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過,我們偉大的佛祖本師釋迦佛,吃了一個非常不淨的東西的時候,也就變成非常好吃的東西,爲什麼呢
因爲我們偉大的佛祖的心態當中,並沒有業障。所以他所看到的這種東西,就是清淨和幹淨的東西。所以同樣我們作爲一個學佛人來說,不要天天往外的觀察,要觀察自己的內心,調整自己的思想,在這種清淨的思想裏,我們所得到的東西就是清淨的顯現。
同樣這種比較清淨的覺受是什麼呢?覺受就是我們在修行密乘過程當中觀想,今天來到這裏的所有弟子都是菩薩,修行非常高的境界裏的覺受,然後看到的都是佛菩薩的顯現。因爲我們在修無上密乘當中,要自觀爲本尊的種種狀態,自己觀成爲本尊,然後這時候,聽到的聲音就是咒語的顯現,看到的東西都是佛菩薩淨土的顯現,然後我們的心裏都是一種智慧的明淨。這樣的話就是覺受的顯現。修習密乘的人,他就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大乘的根器和密宗壇城的環境。他在密乘的壇城環境當中,並不是以一個凡夫的形式存在,都是成爲了佛菩薩。我們任何一種灌頂過程當中,大家也觀自己成爲本尊。在座的各弟子,並不是坐在這個無常的娑婆世界上這種實際存在的地方,就觀想我們所坐的地方,經加持強化爲淨土的壇城當中。有這樣的舉措的顯現,如此一切的法都是這樣講的。一個一個的法來自于我們內心的清淨與不清淨。比如,單單一個普通的凡夫家庭當中來說,一個人的心態非常清淨的話,對于任何別人的影響幹擾就沒有當它是一回事情,認爲是來自于自己業力的顯現。于是就非常努力修清淨和慈悲的忍辱心態,到時候誰也就沒有這種幹擾。這種靜止與矛盾的障礙就不容易出現。因爲種種都是來自于我們自己內心的分別心,內心的執著和煩惱所産生這種不清淨環境來的。所以以後我們要修行的話,關鍵下手的地方就是我們的思想。隨著思想慢慢的改正過後,自然而然的我們的行爲就會改變。但是很多人說,思想清淨就可以。行爲沒有關系,吃肉也可以,殺生也可以,我怎麼樣怎麼樣...都可以。類似這種說法,你還沒有達到那種境界和能力。你還舉出很多很多公案,例如會說,曾經有什麼樣的佛和菩薩在坐船的時候,和很多商人在一起,然後其中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強盜,當時他想殺掉這個船上一切的人,殺人了過後,就奪了這船財物。這個強盜就是這樣想的。後來其中一個菩薩觀察知道了他這種想法,于是這位菩薩就放下自己的自我和戒律,然後殺掉這個人。雖然是行爲上殺了一個生命,但實際上結果是積累了無量的功德。這樣的說法是在菩薩的境界中說的,並不是我們凡夫的生活裏說的。很多凡夫衆生爲了自己的一種借口,他說:"我身體沒有問題,我思想很清淨,這樣就可以。"很多人這樣認爲,但不一定。還有很多人說到心中有佛就可以了,酒肉可以穿腸過了,沒有問題過了就過了。舉的例子還有很多,如濟公和尚也可以這樣的。很多這樣的說法,但不一樣,在佛經中舉了這樣的例子:孔雀吃毒和烏鴉吃毒是不一樣的。孔雀吃毒的時候,不但沒有傷害,而且它的翅膀(羽毛)非常的光亮,它的身體更加健康和莊嚴。但是烏鴉學孔雀吃毒,吃了過後絕對是致它的生命,就死掉了,是這樣的狀態。所以一切公案加在自己的身上。作爲一個凡夫來說,還沒有達到菩薩所感悟到的這種真正菩提心。如果有菩薩的這種心態的話那絕對是沒有問題的。如是在這裏我們一定要注意思想與行爲,這貫穿了我們學佛整個過程當中。總體來說,除了思想和行爲之外就沒有可以學的。學佛就包含在我們的思想和行爲當中。思想行爲沒有改變的話那你就學的不對。思想也不清淨,行爲也傷害別人是自私的心態,爲了自私而去傷害別人的這種行爲,就連學佛都談不上了,就沒有真正學佛。但在學佛過程當中,我們不要只針對他人,我們學佛是針對自己的思想與行爲才是真正的重要。比如說我生病了,給你吃飯,給你吃藥。我生病很嚴重,我就拿一些藥(給你),你吃嘛!你吃了藥怎麼能治得了我的病呢
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學佛過程當中,就是治我們自己的煩惱,就要我們自己去治療,自己吃藥,自己去實修,才可以治得了煩惱。要不然的話我們聽很多人說,這個我,煩惱很大,我就是遠離他;或者是我遠離這個環境,遠離這個家庭等等...的這種說法,並不是非常圓滿的思想。在《入菩薩行》當中,就是寂天菩薩也講過,如果要遠離這些衆生而去學佛,那就是永遠也解脫不了。其實無論在哪裏,你就是主要觀照自己的心,把它降伏了,調整好(自心),那你就是一個學佛人。所以寂天菩薩舉了這樣例子,比如,整個山用牛皮把它包住,然後再走路,是不可能的,因爲你無法找到那麼多的牛皮;但是你可以用一張牛皮蓋住你的腳底,那就是整個山上你去哪裏都不會刺到你的腳。