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朝聖普賢願海——《普賢行願品》講記 第十願王——普皆回向▪P2

  ..續本文上一頁傍晚的時候,我聽到母親呼喚我的乳名。我從草垛裏鑽出來,以爲會受到打罵,但母親沒有打我也沒有罵我,只是撫摸著我的頭,口中發出長長的歎息。

  2、我記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隨著母親去集體的地裏撿麥穗,看守麥田的人來了,撿麥穗的人紛紛逃跑,我母親是小腳,跑不快,被捉住,那個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個耳光。她搖晃著身體跌倒在地。看守人沒收了我們撿到的麥穗,吹著口哨揚長而去。我母親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臉上那種絕望的神情讓我終生難忘,多年之後,當那個看守麥田的人成爲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在集市上與我相逢,我沖上去想找他報仇,母親拉住了我,平靜地對我說:“兒子,那個打我的人,與這個老人,並不是一個人。”

  3、我記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個中秋節的中午,我們家難得地包了一頓餃子,每人只有一碗。正當我們吃餃子時,一個乞討的老人,來到了我們家門口,我端起半碗紅薯幹打發他,他卻憤憤不平地說:“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幹,你們的心是怎麼長的?”我氣急敗壞地說:“我們一年也吃不了幾次餃子,一人一小碗,連半飽都吃不了!給你紅薯幹就不錯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滾!”母親訓斥了我,然後端起她那半碗餃子,倒進老人碗裏。

  4、我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跟著母親去賣白菜,有意無意地多算了一位買白菜的老人一毛錢。算完錢我就去了學校。當我放學回家時,看到很少流淚的母親淚流滿面。母親並沒有罵我,只是輕輕地說:“兒子,你讓娘丟了臉。”

  5、我生來相貌醜陋,村子裏很多人當面嘲笑我,學校裏有幾個性格霸蠻的同學甚至爲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親對我說:“兒子,你不醜。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醜在哪裏?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醜,也能變美。”後來我進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後甚至當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親的話,便心平氣和地向他們道歉。

  6、我母親不識字,但對識字的人十分敬重。我們家生活困難,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但只要我對她提出買書買文具的要求,她總是會滿足我。她是個勤勞的人,討厭懶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爲看書耽誤了幹活,她從來沒批評過我。

  “若諸衆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衆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發願代衆生苦:一切衆生因積集諸惡業將感得的一切極重苦果,我都代受,令彼衆生都獲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修自他相換,就是衆生的苦自己代受,自己的樂奉獻衆生。修自他相換,能逐漸去除我執,最終成就佛果。無始劫來,我們以我愛執只求利己不顧他人,對衆生苦漠不關心,致使長劫輪回生死。發願代衆生苦,能有效地破除過患之根的我愛執,迅速圓滿資糧。

  “代衆生受苦”有多種形式,凡夫菩薩不能做到實際代受衆生苦,但在心中要作代苦的觀想。比如,現在修法安忍苦行,將來成佛作衆生解脫的增上緣;又比如,見衆生欲造大惡業,想到他因此會墮地獄,菩薩以大悲心甯可自己墮落來免他的苦,這樣殺他來代他受苦;或者,想到劫末時衆生苦重,發願變爲衣食、良藥,供衆生受用。

  《華嚴經》“淨行品”就是集如是觀想之大成:

  菩薩在家,當願衆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當願衆生:善事于佛,護養一切。

  妻子集會,當願衆生:怨親平等,永離貪著。

  若得五欲,當願衆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隱。

  妓樂聚會,當願衆生:以法自娛,了妓非實。

  若在宮室,當願衆生:入于聖地,永除穢欲。……

  以此,二六時中,念念回向衆生,祈願衆生,成就衆生。

  在中國傳統文化儒家的大同思想中也包含這種精神,分爲“修身”、“齊家”、“治國”叁個方面的內容,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也是博大精深。

  修身:是指通過修養使個人具備美德。《大學》中說:“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修身的目的是爲了齊家、治國,修身的標准是個人達到較高的美德素養。個人美德主要包括:志向高遠,誠實守信,剛正不阿,自強不息,重德貴義,律己修身等。

  齊家:是指家庭應具備的美德。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和萬事興”。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儉持家,鄰裏團結等。

  治國:是指處世應具備的美德。治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爲人處世之道。處世美德包括職業美德、公共美德等,主要內容有:精忠報國,勤政愛民,秉公執法,見義勇爲,助人爲樂,講求公正,禮貌謙讓,公平交易,尊師重教,勤勞敬業,救死扶傷等。

  可見,生活中處處有美德。《史記•禮書》雲:“洋洋美德乎!宰製萬物,役使羣衆,豈人力也哉!”原諒失敗者之心,學習成功者之路,處事方圓得體,待人寬嚴合宜。擁有一顆慈悲智慧、誠信善良、寬容喜悅的心,凡事以寬廣的胸懷去坦然面對,包容別人的失誤,改正自己的過錯,生活就會洋溢美滿,散發光明,輕松安樂。

  “菩薩如是所修回向,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此回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菩薩這樣修回向,即使虛空界沒有了,衆生界沒有了,衆生業沒有了,衆生煩惱沒有了,我此回向也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我們不明道理時,天天回向輪回,念念滋長生死,以這種心的趨向,無論修多少善都只是有漏有盡的善根,所以這是錯誤的方式,需要糾正。輪回純一是苦,小乘涅槃也不究竟,只有無上菩提才是究竟的歸宿。這樣辨明果的差別,就應回因向果——唯一回向菩提。人都想自己有最好的未來,也努力回向于所求的目標,我們現在知道有漏法沒有實義,無上菩提才是究竟的果,因此要把一切功德都回向菩提。

  要再次提醒的是:遇到殊勝的佛法,機會非常難得。我們經常說福報——健康、發財、事業成功等等,但這不算什麼福報,即便是福報,也是微不足道的福報。真正的福報,是能接觸到佛法,而且有一點認識與體悟。所以我們要珍惜,聽聞、思考與修持是很重要的。

  進步來自于靜心體悟和精進修行,不努力永遠都不會有進步,我們將永遠都是凡夫。解脫之曲的每一個音符,都要靠自己主動來譜寫。

  

  常用的回向偈文:

  1、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叁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2、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爲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爲伴侶。

  3、大慈菩薩回向偈:十方叁世佛,阿彌陀第一;九品度衆生,威德無窮極。我今大皈依,忏悔叁業罪;凡有諸福善,至心用回向。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無邊煩惱斷,無量法門修;誓願度衆生,總願成佛道。虛空有盡,我願無窮。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4、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刹。

  5、願我命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刹。

  6、願消叁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7、願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與衆生,皆共成佛道。

  8、世界和平,人民安樂。正法久住,*輪常轉。災障消滅,禍患不生。法界有情,同生極樂。

  9、我今稱念阿彌陀,真實功德佛名號,唯願慈悲哀攝受,證知忏悔及所願。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我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刹。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普願沈溺諸衆生,速往無量光佛刹。

  10、西方發願文: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衆生大導師。我今發願願往生,唯願慈悲哀攝受。

  11、佛光注照,本命元辰,災星退度福星臨,九曜保長生,運限和平,福壽永康甯。

  

《朝聖普賢願海——《普賢行願品》講記 第十願王——普皆回向》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