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业三福讲记▪P2

  ..续本文上一页求环保,要保护环境的清净,佛法在三千年前就教给我们要如何保护我们心地的清净。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清净心起作用就是万德万能。

  佛法宗派很多,修行的方法很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这么多方法、门径作什么用的呢?都是帮助我们把精神的染污、心地的染污、思想的染污、见解的染污……,统统化除掉,把它断掉,恢复自性清净心,佛陀教学的能事就圆满了。所以佛法说来很简单,也不过就是如此而已。

  叁、修行——修正

  错误的行为

  那么现在我们讲到“修行”了;行就是行为,错误的行为就是染污,如何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这叫修行。行为不外乎三大类,就是身、口、意三业:身是身体的造作;口是言语;意是思想、见解。这三大类的行为有了错误,把这个错误修正过来。那么到底什么是正?什么是错?这个正的标准是什么?佛实在是高明,实在是伟大,并不是说他给我们制定一个标准,要我们去遵守,那佛不值得我们尊敬。佛给我们讲,标准是——自性,是你自己的自性,不是从外面来的。

  

  肆、修行的基础——

  净业三福

  那么修正行为从哪里修起呢?佛在《观无量寿经》里面有一段开示,我先把这桩事情给大家做个报告:《观无量寿经》是净土宗三经之一,里面给我们叙述了一个故事。就是波斯匿王家庭发生了变故,儿子篡夺父亲的政权,这在我们中国人讲是大不孝——他杀父、害母。母亲在这个时候遭遇到家庭、国家的变故,感到这个世间非常之苦,于是乎她就要求释迦牟尼佛,问释迦牟尼佛:除了这个世界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世界?用现代话来讲,她想移民过去,不想在这个世界再住下去了。释迦牟尼佛非常慈悲,将十方世界;不仅是我们这个地球,还有他方世界(我们今天所谓的外太空),释迦牟尼佛把外太空许许多多星球的状况,以他的神力变现在韦提希夫人的面前,让她自己看。她看了以后,选择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教区。你看看释迦牟尼佛教学的善巧,他不是劝她:唉呀!你生极乐世界好!不是。他把十方世界给你看,让你自己去选择。选定了之后,世尊对她很赞叹;为什么呢?她选得很正确,没有选错,果然选的是十方世界里最清净,最好的一个世界。选中之后她就要求释迦牟尼佛:我怎么去?这个世界很好,我用什么方法才能到达?世尊在没有跟她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之前,先要求她修三福——净业三福;而且佛特别为她说明,这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一句话非常非常重要。

  我们知道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那么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他们修的法门一定是不一样,修学的宗派也不一样,但都成佛了。可是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一定要以三福作基础。就好像我们盖房子一样,无论你盖什么式样的房子,盖多么高的大楼,房屋式样太多了,千千万万种,但地基是一样的,一定要做非常坚固的地基,从这个地基上才能够建造各种不同的建筑物。由此可知净业三福是修行的基础,就像盖房子的地基,这是世尊要求韦提希夫人必须先要把这个基础打好,然后才可以接受佛教给她修学净土的方法,这就是四种念佛;四种念佛的方法,都是建立在这一个基础上。我们从这个地方得到很大的启示,今天我们修学,费的时间比古人长,用的精神比古人多,为什么没有古人的成就呢?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把基础疏忽掉了。好像盖房子怎么盖都盖不成功,毛病出在哪里呢?没有打地基;你搭个小茅篷,可以;盖个两层就倒了,那三层就不必说了。这是我们今天把修学毛病找出来了,一定要在此地打基础。

  伍、净业三福

  一、总论

  《观经》三福为净业正因者,共有三条,文曰: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我相信很多同修这一段文都很熟悉:第一条是人天福报;第二条是小乘,就是声闻、缘觉,二乘人的福报;第三条是大乘菩萨的福报。这三条一共十一句,十一句就好比十一层大楼,后面的包括前面,前面不能包括后面;就好像这个大楼一样,第二层一定包括第一层,第一层不见得包括第二层,因为第二层不盖可以。这个基础真的是非常之坚固啊!那么你就晓得第一是根本的根本,这一条做不到,后面统统都没有。我们要想成佛、成菩萨,假如人都没做好,怎么能成佛作祖呢?首先要把人做好。诸位要晓得经文里面每一句每一个字,它的含意深广无边,确确实实像佛在《华严》所讲——周遍法界,包含无遗。

