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薩的大悲成就。
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的代表,他所成就的是無條件、無止境、無限度的慈悲,“大慈予一切衆生樂,大悲拔一切衆生苦。”這種拔苦予樂的大慈大悲,原是人類本具的天性,可惜人因固執自我,被自我所蒙蔽、困擾,無法沖破自我的煩惱和私欲;致使慈悲心和同情心滅失,正義無存。人與人相處,強奪巧取,以強淩弱;本具的慈悲心淪落爲卑鄙的自私心、占有欲,給人類自身製造了無數的災難,給世界帶來了無窮的爭鬥。如何向觀世音菩薩學習,覺悟和成就大悲?應樹立衆生平等的觀念,親近善知識,轉愚成智,轉迷成悟,去除妄想,擺脫私欲,無論此界他方,不管過去將來,不問男女老少,不分貧富貴賤,是人或是畜,皆一律平等拔苦予樂。
4、地藏王菩薩的大願成就。
願是種子,是精進的動力。地藏王菩薩的大願,可以概括爲“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爲救拔墮入苦趣的母親,始發度盡衆生的大願,欲令一切衆生皆成佛道,然後自己才成佛,然衆生無盡,地獄也難以度盡,這樣就成爲不成佛道的大願菩薩。地藏菩薩發大願,廣設方便,甯可自己不成佛道,而專心普度衆生、盡令解脫,可以說是真正作到了先人後己、舍己爲人!
六、圓融無礙的善巧管理
無論是管理家庭、企業還是自己的整個人生,都需要運用善巧的智慧,才能達到圓融無礙的境界:
1、順應時節因緣:正確理解當今時代的形勢和發展方向,擺正自己的位置,抓住發展機遇,與時俱進;
2、軌範行爲狀態:根據國家的法律和政策,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爲軌範,時時檢點,刻刻謹行,不逆天行事,順應時節因緣,爲盡善盡美之能事;
3、方便他人美德:與人方便,助人爲樂,不圖回報,開闊心胸,廣結善緣;
4、誠實忠厚爲本:誠實信用,忠厚仁愛,公平正直,不貪不義之財;
5、斷煩除欲明心:看破煩惱、斷除煩惱,對事業、錢財和名利等欲望都能隨緣放下,順其自然,不執著、不貪戀、無挂礙,明了自己這顆本來清靜明朗無染汙的真心;
6、證悟真常見性:追隨善知識,聞、思、修慧,明心見性,證悟人生的真相;
7、知足克己爲樂:清心寡欲,知足常樂,克己複禮不放逸;
8、對機立業了果:隨緣就份,成家立業,了卻自己的責任,成就自己的願行。
答學員提問
一、請問,有人說,人的性格和本性是不可以改變的?您剛才講每個人的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那麼,性格可不可以改變?
答:本性是不可以改變的這種說法,是不完全正確的。什麼叫本性?凡是人,他都有一個性,分別叫覺性和不覺性。人的性,它對于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都是圓滿的。因爲我們的性被煩惱和雜念所蒙蔽了,而産生了另一種性,比如,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看到一些現象,便産生了一種思想,慢慢的習以爲常,這叫習性,由于習性長時間的熏染,加上自己的特點,就變成了個性,習性和個性是可以改變的,而不是不能改變的。所謂本性不能改變,本性是什麼?本性是沒得煩惱和障礙的叫本性。人們平常所說的本性,不是佛教中所說的本性,平常人們所說的性是指個性,或者是習性,既然是習性和個性,怎麼不可改變呢?所以個性和習性,是可以改變的。本性是圓滿的,圓滿的本性不存在改變的問題,回答完畢。
二、請問“生死由命,富貴在天”,冥冥之中有主宰命運的東西嗎?
