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藏經描仿卷上▪P9

  ..續本文上一頁道。】

  何等爲十憂惱箭?一破戒比丘不喜見大衆僧和合。何以故?大衆僧和合布薩(布薩者,僧每半月舉行一次,共同說戒,檢討違犯,當衆悔過)破戒比丘違背戒律 ,恐僧呵責驅出,所以不喜僧衆和合布薩。

  此比丘自知有過,常懷憂惱,于持戒比丘瞋恨不喜。

  【複次舍利弗。破戒比丘衆所憎惡不欲親近。如惡牛利角人所舍遠。是惡

  比丘自知有過常懷憂惱。舍利弗。是名破戒比丘二憂惱箭。必墮惡道。】 p-66

  二複次破戒比丘,爲大衆僧所憎惡。因爲惡比丘猶如惡牛利角,無故抵人,所以衆所遠離。破戒比丘,自知有過,常懷憂惱。如是破戒比丘,必墮惡道。

  【複次舍利弗。破戒比丘逢見比丘衆。自知不同惡心舍離。懷愧恥故不能

  入衆。舍利弗。是名破戒比丘叁憂惱箭。必墮惡道。】

  叁複次破戒比丘,逢見比丘,自知己破戒與衆不同,于是惡心離開。心懷愧恥 ,不能入衆,必墮惡道。

  【複次舍利弗。破戒比丘毒惡心盛不可化喻。猶尚無有外道戒法。況于淨

  戒。以其破戒因緣人不親近。舍利弗。是名破戒比丘四憂惱箭。必墮惡

  道。】

  四複次破戒比丘,毒惡心盛,不可化導谕明道理。尚不具外道戒法,何況佛之清淨戒法?以其破戒因緣,人不親近。

  【複次舍利弗。破戒比丘以他財物自養其身。我說此人爲重擔者。所以者

  何。行者得者應受供養。破戒比丘非是行者非是得者。是故舍利弗。破

  戒比丘當于百千億萬劫數。割截身肉以償施主。若生畜生身常負重。所

  以者何。如析一發爲千億分。破戒比丘尚不能消一分供養。能消他衣

  服飲食臥具醫藥。】

  五複次破戒比丘,空消信施,以他人財物而自活命。我說此人欠施主債,爲負重擔者。所以者何?行者得者應受供養。修行佛道者爲行者,于佛道中有得益爲得 p-67者,若方便言,持淨戒比丘爲行者也。

  破戒比丘,非是行者非是得者,不應受供養。是故破戒比丘,當于百千萬億劫 ,割截身肉,以償施主之債。或生畜生中,身常負重,如牛馬等,以償施主之債。

  所以者何?如析一發爲千億分,破戒比丘,尚不能消一分供養,(爲況字之誤)能消他人四事供養?

  【舍利弗。破戒比丘著聖法服。猶尚不應入寺一步。何況得受一飲之水。

  乃至床榻。何以故。舍利弗。如是惡人于天人中是爲大賊。一切世間皆

  應遠離。舍利弗。是敗壞人即是怨家。如來悉聽一切世間皆至我所。破

  戒之人如來手遮。非我弟子。何況一日住我法中。】

  破戒比丘,雖著聖法服,尚不應入寺一步與衆共住,何況能受人供養?如是惡人是爲大賊,即是怨家。非我弟子,何況一日住我法中?

