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心靈成長——空海法師2012年實修開示 第七章 身心統合▪P4

  ..續本文上一頁

  學員:“把這個事事本無礙的光盤,最好照著五遍到十遍看,然後呢,我感覺會每看一遍,我會有不同的感覺,每看一遍都。這幾天呢我一共寫了有將近叁十來個自己的感受,太多了沒法說。另外,我還有個問題就是:什麼年齡段的孩子能夠學解脫道?”

  師父:“不限。”

  學員:“不限是吧,我時不時想,老子不是說了讓咱們跟嬰兒學嗎,就是出生嬰兒的赤子是不是佛陀的境界?”

  師父:“也不能夠這樣就說是佛陀境界,而是說出生的小孩子,他們心靈是維持比較純淨、天使的臉孔,就是維持比較純淨的心靈。”

  學員:“能不能搞一個解脫道的幼兒版本?”

  師父:“來,你來搞嘛。”

  學員:“因爲我感覺小孩出生以後啊,被大人加了太多的時間和界限,這個疆,那個域的,然後呢到幾十歲以後突然間遇到解脫道了,還得再解脫,太痛苦了,太慢了。”

  師父:“如果有人,當然,我是希望大家學了之後,您有了正確的觀念知見,所以這個就是這種淨化之路,恢複我們純淨的本心、清淨的心靈。如果你有了正知正見之後,我希望大家回到不管你是公司、企業、或各單位,都能夠逐漸去帶動。我們本身淨化、成長、喜悅,我們也讓更多人可以分享。那如果小孩子幼兒時期,他就能夠從小、小時候,然後接受了非常好的這種觀念啓發式的這種教育,包括在愛的教育情況下成長,那這個小孩子他的,不但他的心靈品質會維護的很好,而且他的潛能也會不斷的發揮出來。很好!希望你好好去發揮。”

  學員:“謝謝師父!”

  7、設計聞思的目標對嗎?

  學員:“師父好,我們去年聽道德經,師父說,如果學阿含經解脫道以後呢,會節省十年至少,所以說特別有信心。我多年這個特點就是特別喜歡覺悟,我個人定的目標每天看經叁個小時,再加上打坐其他有關的修行方面五個小時,我給個人從量上定了這麼個目標。有的時候師父的光盤幾乎都聽了,但是有點囫囵吞棗,有的太老覺著是恨不得一下子全部聽完。所以說在聽的當中呢,特別就是說,反正有這麼個意思,融入到師父講的這個道理來,談一個觀點就可以把它應用到實踐當中,所以我不知道這種設計這種目標是不是對的?”

  師父:“對。”

  學員:“而且呢,我最近還有這麼個感覺,就是原來吧聽過傳統文化,好像是融于一體的這個世界以後呢,這個笑特別多。因爲前一段時間聽了以後呢,光感覺累。所以說這一年多吧,確實感覺心裏邊比較柔軟。就是感覺從師父以後呢,確實感覺從慈悲心,從大慈大悲心和感恩的這方面去锲入以後呢,會特別容易融入到一體的世界。所以,現在我回來後籌備幼兒園,准備就開辦,有學校幼兒園以後呢,想把解脫道、弟子規融入到這個,搞成有特色這麼個,像于總似的,後來已經在籌備中。”

  師父:“很好,很好!”

  學員:“就是說,我現在這個,這個年歲呢,感覺特別高興,如果按這個設計的路子去走,還有什麼問題,請師父開示。”

  師父:“你說什麼?”

  學員:“就是說按我設計的這個每天聞思阿,這些。”

  師父:“不錯,這樣很好啊。他這樣算很精進用功,很精進用功。再來,就是我們進一步,聽了之後,我們進一步要去消化,然後曆緣對境的時候真的去做出來,這個是爲整個的理論跟實際結合,解行合一,這樣非常好。然後,進一步再行菩薩道,來利益更多人。非常好,OK。”

  8、旦得本,不愁末

  學員:“尊敬的師父,感恩師父慈悲。我這個很簡單,就是剛才安老師提到這個打嗝的問題,說師父打之後不打嗝了,我想澄清一下,不想誤解大家。然後呢,我覺得師父爲我們所開示的這個理才是真正的,我之前確實打嗝。我打嗝,兩叁分就講完,也是在聽到王鳳儀老先生的哲學思想的時候,是一個老師跟我講了十來分鍾,我就開始不停的打嗝,連打了好幾天,控製不了,沒有辦法直起來腰,我也不知道是爲了什麼。但是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裏邊,突然心一轉就不打嗝了。但是那個心是咋轉的,我在這就不講了。

  但是現在我還會去打嗝,但是我自己可以控製。然後我聽到師父所講的,知道根本在于我的身心沒有統合,如果我的身心完全統合、放松、柔軟,與法界融于一體的話,一切都會變成自然而然,非常就是這樣無拘無束的狀態。那個打嗝我覺得就是師父所講的就是中間還有沒有開的地方,有阻塞的地方在這裏。另外一個就是,我本來有一個問題,但是在師父開示的過程當中,這個問題呢…”

  師父:“不小心、不小心已經被解答了。”