答:“生死由命,富貴在天”,這句話,也正確,也不正確。所謂正確,生死由命,命是自己造作的,我們平常所做的好事和善事,已經形成了一個格局,這就叫定數。所謂富貴在天,這個定數,不是由天來給你安排,而是你自己安排的,佛教不認爲,天上有個什麼主來管我們的命運,我們的一切命運都是由自己把握的、自己造作的,是完全可以改變的。所以,佛教認爲事在人爲,完全可以改變和把握自己的命運。學佛的目的,就是用智慧來認識世界掌握命運,認識世界的真相,把握自己的人生。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價值,這就是佛教的思想,佛教不認爲是其他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只有自己才可以掌握命運。回答完畢。
叁、請問,佛教既然是尊重人的本性,爲什麼和尚不能結婚?現在的和尚能結婚嗎?
答:佛教是教育人,尊重人,而且佛教對衆生都是平等的,沒有男、女的尊卑這種分別心。
和尚爲什麼不能結婚?因爲和尚的發起人釋迦牟尼,他是結了婚的,由于他所學的知識和學問,不能解決他的根本問題,即生老病死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五蘊熾盛苦,怨嗔恚苦。在當時他又不能解決自己的八苦,因此他發心自己去靜心修養,去找尋覺悟人生的真理,而在靜心修養的過程中,他建立了僧團。對于專持佛法的人,把結婚看成是一種障礙,但是,並不是反對結婚,對于結婚這事,他是人世間彼此相愛的一種享受、貪圖娛樂的一場遊戲而已。因爲僧人把自己的生命都舍下來了,把世間的一切事都放開了。把自己的一切都貢獻給了衆生,爲了住持佛法,而發心不去貪戀世間這些愛情和榮華富貴。所以和尚不結婚,也不是不可以不結婚,也有結婚的,如在藏傳佛教中,也有在家的活佛,在其它國家也有些出家人是結了婚的。佛教是提倡僧人不結婚,你既然是和尚身份,你出家的目的是住持佛法,你就有責任和義務把這一切舍給衆生,你的一切出發點都是爲了衆生,把對衆生的愛作爲一種大愛,大愛就是將衆生看著是跟自己父母一樣的這種胸懷,不能把自己的思想,聚集在自己一個人身上。原則上講,作爲真正的出家人,其使命是住持佛法,他是不願意結婚的,也不應該結婚。但是,也並不是絕對不允許,而中國漢傳佛教的僧人是不允許結婚的。回答完畢。
四、問:現在供奉的菩薩要開光,開光的意義是什麼?裝藏、開光是爲什麼?
答:寺院裏供奉的菩薩開光,這是佛教傳到中國來以後,它根據中國的文化傳統發展起來的,中國道教就有給聖像開光的傳統,而佛教的開光,是把佛菩薩的像作爲一個意向目標,對它産生一種思維,就是將我們大家的願力或功德集中起來傾注到這個目標上,佛教稱這種形式爲回向,把回向作爲一種傳統的佛教儀軌固定下來,其所開展的佛事活動就叫給菩薩開光,如給釋迦牟尼的佛像開光,把我們衆生的願力傾注到釋迦牟尼的像上,使佛過去所發的願和我們衆生現在的願望進入到同一軌道,同時傾注到這個塑像上去,這種方法就叫給佛像開光。所謂開光,就是對那一尊佛和那一尊菩薩,他過去所發的願和我們衆生現在所發的願,進入同一軌道,而將其所塑的佛像作爲一個目標,把佛和衆生的願力集中傾注到這個目標上,這種佛事活動稱之爲開光。
什麼叫裝藏?裝藏是沿襲我們中國道教的一種傳統文化形式,就是在佛像開光前,如果佛像裏面沒有裝得有藏,人們認爲這尊佛像是不靈驗的,因此要對佛像舉行一種裝藏的佛事活動,在我們中國有用藥裝藏。藥裝藏,就是將一些中草藥裝在佛像裏面,這樣佛像就不會被蟲子蠶蝕。過去寺院裏的佛像,有些是用泥土塑的,有些是用木頭雕的,裝點藥在裏面,就能保持它的牢固性、永久性,使它的質量保持不變,塑像永遠保持威嚴。另一面,人們認爲裝了藏的佛像,才比較完整,才有靈氣。這是中國傳統的一種意向原則,所謂佛像裝藏就是這個意思。如道教開光要念金光咒、八大神咒、安土地神咒等,佛教開光也要念開光咒,成都市的廟子開光我都去了,如成都大慈寺開光、峨嵋山金頂普賢菩薩開光,羅漢寺佛像開光等我都去了,開光就是對佛像傾注人們的思想願力的一種形式。
五、請問,世界上有沒有鬼魂?人有沒有輪回?緣分是否是注定的?
