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普賢章▪P8

  ..續本文上一頁最實用的講,你的五蘊身心是不是如幻如化?是不是有分別?應該遠 離吧?因五蘊身心生的煩惱是不是如幻如化,依他起的?應該遠離吧?因爲 煩惱生的生死,是不是如幻如化?應該遠離吧?爲什麼大家不遠離呢?遠離 還是方便嘛!你身心如幻如化有遠離沒遠離?從第一義會了。你煩惱如幻如 化,有遠離沒遠離?生死如幻如化有遠離沒遠離?覺性不動啊!何必遠求呢 ?當下即是。

  修師:這裏是講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叁,一切幻化境界是佛開方便的境界,到無所 離的時候就證入實相了。 

  師父:這個在法華經講實相,在華嚴經講法界,維摩诘經講不二法門。如果按照圓 教境界說,這個境界圓融無礙,就是一實谛,一實谛就是實相谛。頓教說這 個境界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如果有一點的著相就不是。禅宗說,這境界 裏面有一點點葛藤都不是了。誰還悟到這個境界的?

  生師:覺心不動本來是佛的境界,因爲這個境界很深,我只是體會到一點。覺心不 動,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當下就是。那我們在日常生活怎麼體驗?我認爲 在日常生活中,你不管做什麼,只要對衆生有益,你都可以做,你不可分別 這是誰的事,只是隨緣盡份去做。你也不分別我做這個事將得什麼果報,就 是一心一意去做。所以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講起來好象是菩薩的境界,其 實我們凡夫也可以做得到的。我們就時常這麼做,覺得什麼事情我都應該做 ,每天就這樣隨緣地做,你要修覺心不動,動不了覺心嘛!你要修如幻,心 不動就是如幻嘛!

  師父:惠生從事相方面講,講得是有道理。這個境界很高,譬如他講這是佛的境界 ,不是我們的境界,這個境界是無佛無衆生,無有佛涅槃,無有涅槃佛,這 是圓教境界。他講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還是二邊業,菩薩境界。這個境界 高得多了,這個境界高到什麼程度?就是圓覺。他從事相講是這個道理,心 不生煩惱,就體會到這個境界了。如果我們說是佛的境界,還是有分別,不 是我們的境界,還是有分別。如果說隨緣不變,還是有分別;不變隨緣,還 是有分別。離一切幻,是它了。

  永嘉大師會到這個境界,我們不知道老和尚證到沒證到?我們不知道。就是 「覺後空空無大千」,空空無大千有可得沒可得?有相可取沒有?有分別沒 有?有所住沒有?就是那個境界。

  現在沒意見,查注疏吧!說不得,寫不得,想不得。你沒成佛時本是佛,已 成佛後還是佛。大智慧者到此地,能起大慈大悲。真要是會入這個地步,你 才能猛然覺悟過去錯用心啊!無量劫來錯用心一直到現在。 今天我們修學到此地,我把下面一句講完,下一次修學偈頌了。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衆生 。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師父:下次我們從「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開始。現在看資料,看注疏是印證 你,不是叫你著于幻化相,現在印證自己,不爲自己作障。你們事先看注疏 ,都爲自己作障。其實作障,我問你們,有障沒有障啊?慧聞講有障沒障?

  聞師:取文字相就會障礙自己,你不取文字相就不會障礙自己。

  師父:沒有障啊!自己擾亂叫自打閑岔啊!那個障是不是如幻如化的,如幻如化的 ,沒有啊!你當成有才障你。誰還找到資料?寫吧!

