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萨的大悲成就。
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的代表,他所成就的是无条件、无止境、无限度的慈悲,“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这种拔苦予乐的大慈大悲,原是人类本具的天性,可惜人因固执自我,被自我所蒙蔽、困扰,无法冲破自我的烦恼和私欲;致使慈悲心和同情心灭失,正义无存。人与人相处,强夺巧取,以强凌弱;本具的慈悲心沦落为卑鄙的自私心、占有欲,给人类自身制造了无数的灾难,给世界带来了无穷的争斗。如何向观世音菩萨学习,觉悟和成就大悲?应树立众生平等的观念,亲近善知识,转愚成智,转迷成悟,去除妄想,摆脱私欲,无论此界他方,不管过去将来,不问男女老少,不分贫富贵贱,是人或是畜,皆一律平等拔苦予乐。
4、地藏王菩萨的大愿成就。
愿是种子,是精进的动力。地藏王菩萨的大愿,可以概括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为救拔堕入苦趣的母亲,始发度尽众生的大愿,欲令一切众生皆成佛道,然后自己才成佛,然众生无尽,地狱也难以度尽,这样就成为不成佛道的大愿菩萨。地藏菩萨发大愿,广设方便,宁可自己不成佛道,而专心普度众生、尽令解脱,可以说是真正作到了先人后己、舍己为人!
六、圆融无碍的善巧管理
无论是管理家庭、企业还是自己的整个人生,都需要运用善巧的智慧,才能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
1、顺应时节因缘:正确理解当今时代的形势和发展方向,摆正自己的位置,抓住发展机遇,与时俱进;
2、轨范行为状态:根据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轨范,时时检点,刻刻谨行,不逆天行事,顺应时节因缘,为尽善尽美之能事;
3、方便他人美德:与人方便,助人为乐,不图回报,开阔心胸,广结善缘;
4、诚实忠厚为本:诚实信用,忠厚仁爱,公平正直,不贪不义之财;
5、断烦除欲明心:看破烦恼、断除烦恼,对事业、钱财和名利等欲望都能随缘放下,顺其自然,不执着、不贪恋、无挂碍,明了自己这颗本来清静明朗无染污的真心;
6、证悟真常见性:追随善知识,闻、思、修慧,明心见性,证悟人生的真相;
7、知足克己为乐:清心寡欲,知足常乐,克己复礼不放逸;
8、对机立业了果:随缘就份,成家立业,了却自己的责任,成就自己的愿行。
答学员提问
一、请问,有人说,人的性格和本性是不可以改变的?您刚才讲每个人的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那么,性格可不可以改变?
答:本性是不可以改变的这种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什么叫本性?凡是人,他都有一个性,分别叫觉性和不觉性。人的性,它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是圆满的。因为我们的性被烦恼和杂念所蒙蔽了,而产生了另一种性,比如,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看到一些现象,便产生了一种思想,慢慢的习以为常,这叫习性,由于习性长时间的熏染,加上自己的特点,就变成了个性,习性和个性是可以改变的,而不是不能改变的。所谓本性不能改变,本性是什么?本性是没得烦恼和障碍的叫本性。人们平常所说的本性,不是佛教中所说的本性,平常人们所说的性是指个性,或者是习性,既然是习性和个性,怎么不可改变呢?所以个性和习性,是可以改变的。本性是圆满的,圆满的本性不存在改变的问题,回答完毕。
二、请问“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冥冥之中有主宰命运的东西吗?
答:“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这句话,也正确,也不正确。所谓正确,生死由命,命是自己造作的,我们平常所做的好事和善事,已经形成了一个格局,这就叫定数。所谓富贵在天,这个定数,不是由天来给你安排,而是你自己安排的,佛教不认为,天上有个什么主来管我们的命运,我们的一切命运都是由自己把握的、自己造作的,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所以,佛教认为事在人为,完全可以改变和把握自己的命运。学佛的目的,就是用智慧来认识世界掌握命运,认识世界的真相,把握自己的人生。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佛教的思想,佛教不认为是其他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有自己才可以掌握命运。回答完毕。
三、请问,佛教既然是尊重人的本性,为什么和尚不能结婚?现在的和尚能结婚吗?
