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拾遺卷第十▪P6

  ..續本文上一頁驅使

  ,作種種取像。妄想心生,則身形取著,致與念慮相應。醒覺時是妄想心,寐夢中便有諸夢,皆是汝之想念,搖動妄情所致。名爲融通,第叁妄想。融通者,以念慮而取妄相也。

  【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發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阿難此若

  非汝雲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爲幽隱第四

  妄想。】

  化理不住者,謂行陰念念遷流也。以念念遷流故,所以運運密移。此乃法爾如是,何以故?無生滅乃生滅之無生滅,生滅乃無生滅之生滅,如是方不落斷常二邊

  。

  甲長發生下,是以譬合法。

  阿難!此行陰如果非汝,汝雲何身體有所遷變?若行陰必真是汝,汝何無知覺

  ?當知行陰與汝,皆因緣無性,無性隨緣之故。

  則汝諸行,念念遷流不停,難知難見,名幽隱第四妄想。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

  何因汝等曾于昔年一奇物。經曆年歲憶忘俱無。于後忽然覆前異。

  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阿難當知

  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甯受想習

  。非汝六根。互用合開此之妄想無時得滅。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

  。則湛了內罔象虛無。第五顛倒細微精想。】

  此言識陰也。汝認爲精微明了,離于行陰生滅,湛然不動,目爲常住者,乃識陰也。識在于身,不出見聞覺知的範圍。

  然此見聞覺知體皆虛妄,非汝真性。若此識體實汝精微真性,則不應容受虛妄習氣。虛妄習氣者,生滅存亡無常也。

  例如汝等,曾于往昔(見也)一奇異事物,印象很深。經曆年久,憶忘俱無

  ,毫無印象。後來偶爾複見此奇異事物,則舊時習氣重生,記憶宛然。此則證明,非汝恒常之性。汝認爲精微明了湛然不動之識陰,實是念念受妄習所熏,有無量的生滅存亡,何可籌算呢?

  阿難當知,汝所認爲湛然不動的識陰,非爲真實,其生滅變動,只是汝不知不見罷了。好象急流無波之水,望之似甚恬靜,非是無流。

  此之識陰,實是想陰根本。若非想陰之根本,甯容受妄習?如此妄想,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也。

  六根互用開合者,一性寄六根而發用,六用無根隔全乎一性也。開則無分別而分別,合則分別而無分別。此是證真境界,若非證真,此妄想難滅也。

  故汝現前見聞覺知中,串習之幾微,即識陰也。則湛了內罔象虛無。湛者似靜而非靜也,了者了別也。罔象者,似有而實無也。此是第五,顛倒細微精密的妄想

  。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

  此是結示,五受陰者五妄想成。五陰隨業是有漏法,受叁界生死,故名五受陰

  。

  【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

  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此五陰元重疊生起

  。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我已示

  汝劫波巾結。何所不明再此詢問。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將

  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叁界。】

  色空是色邊際,觸離是受邊際,記忘是想邊際,滅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是識邊際。當知此等五邊際,皆妄想成也。

  湛入合湛者,湛寂行陰之生滅,入而合于似湛寂之識陰,爲識邊際也。

  以下示生起及除滅次第,生起次第,由細至粗。除滅次第,由粗至細。生時因識而有,除滅時先從色除。色盡而後受,受盡而後想,想盡而後行,行盡而後識。

  理則頓悟,乘悟並銷。

  于理則可頓悟,乘于頓悟則可並銷,一斷一切斷也。

  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五陰屬事,事相有異非能頓除,須次第盡也。

  我前已示汝劫波巾,巾體是一,因結有異。結既有異,故除須因次第。

  最後囑傳法末世,廣度衆生。

  【阿難若複有人遍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承事

  供養心無虛度。于意雲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阿難答言虛空無

  盡珍寶無邊。昔有衆生施佛七錢舍身猶獲轉輪王位。況複現前虛空既窮

  。佛土充遍皆施珍寶。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雲何更有邊際。】

  此是校量功德。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複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瞬息即經此

  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曆。能以一念將此法門。

  于末劫中開示未學。是人罪障應念銷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

  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阿難若有衆生。能誦此經能持此咒。如我廣說窮劫不盡。依我教言如教

  行道。直成菩提無複魔業。】

  最後稱揚此經功德。四重者,比丘戒四重。十波羅夷者,菩薩戒十重。

  【佛說此經已。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及諸他

  方菩薩二乘聖仙童子。並初發心大力鬼神。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佛說是經已,一切大衆歡喜作禮而去。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拾遺卷第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