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醒糊之源(二)为什么要学佛▪P3

  ..续本文上一页去修行呢?是吧?

  所以,修行,不仅仅是念念咒,打打坐,就能完成我们修行的道路。因为佛告诉了我们:我们造了很多业,我们要去忏悔,我们要去培福,是要让我们累生累劫的所有的障碍都远离我们,我们在修行道路上就清净了。但有些人由于福报大,他一生当中的修行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远离、没有脱离他正常的轨道。所以说我们佛教有很多仪轨,仪轨的轨,就是道路,不要越轨。是吧?

  福报浅和福报多,表现在什么地方呢?福报多的人,累生累劫就积聚了一些福德慧命。再加上自己的发心,发心得越大,福报就越重。只要他这心一发,发愿大,福报就重。福报重的人,他就比较稳则重。任何现象都左右不了他,任何魔障都干扰不了他。福报重的人,他道心就坚固,八风吹不倒。真的吹不倒,只要他认准的道,他就走下去,他就能成功。

  我就说我自己吧。我自知道我自己的福报不大,所以呢,我就闭关二十年,以前干什么事情都是不顺的。前面的十年就闭关悔过,从83年至93年闭关;后面的十年,从93年到2003年,修庙,到处讲经,说法,这就叫培福。十年磨练自己,十年广种福田。就是这样出来弘法利生都还这么多障碍。因为我从闭关开始前,我不是前面跟大家介绍过嘛,我学了十二年道术,然后归依佛门,这些年,从78年到82年二月份,从78年到82年这四年都在悟,从净土宗、禅宗到密宗,都在把自己的心收起来,慢慢在想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我从什么地方来?现在该干什么?今后又向何处去?想这个问题。发现了自己还有很多障碍,为什么以前自己的道路都是不平坦的,还是缺乏资粮。所以学道以后,我受戒以后,就干这些:闭关打磨自己,然后培福。我就没有成天去搞点什么接待,收点供养啊,到处去游山玩水啊。我没去做这些事情,我去年才到国外去走了走。以前我哪里都没去,真的。我连其他寺庙的僧人都不认识,他们对我都不了解。我干什么呢?就在培福,磨练自己,因为我认清了这条道路,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若是我以前没有培福也许动摇了。福报不够就会动摇哦。

  所以,培福跟学佛、修行是要配合的。你不培福不修行,不培福不种资粮,你去修行是会有很多障碍的。你一修它就冒出来了。什么样的事情它都来找你啊。所以学佛与培福是分不开的,定道要有资粮才能定道的。能海上师他在最后写了一本书,最好的一本书,叫《定道资粮颂》。你们好多人没看过这本书,没有资粮是学不好道的。所以,我在学道的时候,就是水镜真人跟我说:“我传给你的道,你条件不成熟,你就不要练嘛,你先去把你的福报找够。第一个要有工作,第二个要有生活,第三个呢,要没有障碍,你只要把这些东西搞好了之后,三年就定道了,就三年就够啦!”实际上呢,这个成就要不了多长时间,关键是修行的过程当中都是在磨练自己,创造这个福和慧,福德慧命,创造这个条件。所以说呢,学佛跟培福是要配合的,是要具足资粮这个关系。

  第二个问题呢,讲了这么久,就讲了一个大问题。第二个问题呢,就是如何学佛,怎样来实践佛法?学佛啊,既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你们说人生最大的事情,你们一生当中最大的事情,还有比生死二字更重要的吗?还有吗?众答:没有。不要看着我们现在还年轻,明天早上你还能不能吃饭还难说。是吧?我在栖乐寺给他们讲开示就讲了,这次我们白塔寺来学法的有位居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她的丈夫是一个军医,他的身体壮得像头牛,可以这么讲。他白天还在打牌,还跟人家开玩笑,晚上还笑嘻嘻的,第二天早上起来没命了,死了以后连病都没查出来是什么。所以印光大师经常教导我们说:我们学佛的人啦,不要仗势自己年轻就为所欲为,我们要写个(死)死字挂在胸前:我们的时间不早了,我们要抓住机会拿本钱。学净土宗的,印光大师就是这么教导的:要常常把(死)字挂在胸前,想到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们还有什么高兴的地方呢?我们如鱼少水一样,水一天天少了,我们还跳跃什么?是吧?那几十岁,就是一瞬间的事情。那寂富师不是嘛,他的女儿18岁,但她已归依了19年,她还在她娘肚子里就归依了,想起来好象昨天的事情,这很快嘛,对吗?

  所以我们没有值得高兴的,我们没有在这个痛苦和烦恼的圈子里值得挣扎的、和骄傲的,没有。我们已经认识到佛法,已经认识到这条光明的大道,能够给我们予以智慧,给予解脱烦恼和痛苦的方法。通过我们学修,给了你们一把智慧的宝剑,你们不用来斩断烦恼和痛苦,你们不用来开发自己的智慧,你们用来切菜,你们用来切肉?你们说我给你们这把智慧的宝剑,是不是有点辱没了它的着用啊?有多少人用这把智慧的宝剑用来断除自己的烦恼,断除自己的痛苦了啊?

