現了兩個版本的“你”。例如在一宇宙中你踢到了石頭,另一宇宙中你踢到的卻是空氣。如此,不斷的觀察也就不斷分裂出無數個宇宙和你。

  

  177問:什麼是叁千大千世界?高月明:一個日月圍繞照耀之下的時空爲一小世界(如同一個太陽系),一千個小世界稱爲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爲一個大千世界。因爲是叁個千相乘,因此稱爲叁千大千世界。叁千大千世界不是一個數目概念,而是喻指有無數個世界。

  

  178問:多世界與叁千大千世界有什麼區別?高月明:多世界是說有無數個世界,每個世界都是你創造出的,每個世界裏都有一個不同版本的你。叁千大千世界是說有無數個沒有你存在的外在世界。叁千大千世界可以認爲是在橫向空間中存在著無數個世界,而多世界可以認爲是在時間豎向方向分裂出的無數個世界。

  

  179問:真存在叁千大千世界和多世界嗎?高月明:第一、叁千大千世界只是一個象征性的比喻。≪金剛經…

《爲什麼不能心外求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