  【舍利弗。譬如死人死蛇死狗最爲臭穢。清淨諸天欲遊戲時。不應得見若

  見則遠。如是舍利弗。破戒比丘如彼叁屍臭穢不淨。智者遠離不與同事

  布薩自恣。】

  自恣,夏安居後,于七月十六日,僧衆齊集,如法任人舉過曰自恣。 p-68

  【舍利弗。破戒比丘于我法中爲是不吉。持戒比丘見此破戒實時遠離。何

  以故。若破戒比丘手所觸物及所受物。于持戒者則爲毒惡。舍利弗。正

  使叁屍臭穢滿地。我能于中行四威儀。不能與此破戒比丘須臾共住。何

  以故。舍利弗。是爲沙門中卑陋下賤。爲沙門中朽壞弊惡。爲沙門中

  糠。爲沙門中垢。爲沙門中濁。爲沙門中汙。爲沙門中曲。爲沙門中

  。爲沙門中失聖道者。如是人等。于我法中出家求道而得重罪。舍利弗

  。如是之人于我法中。爲是逆賊。爲是法賊。爲是欺诳詐僞之人。但求

  活命貪重衣食。是則名爲世樂奴仆。】

  苦責破戒比丘。四威儀,行住坐臥。須臾,很短時間,一日一夜有叁十須臾。

  【舍利弗。譬如黃門非男非女。破戒比丘亦複如是。不名在家不名出家命

  終之後直入地獄。舍利弗。譬如蝙蝠欲捕鳥時則入穴爲鼠。欲捕鼠時則

  飛空爲鳥。而實無有大鳥之用。其身臭穢但樂暗冥。舍利弗。破戒比丘

  亦複如是。既不入于布薩自恣。亦複不入王者使役。不名白衣不名出家

  。如燒屍殘木不複中用。】

  蝙蝠具鳥鼠之形,無鳥鼠之用。人欲捕鳥,則入穴爲鼠。人欲捕鼠,則飛天爲鳥。用責破戒比丘也。

  【如是比丘。無有戒品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但有具足破淨戒品。

  不能出大微妙音聲。戒聲定聲慧聲解脫聲解脫知見聲。但出毀戒弊惡音 p-69

  聲。與諸同惡俱出惡聲。但論衣服飲食床臥。受取布施樹木華果。爲貴

  人使。及論國土吉凶安危戲笑衆事諸不善語。常于日夜伺求塵染。比丘

  如是。身業不淨口業不淨意業不淨當墮地獄。】

  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也,破戒比丘無五分法身之品類。

  舉破戒比丘之罪過。

  【舍利弗。是破戒比丘樂于暗冥。如彼蝙蝠。聞說正經以爲憂惱。所以者

  何。如實說故。世間之人不喜實說但樂順意。如是比丘于說法者心不清

  淨。重更爲罪增益地獄。舍利弗。是名破戒比丘五憂惱箭。必墮地獄。】

  破戒比丘樂于暗冥者,不樂正法,樂邪法也。故聞正經宣說無生無滅無相無爲之實相法,則生憂惱。不喜聞如實之說,但樂順己之意,取著名相。故于說正法之法師,起貪瞋癡,心不清淨。以是之故。重新更造罪業,增益地獄。此爲破戒比丘第五憂惱箭。

  【複次舍利弗。破戒比丘無有羞恥。諸根散亂成就不淨。身口意業不淨威

  儀。所著衣服皆不如法。好喜妄語不能護口。心常馳騁染于垢穢。舍利

  弗。如新瓦器盛以屎尿臭爛膿血。後去不淨著栴檀香。複去栴檀如是瓦

  器有何等氣。世尊。是新瓦器先盛屎尿臭氣堅著。唯有臭氣無栴檀香。

  舍利弗。人以清淨信等諸根出家學道。遇惡知識而隨其教。舍利弗。何 p-70

  等爲惡知識。惡知識者。常好調戲輕躁無羞。言語散亂不攝諸根。心不

  專一癡如白羊。親近如是惡知識者。失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

  漢果。乃至失于生天之樂。況涅槃道。但能修集破法罪業。與破法者而

  共從事。是人成就不淨身業不淨口業不淨意業不淨持戒。身死之後入于

  惡趣。雲何惡趣。惡趣名爲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道。】

  六複次破戒比丘,無有羞恥。諸根散亂,眼耳鼻舌身屬身口二業,意根造意業 ,故曰諸根散亂,身口意業不淨威儀。

  所著衣服,皆不如法。(比丘所著叁衣,體──質料,色──顔色,量──長短,皆須如法。)此是略言身業不淨。好喜妄語,不能護口,此是略言口業不淨。心常馳騁,染于垢穢,此是略言意業不淨。

  諸如犯殺盜淫業,身業不淨。犯惡口妄語绮語兩舌業,是口業不淨。犯貪瞋癡業,是意業不淨。

  如新瓦器,舉譬喻。新瓦器最易吸收水分,故先盛臭穢,已飽受臭氣,後盛香物,不能再受香氣。

  人亦如是,以淨信出家,體如素質,如果遇惡知識教以邪教,如白染皂不易改也。 p-71

  何等爲惡知識?惡知識者,常好調戲,輕躁無羞,言語散亂,不攝諸根,心不專一,癡如白羊。若親近如是惡人爲友,便失聖者初二叁四果,乃至失凡夫生天之樂,何況能得涅槃道?

  如果遇惡知識,但能修集破法罪業,只能與破法者和合共住。此人叁業不淨,死墮惡趣。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所謂四惡趣也。