答:關于鬼的問題,凡是不正常的靈魂,就叫鬼,正常的靈魂,就叫神。事實上鬼和神,就是人們精神上的一種意識形態,平常所講的靈魂它就是一種意識形態,而佛教把它稱爲業力,佛教不承認這個東西,但是佛教的提法不同,世界上有鬼魂,就是不正常的邪惡靈魂,就叫鬼魂。
人有沒輪回呢?佛教認爲是肯定有的。如我們在座的學者,你們誰能答出來,你們生從何來,死向何去?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的産生,都不可能是無中生有,或者是無緣無故的。佛教認爲,人是隨業力而來的,去是隨業力而去,人的身體,雖然在這一個世界當中,即這一生完結了,但是你所造下的業和你所承下的業果,是隨著你的業力,在下一個人生産生的時候進入同一軌道,所以人是有輪回的。而且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都已經用科學證實了這一點,輪回是存在的。所謂輪回,就是生命不停的流轉,就像車輪一樣不停的往複轉動而存在。
緣分是不是注定的?緣和分是兩個概念,緣是我們過去世累生注定的,而我們過去的累生累劫的業力和我們現在的作爲同步了,這就叫緣分。至于其中的分有多少,要根據你的業力所産生的程度來決定你的分有多少。緣分就是說你的業力跟這個緣同步了;而有緣而無分,是指你們所相處的業力現象沒有進入同一軌道,即沒有相通,分還不足,就是有緣而沒得分的這種狀況。緣分是注定的,是根據每個人以前的業力而注定,但是緣分也是可以改變的,像我們今天大家在一起學習就是有緣,它既是注定的,也是可以改變的,還是可以發展的,也可以隨緣,要隨緣才自在,不要去拘束。所以佛教要人們隨緣,不要去拒緣,不要去逆緣。所謂逆緣,就是逆天行事,回答完畢。
六、請法師給我們介紹一下禅宗和密宗的區別,是否現代人更適合修密宗?二者有無修行層次上的區別?
答:禅宗和密宗的區別是,禅宗是以悟爲主,密宗是以證爲主。禅宗認爲,用一種方法,讓我們明白一件事情,用參禅的方式,把我們的心收回來,你就明白了,悟了,覺悟了,這是禅宗的修行方法。修密法是用叁密相應,即用念咒和結印、觀想的方法,用法力來調伏自己的身心,讓你這一生成就。悟了並不等于成就了,所以成就和悟了是兩個概念,這就是禅宗和密宗的區別。
現在的一些人,他去參究一些道理,明白一些事物,而明白了你過去是什麼,你還是什麼,只有你自己去修證和掌握它,才能改變它。密法可以改變自己,禅宗只是明白實相,它在修行上的區別就在這裏,現代的人們,如果你要真正能夠實現這一生成就,按照佛教的話講,學習哪一樣都好,每一種方法都是平等的,那要看各人的因緣和自己的緣分,因爲法無高下,法法平等。回答完畢。
七、佛教的舍利子是怎麼形成的?有法力嗎?
答:佛教的舍利子,把它稱爲靈骨。如果人的身體能做到清淨、無染,沒受到其它煩惱的外界邪氣的侵擾,在他的遺體焚燒過後,它將産生一種結晶,它就是一種靈骨的結晶,舍利子就是靈骨的結晶,也叫做靈骨。它有沒有法力?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子,即他的靈骨能讓人們生起對學佛的信心,信心的力量,就是一種願望的力量。同樣,用一種方法去修證佛法,那麼就産生這種方法的力量,而它本身是沒有法力的,舍利子它主要是讓你産生信心,這是一種信心的力量,而不是法力。回答完畢。
八、佛教認爲人有沒有來世?
