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淺談修持與佛教的發展方向▪P3

  ..續本文上一頁氣就畫108道,你們在座的沒得那個本事吧,我現在都把那些收起來了,收刀撿卦,不可能解決問題,我念佛也念得多。

  所以說不發心,不把自己的功德回向給衆生,不抓住根本,以前的修行,最多有點人天福報,最多學到點佛教的道理,去糊弄別人。所以我們現在,我發現很多出家人,就是懂得一點佛教的道理,把這個道理拿去糊弄別人,他不是修自己,真的這種人還不少呢。所以我們現在來說呢,要擺脫這種可悲的局面,和現在很不樂觀的現象,要使大家在修行的問題上,抓住根本,生起出離心,發菩提心,把所有的功德回向給衆生,修行不爲自己,把自己修證來的智慧,都貢獻給社會,多做一點事。還有學佛不要跟生活和工作對立起來,如果我們把學佛跟工作和生活對立起來,那至少來說,你那個學佛是學得不如法的。因爲佛法跟世間法,他是融通的,佛法是解決人的問題,我們人與人之間,人與生活和工作都很不協調了,那佛法就弄得失去了他的本來面目和真實內容。我就提倡我們現在人學佛,要講求實際一點,那就是抓住根本。

  那麼我們今後佛教的走向是什麼?首先我提出我自己的看法,我認爲今後佛教的弘揚,特別是在僧團當中來講,提倡少數終生弘揚佛法的僧團製度,少數人。通過這次在上海考察的時候,我就提出來一點,我們跟普陀山佛教協會的會長,我們建了點議,今後的佛教就是要進行適應社會時節因緣的需要,把我們僧人的素質提高,我們僧人一個廟子有個叁、四個就夠了,或者有七、八個就夠了,要經過考試,至少要有講師、教授資格,如果你沒得這個資格,你還是當居士吧,爲什麼呢?如果我們佛教今後,我們本身的素質不提高,還是這樣子湊人多的話,我們這個佛教可以這麼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要受到社會各方面的沖擊和挑戰,經不起這個考驗。

  我們首先說我們的僧源來講,我們中國現在提倡生一個,你們想想獨生子女有幾個出家的呀,還有幾個,社會又發展了,科學又發展了,生活又提高了,有幾個願意在孤燈下,佛號終生呢?如果他是真正的生起了信心,確實爲了弘揚佛法,發心這一生來說,奉獻給佛教事業,這種人是可以終生作爲比丘弘揚佛法的。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在裏面濫竽充數,在居士當中,社會上起不到榜樣和好的作用,教化人天的作用,那麼可以這樣說,還是甯缺毋濫。

  所以今後佛教的走向,就是要提高僧團的素質,把佛教社會化,提倡短期出家,像泰國那樣,年輕人也好,老年人也好,你可以出家叁個月,也可以出家一年,還是可以過出家人的生活,掌握一些出家人學佛的這些知識和寺院的這些生活方式,懂得這些,然後你去實現你的願望,了卻你這種夙願,你該怎麼活,怎麼活,該工作,就工作,還要大家對佛教做這個弘揚呢,首先增加他的廣度,在理論上由于我們僧人的素質提高,加強他的精度,我認爲這樣對中國佛教今後的發展,更爲可靠,還有呢?在條件成熟的時候,佛教的寺院,還是要像現在的儒教,就是學校那樣,采取一種體製的改革,僧人要像學校那樣,采取職業化,要定級別呀,這樣子來搞,這樣子管理上規範化。因爲佛教跟儒教和道教,這叁教,我們中國的儒釋道叁個一配合起來,那我們這個精神文明,我們這個文化,中國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和儒家文化,這個二十一世紀,世界現在這種狀況,可以說是一大貢獻。你看我們現在,特別是在世界上人們的思想,非常需要穩定,多增加一些善良的因素,和平,才能夠維持下去。要達到這個目的呢,所以我們現在呢,佛教最需要,最迫切的一個是僧才的培養和體製進行改革。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佛教當然也是有障礙的,所以今後佛教的走向,如果按照這種方式去運轉,那麼我們可以這樣子預言:佛教在二十一世紀將有一個非常大的轉變和發展過程,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期,佛教需要這樣的轉變和發展的過程,那麼就更需要我們現在的僧人和居士來共同努力,在認識上産生一致。所以我們就說,一般不提倡出家作爲終生職業,一般不提倡這個,少數人弘揚這個佛法,作爲住持佛法的僧人。我相信我提出來的這個願望呢,20年之內能夠達到。他們有些人經常跟我開玩笑,師父,聽說你能知道30年的事情,我前頭的10年,94年到現在,我基本上是預言准了,後頭還有20年,後頭的這20年,我就預言這個佛法,我所提出來的目標,僧人把它納入規範化的管理,學佛社會化,這個目的在20年之內就會實現。我們在座的有沒有大多數能看到這個佛教將來發展的傾向,可以說是很樂觀的。不過現在這4、5年之內,這個出家人呢,也要抓緊學點本事,不然將來要考你考不取,你還麻煩,真的,你不要看授戒的人那麼多嘛,好多都是把大領衣一披起,他就是釋迦牟尼佛了,就到外面到處去什麼抓呀,幹什麼的都有,坑蒙拐騙,抓拿騙吃,啥都有。所以現在要抓緊時間,我跟你們說1-5年的時間,你們要抓緊時間學習,不然今後要考試,考試不了要淘汰,你想當出家人當不了,如果佛教不這麼改,將來是很悲觀的。但是我們居士學佛呀也要好,抓住一個根本的東西,叫你們抓住一個根本的東西,並不是叫你們非要學密法,你念佛也好,也要抓住根本的東西,這叁個根本不管你是哪宗哪派,你都不能離開,只要離開了,這一生休想成就。

