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中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即“如來所說叁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假設真的存在一個外在的叁千大千世界,那麼實相無相就變成“實相有相”了,因此所謂心外無物,叁千大千世界也是心中幻相。
180問:存在多世界嗎(或者說,一個世界兩種感覺的疊加)?高月明:多世界是科學家在無法解釋非邏輯性的光爲什麼即是波也是粒子時被“逼”出來的邏輯理論,注意:即此理論是以在世界爲實有前提下發展出的邏輯理論。然而世界非實有,因此也無法分裂出許多個實有的世界或說實有感覺的疊加。
181問:那麼“心”是否會創造出一個世界?或者說創造出一個極樂世界,以及這個世界在哪裏?高月明:第一、佛祖創建佛教的目的是讓世人離苦得樂。第二、方法是悟道成佛。爲什麼悟道就能離苦得樂?或者說佛與凡夫的區別是什麼?答:對“一切唯心所現”,一個是實證性的“真相信”,另一個是“假相信”。
182問:爲什麼真相信就能離苦得樂?高月明:真相信者,因爲是實證者,所以就會對一切事了然于心。如果把人生比喻爲一臺戲,證悟者就如同是這臺戲的編輯、導演和演員,大千世界、多世界只是個概念,與生死都是劇情,悲劇、喜劇皆是起心動念,因此證悟者就徹底解脫了諸苦和生死,得大自在(大自由)。
183問:爲什麼“假相信”就會活在世間諸苦中呢?高月明:與“假相信”或者用另一句話來說是“附庸相信”相對應的是,因未明生命宇宙的真相,即一切皆是心生幻相,“凡夫”就執虛爲實,其起心動念多生疑情和執著妄想,因此就會糾纏和自陷于世間諸苦中而心不自在。
184問:那麼極樂世界在哪裏呢?高月明:世界非實有,一切皆是心中物,因此極樂世界就在“汝心頭”!佛的世界之所以是極樂的,是因爲“佛”的起心動念是極樂的,所以≪金剛經≫中佛會言:“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因此,一切緣起于至誠至敬的發大慈悲心,發大菩提心!一切唯心所現!
185高月明:所以不要試圖去創造一個外在極樂世界的存在,當下的世界就是極樂世界,你本來就在極樂世界中!因此努力去創造當下美好生活吧!凡夫之所以是“凡夫”,是因爲他自己不知道自己本來就是佛!從來都是佛!原來如此!本來如此!如來如此!
186問:對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我初步體驗到了能生起察覺,察覺所剩下的那個東西。老師說,察覺到妄念的當下就是空境,又說不斷察覺就可以了,我一開始對此理解有偏差,一直想著要去察覺到妄念,而實際情況是,只要沒有入定,肯定就在妄念中,所以不用再去哪裏找妄念了,只要一直察覺就可以了,
187(續186問)經過較長時間練習不斷察覺,現在可以說是有一定體驗了,請問我的理悟是否正確?高月明:很好!正確!記住:入定不是入到一個無知無覺的狀態。在沒入定之前,對空境即定境的體驗不是去體驗一個“沒有妄念的狀態”,而是去體驗一直清清楚楚著妄念的狀態。一直在清楚著妄念就一直在修定中!