答:按佛教六道輪回的觀念來講,佛教認爲人是有六道輪回的。人沒有今生,怎麼會有六道輪回的呢?你沒有今生,怎麼會産生來世,今生和來世,它是一個生命的輪轉,所以佛教認爲人是有來世的。
九、未生我前我是誰,生我之後誰是我?
答:未生我前我是誰,生我之後誰是我?還跟我打起禅機來了。未生你之前你是誰?未生你之前,你是你以前業力的繼續,你現在的狀況,也是你以前業力的繼續。生我之後誰是我?生我之後,就是現在的你是誰?你現在的思想是你,你現在行爲是你,你所産生的業力是你,沒有一個實有的你,沒有一個固定的你,要說固定的你,你的眼睛是你,還是你的腳是你?所以人的本身,而我只是一個現象,是一個精神和物質的綜合體,所形成的一個形象而已,在思想上不存在一個我,有一個“我”的問題。佛教的思想認爲,是一種有我觀和無我觀的觀想問題,不存在“我”這個具體的事情,而具體存在這個身體現象和生理現象、物質現象是存在的,我是誰?誰也不是。
十、女性在有生理問題期間,能否到寺廟裏去燒香?
答:印光大師說,生理條件是每個人都有的,凡是女性,生理上的問題不應作爲不恭敬,如果按照佛教的本意來講,是完全可以到廟裏去的,因爲在生理條件發生障礙的時候,她們是最需要得到智慧,最需要安慰,越是在這個時候,到廟裏去忏悔,到廟裏去發心,在他們心理上更需要安慰。所以在生理條件不舒適的時候,她們最需要的時候,是可以到廟裏去的,不能作爲限製他們到廟裏去的一個條件。有的人說,她有生理問題會把菩薩晦了,我說菩薩是晦不了的。我跟他們開個玩笑,如在出太陽的時候,你們把那些不幹淨的衣服,拿到太陽下去晾曬,太陽是不是就晦了?佛光普照嘛,出太陽的時候,我們就是要拿出去曬,我們正需要太陽,菩薩是大慈大悲的,大慈大悲不解決我們的困難,就不叫大慈大悲,所以這個問題大家不要有顧慮,在女性有生理情況的時候照樣可以去上廟的,沒得啥影響。
十一、佛教主張不殺生,當大敵當前,外寇入侵我們國家,殘殺我們同胞的時候,我們眼看我們同胞遭受殺戮,作爲大師,像你們看到這種情景以後,我們怎樣來對待?
答:如果對敵人的侵犯破壞,如見強盜去殺死很多人、去危害很多人時,按佛教的菩薩觀點,你去製止他,甚至你把他殺掉,你是在挽救他,讓他少犯罪,這種方法是不犯戒的。在國家有外敵來侵犯時,你是去保衛國家,是在執行任務,從客觀上不有意要殺他,也不是你非要去殺他,在佛教的經典上和戒律上,是不算犯戒的。所以保家衛國,不是我們要去殺他,而是我們要保衛自己的國家,消滅他們的目的是讓他們少侵犯我們,少犯下他自己的罪過,用這種方法,佛教叫度化,也就是超度他們。
最後,把一首《商道歌》作爲結束語送給大家,願大家法喜充滿、事業興旺、合家歡樂,人生圓滿幸福!阿彌陀佛!
商 道 歌
——海空
今逢勝緣同相聚,
發奮圖強太平期。
朝發晚收常觀照,
二六時中莫放逸。
善惡功過隨業取,
因果昭然任君去。
世界和諧從心起,
道德圓滿日月齊。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二日于川大
《覺海商場路——事業成就之道》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