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空間與時間是一種幻覺
我們活在時間裏,走在空間中,然而對時間與空間的感知卻是一種幻覺。在本質上,根本沒有時間、空間這回事(這需要你仔細研讀本篇文章及做深入思考)。這是爲什麼呢?
第一節:什麼是相對論
爲了明白時間與空間的虛幻性,我們要理解“相對論”,以及相對論是如何帶給我們“時間變慢,空間收縮”奇異現象的?雖然理解相對論比較費腦力,但卻是一件不可思議和十分有趣的事情。
愛因斯坦最早對相對論的思考起始于14歲那年他問老師的一個看起來十分簡單的問題:“如果我以光速飛行,我的臉在鏡子裏就看不見了嗎?”爲了說明愛因斯坦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我先做幾點小說明:
一、是光子反射讓我們看到自己的臉
記得我在十歲時,一次一位小朋友提出了一個問題:“世界上什麼東西最快?”結果有說馬的,有說鷹的,也有說火箭的。最後大家統一了答案:只有眼睛最快。爲什麼呢?因爲在你一眨眼的瞬間就可以看到遠處的大山。這一眨眼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理由就這麼簡單。
這個現象現在看來也是完全正確的,只不過那時不知道是“光”的速度快而已。就是說,那時我們以爲看到山,是因爲我們的眼睛“夠”到了山,所以說眼睛去“夠”的速度很快。實際上,不是人的眼睛去“夠”到山,而是山上反射的太陽光射到了眼睛裏。所以,實際的速度是光的速度。
更清楚地說,我們可以想象光是像乒乓球一樣的粒子,而之所以你能看到青山,不是青山放射出“光子”射進眼睛裏,而是由太陽放射出來的“光子”先射到青山上,再反射到你的眼睛裏的。如果沒有陽光我們什麼也看不到。實際上,我們永遠看不到一個不發光的物體,我們看到的永遠是這物體對太陽光的反射,而不是物體本身。比如,大家都知道月球本身不發光,我們看到的月光是被月球反射的太陽光。
所以,我們之所以會從鏡中看到自己的臉,是由燈光或陽光照射過來的光子射到臉上,光子再反射進鏡子中,然後光子從鏡中又反射進眼睛裏,這樣我們就看到了自己的“臉”。
二、光速不變原理
在愛因斯坦創建相對論以前,人們已經證明了光在任何一個運動系統中的速度都是每秒30萬公裏。這一定理就被稱爲“光速不變原理”,相對論就是以這一定理爲基礎創建出來的。這一定理說的是一個什麼現象呢?
現在想象你站在一處小型的火車站站臺上,一輛火車以每秒 30米的速度由西向東行駛。而你的一位朋友坐在火車上,這時他用手向東扔一只乒乓球,這只乒乓球的速度是每秒3米。對于站在站臺上的你看到這只乒乓球的速度是“火車30米/秒+3米/秒=33米/秒”,就是你看到是乒乓球是以每秒鍾33米的速度向東運動的。而你的朋友在火車中看到乒乓球則是以每秒鍾3米速度相對于他在運動。
假設一位航天員靜止在太空中,他看到地球以465米/秒的速度向東轉動,那麼在他看到這只乒乓球則是向東以498米的速度在運動(乒乓球的速度3米/秒+火車速度30米/秒+地球轉動速度465米/秒=乒乓球的速度498米/秒)。這樣的物體速度簡單相加的定理是經典牛頓力學的。也是大家很容易理解的。
而光速不變原理的意思是,假如這個乒乓球換成爲“光子球”的話,那麼相對于你、火車上的朋友、航天員都會看到“光子球”是以每秒鍾3米的同一速度在向東運動。這一點讓人感覺到不可能,但事實就是如此。
叁、經典牛頓力學與光速不變原理的沖突之處
由以上理解爲基礎,愛因斯坦提出了一個矛盾的問題:假設愛因斯坦坐在一艘以光速運動的飛船上,面前3米處立有一面鏡子,那麼,1、如果按照牛頓的理論(爲了便于理解,我們將光速30萬公裏/秒縮短爲“3米/秒”),即如果“光子球”以每秒鍾3米速度在也以速度爲3米/秒的宇宙飛船上運動的話,光子球的速度應該被簡單相加爲“飛船3米/秒+光子球速度3米/秒=6米/秒”。就是說,光子球的運動速度應該是每秒鍾6米。這樣光子球就可以追上愛因斯坦的面前的鏡子,也會再反射回愛因斯坦的眼睛裏,他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臉了。
2、如果按照人們實際測定的,無論相對于誰,“光子球”永遠以每秒鍾3米的速度在運動的話,那麼當愛因斯坦坐著飛船以光速運動時,飛船、他、鏡子都以每秒3米的速度運動,進而一個從他臉上反射的光子也以3米/秒的速度運動,結果就會發生“愛因斯坦、鏡子、光子球”都會以同一個速度、同步並行地向一個方向運動。這樣的話,從愛因斯坦臉上出發的“光子球”也就永遠無法追上前面的鏡子,既然光子球追不上前面的鏡子,也就無法再從鏡子中反射到愛因斯坦的眼睛裏。這樣愛因斯坦就永遠無法看到自己的臉了。
所以,因爲牛頓定理被認爲完全正確,而光速恒定性也是正確的,這兩個理論結合到一起就産生了矛盾。雖然愛因斯坦提的問題十分簡單,但連老師也無法給出正確的答案。