  所以今天晚上呢,在我們授法之前,跟大家講解兩個問題,一個是現在人學佛要抓住什麼東西,今後佛教發展的傾向是什麼?大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說我們今後在修行當中你該怎麼做,你自己就可以掌握你自己的道路,方法。我講這個大家聽不聽得懂呢?(回答:聽得懂!)聽得懂,我今後就希望不要看到再問“我念這個咒往不往生啰?我以前念阿彌陀佛,現在念觀音菩薩,這個咒又往不往生啰?”,不要提這個問題了,你只要是心正都能往生,你再說嘛,觀音菩薩跟阿彌陀佛都是西方叁聖嘛,怎麼不能往生呢?你念觀音菩薩還是能往生嘛,而且現在這個時代,不但有西方淨土,還有彌勒淨土,你們好好把寂雯寫的《彌勒上生經》看一看,光碟和書,你只要走到彌勒菩薩面前,你産生了一個恭敬彌勒菩薩這麼一個心,你拜了叁拜,這輩子就有把握,如果你再恭恭敬敬的習修,這輩子就成就有把握了,你們大家都曉得宗喀巴大師,你看塔兒寺的宗喀巴大師,不是往生彌勒淨土哇,你們大家看《西遊記》沒有?《西遊記》唐玄奘還是往生彌勒淨土哇,包括真禅法師、印光大師。印光大師念阿彌陀佛哇,他提倡的嘛,印光大師往生哪裏,還是彌勒淨土,你們去看印光大師的磁帶,他都是穿著密宗的衣服,他宣傳的又是淨土宗,所以說念阿彌陀佛可以往生彌勒淨土,你念觀世音菩薩心咒也可以往生。我爲啥子要提倡這個呢,阿彌陀佛我也提倡,我傾向于大家往生彌勒淨土,因爲我可以把大家帶去看一下,來去自如,我這下來了嘛,回去把你們帶去,我這個問題呢,跟大家指個虛子,至于我到啥子程度呢,跟大家一樣,都是在這一生共同往生,共同成就。(拍掌 )但是希望大家心口要如一喲,心是這麼想的,而且要這麼做才行,光是巴掌拍得響,過後又想到別的,不行的喲。所以今晚上大家要想抓住根本,傾向如何,方法把它掌握好,就是一心不亂,求生一方。我要求是這一生成就,我不提倡下一輩子才來成就,更何況下一輩子你曉得幹啥,這一生你把它抓住本錢。如果我們這一生不能成就,這一生不能直接成佛,但是我們往生彌勒淨土,是肯定有把握的,就是成就不了,都能往生。所以呢,今晚上跟大家指個虛子,也就是跟大家提個醒,發心吧,不要顧慮,不要猶豫,好不好?(回答:好。)學佛嘛是爲了成佛,學佛不爲了成佛是爲了啥子呢?所以說,學佛是爲了成佛,佛是什麼呢?就是我們這一生就要覺悟,這一生就要達到覺悟的圓滿,不被假象蒙蔽,這一生就要解脫,我們那些不被現象蒙蔽,心無挂礙,來去自由,不生不滅,阿彌陀佛! 祝大家今天晚上法喜充滿!

  

《淺談修持與佛教的發展方向》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什麼是佛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