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海空法師的弟子,誰敢來拉我。我一聽,完了。馬上我就一結印,一觀照,他救不回來了,無常一到。他還不錯,臨死的時候還知道念我的名字:我是海空法師的弟子,你敢來拉我?無常不管,拉起就走。當時我下決心救他,這就說明一個問題:死之前能記到我的名字,都沒有用。知道吧?我站在它面前,還是把人拖走了。我爲什麼保不住他呢?就是因爲他不是百分之百完全地按照我的方法去做了,我就保不住了。如果你按照我說的去做,我就一句話一個念頭與佛相應,拉不走,真的拉不走。可惜他還是修了不少行,做了不少好事。你說我爲什麼見死不救?真的,不管你有多少知識,不管你有多少財富,不管你是什麼人,無常一到,你真沒辦法了。所以我們在修行的時候,真的要總部競競業業,真的要檢點自己。無常一道那由不得你啦。是不是?
還有一個人是周志峰。周志峰死的時候,我還在老殿下面,就是在原來下面臨時大殿做法事。我把引路幡一揚,那陰風一飄,當時在場的人,哪一個人看到都是顫顫兢兢地,都不敢進去。章升高走的時候,有多大的力量。就連生産隊下面那些老百姓看到的都不敢進山門,所有的人都嚇得不敢睡覺。有一個號稱是河北省武術冠軍的人都坐在那裏抖了一個晚上。我拿著一把寶劍,帶著五符冠去超度他。把所有的邪氣都撇開,他將來走個好的地方,保護他的家人,保護自己。當時我叫那個寂興:“你歲數大一點,不能走。”他沒辦法就坐在那裏。我講了多少次,無常一來的時候,就由不得你了。真要給你看見鬼的時候,不要說你嘴有多硬,嚇得你爬都爬不起來。叫天叫地叫什麼都沒有用。真的!
所以跟大家講,那個因果不昧。我們受了叁昧耶戒了,受了密乘教戒了,不能當兒戲。我是對你們每一個人要負責到底的,我是絕對要保護你們的。但是你自己離開了我,就好象是什麼呢?你們看過《西遊記》的電影,孫悟空給唐玄奘劃了一個圈。你不出那個圈,妖精就進不來;你跳出了這個圈,妖精就把你抓走了,那也沒辦法呀!但是我有個保護圈,我跟你說的,我想到的範圍,什麼業障都把你沒辦法;你跳出了我這個保護圈,那也就沒辦法。是不是這個道理啊?
所以我們修行,真的不能大意,不能懈怠放逸。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你只要做到叁點:依教奉行,如果說你真正的依教奉行,什麼樣的邪魔、什麼樣的障礙、什麼樣的歪門邪道、什麼樣的鬼,它都進不來。鬼會找你,業障會找你,煩惱會找你,逆緣會找你,那就只有一點證明:你已經離開了我的保護圈。怎麼辦?一個辦法就是跳進保護圈來就沒事了。這不是很簡單嗎?你們說對不對啊?衆答:對。你跳進來不就沒事啦。要怎麼做啊?所以在實踐佛法上,我講了就這麼叁點:一個是發心、二個是培福、叁個就是依教奉行。這麼叁點。這個簡單吧?記不記得住啊?一個是發心,二個是培福,叁個就是依教奉行。記得住嗎?衆答:記得住。
依教奉行。你只要不跳出我的保護圈,什麼樣的鬼,什麼樣的歪門邪道,什麼樣的魔障對你沒有關系,它不敢侵犯你。但是當你自己認識了過後,就能夠再跳回來。這些邪魔對你也沒有辦法來幹擾你,也沒有影響你。照樣地可以過去。但是,你要說誰修行是十分圓滿的,誰都可以遇到這些情況。今天晚上跟大家講了,大家要認識它,知道這個重要性。你不跳出去,那就什麼樣的妖魔鬼怪都拿你沒辦法,不能幹擾你,不僅僅是人的業緣,就是鬼神它都拿你都沒辦法。知道吧?有的就是自己心不靜,成天自找麻煩。當然有些事情不是他自己的問題,是一種附體。附體要靠自己,心魔要心救啊,外緣不起作用。心魔從心生,心裏面沒有就沒有。