答:佛教是教育人,尊重人,而且佛教对众生都是平等的,没有男、女的尊卑这种分别心。
和尚为什么不能结婚?因为和尚的发起人释迦牟尼,他是结了婚的,由于他所学的知识和学问,不能解决他的根本问题,即生老病死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五蕴炽盛苦,怨嗔恚苦。在当时他又不能解决自己的八苦,因此他发心自己去静心修养,去找寻觉悟人生的真理,而在静心修养的过程中,他建立了僧团。对于专持佛法的人,把结婚看成是一种障碍,但是,并不是反对结婚,对于结婚这事,他是人世间彼此相爱的一种享受、贪图娱乐的一场游戏而已。因为僧人把自己的生命都舍下来了,把世间的一切事都放开了。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众生,为了住持佛法,而发心不去贪恋世间这些爱情和荣华富贵。所以和尚不结婚,也不是不可以不结婚,也有结婚的,如在藏传佛教中,也有在家的活佛,在其它国家也有些出家人是结了婚的。佛教是提倡僧人不结婚,你既然是和尚身份,你出家的目的是住持佛法,你就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一切舍给众生,你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众生,把对众生的爱作为一种大爱,大爱就是将众生看着是跟自己父母一样的这种胸怀,不能把自己的思想,聚集在自己一个人身上。原则上讲,作为真正的出家人,其使命是住持佛法,他是不愿意结婚的,也不应该结婚。但是,也并不是绝对不允许,而中国汉传佛教的僧人是不允许结婚的。回答完毕。
四、问:现在供奉的菩萨要开光,开光的意义是什么?装藏、开光是为什么?
答:寺院里供奉的菩萨开光,这是佛教传到中国来以后,它根据中国的文化传统发展起来的,中国道教就有给圣像开光的传统,而佛教的开光,是把佛菩萨的像作为一个意向目标,对它产生一种思维,就是将我们大家的愿力或功德集中起来倾注到这个目标上,佛教称这种形式为回向,把回向作为一种传统的佛教仪轨固定下来,其所开展的佛事活动就叫给菩萨开光,如给释迦牟尼的佛像开光,把我们众生的愿力倾注到释迦牟尼的像上,使佛过去所发的愿和我们众生现在的愿望进入到同一轨道,同时倾注到这个塑像上去,这种方法就叫给佛像开光。所谓开光,就是对那一尊佛和那一尊菩萨,他过去所发的愿和我们众生现在所发的愿,进入同一轨道,而将其所塑的佛像作为一个目标,把佛和众生的愿力集中倾注到这个目标上,这种佛事活动称之为开光。
什么叫装藏?装藏是沿袭我们中国道教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就是在佛像开光前,如果佛像里面没有装得有藏,人们认为这尊佛像是不灵验的,因此要对佛像举行一种装藏的佛事活动,在我们中国有用药装藏。药装藏,就是将一些中草药装在佛像里面,这样佛像就不会被虫子蚕蚀。过去寺院里的佛像,有些是用泥土塑的,有些是用木头雕的,装点药在里面,就能保持它的牢固性、永久性,使它的质量保持不变,塑像永远保持威严。另一面,人们认为装了藏的佛像,才比较完整,才有灵气。这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意向原则,所谓佛像装藏就是这个意思。如道教开光要念金光咒、八大神咒、安土地神咒等,佛教开光也要念开光咒,成都市的庙子开光我都去了,如成都大慈寺开光、峨嵋山金顶普贤菩萨开光,罗汉寺佛像开光等我都去了,开光就是对佛像倾注人们的思想愿力的一种形式。
五、请问,世界上有没有鬼魂?人有没有轮回?缘分是否是注定的?
答:关于鬼的问题,凡是不正常的灵魂,就叫鬼,正常的灵魂,就叫神。事实上鬼和神,就是人们精神上的一种意识形态,平常所讲的灵魂它就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佛教把它称为业力,佛教不承认这个东西,但是佛教的提法不同,世界上有鬼魂,就是不正常的邪恶灵魂,就叫鬼魂。
人有没轮回呢?佛教认为是肯定有的。如我们在座的学者,你们谁能答出来,你们生从何来,死向何去?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的产生,都不可能是无中生有,或者是无缘无故的。佛教认为,人是随业力而来的,去是随业力而去,人的身体,虽然在这一个世界当中,即这一生完结了,但是你所造下的业和你所承下的业果,是随着你的业力,在下一个人生产生的时候进入同一轨道,所以人是有轮回的。而且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已经用科学证实了这一点,轮回是存在的。所谓轮回,就是生命不停的流转,就像车轮一样不停的往复转动而存在。
缘分是不是注定的?缘和分是两个概念,缘是我们过去世累生注定的,而我们过去的累生累劫的业力和我们现在的作为同步了,这就叫缘分。至于其中的分有多少,要根据你的业力所产生的程度来决定你的分有多少。缘分就是说你的业力跟这个缘同步了;而有缘而无分,是指你们所相处的业力现象没有进入同一轨道,即没有相通,分还不足,就是有缘而没得分的这种状况。缘分是注定的,是根据每个人以前的业力而注定,但是缘分也是可以改变的,像我们今天大家在一起学习就是有缘,它既是注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还是可以发展的,也可以随缘,要随缘才自在,不要去拘束。所以佛教要人们随缘,不要去拒缘,不要去逆缘。所谓逆缘,就是逆天行事,回答完毕。
六、请法师给我们介绍一下禅宗和密宗的区别,是否现代人更适合修密宗?二者有无修行层次上的区别?
