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業叁福講記▪P2

  ..續本文上一頁求環保,要保護環境的清淨,佛法在叁千年前就教給我們要如何保護我們心地的清淨。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清淨心起作用就是萬德萬能。

  佛法宗派很多,修行的方法很多,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這麼多方法、門徑作什麼用的呢?都是幫助我們把精神的染汙、心地的染汙、思想的染汙、見解的染汙……,統統化除掉,把它斷掉,恢複自性清淨心,佛陀教學的能事就圓滿了。所以佛法說來很簡單,也不過就是如此而已。

  叁、修行——修正

  錯誤的行爲

  那麼現在我們講到“修行”了;行就是行爲,錯誤的行爲就是染汙,如何把錯誤的行爲修正過來,這叫修行。行爲不外乎叁大類,就是身、口、意叁業:身是身體的造作;口是言語;意是思想、見解。這叁大類的行爲有了錯誤,把這個錯誤修正過來。那麼到底什麼是正?什麼是錯?這個正的標准是什麼?佛實在是高明,實在是偉大,並不是說他給我們製定一個標准,要我們去遵守,那佛不值得我們尊敬。佛給我們講,標准是——自性,是你自己的自性,不是從外面來的。

  

  肆、修行的基礎——

  淨業叁福

  那麼修正行爲從哪裏修起呢?佛在《觀無量壽經》裏面有一段開示,我先把這樁事情給大家做個報告:《觀無量壽經》是淨土宗叁經之一,裏面給我們敘述了一個故事。就是波斯匿王家庭發生了變故,兒子篡奪父親的政權,這在我們中國人講是大不孝——他殺父、害母。母親在這個時候遭遇到家庭、國家的變故,感到這個世間非常之苦,于是乎她就要求釋迦牟尼佛,問釋迦牟尼佛:除了這個世界之外,還有沒有更好的世界?用現代話來講,她想移民過去,不想在這個世界再住下去了。釋迦牟尼佛非常慈悲,將十方世界;不僅是我們這個地球,還有他方世界(我們今天所謂的外太空),釋迦牟尼佛把外太空許許多多星球的狀況,以他的神力變現在韋提希夫人的面前,讓她自己看。她看了以後,選擇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教區。你看看釋迦牟尼佛教學的善巧,他不是勸她:唉呀!你生極樂世界好!不是。他把十方世界給你看,讓你自己去選擇。選定了之後,世尊對她很贊歎;爲什麼呢?她選得很正確,沒有選錯,果然選的是十方世界裏最清淨,最好的一個世界。選中之後她就要求釋迦牟尼佛:我怎麼去?這個世界很好,我用什麼方法才能到達?世尊在沒有跟她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之前,先要求她修叁福——淨業叁福;而且佛特別爲她說明,這叁福是叁世諸佛淨業正因,這一句話非常非常重要。

  我們知道叁世是講過去、現在、未來。那麼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他們修的法門一定是不一樣,修學的宗派也不一樣,但都成佛了。可是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一定要以叁福作基礎。就好像我們蓋房子一樣,無論你蓋什麼式樣的房子,蓋多麼高的大樓,房屋式樣太多了,千千萬萬種,但地基是一樣的,一定要做非常堅固的地基,從這個地基上才能夠建造各種不同的建築物。由此可知淨業叁福是修行的基礎,就像蓋房子的地基,這是世尊要求韋提希夫人必須先要把這個基礎打好,然後才可以接受佛教給她修學淨土的方法,這就是四種念佛;四種念佛的方法,都是建立在這一個基礎上。我們從這個地方得到很大的啓示,今天我們修學,費的時間比古人長,用的精神比古人多,爲什麼沒有古人的成就呢?這時我們才恍然大悟——我們把基礎疏忽掉了。好像蓋房子怎麼蓋都蓋不成功,毛病出在哪裏呢?沒有打地基;你搭個小茅篷,可以;蓋個兩層就倒了,那叁層就不必說了。這是我們今天把修學毛病找出來了,一定要在此地打基礎。

  伍、淨業叁福

  一、總論

  《觀經》叁福爲淨業正因者,共有叁條,文曰:

  欲生彼國者,當修叁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叁歸,具足衆戒,不犯威儀。叁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叁事,名爲叁世諸佛淨業正因。

  我相信很多同修這一段文都很熟悉:第一條是人天福報;第二條是小乘,就是聲聞、緣覺,二乘人的福報;第叁條是大乘菩薩的福報。這叁條一共十一句,十一句就好比十一層大樓,後面的包括前面,前面不能包括後面;就好像這個大樓一樣,第二層一定包括第一層,第一層不見得包括第二層,因爲第二層不蓋可以。這個基礎真的是非常之堅固啊!那麼你就曉得第一是根本的根本,這一條做不到,後面統統都沒有。我們要想成佛、成菩薩,假如人都沒做好,怎麼能成佛作祖呢?首先要把人做好。諸位要曉得經文裏面每一句每一個字,它的含意深廣無邊,確確實實像佛在《華嚴》所講——周遍法界,包含無遺。