同樣的道理,降伏了自己的心,無論在這個家庭也好,這個環境也好,無論在什麼地方,藏地、漢地,什麼地方也好,我們修行都是清淨的。如果我們沒有調整好自己的思想,就是遠離什麼地方都同樣。在我們學《佛子行》當中說,雖然我們遠離了家鄉,這裏遠離家鄉的意思就是離開我出生的家庭,但我到其他的地方又有一個家,這樣就算你遠離故鄉了嗎?那並不是。我們無論在哪個地方,主要關鍵是自己的心態控製得好。這樣我們學佛是比較圓滿的,比較如法的。要不然我們沒有調整自己的思想行爲的話,無論是什麼地方,就沒法清淨的修行。所以我們更要知道當下,因爲當下我們心態非常清淨的話,持續下來的心態也是清淨的。如果當下我們很生氣很痛苦的話,繼續下來也很難受的。通過科學的儀器測量一個人的思想時,一個人的心裏産生嚴重的嗔恨心過後,就觀照有嗔恨心的人這幾天過程當中,他的身體裏面這種不清淨的細胞沒有辦法停下來,沒有辦法沈澱下來,一直處在混亂的狀態之中,因爲我們可以明顯看到一個人生氣的時候,臉上表現非常難看。正是由于整個體內不清淨的細胞發生出來,發生出來的時候,很多細胞處在矛盾之中,然後在我們的血脈當中就變成了一種細菌,變成細菌後就停在那個地方,就形成了我們的疾病。所以這種有因有果的關系在佛教當中是非常講究。佛說嗔恨心是一種毒藥。我們千萬不可以發出來,如果一旦發出來就是一種傷害。這種果報是痛苦的,爲什麼呢?因爲我們有嗔恨心的原故,從內心發出來,然後整個身體不清淨,身體都癱瘓或者是...很多人就是因爲生氣而倒下去死掉了,氣死了這種狀態。由于心態當中有非常嗔恨的原因,所以整個體內這種細胞混亂以後就變成疾病,然後控製不了自己的心態,所以就會死掉。有這樣的狀態就是有因有果的關系。佛祖講的非常清楚。所以在這裏,我們佛弟子一定要把心態清淨下來。任何的煩惱都變成清淨的狀態,所産生嗔恨心馬上把它轉變爲慈悲心。
任何的環境當中我們都要發慈悲心,發清淨的心才是非常的重要。這樣我們學佛學得比較如法,學佛不是趕時髦。學佛是一種修行,學佛是一種永久的問題。而不是流行。學佛之人不要這樣,今天跑到這裏,明天跑到那裏。要不就是,今天剛學了一個東西,明天到了另一個地方,感覺是這個地方更殊勝,然後忘了昨天這種殊勝的東西,就一塌糊塗把它誹謗出來。這樣的話我們學佛就非常嚴重的不如法。不但沒有學成,而且我們造了嚴重的誹謗佛法的罪。誹謗佛法是十惡裏面最嚴重的邪見。所以我們衆生斷然不可以誹謗,若有不清淨的思想,一切一切不清淨的環境和顯現,都是來自于自己的內心。這並不是一個普通凡夫胡亂說的。這是真正不同的佛祖,通過悟到空性的佛菩薩,他們的經文當中清清楚楚講過。所以我們在座的所有弟子們,這幾天這麼殊勝的萬佛殿裏供燈,還有講經說法影響,自然改變我們的心態,慢慢發了廣大的菩提心。特別值遇佛祖神變的日子,我們很多的弟子都非常努力,而且越來越歡喜。因此共同所做的這種功德,在清淨的環境下所做的這種功德非常不可思議。比如我們一個人在家裏供一盞燈,就只有一盞燈的功德。然而在這裏我們當下共同發這種廣大的菩提心,每個人心相續都發一個菩提心,同時念一句咒語的時候,整個環境當中我們有幾十個人或幾百多個人,通過這樣的發心,我們在場每個人就得到幾十個或幾百多個人的功德,所以得到了不可思議的功德。我們共同當下趁這個機會,發廣大的菩提心,早日離開叁界輪回的苦海裏。
在這裏,我們這兩叁天的時間中,積累了非常廣大的功德。我就非常相信,因爲大家通過來到這裏以後,心態當中變得非常清淨。看得出來你們的面孔也變得非常歡喜。是這樣的話也就是你本身內心非常歡喜。這種歡喜的狀態當中我們得到了不可思議佛陀的加持。我們希望生生世世,不單單是通過這一生,而且生生世世在很多這種殊勝壇城中,也同樣聚在一起,聽聞這種無上殊勝的法。然後大家共同的發心,任何淨土當中我們同樣可以聽聞到佛祖施授的這種法,得到不可思議的加持。因爲這是一種真實的話語。爲什麼呢?這是佛祖講得很清楚。大家能夠共同發心發願做一件功德的時候,以共同的業力就叫共業。如果我們今天聚在一起,然後造一種不清淨的業,這種果報非常嚴重,可能就是變成了地獄的衆生了。曾經有過這樣的公案。在一個寺院裏面有幾百個比丘。他們長久結夏安居,大家都聚在一起共修,共同發廣大的菩提心積累著很大的功德。然後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很多人在吃飯過程中,由于煩惱障礙引起的,很多有強烈分別心的比丘當中,産生一場矛盾。這個矛盾演變得很嚴重,導致在整個大經堂裏出家人都打起來。由于有這麼嚴重的造業狀態,呈現了孤獨地獄這種果報。于是變成在有非常圓滿的宮殿裏面,上午的時候因爲大家發菩提心,大家互相非常清淨的發心狀態中做了功德,然後快到中午吃飯的時候,因爲造業的原因,大家自然而然…
《修行在于思想和行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