答:禅宗和密宗的区别是,禅宗是以悟为主,密宗是以证为主。禅宗认为,用一种方法,让我们明白一件事情,用参禅的方式,把我们的心收回来,你就明白了,悟了,觉悟了,这是禅宗的修行方法。修密法是用三密相应,即用念咒和结印、观想的方法,用法力来调伏自己的身心,让你这一生成就。悟了并不等于成就了,所以成就和悟了是两个概念,这就是禅宗和密宗的区别。
现在的一些人,他去参究一些道理,明白一些事物,而明白了你过去是什么,你还是什么,只有你自己去修证和掌握它,才能改变它。密法可以改变自己,禅宗只是明白实相,它在修行上的区别就在这里,现代的人们,如果你要真正能够实现这一生成就,按照佛教的话讲,学习哪一样都好,每一种方法都是平等的,那要看各人的因缘和自己的缘分,因为法无高下,法法平等。回答完毕。
七、佛教的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有法力吗?
答:佛教的舍利子,把它称为灵骨。如果人的身体能做到清净、无染,没受到其它烦恼的外界邪气的侵扰,在他的遗体焚烧过后,它将产生一种结晶,它就是一种灵骨的结晶,舍利子就是灵骨的结晶,也叫做灵骨。它有没有法力?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子,即他的灵骨能让人们生起对学佛的信心,信心的力量,就是一种愿望的力量。同样,用一种方法去修证佛法,那么就产生这种方法的力量,而它本身是没有法力的,舍利子它主要是让你产生信心,这是一种信心的力量,而不是法力。回答完毕。
八、佛教认为人有没有来世?
答:按佛教六道轮回的观念来讲,佛教认为人是有六道轮回的。人没有今生,怎么会有六道轮回的呢?你没有今生,怎么会产生来世,今生和来世,它是一个生命的轮转,所以佛教认为人是有来世的。
九、未生我前我是谁,生我之后谁是我?
答:未生我前我是谁,生我之后谁是我?还跟我打起禅机来了。未生你之前你是谁?未生你之前,你是你以前业力的继续,你现在的状况,也是你以前业力的继续。生我之后谁是我?生我之后,就是现在的你是谁?你现在的思想是你,你现在行为是你,你所产生的业力是你,没有一个实有的你,没有一个固定的你,要说固定的你,你的眼睛是你,还是你的脚是你?所以人的本身,而我只是一个现象,是一个精神和物质的综合体,所形成的一个形象而已,在思想上不存在一个我,有一个“我”的问题。佛教的思想认为,是一种有我观和无我观的观想问题,不存在“我”这个具体的事情,而具体存在这个身体现象和生理现象、物质现象是存在的,我是谁?谁也不是。
十、女性在有生理问题期间,能否到寺庙里去烧香?
答:印光大师说,生理条件是每个人都有的,凡是女性,生理上的问题不应作为不恭敬,如果按照佛教的本意来讲,是完全可以到庙里去的,因为在生理条件发生障碍的时候,她们是最需要得到智慧,最需要安慰,越是在这个时候,到庙里去忏悔,到庙里去发心,在他们心理上更需要安慰。所以在生理条件不舒适的时候,她们最需要的时候,是可以到庙里去的,不能作为限制他们到庙里去的一个条件。有的人说,她有生理问题会把菩萨晦了,我说菩萨是晦不了的。我跟他们开个玩笑,如在出太阳的时候,你们把那些不干净的衣服,拿到太阳下去晾晒,太阳是不是就晦了?佛光普照嘛,出太阳的时候,我们就是要拿出去晒,我们正需要太阳,菩萨是大慈大悲的,大慈大悲不解决我们的困难,就不叫大慈大悲,所以这个问题大家不要有顾虑,在女性有生理情况的时候照样可以去上庙的,没得啥影响。
十一、佛教主张不杀生,当大敌当前,外寇入侵我们国家,残杀我们同胞的时候,我们眼看我们同胞遭受杀戮,作为大师,像你们看到这种情景以后,我们怎样来对待?
答:如果对敌人的侵犯破坏,如见强盗去杀死很多人、去危害很多人时,按佛教的菩萨观点,你去制止他,甚至你把他杀掉,你是在挽救他,让他少犯罪,这种方法是不犯戒的。在国家有外敌来侵犯时,你是去保卫国家,是在执行任务,从客观上不有意要杀他,也不是你非要去杀他,在佛教的经典上和戒律上,是不算犯戒的。所以保家卫国,不是我们要去杀他,而是我们要保卫自己的国家,消灭他们的目的是让他们少侵犯我们,少犯下他自己的罪过,用这种方法,佛教叫度化,也就是超度他们。
最后,把一首《商道歌》作为结束语送给大家,愿大家法喜充满、事业兴旺、合家欢乐,人生圆满幸福!阿弥陀佛!
商 道 歌
——海空
今逢胜缘同相聚,
发奋图强太平期。
朝发晚收常观照,
二六时中莫放逸。
善恶功过随业取,
因果昭然任君去。
世界和谐从心起,
道德圆满日月齐。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二日于川大
《觉海商场路——事业成就之道》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