  那麼發菩提心是在第幾層呢?第八層哪!前面七層都沒有,那來的菩提心呢?菩提心沒有了,念阿彌陀佛也不見得能往生。爲什麼呢?往生的正因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那個正修行只有一半,缺了一半,這往生靠不住啦!想到這個地方,我們的確是不寒而栗啊!才真正明了爲什麼念佛的人那麼多,往生的人那麼少?從前李老師講過,一萬個念佛的,天天拿著念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真正往生,也不過是兩個、叁個,不成比例啊!原因在哪裏呢?他一天到晚念佛只念了一半,菩提心沒有。菩提心是什麼?菩提心是明白、覺悟的心。他的心還是糊裏糊塗的,還是顛倒妄想的,這樣念佛怎麼能往生呢?菩提是覺的意思;菩提心是覺心,覺而不迷。他雖然念佛,還是迷而不覺啊!所以不能往生。怎樣才是覺呢?底下七層沒有修到,就是不覺。因爲覺了,下面七層圓滿了;第八層蓋好了,下面七層當然蓋好了,這一定的道理嘛!所以我們不知道什麼叫菩提心,不知道什麼叫覺心,你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就明了了。

  再給諸位說明,這十一句是叁世諸佛淨業正因,換句話說,不管你學哪一宗,哪一個法門,這十一條是大根大本。到什麼時候才分呢?真的到菩提心以後,才分宗分派。菩提心以前這八句是不分的,是任何一宗、任何一個法門共同修學的科目。到“深信因果”這個地方可以分啦!你學禅也好,學淨也好,學律也好,學教也好,那個“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那是分啦!發菩提心之前是不分的,我們幾個人能做到?

  二、第一條——人天福

  ⒈孝養父母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叁福”第一條,這四句實在給我們講,只講了四個字:一、是孝;二、是敬;叁、是慈;四、是善。這四個字是修行的大根大本。

  我們先講“孝養父母”,我們有沒有做到?這個孝字絕對不只是養父母。這一句話非常不簡單,我們對于父母在生活物質上一切奉養都能做到了,算得上孝養嗎?你看看《論語》,孔老夫子講的話:“今之孝者,是謂能養(四聲)。至于犬馬,皆能有養(叁聲)。不敬,何以別乎?”如果這個叫孝養,畜生也可以做得到啊!所以一個明理的人,一個讀書人,要養父母之志啊!父母對于你的期望,你能夠不辜負,這個叫孝順啊!可是我們話說回來,今天做父母對兒女是什麼期望?真的是有問題。在古禮,小孩的命名,名字是父母對他的期望,希望你將來長大了,名副其實,所以古人給兒女取名字不是隨便取的啊!現在我們看到很多人,給兒女取的名字,有取成外國名字,我一看就奇怪!他的父母一定想將來希望他兒女變成外國人,這實在是對于中國固有的文化傳統毫無所知,才會犯這種毛病啊!佛家講孝,如果父母來生還搞六道輪回,那就是大不孝。真正孝子怎麼能夠忍心叫父母來生還墮六道呢?

  中國的文字是智慧的符號,這是我們中國古聖先賢,列祖列宗留給後世子子孫孫最寶貴的遺産,我們要知道珍惜。在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沒有看到這樣完美的工具。中國文字的結構可以分爲六大類,我們稱它做“六書”。這個孝字,屬于“會意”,你體會這個意思:這個字上面是一個“老”,下面是一個“子”;用現代話來說,就是上一代跟下一代集合成一體,你去想這個字的味道和它的含意,這叫做孝。那麼上面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過去無始,未來無終,這是一個整體。西洋人不懂得這一個事實的真相,所以他有代溝,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沒有聽說代溝的,如果有,那就不孝了,孝字就沒有了。

  孝就是沒有代溝的,就是始終是一體,這是從豎的方面來說。從橫的方面來講,佛法是橫遍十方。所以這一個字真正的意思,就是佛家所講——“豎窮叁際,橫遍十方”,這是一個整體,這就是自己。

  然而現代年輕人接觸中國文化逐漸淡薄了!有人來問我,爲什麼要祭祖先,祖先去我們很遠,什麼樣子我們也不知道,爲什麼還要供一個祖先牌位,還要春秋祭祀?你明白孝這個意思就懂得了。祭祖先就是永遠叫我們體會到是一體,這個是孝道,這是孝道真實的含意。因此什麼人能把這個孝做圓滿呢?給諸位說只有成佛,這個孝道就做圓滿了;菩薩都不圓滿,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斷,那就是他的孝道不圓滿。由此可知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給我們的是什麼呢?原來一大藏經只說了一個“孝”字啊!所以華嚴說“一即一切”,這個孝是一,無量無邊的法門都離不開這一個字,都是它演變出來的,還歸這一個字,這是我們要把它認清楚的。

  由此可知,佛子的大孝,是要度父母出離叁界啊!第一孝行是要勸父母念佛求生淨土,這是真孝啊!父母不肯念,父母不能接受,你要找出因素,找出那個原因,把這個原因消除,父母就樂意接受了!他才曉得這個好處嘛!父母疼愛子女,尤其年老了,兒女哪裏會騙父母呢?不過現代兒女騙父母的太多了,搞得父母也不相信了。在從前騙別人有之,騙父母的那是大逆不道,那罪過滔天啊!所以很少會騙父母的。勸父母親念佛,這是大孝,沒有比這個更究竟的了。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知道,我…

《淨業叁福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