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金刚藏章▪P11

  ..续本文上一页邀」,它是转注的,就是取的意思,就是得的意思。「所以展 转。但增妄想耳。」没有实在的。「如是虚妄浮心。岂能成就圆觉方便耶。 故非正问也。」

  大家看看憨山大师所解答的,和你想的对不对?一般人不入教理,仅取名相 ,这里边没有名相。他解答得很简单,因为他是过来人,他知道了。你如果 是程度浅的人,看不懂!不知道他的意思,如果你也深入,你就知道他所讲 的意思不错。

  你们不要嫌我叫你听经、听戒,你想一想,我不在了,恐怕没有人再叫你听 经、听戒了。机会难得啊!我现在还在,才能督促,总算不错,有几个慢慢 地和菜一样露苗了。唉!你们不想一想,若干年以前你们都懵然无知。

  (卍续一六‧圆觉经句释正白卷上之下‧三五二下‧一三)「有作思惟者。 分别妄识」,分别心,虚妄心,识心。「以根尘和合有非无作性」,根尘和 合是没有的,法三事和合,佛在阿含经讲,三事和合触,有触才有受,有受 才有爱,有十二因缘。我先讲和合,譬如十二因缘的触怎么产生的?前面讲 的,识名色六, 入触,讲到触有三种,可以讲是三种,识一种,名色就是根, 六入有两个东西,尘入根,根入尘,十二入嘛!这里面讲出三个东西来,根 尘识。根尘识和合有触,有触才有受,这是十二因缘的来龙去脉。可是这个 不对的,佛说是顺众生边、世俗言语说,佛的本意不是这样。这个触,三事 和合才有,那么三事没有和合时没有触,对不对?我们再看,这个触在根里 有没有?尘里有没有?没有。识里头有没有?根尘识没有触,没有触和合起 来变成有触,不合道理吧!所以佛说这是虚妄法。

  「以根尘和合有非无作性」,有作不是无作性,无作性是不生不灭,无相无 为,清净平等,不动,它不是无作性。「从有心起者。无明妄性本明照生所 一念成立乃有为法。……」无明心是虚妄的,「所」是没有的,修行人要是 会到这个地步,有句话──是什么谁知道?它不是虚妄,是真的,修行对了 ,是那一句话?如果在这个地方,你以无住心契无相法,对了!你以有住心 取有相法,错了!这叫无住心契无相法的根源知道了吧?「所」没有啊!他 说照「所」成立的,观音菩萨的法门,妙耳门,是讲实相的,入流亡所,没 有所。有所的话应该有六尘,没有六尘那有所?

  「乃有为法」,这个都是有为法,有为法我问大家有没有?(答:没有有为 法。)为什么原因没有有为法?有为法生灭的,不停,是不是?剎那剎那生 灭,没有,生灭法虚妄的嘛!如果有为法有的话,生灭,生也应该是有为, 灭也应该是有为,对不对?如果生是有为的话,也应该生灭。如果生是也生 也灭,没有,那违背了。生就不是灭,灭就不是生啊!所以有为法是虚妄法 ,没有实在的。「通指妄心性相。不出尘想缘气。尘是照生之所。……」虚 妄心,照生的那个所是虚妄的。

  「想吸之尘是无明迷有」,这是讲缘气,气是习气,华严宗讲无明为习气。 这个法唯识宗和华严宗讲的,有一点点差别,唯识讲无明是种子,华严宗讲 无明是习气,比种子更深了。如果无明是种子的话,大家都知道,声闻无学 、缘觉无学、阿罗汉、辟支佛是不是断种子啊?可是他不破无明啊!如果无 明就是种子的话,阿罗汉和辟支佛应该破无明。华严宗说现行是六根起,种 子是识心有,往上还有习气,习气是那些人破习气?地上菩萨,初地破一分 无明证一分法性身。

  「循环往复所有妄心」,这个「妄」字不读「ㄨㄤˋ」,念「ㄨㄤˊ」,作 「没有」讲。「总此二法。故云皆是。缘气释准前。非实心体者。非无生灭 本妙觉心。全是缘气幻影。无实体性。此句破明诸心幻妄。……」,这好象 又漏了字吧?好象「破无明诸心幻妄」吧?综合以上讲过的,大家认为这个 人讲得对不对啊?这个人讲得有道理。