在修行當中啊,我們要遇到很多問題:一個是違緣,一個是善緣。違緣和善緣的關系是什麼?什麼現象?違緣就是對你修行産生障礙,就叫違緣。有的人,他的行爲表現在對你好,用很多方法來引誘你,讓你離開道心,這也是叫違緣,而且還是惡緣。
善緣和惡緣的關鍵,區分是在對你的修行是有助于你修行,還是讓你退失道心脫離軌道,這就是罪惡和善良的標准。一生當中最大的罪惡就是破壞人家的慧命,讓人家從修行道的路上滑下來,落入地獄道,他比殺人的罪惡還大。但這種表現有的是害你,有的是用假惺惺的愛好來引誘你,知道吧?讓你脫離軌道。這正如《西遊記》裏,妖魔鬼怪有很多手段,就想唐僧進入圈套一樣。所以我們要把握這一點。有的人你給他指出來,他還不高興,他還起嗔心。你怎麽樣就怎麽樣,那在于你啦。從古到今的很多經典故事、公案都在說:動了上師的法心,那就是這一點的罪惡你就受不了,不要說別樣。有的成天是無聊的把短信發個不停,電話打個不停,你知道這是多大的罪過嗎?對于這些我就根本不理你,減少你的罪過發生。
善與惡的區分就是:看你是在幫助別人,讓人家開心、人家歡樂。人家歡樂是怎樣的歡樂呢?生起道心的歡樂、生起法喜的歡樂、生起精進心的歡樂,這才是真正的幫助。如果說是爲了把你拉下水,那就是十惡不赦的罪。誰也救不了,老佛爺在世也救不了你。那不管是誰。所以罪惡和善良的區分就在于:是讓人得到真正的快樂,還是把人引向邪路。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這是個關鍵的問題。
那麼我們怎樣來對治逆緣呢?我們既不違緣,既要處理好這個事情,叁種辦法:第一,跳進師父給你劃的保護圈,依教奉行;第二個,用你的慈悲的智慧去感化罪惡的人;第叁個,發菩提心,讓那些罪惡的人將來也變成一個菩薩。自己要道心堅固,這樣是最圓滿的,既不把惡人打入地獄,而來救他,讓他也生起信心,不要再搗亂,不要再擾亂我們的道場,擾亂修道人的心,這樣是最圓滿的。並不是說,看見惡人就馬上把他關起來戴上手铐,關進十八層地獄。我們不采取這個方法。佛是慈悲的,我們要讓這世上所有的罪人,惡人都變成善人,我們要讓這世上所有人的罪惡作爲我們的助緣、增上緣。這樣既助長了自己的道行,又挽救了一個罪人,你們說,對不對啊?衆答:對。你們明白我講的道理了嗎?衆答:明白。
如果我們遇到這些情況該怎麼辦?在修行的時候要說誰不遇到惡緣和違緣,誰都會遇到。我剛才說了,用我們修行的功德去感化這些惡緣和違緣,感化他們。因爲他們很可憐,他們還在犯罪。用我們自己的忏悔來使我們自己覺悟,我們的忏悔有很多種。而對事情本身的認識,認識到他的不好,本身就是一種忏悔。我們忏悔並不是說,非要去磕好多個長頭,並不是非要叫有障礙的人站在大家面前,跟大家去忏悔,也不是這樣的。他可以直接在佛前去忏悔,自己要在行爲上慢慢地去忏悔。心忏是最大的忏悔。因爲業由心造,業由心忏是最大的忏悔。
有的人從學佛開始,得到很多好處,佛菩薩加持。人也好了,周邊環境也好了,希望不要人在福中不知福。如果你道心一失,緊接著馬上就是災難,一個連著一個。那個時候,你要再忏悔就晚了。這可不是嚇唬人的,這是真實的,這是因果。這是誰都逃避不了的。佛和菩薩都不昧因果的,誰都逃不掉。