  那么发菩提心是在第几层呢?第八层哪!前面七层都没有,那来的菩提心呢?菩提心没有了,念阿弥陀佛也不见得能往生。为什么呢?往生的正因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那个正修行只有一半,缺了一半,这往生靠不住啦!想到这个地方,我们的确是不寒而栗啊!才真正明了为什么念佛的人那么多,往生的人那么少?从前李老师讲过,一万个念佛的,天天拿着念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真正往生,也不过是两个、三个,不成比例啊!原因在哪里呢?他一天到晚念佛只念了一半,菩提心没有。菩提心是什么?菩提心是明白、觉悟的心。他的心还是糊里糊涂的,还是颠倒妄想的,这样念佛怎么能往生呢?菩提是觉的意思;菩提心是觉心,觉而不迷。他虽然念佛,还是迷而不觉啊!所以不能往生。怎样才是觉呢?底下七层没有修到,就是不觉。因为觉了,下面七层圆满了;第八层盖好了,下面七层当然盖好了,这一定的道理嘛!所以我们不知道什么叫菩提心,不知道什么叫觉心,你从这个地方去体会就明了了。

  再给诸位说明,这十一句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换句话说,不管你学哪一宗,哪一个法门,这十一条是大根大本。到什么时候才分呢?真的到菩提心以后,才分宗分派。菩提心以前这八句是不分的,是任何一宗、任何一个法门共同修学的科目。到“深信因果”这个地方可以分啦!你学禅也好,学净也好,学律也好,学教也好,那个“读诵大乘”,“劝进行者”,那是分啦!发菩提心之前是不分的,我们几个人能做到?

  二、第一条——人天福

  ⒈孝养父母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三福”第一条,这四句实在给我们讲,只讲了四个字:一、是孝;二、是敬;三、是慈;四、是善。这四个字是修行的大根大本。

  我们先讲“孝养父母”,我们有没有做到?这个孝字绝对不只是养父母。这一句话非常不简单,我们对于父母在生活物质上一切奉养都能做到了,算得上孝养吗?你看看《论语》,孔老夫子讲的话:“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四声)。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三声)。不敬,何以别乎?”如果这个叫孝养,畜生也可以做得到啊!所以一个明理的人,一个读书人,要养父母之志啊!父母对于你的期望,你能够不辜负,这个叫孝顺啊!可是我们话说回来,今天做父母对儿女是什么期望?真的是有问题。在古礼,小孩的命名,名字是父母对他的期望,希望你将来长大了,名副其实,所以古人给儿女取名字不是随便取的啊!现在我们看到很多人,给儿女取的名字,有取成外国名字,我一看就奇怪!他的父母一定想将来希望他儿女变成外国人,这实在是对于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毫无所知,才会犯这种毛病啊!佛家讲孝,如果父母来生还搞六道轮回,那就是大不孝。真正孝子怎么能够忍心叫父母来生还堕六道呢?

  中国的文字是智慧的符号,这是我们中国古圣先贤,列祖列宗留给后世子子孙孙最宝贵的遗产,我们要知道珍惜。在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没有看到这样完美的工具。中国文字的结构可以分为六大类,我们称它做“六书”。这个孝字,属于“会意”,你体会这个意思:这个字上面是一个“老”,下面是一个“子”;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上一代跟下一代集合成一体,你去想这个字的味道和它的含意,这叫做孝。那么上面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是一个整体。西洋人不懂得这一个事实的真相,所以他有代沟,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没有听说代沟的,如果有,那就不孝了,孝字就没有了。

  孝就是没有代沟的,就是始终是一体,这是从竖的方面来说。从横的方面来讲,佛法是横遍十方。所以这一个字真正的意思,就是佛家所讲——“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是一个整体,这就是自己。

  然而现代年轻人接触中国文化逐渐淡薄了!有人来问我,为什么要祭祖先,祖先去我们很远,什么样子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还要供一个祖先牌位,还要春秋祭祀?你明白孝这个意思就懂得了。祭祖先就是永远叫我们体会到是一体,这个是孝道,这是孝道真实的含意。因此什么人能把这个孝做圆满呢?给诸位说只有成佛,这个孝道就做圆满了;菩萨都不圆满,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断,那就是他的孝道不圆满。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原来一大藏经只说了一个“孝”字啊!所以华严说“一即一切”,这个孝是一,无量无边的法门都离不开这一个字,都是它演变出来的,还归这一个字,这是我们要把它认清楚的。

  由此可知,佛子的大孝,是要度父母出离三界啊!第一孝行是要劝父母念佛求生净土,这是真孝啊!父母不肯念,父母不能接受,你要找出因素,找出那个原因,把这个原因消除,父母就乐意接受了!他才晓得这个好处嘛!父母疼爱子女,尤其年老了,儿女哪里会骗父母呢?不过现代儿女骗父母的太多了,搞得父母也不相信了。在从前骗别人有之,骗父母的那是大逆不道,那罪过滔天啊!所以很少会骗父母的。劝父母亲念佛,这是大孝,没有比这个更究竟的了。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知道,我…

《净业三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