  「已如空华。此明非实有体之诸妄心已如空华。……」这个没有甚深的道理 ,大家可以了解。

  「思惟全幻」,思惟取相而生,所以都是幻。「佛境全真」,佛的境界是真 实的,为什么是真实的?不是说有是真实的,一般人认为真实是有,错了。 如果有是真实的话,你把佛法误会了,它清净遍满,平等不动,真实的嘛! 所以说无量光,真实吧?遍满嘛!无量寿,不动嘛!真实的,真实有阿弥陀 佛。「用幻求真真不成幻。……」

  「犹如空华者。喻用思惟心。……展转妄想者。空华本妄想生。今求结空果 。……此中喻意。是明用思惟心以辨佛境。乃迷佛境为虚妄果。……」对的 !这个人讲得有道理,大家仔细看,和你想到的是不是相同?你想到几分, 用他印证你。我们很可怜!没有善知识印证,以前有善知识,会到这个法的 时候,去请问善知识,说这个法对不对?善知识点头,没有错。我们今天到 此地!

  你们要是看经,发现有重要的地方,记下来的时候,一定记是某某著作,什 么人写的,在第几章,要把它记清。要不然你看到好句子,一看,过去了, 白费了。

  

  

  

  ■第二十四次修学

  

  师父:我恐怕大家懈怠下去,所以很勉强支持,我为什么这个样呢?我也知道,我 休息会舒服一点,可是我可怜末法时期的佛法,眼看没落了,正法无人传。 如果我一口气不来,恐怕你们再听到这个法就很难了,所以我不敢偷懒。

  大家知道,一定先得义理,佛法为什么到中国大兴大乘?中国古人就说一句 话,得其义理,文可忘。我们看,现在差不多讲资料的、引证经文的多,真 正善识谛理的,很少。差不多讲历史,只谈历史,实在这个不是佛法,它是 帮助。我不敢说别人,我可知道中华民国的历史不正确,那太多了。它怎么 不正确呢?记好的,不记坏的,不但中华民国的历史,自古来的历史都这个 样。就算有的史官很正确,好坏都公平记载,他的记忆力有限,不相信,事 实就是这个样,有很多难以正确。历史都是相对的主观观念,我认为对了, 就是历史了。

  所以应该知道,深入谛理。大家,我辛辛苦苦领导各位,你相信也罢,不相 信也罢。不过我告诉你是实在的,你如果懂了谛理以后,你用它来读经,不 管读什么经,你用谛理去读它,保证贯通。世间法也如此,世间法讲学术, 出世间法是佛法,它都是一个路线──有两部份,一部分是理论,一部分是 应用,大家懂得理论以后,自己试试,试图应用它。再看经看到这个地方, 不晓得意思,你用谛理把它分析分析,锻炼自己,训练自己,你要是不求这 个甚深第一义的话,你把所有经文看遍了,不过死读书,读死书,没有用。

  从今以后,大家再看经试一试,像金刚经啦!心经啦!这两部经我们讲过了 ,恐怕又落窠臼了,其它的经文,你可以看。我所说出世间法也是分理论部 份、实用部份,那是根据般若经,六百卷大般若经是理论部份,其余般若经 是实用部份,大家不妨去看一看。其它我们没修学过的经,你拿出来,找它 的经文,你按照二谛理给它分,二谛是一般都通用的,藏通别圆都通用。

  如果我知道这个道理,我不告诉大家,我受恶报,受什么恶报呢?来生受愚 痴报。佛时代有一位弟子,受愚痴报──周利盘陀伽,就是这个原因。所以 你们大家了解以后,也告诉别人,这才叫无尽灯,那才不辜负佛教导你一番 。我们了解到一点道理,要感谢佛啊!佛不加被,你不会了解的,连大菩萨 都是这个样,佛不加被,他连问佛的能力都没有。这章眼看完了,重颂的部 份,我们就不修学。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重宣此义是重颂。

  「金刚藏当知 如来寂灭性 未曾有终始 若以轮回心 思惟即旋复 但至轮回际 不能入佛海 譬如销金 金非销故有 虽复本来金 终以销成就 一成真金体 不复重为 生死与涅槃 凡夫及诸佛 同为空花相 思惟犹幻化 何况诘虚妄 若能了此心 然后求圆觉。」

  师父:重颂没有修学的必要,长行都修学过了,我们看弥勒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金刚藏章》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