  【複有惡道如阿由勒蟲。婆伽羅目呿蟲。浮彌修遮迦蟲。修脂目迦蟲。是

  人多生此諸蟲中。】

  阿由勒等諸蟲,未見翻譯。

  【舍利弗。是人隨惡知識。若生人中父母生離死亡喪失。親裏衰惱國土破

  壞。生八難中舍八樂處。多欲怒癡常好戲調輕躁無羞言語散亂。不能攝

  心癡如白羊。爲貪欲瞋恚愚癡所壞。聾盲瞎手腳攣躄。共惡知識生無

  佛處。若值佛世目不喜見。不喜聞法不與佛衆而共和合。起是惡業。惡

  人共生樂下劣法。于正見中生邪見想。于邪見中生正見想。是名下欲下

  忍下慧。舍利弗。下慧之人。終不能爲厭離滅道涅槃生心。】

  八難,叁惡道爲叁,四北郁單越,五長壽天,六盲聾喑啞,七世智辯聰,八佛前佛後。

  多欲怒癡,多貪瞋癡也。 p-72

  不與佛衆而共和合,不與佛僧而共和合也。

  終不能爲厭離滅道涅槃生心。終不能爲厭離生死,于寂滅道涅槃而生心也。

  【舍利弗。遇惡知識而得如是諸衰惱患。有是相貌。是人聞是諸深經法。

  驚疑怖畏如墮深坑。則墮大罪深坑塹中。何以故。舍利弗。如經中說。

  破戒比丘有大重罪。】

  明破戒比丘罪相。

  【何因緣故名爲破戒。破所受戒難可教語。行無常准多所違逆。常行貪著

  多雜糅行。貪瞋癡行樂諸雜語。名爲破戒。複有樂多事務。樂多諷誦。

  樂多睡眠。所言不順無有次第。說不清淨貪著我人壽者命者。是故名爲

  弊惡比丘。不知節量。不知沙門法。不知婆羅門法。樂行醫術販賣求利

  。樂爲國使汙染諸家。樂與白衣給使作務。以諸樹葉華果奉上。好爲白

  衣說外道法。心常舍離出世間法。】

  以下說破戒事相,茲擇要釋之。

  多雜糅行。多混雜之行,不清淨也。

  樂諸雜語。散心雜話也。

  樂多事務。樂多爲俗務也。欲成佛道,須絕凡俗緣務。故天臺二十五前方便,即有絕緣務。 p-73

  樂多諷誦。樂多諷誦者,亦爲禅定障也。

  不知節量。比丘于衣于食,應知節量。舍利弗自言,日食五口六口,飲水足以支身。律製人若供養衣服,應受質料下者,價值不可過量。

  汙染諸家。于白衣家歌舞獻技,或以僧物送禮,均爲汙家惡行。

  以諸樹葉花果奉上。比丘不得以僧園花果送與白衣。

  與白衣說外道法或說世間法,而不說佛法,即爲破戒。其余文義明顯,不贅述

  。

  【未滿二十受具足戒。受戒事中有諸不具。形體缺少不應于法。受生米谷

  錢帛金銀。不順教誨拒逆師命。不自知身不知他人。不能分別貴賤差品

  。好喜妄語貪著戒取。行事散亂心不專一。面有瞋相悭貪不信。不識恩

  義多懷貪欲。睡眠戲調疑悔瞋恨。覆藏罪惡。好自專執。嫉谄曲無所

  慚愧。自大放逸憍慢我慢大慢邪慢。好行欺诳贊美其身。多作方便開利

  養門。陵踐白衣僞現親厚。因勢得財以誇衆人。毀破戒品定慧解脫品。

  解脫知見品。于佛法衆心不定信。不信業報貴于現利。謂無後世多諸疑

  悔。志性淺弱常好驚怖。】

  佛製滿二十歲,方得受具足戒,未滿二十者,受戒不得戒。

  律製諸根不具足者,形體缺少者,不應受具足戒。 p-74

  律製比丘,手不執金錢,托缽乞食,故不受生米谷。

  貪著戒取。戒取者,貪著外道邪戒。

  覆藏罪惡。不肯發露忏悔也。

  贊美其身。希圖供養也。

  陵踐白衣。好遊白衣家。

  志性淺弱,常好驚怖。聞大乘法,心不生信,驚疑怖畏也。

  【舍利弗。是名弊惡比丘。如是癡人于我法中。便是屎尿臭穢不淨。是人

  成就身口意業命不清淨故。命終之後墮在惡道入大地獄。如是比丘。諸

  佛如來及弟子衆。常所遠離。余好道者求滅度者。亦皆不近。舍利弗。

  譬如旃檀置不淨器同于不淨。不複任用。】

  斥責破戒比丘,囑好求佛道者,好求滅度者,不應親近破戒比丘。

  【如是舍利弗。若在家出家親近是人習效所行。亦破戒品不久同惡。顔色

  毀悴破失威儀。命終之後生地獄中。】

  無論在家或出家者,若親近破戒比丘,習效其所行,不久亦破戒品,同于其惡

  。既破戒品已,顔色毀悴破失威儀。命終後生地獄中。

  【舍利弗。如是惡人諸佛如來及弟子衆。並余求道好滅度者。皆所遠離。

  舍利弗。譬如栴檀置不淨器。不複任用。如是舍利弗。若在家出家雖以 p-75

  塗身猶雜不淨。舍利弗。此惡比丘亦複如是。雖坐衆中著聖法服。然是

  比丘惡相猶現。梵行比丘見此不淨遠而不近。見他遠離心則瞋恨。以是

  因緣死入地獄。舍利弗。是名破戒比丘六憂惱箭。必墮地獄。】

  若在家出家,雖以塗身,以香料塗身也。

  破戒比丘雖著法服,于衆中坐,然破戒惡相猶現。清淨梵行比丘,遠而不近。

  破戒比丘,見他人遠離,心生瞋恨。以此因緣,死入地獄。是爲破戒比丘,六憂惱箭。 p-76

  

  

《佛藏經描仿卷上》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佛藏經描仿卷中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