結果,愛因斯坦最終找到了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點,也最終證明了,如果他以光速運動的話,那麼他可以看到自己的臉,但卻會發生奇異現象。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四、問題答案:時間會變慢,空間會收縮。。
首先想象一下,愛因斯坦乘坐一艘以光速叁分之二速度(假定光速爲每秒鍾運動3米),即每秒鍾2米速度運動的宇宙飛船上,從你面前向東運動。
在飛船上,距離愛因斯面前3米處立著一面大鏡子,這個鏡子的目的就是讓愛因斯坦能夠通過鏡子看到自己的臉。
在這時你看到,一個如乒乓球樣的光子以每秒3米的速度由太陽發出,射到了愛因斯坦的臉上。然後這個光子就以每秒3米的速度向愛因斯坦面前的鏡子出發。這時候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看到這個光子球相對于你來說,是每秒鍾走3米的速度在前進;而同時你也看到,愛因斯坦乘坐的飛船相對于你以每秒鍾2米的速度在前進。
在你的時間裏,你看到這個光子球,一秒鍾後就越過了愛因斯坦的臉一米的距離,這一點很清楚,大家也都能理解。所以,你會看到,你的時間過了3秒鍾後,這個光子才以愛因斯坦的臉爲起點,相對于愛因斯坦的臉走了3米的距離,而後射到了愛因斯坦面前3米處的鏡子上。
而關鍵點就在這裏了:在你看來,這個光子球在以每秒鍾2米的速度運動的宇宙飛船上,需要3秒鍾的時間才能相對于宇宙飛船中愛因斯坦的臉運動3米的距離。而這時,愛因斯坦也看到這個光子在他自己面前運動了3米的距離。就是說,你的時間是過了3秒鍾後,宇宙飛船上的光子球相對于你運動了9米的距離。而愛因斯坦卻看到,這個光子球,在自己面前只走了3米的距離,而時間卻只過了1秒鍾。
所以,在你看到這個宇宙飛船中的光子相對于你、在你面前、運動了3秒鍾的時間,走了9米的距離,你測量到的光速是“9米÷3秒鍾”=速度爲“每秒鍾走3米”。而關鍵點是,愛因斯坦卻感到只過了一秒鍾,光子在飛船上相對于他自己走了3米距離。由此愛因斯坦測量到的光速也是每秒鍾走3米。
所以發生了什麼事了呢?很簡單,你的時間過了3秒鍾,而愛因斯坦只過了一秒鍾。愛因斯坦的時間變慢了。在你感覺到在3秒鍾的時間裏,宇宙飛船以每秒2米的速度共計走了6米。而愛因斯坦卻感覺只過了一秒鍾,而飛船的速度是每秒鍾走2米,這樣愛因斯坦感到飛船只走了2米。相對于愛因斯坦來說,他的空間也縮短了。
而這就是相對論帶給我們的,當一個人以一個高速度運動的話,這個人的時間將變慢,而空間會縮短。(這裏要說明一下:宇宙中沒有任何物體能夠以光速運動,只能以接近于光的速度運動。而愛因斯坦那個問題——想象自己以光速運動,只是一個假設的思維。實際如果一個人真的能夠以光速運動的話,對于他來說時間將停止,空間也等于不存在)。
相對論帶給我們一個超越常識的現象就是,不是愛因斯坦主觀感覺上的時間過了1秒鍾,他的生命生理新陳代謝過程、牆上的鍾、手上的表都會慢下來,也就是說他真的會比你更年輕2秒鍾。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當我們認識一下到底什麼是時間就會清楚了。
第二節:什麼是時間
假如宇宙中只有一個原子,那麼時間對于它來說,就等同于沒有。爲什麼呢?因爲老人可以相對于孩子而老去。而只有一個原子存在的話,它永遠也不會老去,或者說從來也沒年輕過,因爲它找不到一個相比較的對象。空間也等同于沒有,因爲它相對于誰而有距離呢?既然沒有距離的話,空間就是不存在的一個事物。
如果宇宙中出現2個原子的時候,空間就出現了,因爲既然是2個原子,就肯定存在著距離,這樣空間也就出現了。當這兩個原子發生相對運動的時候,那麼它們之間的位置就會發生改變,而在這時,就要對這兩個原子之間發生的位置改變作一個標示,這時時間也就出現了。對原子之間不同的、序列性距離相等位置變化所作出的標記,就被稱爲時間。
進一步說,當一堆原子大到人的眼睛可以看到的程度——大到手表上的一個秒針,而且這個秒針以60個小的相同位置進行序列化移動一圈時,這一圈的距離就被表示爲“1分鍾時間”。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看到,時間是對“物體運動量”的度量。
在137億年前的一次“點”的大爆炸,突然讓宇宙産生了無法計數的原子,當然也隨之出現了無法計數原子間的相對運動。時間隨之産生了。在根本上,原子相對運動的速度是度量時間的標准,那麼原子運動的速度有多快呢?
在室溫25℃的情況下,每一個原子在空間中運動的距離是它本身體積的10兆倍。如果按照這一比例放大到人體的話,這個人就會在一秒內狂奔5兆米,也就是會橫穿過100萬個地球…
《爲什麼空間與時間是一種幻覺
》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