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聖潔的須彌陀,在過去諸菩薩被授記當天,沒有下雨也有水自地底流出來。相同的現象已在今天發生,因此你肯定會成佛。
(14) 聖潔的須彌陀,在過去諸菩薩被授記當天,星辰皆散發出華麗的光芒。氏星(Visakha)在月圓日出現。相同的現象已在今天發生,因此你肯定會成佛。
(15) 聖潔的須彌陀,在過去諸菩薩被授記當天,住在坑洞裏的蛇、貓鼬等,和住在峽谷裏的狐狸等動物,都自窩裏跑出來。相同的現象已經在今天發生,因此你肯定會成佛。
(16) 聖潔的須彌陀,在過去諸菩薩被授記當天,衆生的心中沒有不滿足之感,他們都滿足于自己所擁有的。相同的現象已在今天發生,因此你肯定會成佛。
(17) 聖潔的須彌陀,在過去諸菩薩被授記當天,衆生的病痛與饑餓都獲得消除。相同的現象已在今天發生,因此你肯定會成佛。
(18) 聖潔的須彌陀,在過去諸菩薩被授記當天,衆生得以暫時不執著于貪瞋癡的外塵。相同的現象已在今天發生,因此你肯定會成佛。
(19) 聖潔的須彌陀,在過去諸菩薩被授記的當天,衆生心中沒有恐懼。相同的現象已在今天發生,因此你肯定會成佛。
(20) 聖潔的須彌陀,在過去諸菩薩被授記當天,空氣清新、無塵無霧。相同的現象已在今天發生,因此你肯定會成佛。
(21) 聖潔的須彌陀,在過去諸菩薩被授記當天,空氣沒有惡臭的氣味,而充滿了天界的香味。相同的現象已在今天發生,因此你肯定會成佛。
(22) 聖潔的須彌陀,在過去諸菩薩被授記當天,天神與梵天(除了無色界梵天之外)都變得可見到。相同的現象已在今天發生,因此你肯定會成佛。
(23) 聖潔的須彌陀,過去諸菩薩被授記當天,牆與門,甚至山嶽都打開,不成爲障礙或阻礙物。今天這些牆、門與山嶽都有如無物的空間或天空。相同的現象已在今天發生,因此你肯定會成佛。
(24) 聖潔的須彌陀,在過去諸菩薩被授記的那一刻,沒有衆生的生與死發生。相同的現象已在今天發生,因此你肯定會成佛。
天神與梵天的鼓勵
來自一萬個世界的天神與梵天如此贊美與鼓勵須彌陀:「聖潔的須彌陀,持恒與熱誠地奮鬥、絕不退縮、精進地向前邁進。我們絕不懷疑,你是肯定會成佛的。」
第六章:省察諸波羅蜜
須彌陀菩薩對于燃燈佛的預言和天神與梵天的鼓勵感到很歡喜。在天神與梵天離去之後,他如此省察:
「佛陀是不會說意義含糊的話,也不會空口說白話。他們的話不曾錯過。肯定的,我會成佛。
一粒抛向天空的石頭肯定會掉回地上,同樣地,佛陀之言是永遠不會錯的。肯定的,我會成佛。
再者,生者必有死亡的一天。同樣地,佛陀之言是永遠不會錯的。肯定的,我會成佛。
再者,有如獅子從洞穴出來之後肯定會嘯吼,同樣地,佛陀之言是永遠不會錯的。肯定的,我會成佛。
再者,有如受孕之後必會出世,同樣地,佛陀之言是永遠不會錯的。肯定的,我會成佛。」
如此省察這些例子之後,須彌陀肯定自己會有如燃燈佛的預言一般證得佛果。過後他想:「好,我將透徹地探索十方(指叁界 )成就佛果的因緣之基本原則。」
因此他省察成就佛果的種種因緣,即:「佛行法」(Buddhakara Dhamma )。
一、布施波羅蜜
當須彌陀正在省察成佛的因素時,他首先發現到過去諸菩薩皆修習布施波羅蜜;它有如一條通向佛果的康莊大道。
他訓誡自己道:「須彌陀,若你欲證悟道果智與一切知智,你首先必須持續不斷地培育布施波羅蜜,以使它達到圓滿。當一個盛滿水的水壺被倒轉過來時,內盛之水全部流出,同樣地,須彌陀,你應盡你所有,不分上、中、下地布施予一切衆生。」
二、持戒波羅蜜
當發現與省察了布施波羅蜜之後,他繼續省察:「布施波羅蜜不可能是成佛的唯一因素,肯定還有其它因素有助于成就道果智與一切知智,我必須探索。」
如此省察時,他發現持戒是過去諸菩薩皆修習的第二個波羅蜜。
他訓誡自己道:「須彌陀,若你欲證悟道果智與一切知智,你必須持續不斷地培育持戒波羅蜜,以使它達到圓滿。若尾巴被夾住時,牦牛 會不惜性命地保護牠的尾巴,甯願死也不肯因掙紮而弄傷了尾巴。同樣地,須彌陀,你必須以四清淨法來持戒,即是(1)別解脫律儀 (patimokkhasamvara)、(2)根律儀 (indriyasamvara)、(3)活命遍淨 (ajivaparisuddhi)與(4)資具依止 (paccayasannissita)。它們是善業的根基。有如牦牛不惜性命地保護尾巴,你必須不斷地防護自己的戒律。」
叁、出離波羅蜜
發現與省察了持戒波羅蜜之後,他繼續省察:「這兩個波羅蜜不可能是成佛的全部因素。肯定還有其它因素有助于成就道果智與一切知智,我必須探索。」
如此省察時,他發現出離是過去諸菩薩皆修習的第叁個波羅蜜。
