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金剛藏章▪P11

  ..續本文上一頁邀」,它是轉注的,就是取的意思,就是得的意思。「所以展 轉。但增妄想耳。」沒有實在的。「如是虛妄浮心。豈能成就圓覺方便耶。 故非正問也。」

  大家看看憨山大師所解答的,和你想的對不對?一般人不入教理,僅取名相 ,這裏邊沒有名相。他解答得很簡單,因爲他是過來人,他知道了。你如果 是程度淺的人,看不懂!不知道他的意思,如果你也深入,你就知道他所講 的意思不錯。

  你們不要嫌我叫你聽經、聽戒,你想一想,我不在了,恐怕沒有人再叫你聽 經、聽戒了。機會難得啊!我現在還在,才能督促,總算不錯,有幾個慢慢 地和菜一樣露苗了。唉!你們不想一想,若幹年以前你們都懵然無知。

  (卍續一六‧圓覺經句釋正白卷上之下‧叁五二下‧一叁)「有作思惟者。 分別妄識」,分別心,虛妄心,識心。「以根塵和合有非無作性」,根塵和 合是沒有的,法叁事和合,佛在阿含經講,叁事和合觸,有觸才有受,有受 才有愛,有十二因緣。我先講和合,譬如十二因緣的觸怎麼産生的?前面講 的,識名色六, 入觸,講到觸有叁種,可以講是叁種,識一種,名色就是根, 六入有兩個東西,塵入根,根入塵,十二入嘛!這裏面講出叁個東西來,根 塵識。根塵識和合有觸,有觸才有受,這是十二因緣的來龍去脈。可是這個 不對的,佛說是順衆生邊、世俗言語說,佛的本意不是這樣。這個觸,叁事 和合才有,那麼叁事沒有和合時沒有觸,對不對?我們再看,這個觸在根裏 有沒有?塵裏有沒有?沒有。識裏頭有沒有?根塵識沒有觸,沒有觸和合起 來變成有觸,不合道理吧!所以佛說這是虛妄法。

  「以根塵和合有非無作性」,有作不是無作性,無作性是不生不滅,無相無 爲,清淨平等,不動,它不是無作性。「從有心起者。無明妄性本明照生所 一念成立乃有爲法。……」無明心是虛妄的,「所」是沒有的,修行人要是 會到這個地步,有句話──是什麼誰知道?它不是虛妄,是真的,修行對了 ,是那一句話?如果在這個地方,你以無住心契無相法,對了!你以有住心 取有相法,錯了!這叫無住心契無相法的根源知道了吧?「所」沒有啊!他 說照「所」成立的,觀音菩薩的法門,妙耳門,是講實相的,入流亡所,沒 有所。有所的話應該有六塵,沒有六塵那有所?

  「乃有爲法」,這個都是有爲法,有爲法我問大家有沒有?(答:沒有有爲 法。)爲什麼原因沒有有爲法?有爲法生滅的,不停,是不是?剎那剎那生 滅,沒有,生滅法虛妄的嘛!如果有爲法有的話,生滅,生也應該是有爲, 滅也應該是有爲,對不對?如果生是有爲的話,也應該生滅。如果生是也生 也滅,沒有,那違背了。生就不是滅,滅就不是生啊!所以有爲法是虛妄法 ,沒有實在的。「通指妄心性相。不出塵想緣氣。塵是照生之所。……」虛 妄心,照生的那個所是虛妄的。

  「想吸之塵是無明迷有」,這是講緣氣,氣是習氣,華嚴宗講無明爲習氣。 這個法唯識宗和華嚴宗講的,有一點點差別,唯識講無明是種子,華嚴宗講 無明是習氣,比種子更深了。如果無明是種子的話,大家都知道,聲聞無學 、緣覺無學、阿羅漢、辟支佛是不是斷種子啊?可是他不破無明啊!如果無 明就是種子的話,阿羅漢和辟支佛應該破無明。華嚴宗說現行是六根起,種 子是識心有,往上還有習氣,習氣是那些人破習氣?地上菩薩,初地破一分 無明證一分法性身。

  「循環往複所有妄心」,這個「妄」字不讀「ㄨㄤˋ」,念「ㄨㄤˊ」,作 「沒有」講。「總此二法。故雲皆是。緣氣釋准前。非實心體者。非無生滅 本妙覺心。全是緣氣幻影。無實體性。此句破明諸心幻妄。……」,這好象 又漏了字吧?好象「破無明諸心幻妄」吧?綜合以上講過的,大家認爲這個 人講得對不對啊?這個人講得有道理。