188問:關于境界,初學者肯定都向往,許多師父在傳授方法中也會講到境界問題。“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老師從不談境界,所以我接下來還是不斷察覺就好了。高月明:所謂“境界”無非是一種體驗,而所有能被描述的境界都是在眼耳鼻舌身意中描述,當然都是虛妄,真境界即如來境界不可被描述,只能被“指”
189問:不斷察覺的頻率是否越快越好?高月明:比喻說明:我練習騎車時,是通過以一只腳不斷嘗試站上正在運行著的自行車踏板的方式,最終獲得可以平穩站在自行車上的能力然後才學會騎車的,如果把一直站穩在自行車上比喻爲一直站穩在定境中的話,不斷嘗試站上自行車踏板的動作就如同是不斷察覺,所以
190高月明:第一、練習不斷察覺的目的不是加快其頻率,而是通過不斷的去察覺而不斷的體驗到定境即空境的方式而逐步獲得和延長站在定境中的能力,因此雖然不斷察覺相對來說頻率越快越好,但有一個心理能力上的上限,即不能快于每秒鍾一次;
191高月明:第二、例如,在練習不斷察覺3個月後,不是一個人的不斷察覺的頻率加快了,而是減慢了,因爲修習禅定進展的標准是,可以在一次察覺的當下停留和體驗在定境中的時間延長了。對延長定境的體驗是“原來是我”和“住看清楚”。
192問:近視者禅坐時是否要把眼鏡摘下?高月明:寒冷高原上和尚們禅坐時是要戴帽子的,爲了保證暖和,穿衣、披毯與戴帽都是可以的,同樣,爲了保證可以和正常視力者一樣的禅坐時視覺清楚上的效果,帶眼鏡去禅坐是完全可以的。戴帽與戴眼鏡沒什麼區別。注意:禅坐當然要輕裝上陣,但不要被錯誤認識框住。
193問:健康秘訣是什麼?高月明:答:心悅勝百藥。每時每刻,你的每一皺眉,每一憂慮,每一憤怒、每一開心,每一喜悅,都會直接以大腦神經系統發放電流和激素的方式向身體中每一個細胞下發著與之相對應的指令,由此決定你是否會變得虛弱易病或十分的強壯健康。記住:你的心靈即大腦控製著一切生命機能。
194障目知秋問:無我無作無受者 善惡業報亦不失。既然無我,爲何善惡業報亦不失?無我無作無受者,那報與誰?高月明:你把無我和業報兩個概念混在一起而“淆”了。第一、無我是指沒有一個“真實我”的存在,一切皆是心生幻相,而若要去找出一個心生幻相的“心”也是在妄中說妄,即是覓心了不可得!
194問補充1——障目知秋問:高老師:那我就問下一個問題,那爲什麼會有我現在的生命?也可以問成:爲什麼會是這個表現形式?也可以理解爲在問:真如自性和業
佛祖釋迦牟尼在佛經中對類似問題的回答是:“法爾自然”,意思是:“這個”!就是這個樣子的!爲什麼佛祖會這麼說?你是怎麼認爲的?
194問補充2——障目知秋問:難道佛悟的就是:“法爾如是”。如果是這樣。。。。高老師,我鑽不出來了
佛祖悟到的是一切皆是心生幻相。一切包括佛法、衆生、菩薩、小鳥、山河、清風、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過去、未來、現在…。
195問:難道佛悟到的就是“法爾如是”?高月明:佛悟到的當然不是“法爾如是”。“法爾如是”用另一句話來說就是“第一義空不可說”,或者“實相不可說”。因爲凡所有說皆是幻中說幻和在邏輯中說。例如:佛經中爲什麼會經常說“無始以來”呢?因爲時間是幻相,所以談論開始與結束是邏輯問題和(續)
196高月明:在實相中不被允許談論的問題。因此,你一開始問的“爲什麼會有我現在的生命?也可以問成:爲什麼會是這個表現形式?”的問題,是沒有邏輯答案的。回答也只能是“法爾如是”。正所謂: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實相無相。一切皆是心生幻相!
197問:難道世界存在是夢幻嗎?高月明:金剛經中說“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注意:佛祖此處說的是“如”(即“好像”的意思)和“應作如是觀”(即應該這麼看待的意思),佛祖並沒有說“是”夢幻,所以唯心所現的幻相不是夢幻的“幻”,心也不是作出夢境妄想心的“心”。
198問:心理力量(心靈力量)可以治愈癌症嗎?高月明:當然可以。原理:第一、任何人身體中每天至少都會産生超過3000個癌細胞,爲什麼人們沒有都得癌症呢?原因是所有癌細胞都被正常發揮的免疫細胞給咔嚓咔嚓地消滅清除掉了。第二、只要通過一種方式讓免疫力超強發揮就可以殺滅身體中所有的癌細胞了。
199問:每一個人的意識都因爲經曆而不斷改變,小時候的我和現在的我在意識上截然不同,那一個才是真正的我? 高月明:一位埃及導遊指著一大一小兩具木乃伊說:那具小的是同一個法老小時候的木乃伊,大的是他老死時候的。本問題回答完畢。
200問:是什麼讓您發起信心用“心的力量”去治愈疾病的呢?高月明:一開始是對一句話的相信,其後是對心理科學、生理學和生命科學的研究而完全、確定性的相信的一個科學事實:心,即大腦控製著一切的生命機能(包括免疫力、內分泌等),只要用一個方式增強這種控製力,一個人就可以治愈任何疾病。
《爲什麼不能心外求法?》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