  还有的人说:烦恼断了又怎么样?痛苦断了又怎么样?烦恼痛苦断了,你就快乐了。智慧开了,你就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了,前面的路就是光明了,就不至于被烦恼和现象所左右。你们说对吗?关键是断除这些东西,能够把握自己,能够做自己的主,不让别人来做自己的主,不让现象来做自己的主。所以,培福和学佛这两样是缺一不可的。你们说对不对?

  我说这么多只有一个目的:要让你们每一个人成就。真正地断除烦恼和痛苦,你们每天都高兴,每天都开心,你们每天走自己随顺真理的道路。这一生能够成就,才是我的目的。我凭什么在这里这么着急啊?人来到这个世上,如果你们不是我的弟子,你们再痛苦跟我有什么关系?就是因为你们是我的弟子,所以说我必须操这个心。看着着急,真的。不看书,不念经,不法行,不静坐,不忏悔,不认识,成天就是上班,有的就闲谈,懈怠放逸。慢慢地,功德就少了。功德一少,烦恼就生起来了,业障就生起来了。遇到现象就不能自主了。

  所以说,讲到第二个问题,怎样实践?我们实践佛法有很多种:念佛的、参禅的、修密的、布施的,比如我们说的三归五戒,四摄六度十善,都是学佛的方法。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三十七道品,都是我们学佛的内容,学这么多怎么记得完呢?《大藏经》都那么多。事实上呢,我们就很简单,我经常跟你们讲:我是过来人,前面的刀山火海我已经走过去了。我牵引你们走一条光明大道你不走,你看到哪里热闹你就去了,我也没办法。

  我说前面是光明大道,那里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是不是啊?那里可以自己做主,正在跟着我走的时候,突然看到这边有一个耍猴戏的,跳得好看,你就跑过去了。那也没办法,你去看吧?分心那就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哦。如果我叫醒你了:你不要去啊,那会耽误你自己修行,那种热闹地方你看过后,烦恼还是烦恼,痛苦还是痛苦,又没有得到觉悟。前面的路是黑的,你怎么办?我就是要你们沿着一种正当的菩提道走下去。让你们自己用智慧去明白它,找准自己的方向。但是,在修行当中我跟你们说得很清楚了。你们在座的绝大多数都是修行多年,有几个是刚来学法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已经学过法的。而且好多还是跟了我好多年的人,要讲的道理都已经讲得很多了。我们网上也有很多文章,你们也学习了不少的文章,只要你们做到三点就能成就。第一依教奉行,师父怎么讲的你就怎么做,这很简单啊。剩下的你该怎么生活你就怎么生活,又不干扰你。我就教了个三密相应:就是念咒,结印和观相。他说,你那个咒跟念佛有什么关系?你念咒跟见性有什么关系?这一系列的问题出来了。我告诉你,几句话就把它说清了。不管我们是学禅宗、净土宗、密宗,你都要念几个咒,首先是念往生咒,大悲咒要念吧,十小咒你们要念,还有很多咒要念,那就是根据各人的修行来讲,是不是?增加一些咒也好。不管是什么咒,我们都要把它弄清楚。

  什么叫咒?所谓咒,把它用中文来解释,就是真言陀罗尼。那么陀罗尼又是什么意思呢?陀罗尼就是总持的意思,就是真言的种子。我教你们的真实的语言,可以总一切法,持一切仪规都包含在里面了。这个清楚吧?还有比这个更简单的没有啊?但是,讲的再清楚,有的人在想:你这个咒跟我又没有什么关系?我念了咒,怎么我的肚子还是要饿呢?怎么我还想吃肉呢?我还想这样想、那样想了一大堆问题?那是你自己的烦恼生起来了,对吧?

  释迦牟尼佛预言:在魔法时期,密法在接引众生的方便是最直接的。那么我跟你们有这种缘分,就是一个三密相应。三密就是一个结印,观相,念咒要相互配合,它就可以断你的烦恼。你烦恼生起来你就念,你烦恼生起来你不念,你就想到一边去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第一个是依教奉行,第二个是培福,第三个是发心。你看把它倒过来,第一个是发心,第二个是培福,第三个是依教奉行。不就对了?你发什么心呢?发菩提心。生起出离心,发菩提心,然后得到清净见。第二个是培福,第三个是依教奉行。就这么简单,如果说你们全心全意地按照我的话去做了:念咒,结印,观相三密相应;发心,培福和依教奉行,我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的说,你这一生是能成就的。成就了自己,自己有了智慧,才可以去感化一方人,教化不少人,具足自己的功德。那么功德具足了、圆满了、成佛就具足了。有的人鬼迷心窍。说:我成了佛又干什么呢?成了佛能救度众生嘛。得大清净、得大自在嘛,是不是啊?不受现象左右。跳出三界外嘛。欲界、色界和无色界都跳出去了。自己真正做一个人天师表。有的人说:人天之师有什么好啊?还不如我现在好玩!那你去玩吧。无常一到万事休,那还由得了你啊?真的由不了你!

  以前我有个弟子,他就是认为自己有点骄傲的资本,他原来在白塔寺做。他以前是学了端公、学了道术、学了一贯道、学了很多,说比师父还厉害。好啊!但是他做了很多善事。在云台山的时候,无常一到,他就念:我…

《醒糊之源(二)为什么要学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自净其意方是道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