  「已如空華。此明非實有體之諸妄心已如空華。……」這個沒有甚深的道理 ,大家可以了解。

  「思惟全幻」,思惟取相而生,所以都是幻。「佛境全真」,佛的境界是真 實的,爲什麼是真實的?不是說有是真實的,一般人認爲真實是有,錯了。 如果有是真實的話,你把佛法誤會了,它清淨遍滿,平等不動,真實的嘛! 所以說無量光,真實吧?遍滿嘛!無量壽,不動嘛!真實的,真實有阿彌陀 佛。「用幻求真真不成幻。……」

  「猶如空華者。喻用思惟心。……展轉妄想者。空華本妄想生。今求結空果 。……此中喻意。是明用思惟心以辨佛境。乃迷佛境爲虛妄果。……」對的 !這個人講得有道理,大家仔細看,和你想到的是不是相同?你想到幾分, 用他印證你。我們很可憐!沒有善知識印證,以前有善知識,會到這個法的 時候,去請問善知識,說這個法對不對?善知識點頭,沒有錯。我們今天到 此地!

  你們要是看經,發現有重要的地方,記下來的時候,一定記是某某著作,什 麼人寫的,在第幾章,要把它記清。要不然你看到好句子,一看,過去了, 白費了。

  

  

  

  ■第二十四次修學

  

  師父:我恐怕大家懈怠下去,所以很勉強支持,我爲什麼這個樣呢?我也知道,我 休息會舒服一點,可是我可憐末法時期的佛法,眼看沒落了,正法無人傳。 如果我一口氣不來,恐怕你們再聽到這個法就很難了,所以我不敢偷懶。

  大家知道,一定先得義理,佛法爲什麼到中國大興大乘?中國古人就說一句 話,得其義理,文可忘。我們看,現在差不多講資料的、引證經文的多,真 正善識谛理的,很少。差不多講曆史,只談曆史,實在這個不是佛法,它是 幫助。我不敢說別人,我可知道中華民國的曆史不正確,那太多了。它怎麼 不正確呢?記好的,不記壞的,不但中華民國的曆史,自古來的曆史都這個 樣。就算有的史官很正確,好壞都公平記載,他的記憶力有限,不相信,事 實就是這個樣,有很多難以正確。曆史都是相對的主觀觀念,我認爲對了, 就是曆史了。

  所以應該知道,深入谛理。大家,我辛辛苦苦領導各位,你相信也罷,不相 信也罷。不過我告訴你是實在的,你如果懂了谛理以後,你用它來讀經,不 管讀什麼經,你用谛理去讀它,保證貫通。世間法也如此,世間法講學術, 出世間法是佛法,它都是一個路線──有兩部份,一部分是理論,一部分是 應用,大家懂得理論以後,自己試試,試圖應用它。再看經看到這個地方, 不曉得意思,你用谛理把它分析分析,鍛煉自己,訓練自己,你要是不求這 個甚深第一義的話,你把所有經文看遍了,不過死讀書,讀死書,沒有用。

  從今以後,大家再看經試一試,像金剛經啦!心經啦!這兩部經我們講過了 ,恐怕又落窠臼了,其它的經文,你可以看。我所說出世間法也是分理論部 份、實用部份,那是根據般若經,六百卷大般若經是理論部份,其余般若經 是實用部份,大家不妨去看一看。其它我們沒修學過的經,你拿出來,找它 的經文,你按照二谛理給它分,二谛是一般都通用的,藏通別圓都通用。

  如果我知道這個道理,我不告訴大家,我受惡報,受什麼惡報呢?來生受愚 癡報。佛時代有一位弟子,受愚癡報──周利盤陀伽,就是這個原因。所以 你們大家了解以後,也告訴別人,這才叫無盡燈,那才不辜負佛教導你一番 。我們了解到一點道理,要感謝佛啊!佛不加被,你不會了解的,連大菩薩 都是這個樣,佛不加被,他連問佛的能力都沒有。這章眼看完了,重頌的部 份,我們就不修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重宣此義是重頌。

  「金剛藏當知 如來寂滅性 未曾有終始 若以輪回心 思惟即旋複 但至輪回際 不能入佛海 譬如銷金 金非銷故有 雖複本來金 終以銷成就 一成真金體 不複重爲 生死與涅槃 凡夫及諸佛 同爲空花相 思惟猶幻化 何況诘虛妄 若能了此心 然後求圓覺。」

  師父:重頌沒有修學的必要,長行都修學過了,我們看彌勒章。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金剛藏章》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