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过,我们伟大的佛祖本师释迦佛,吃了一个非常不净的东西的时候,也就变成非常好吃的东西,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伟大的佛祖的心态当中,并没有业障。所以他所看到的这种东西,就是清净和干净的东西。所以同样我们作为一个学佛人来说,不要天天往外的观察,要观察自己的内心,调整自己的思想,在这种清净的思想里,我们所得到的东西就是清净的显现。
同样这种比较清净的觉受是什么呢?觉受就是我们在修行密乘过程当中观想,今天来到这里的所有弟子都是菩萨,修行非常高的境界里的觉受,然后看到的都是佛菩萨的显现。因为我们在修无上密乘当中,要自观为本尊的种种状态,自己观成为本尊,然后这时候,听到的声音就是咒语的显现,看到的东西都是佛菩萨净土的显现,然后我们的心里都是一种智慧的明净。这样的话就是觉受的显现。修习密乘的人,他就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大乘的根器和密宗坛城的环境。他在密乘的坛城环境当中,并不是以一个凡夫的形式存在,都是成为了佛菩萨。我们任何一种灌顶过程当中,大家也观自己成为本尊。在座的各弟子,并不是坐在这个无常的娑婆世界上这种实际存在的地方,就观想我们所坐的地方,经加持强化为净土的坛城当中。有这样的举措的显现,如此一切的法都是这样讲的。一个一个的法来自于我们内心的清净与不清净。比如,单单一个普通的凡夫家庭当中来说,一个人的心态非常清净的话,对于任何别人的影响干扰就没有当它是一回事情,认为是来自于自己业力的显现。于是就非常努力修清净和慈悲的忍辱心态,到时候谁也就没有这种干扰。这种静止与矛盾的障碍就不容易出现。因为种种都是来自于我们自己内心的分别心,内心的执着和烦恼所产生这种不清净环境来的。所以以后我们要修行的话,关键下手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思想。随着思想慢慢的改正过后,自然而然的我们的行为就会改变。但是很多人说,思想清净就可以。行为没有关系,吃肉也可以,杀生也可以,我怎么样怎么样...都可以。类似这种说法,你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和能力。你还举出很多很多公案,例如会说,曾经有什么样的佛和菩萨在坐船的时候,和很多商人在一起,然后其中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强盗,当时他想杀掉这个船上一切的人,杀人了过后,就夺了这船财物。这个强盗就是这样想的。后来其中一个菩萨观察知道了他这种想法,于是这位菩萨就放下自己的自我和戒律,然后杀掉这个人。虽然是行为上杀了一个生命,但实际上结果是积累了无量的功德。这样的说法是在菩萨的境界中说的,并不是我们凡夫的生活里说的。很多凡夫众生为了自己的一种借口,他说:"我身体没有问题,我思想很清净,这样就可以。"很多人这样认为,但不一定。还有很多人说到心中有佛就可以了,酒肉可以穿肠过了,没有问题过了就过了。举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济公和尚也可以这样的。很多这样的说法,但不一样,在佛经中举了这样的例子:孔雀吃毒和乌鸦吃毒是不一样的。孔雀吃毒的时候,不但没有伤害,而且它的翅膀(羽毛)非常的光亮,它的身体更加健康和庄严。但是乌鸦学孔雀吃毒,吃了过后绝对是致它的生命,就死掉了,是这样的状态。所以一切公案加在自己的身上。作为一个凡夫来说,还没有达到菩萨所感悟到的这种真正菩提心。如果有菩萨的这种心态的话那绝对是没有问题的。如是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注意思想与行为,这贯穿了我们学佛整个过程当中。总体来说,除了思想和行为之外就没有可以学的。学佛就包含在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当中。思想行为没有改变的话那你就学的不对。思想也不清净,行为也伤害别人是自私的心态,为了自私而去伤害别人的这种行为,就连学佛都谈不上了,就没有真正学佛。但在学佛过程当中,我们不要只针对他人,我们学佛是针对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才是真正的重要。比如说我生病了,给你吃饭,给你吃药。我生病很严重,我就拿一些药(给你),你吃嘛!你吃了药怎么能治得了我的病呢
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学佛过程当中,就是治我们自己的烦恼,就要我们自己去治疗,自己吃药,自己去实修,才可以治得了烦恼。要不然的话我们听很多人说,这个我,烦恼很大,我就是远离他;或者是我远离这个环境,远离这个家庭等等...的这种说法,并不是非常圆满的思想。在《入菩萨行》当中,就是寂天菩萨也讲过,如果要远离这些众生而去学佛,那就是永远也解脱不了。其实无论在哪里,你就是主要观照自己的心,把它降伏了,调整好(自心),那你就是一个学佛人。所以寂天菩萨举了这样例子,比如,整个山用牛皮把它包住,然后再走路,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无法找到那么多的牛皮;但是你可以用一张牛皮盖住你的脚底,那就是整个山上你去哪里都不会刺到你的脚。