所以我們在學佛當中,我們不可能對每一件事情都認識的那麼清楚,因爲我們還沒有明心見性;我們不可能對每一件事情都把握的那麼准確,因爲我們還沒有這個智慧;我們不可能對每一件事情都不受幹擾,因爲我們還沒跳出叁界。是吧?我們不可能在修行當中不遇到困難,因爲我們還沒有這個福報,不受這個困難的幹擾。我們還沒有具備左右整個世界來順應我們的能力,我們還在隨順這個時節因緣,所以我們要慢慢地具足它,我們要慢慢地用佛的智慧去認識它,我們要用佛的方法去排除它,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愧爲穿了這身大領衣。不管你以前做了什麼,不管你以前造了什麼業,業由心生,業由心忏。我們歸依了叁寶,我們才對得起,這個居士的稱號;受了菩薩戒,對得起菩薩的稱號;比丘才不愧對比丘的稱號。
還有種最簡單的方法,簡單到什麼程度呢?如果說你是一個比丘,你是一個出家人,你想問題,你做事情,都想到你是一個比丘,你對待衆生,用你比丘的身份去對待,這樣就可以。你就基本上走在菩提道路上了,就不會有障礙。如果說你們做任何一件事情,你們想到你們是居士,你們是菩薩,你們是救度衆生的,你們是衆生的楷模,你們就會想到衆生的痛苦,你們就會肩負起這個責任,就會承擔這個義務。我們還有什麼事情不能出離呢?衆答:沒有。你是比丘,穿上這身大領衣,你就應當承擔老佛爺的荷業,承擔這個家業,承擔這個義務,負起你的責任來。那麼,你是居士,你是護法的,你也應該這樣。你是菩薩,你就更應該這樣。像觀音菩薩一樣、文殊菩薩一樣、大勢至菩薩一樣。這整個人類、整個世界、整個大千世界,不管是人、還是天人、還是鬼神,都會敬仰你。你們說這是多好的事情啊!想到這些,衆生如果痛苦,我們從煩惱當中解脫出去了,衆生如果在我們的功德當中得到感化了,我們救度了他們,更多的人從煩惱和智慧當中解脫出去了。你們說,我們還不感到高興嗎?我們作爲一個比丘,作爲一個居士,作爲一個受了菩薩戒的菩薩,我們看到衆生這麼多痛苦,看到衆生還有這麼多災難,看到世界還不和諧,我們有什麼理由懈怠放逸啊?
所以我們只有好好地把握好自己的心,守住自己的口,規範好自己的行爲,在這一生當中成就,這就是我的希望!我希望我的每一個弟子,你們不要說,你們頭上有多少光環,我希望你們這一生成就,從煩惱和痛苦當中解脫出來,讓你們過得開心,過著隨順真理的生活,那就比我做什麼都重要。你們成天愁眉苦臉的,今天是這個人的問題,明天是那個人的問題,要說沒有問題是不可能的。你們成天打電話找我,我去找誰呢?我去找玉皇大帝啊,不可能啦。玉皇大帝也是衆生啊,要靠我們自己!
學佛的主要精神就是叫我們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自己革自己的命,自己尋找自己的道路;找好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價值,完成自己的願望,圓滿自己的功德;這就是我們學佛的精神。你們說對不對啊?衆答:對。
如果我們在座的菩薩,聽了我的開示,你們都能發心的話,如果你們每一個人,將來能弘化一方,這個世界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太平、很大的和諧、很大的安甯。因爲這個世界的安甯、和諧、太平,人們的這些和諧都有你們的功德在內,都有你們的願心在內,都有你們的願力在內。就憑這一點,用你們的願力就可以消除你們累生累劫的業障,你們說對不對?衆答:對。你們在座的人:有的是文化高的,有的是文化低的,還有幾十歲的,還沒有五六歲的,我相信你們說的話算數,我說的話也算數。你們只要說的話算數,可以這樣講,你們這一生成就就有希望!好不好啊?衆答:好。
祝大家法喜充滿,這一生都能夠成就佛果!阿彌陀佛!衆答:阿彌陀佛!
《醒糊之源(二)爲什麼要學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