他訓誡自己道:「須彌陀,若你欲證悟道果智與一切知智,你必須持續不斷地培育出離波羅蜜,以使它達到圓滿。當人長期受困與時時刻刻受盡折磨時,他只會尋找機會逃脫。同樣地,須彌陀,你必須視欲、色與無色叁界爲牢獄,並尋找出離以逃脫叁界。」
四、智慧波羅蜜
發現與省察了出離波羅蜜之後,他繼續省察:「這叁個波羅蜜不可能是成佛的全部因素。肯定還有其它的因素有助于成就道果智與一切知智,我必須探索。」
如此省察時,他發現智慧是過去諸菩薩皆修習的第四個波羅蜜。
他訓誡自己道:「須彌陀,若你欲證悟道果智與一切知智,你必須持續不斷地培育智慧波羅蜜,以使它達到圓滿。比丘不分上中下地逐戶托缽以獲得足夠的食物。同樣地,須彌陀,你必須時常向一切有學問的人請教。不管他們的學問有多深,都向他們發問以請教應懂的知識。譬如問道:「先生,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錯?什麼是對?」等等。你必須致力于成就智慧波羅蜜。當你成功圓滿它時,你將證得道果智與一切知智。」
五、精進波羅蜜
發現與省察了智慧波羅蜜之後,他繼續省察:「這四個波羅蜜不可能是成佛的全部因素。肯定還有其它因素有助于成就道果智與一切知智,我必須探索。」
如此省察時,他發現精進波羅蜜是過去諸菩薩皆修習的第五個波羅蜜。
他訓誡自己道:「須彌陀,若你欲證得道果智與一切知智,你必須持續不斷地培育精進波羅蜜,以使它達到圓滿。身爲萬獸之王的獅子無論是在蹲伏、站立或行走的姿勢,皆具有毫不退減的精力與警覺。同樣地,須彌陀,你必須在每一生裏持續不斷地激起精進力。當你成功圓滿它時,你將證得道果智與一切知智。」
六、忍辱波羅蜜
發現與省察了精進波羅蜜之後,他繼續省察:「這五個波羅蜜不可能是成佛的全部因素。肯定還有其它有助于成就道果智與一切知智的因素,我必須探索。」
如此省察時,他發現忍辱是過去諸菩薩皆修習的第六個波羅蜜。
他訓誡自己道:「須彌陀,若你欲證得道果智與一切知智,你必須持續不斷地培育忍辱波羅蜜。絕不可因人因時而有所差別。若你能如此修持,你將證得道果智與一切知智。大地對一切異于其身之物皆不顯示愛恨之相,而只是默默地承受,無論它們是清潔與美好的,或是汙穢與惡臭的。同樣地,須彌陀,無論人們稱贊或輕視你,你都必須忍受它們。當你成功圓滿了忍辱波羅蜜時,你將證得道果智與一切知智。」
七、真實波羅蜜
發現與省察了忍辱波羅蜜之後,他繼續省察:「這六個波羅蜜不可能是成佛的全部因素。肯定還有其它因素有助于成就道果智與一切知智。我必須探索。」
如此省察時,他發現真實是過去諸菩薩皆修習的第七個波羅蜜。
他訓誡自己道:「須彌陀,若你欲證悟道果智與一切知智,你必須持續不斷地培育真實波羅蜜。你只可說真話,所說的話絕不可時真時假或因人而有真假。若你能只說真話,在圓滿了真實波羅蜜時,你將證得道果智與一切知智。指航的晨星絕不因季節的變異(如雨季、冬季或夏季)而偏移其軌道。同樣地,須彌陀,你絕不可偏移了八部真實之道,即是所見、所聞、所感、所知、所不見、所不聞、所不感與所不知。當成功圓滿了真實波羅蜜時,你將證得道果智與一切知智。」
八、決意波羅蜜
發現與省察了真實波羅蜜之後,他繼續省察:「這七個波羅蜜不可能是成佛的全部因素。肯定還有其它因素有助于成就道果智與一切知智,我必須探索。」
如此省察時,他發現決意是過去諸菩薩皆修習的第八個波羅蜜。
他訓誡自己道:「須彌陀,若你欲證悟道果智與一切知智,你必須持續不斷地培育決意波羅蜜。當你不動搖地圓滿了它時,你將證得道果智與一切知智。一座岩石山嶽在受到暴風吹打時,依舊穩固地立于原地,絕不動搖,同樣地,須彌陀,你必須時時刻刻如願行善。當成功圓滿了決意波羅蜜時,你將證得道果智與一切知智。」
九、慈波羅蜜
發現與省察了決意波羅蜜之後,他繼續省察:「這八個波羅蜜不可能是成佛的全部因素。肯定還有其它因素有助于成就道果智與一切知智,我必須探索。」
如此省察時,他發現慈是過去諸菩薩皆修習的第九個波羅蜜。
他訓誡自己道:「須彌陀,若你欲證悟道果智與一切知智,你必須持續不斷地培育慈波羅蜜和以無比的方式去修習慈心。對于所有來洗澡的人,不論是有道德或邪惡之人,水皆給與他們清涼,也爲他們清除塵土。同樣地,須彌陀,無論衆生願你幸福與否,你都必須平等地對他們懷有慈心,當你成功圓滿了慈波羅蜜時,你將證得道果智與一切知智。」
十、舍波羅蜜
發現與省察了慈波羅蜜之後,他繼續省察:「這九個波羅蜜不可能是成佛的全部因素。肯定還有其它因素有助于成就道果智與一切知智,我必須探索。」
如此省察時,他發現舍是過去諸菩薩皆…
《南傳菩薩道(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