同样的道理,降伏了自己的心,无论在这个家庭也好,这个环境也好,无论在什么地方,藏地、汉地,什么地方也好,我们修行都是清净的。如果我们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思想,就是远离什么地方都同样。在我们学《佛子行》当中说,虽然我们远离了家乡,这里远离家乡的意思就是离开我出生的家庭,但我到其他的地方又有一个家,这样就算你远离故乡了吗?那并不是。我们无论在哪个地方,主要关键是自己的心态控制得好。这样我们学佛是比较圆满的,比较如法的。要不然我们没有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的话,无论是什么地方,就没法清净的修行。所以我们更要知道当下,因为当下我们心态非常清净的话,持续下来的心态也是清净的。如果当下我们很生气很痛苦的话,继续下来也很难受的。通过科学的仪器测量一个人的思想时,一个人的心里产生严重的嗔恨心过后,就观照有嗔恨心的人这几天过程当中,他的身体里面这种不清净的细胞没有办法停下来,没有办法沉淀下来,一直处在混乱的状态之中,因为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一个人生气的时候,脸上表现非常难看。正是由于整个体内不清净的细胞发生出来,发生出来的时候,很多细胞处在矛盾之中,然后在我们的血脉当中就变成了一种细菌,变成细菌后就停在那个地方,就形成了我们的疾病。所以这种有因有果的关系在佛教当中是非常讲究。佛说嗔恨心是一种毒药。我们千万不可以发出来,如果一旦发出来就是一种伤害。这种果报是痛苦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嗔恨心的原故,从内心发出来,然后整个身体不清净,身体都瘫痪或者是...很多人就是因为生气而倒下去死掉了,气死了这种状态。由于心态当中有非常嗔恨的原因,所以整个体内这种细胞混乱以后就变成疾病,然后控制不了自己的心态,所以就会死掉。有这样的状态就是有因有果的关系。佛祖讲的非常清楚。所以在这里,我们佛弟子一定要把心态清净下来。任何的烦恼都变成清净的状态,所产生嗔恨心马上把它转变为慈悲心。
任何的环境当中我们都要发慈悲心,发清净的心才是非常的重要。这样我们学佛学得比较如法,学佛不是赶时髦。学佛是一种修行,学佛是一种永久的问题。而不是流行。学佛之人不要这样,今天跑到这里,明天跑到那里。要不就是,今天刚学了一个东西,明天到了另一个地方,感觉是这个地方更殊胜,然后忘了昨天这种殊胜的东西,就一塌糊涂把它诽谤出来。这样的话我们学佛就非常严重的不如法。不但没有学成,而且我们造了严重的诽谤佛法的罪。诽谤佛法是十恶里面最严重的邪见。所以我们众生断然不可以诽谤,若有不清净的思想,一切一切不清净的环境和显现,都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这并不是一个普通凡夫胡乱说的。这是真正不同的佛祖,通过悟到空性的佛菩萨,他们的经文当中清清楚楚讲过。所以我们在座的所有弟子们,这几天这么殊胜的万佛殿里供灯,还有讲经说法影响,自然改变我们的心态,慢慢发了广大的菩提心。特别值遇佛祖神变的日子,我们很多的弟子都非常努力,而且越来越欢喜。因此共同所做的这种功德,在清净的环境下所做的这种功德非常不可思议。比如我们一个人在家里供一盏灯,就只有一盏灯的功德。然而在这里我们当下共同发这种广大的菩提心,每个人心相续都发一个菩提心,同时念一句咒语的时候,整个环境当中我们有几十个人或几百多个人,通过这样的发心,我们在场每个人就得到几十个或几百多个人的功德,所以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们共同当下趁这个机会,发广大的菩提心,早日离开三界轮回的苦海里。
在这里,我们这两三天的时间中,积累了非常广大的功德。我就非常相信,因为大家通过来到这里以后,心态当中变得非常清净。看得出来你们的面孔也变得非常欢喜。是这样的话也就是你本身内心非常欢喜。这种欢喜的状态当中我们得到了不可思议佛陀的加持。我们希望生生世世,不单单是通过这一生,而且生生世世在很多这种殊胜坛城中,也同样聚在一起,听闻这种无上殊胜的法。然后大家共同的发心,任何净土当中我们同样可以听闻到佛祖施授的这种法,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因为这是一种真实的话语。为什么呢?这是佛祖讲得很清楚。大家能够共同发心发愿做一件功德的时候,以共同的业力就叫共业。如果我们今天聚在一起,然后造一种不清净的业,这种果报非常严重,可能就是变成了地狱的众生了。曾经有过这样的公案。在一个寺院里面有几百个比丘。他们长久结夏安居,大家都聚在一起共修,共同发广大的菩提心积累着很大的功德。然后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很多人在吃饭过程中,由于烦恼障碍引起的,很多有强烈分别心的比丘当中,产生一场矛盾。这个矛盾演变得很严重,导致在整个大经堂里出家人都打起来。由于有这么严重的造业状态,呈现了孤独地狱这种果报。于是变成在有非常圆满的宫殿里面,上午的时候因为大家发菩提心,大家互相非常清净的发心状态中做了功德,然后快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因为造业的原因,大家自然而然…
《修行在于思想和行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