  學員:“被解答了,所以我就簡單一兩句話說一下,就是我這一次聽師父講《事事本無礙》,感受到的就是,真正的修行就是在每一個當下,就是清醒明覺的活在每一個當下,就是真正的修行,就是體證極樂淨土。那當我有這樣一個認知的時候,我開始心中有了一個這樣的想法,就是我開始有一點排斥,就是過去我一定要持咒啊,一定要念佛啊,我一定要靜坐啊,或者怎樣,我開始覺得那些是框框,他束縛起來我。然後呢,如果說這樣的一些方式還讓我繼續去做的話呢,我的心當中就有一個自我說,就說我不願意這樣,而且我也不願意陪別人這樣。

  後來在師父解答的過程當中,我突然發現說,這樣的一種心是因爲有自我,我應該以一顆完全融入宇宙、法界的心,然後融入當下的衆生菩薩們,和他們一體,因爲我有夥伴他們現在需要這樣。那這會是一種要而已,是暫時適合我的一些夥伴他們所想要的。那我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就放下了自心的沖突,就覺得說我可以暫時融入。那同時又想到說,師父說要無爲、隨緣而作,但是師父也講無爲可以無不爲,那在隨緣的階段之下,我知道我可以以智慧來引領、來分享、來融入大家更高的這樣的真正的锲入修行的要領,就是時時刻刻清醒明覺的活在每一個當下,並且自淨其意,關照自我。

  所以我相信我自己也可以有這樣的能量,因爲每個人都是法界之子,我完全信任我和法界的這樣完全無縫的這樣的連接,所以我突然不再糾結這個問題,我可以無爲的融入,也可以爲一切的有智慧的引領,而成爲真正的修行的結果出來。所以這個問題在心裏邊就化開了,在這要向師父報告一下這個問題解決的過程還有沒有一些誤區,請師父開示。”

  師父:“不會,很好,很好。

  你體會的很好,這樣蠻好的。是這樣啊,我以前也有講過,但得本不愁末,我們如果知道什麼是核心,什麼是究竟法。你掌握住這個核心之後,我們可以诠釋各種方便法,來跟衆生互動。你如果知道這個,大家仔細聽啊,知道核心在哪裏,那我們可以看衆生的根基需要,用不同的方便法,讓衆生成長,跟衆生互動。如果我們只是堅持某個領域、某個方法,那很多會格格不入。

  再來,我們每個人,我們尊重我們的選擇,比如說,我以前持過咒,但是後來我覺得我不想持咒,那我覺得我沒有必要去持咒。好,如果我這樣的感覺,那我就尊重我心靈的感覺,我尊重我的需要,我不想持,那我就放下。那我喜歡做什麼,覺得做這樣比較有意義,能夠對自己的成長比較有益,那我就這樣去選擇。好,但不因爲我本身不想持咒,然後我就排斥別人,叫別人不要持,或是別人在持咒我們就數落別人,也不要這樣。我們曾經念過佛,但是到某個階段之後,我們不想念,好,不想念,因爲,我覺得說念那些,我不如用這個時間來做更多的自我充實,或是爲衆生服務,那我尊重我的選擇,但我們也尊重別人的需要跟選擇。所以,這樣就沒問題。

  OK,好,謝謝大家!”

  9、心靈深度的療傷

  好,你們的掌聲是在爲你們的生命的蛻變而鼓掌、而慶賀。(掌聲)。

  上這個《心靈成長 事事本無礙》的課程,這是我們在做心靈深度的療傷。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會遇到很多傷心的事,我們的心常常被我們傷過,或是被親戚、朋友傷過,所以你常常會提到:“我好傷心哦!”那是真的傷到我們這一顆無形的心。“我心碎了!”你看,我們的心常常是受傷,又是心碎,四分五裂,當然我講的是無形的這一顆心。我們現在所上的課程,就是怎麼樣讓我們受傷的心、破碎的心、四分五裂的心,讓它逐漸地愈合、愈合。

  而在這個過程,我知道會有痛苦、會有挫折、會有逃避。希望您給自己多一些鼓勵,給自己多一些溫馨與愛。最大的療傷力量就是您的鼓勵與您的慈悲、大愛。好好地愛自己這個心中調皮的小孩,他的心靈受傷,需要您的體諒、包容、鼓勵,需要您給他多一些溫馨與大愛。用愛來療傷、止痛,用愛來讓我們的生命成長、蛻變,爲我們每個人生命成長多一些鼓勵!(掌聲)

  當你能夠真的如實面對自己,您也才會真的去體諒別人、包容別人。記得,你真的能夠如實面對自己,愛護自己,您才會真的去包容別人、體諒別人。你會看到自己的心,自己那個調皮的小孩、調皮的自我,他是那麼樣地任性,他是那麼樣地調皮搗蛋。如果你能夠回來看到自己常常是這樣跌跌撞撞,你也才會真的體諒別人。

  我們過去常常是在嚴厲指責別人、要求別人,甚至苛責別人,那是過去。希望大家生命成長蛻變之後,真的能夠用愛心來愛自己,也愛護每一個人。多一份的鼓勵與包容,多一份的感恩,你的生命就會增添很多快樂、體諒、溫馨、幸福、和諧。

  真正的和諧的人生就是從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受傷的心靈先修複,從內心的和諧開始做起。也唯有真的我們內心祥和、和諧,我們所處的周遭環境才會真的和諧。所以從現在開始,從這裏開始,此時此地這是您最重要、最神聖的時刻。(掌聲)。

  10、如何規劃和構築美好的未來而不落入顛倒夢想?

  有學員問道:“要如何規劃和構築美好的未來而不落入顛倒夢想?比如,提高整個家庭的物質生活?”

  師父:好,這位…

《心靈成長——空海法師2012年實修開示 第七章 身心統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