  我們寫注疏是印證,你們慢慢到了一個地步,他一開始印證你,久了以後, 你也可以印證他。這就是沒有拄杖子、沒有拐,給你拄杖子、給你拐好走路 。有了拄杖子,奪你拄杖子。

  這個境界,雁過長空,影落寒潭。雁在空中飛,空中有雁的腳迹沒有?不動 是不是?雁幻滅盡的話,覺心不動啊!你在水邊照出影子,水裏有你的影子 沒有?你走了以後,水還是清清淨淨的。是不是這個境界啊?你體會體會! 文字相解釋,是不是頭上安頭啊?本來教你除虛妄的,你虛妄加虛妄。

  一定發揮你自己的悟性,他們在黑板寫的,剛開始他們印證你。慢慢地,你 也可以印證他。你想一想,若得此法,夫複何求?千萬不可掉以輕慢心,這 個法很深啊!

  (卍續一六‧圓覺經要解卷上‧二二一下‧叁)「離幻有四。一離諸幻之境 。境爲所離。智爲能離。」還有能所,他下面講一定還有離,有能所不究竟 啊!「二離離幻之心」,第二個離離幻之心,離幻之心還是有分別,還是有 所得,還是有所住,還是取相。「由堅執有能離之智。此智亦幻。故曰心如 幻者亦複遠離。」都有分別,都有所得,都有所住。「叁遣離幻之離」,有 離幻還是分別,還是有所得。所以,叁遣除離幻之離。「離前能離。此離亦 幻。」離幻之心是能離,所以離前面那個離幻之心,也是如幻。「故雲遠離 爲幻亦複遠離。四遣離離之離」,有離離之離,還是分別心,還是有所得心 ,還是取相心、有所住心,還是不空心。

  「離前第叁。此心亦幻。故曰離遠離幻亦複遠離。……」離遠離也是幻化, 修如幻叁昧。「列雖次第」,雖然有次第,其實它沒有方便,沒有次第的。 「修在一心」,一心具足。「所謂一念不生前後際斷」,一念不生,前際斷 ,後際也斷,沒有分別,所以不取著,沒有所得。前際斷,不滅;後際斷, 不生,是不是?不生不滅。「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者」,到了無所離處了,你 本來是虛空,虛空不動啊!假使有人說要逃避虛空,這個人是不是傻瓜啊?

  「結示得體除幻」,得體,他這個寫得很清楚了,體證體性,覺性不動啊! 你得其不動的覺性,就除去諸幻了。「學者果能向幻覺未兆之前」,幻覺未 兆之前,父母沒生你以前本來面目。「如來未說示處。體之照之。覺性本然 。」父母沒生你以前本來面目,佛出世也是那個樣,不出世還是那個樣。不 是佛出世才有,佛不出世無,不是那個道理的。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佛說 也是性空緣起,緣起性空;佛不說還是性空緣起,緣起性空,有佛無佛,性 相常住。

  「得無所離。則何德不顯。」啊!這個人講得很好。「何幻不除也」,這個 人是誰啊?(答:寂正大師。)這個人解釋得很好,你們大家印證自己,你 體會到這個地步沒有?可以印證你,你想的對不對?久了就知道,古德和佛 、老祖師、菩薩,一個鼻孔眼喘氣。現在下課! 

  ■第十一次修學

  師父:有一個人,不記得他叫什麼名字,作了一部牧牛圖頌,衆生心就好比牛一樣 ,牧牛,一步一步地降伏它,很難。降伏圓滿以後,就叫佛。現在我真感覺 ,真是難啊!明明實實在在的道理,大家偏偏不相信,怪不得佛那時候說, 我說法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诳語者,你們應該相信。 我想在佛世的時候,一定也有很多人不相信。所以衆生好比水犢牛,很難降 伏。唉!不但難降伏,還能傷人啊!希望大家千萬不要養這頭水犢牛,養你 的道心。現在末法時期的衆生,就像水犢牛一樣,它不但是頭水犢牛,還能 傷人,造很多罪業。

  當初後羿射箭第一,有窮氏後羿射箭最好了,有一個逢蒙跟他學射箭,後羿 盡心地教他,把射箭之術完全教給他了。逢蒙盡得其道,學得和後羿一樣。 以後逢蒙就想:「天下唯羿爲愈己。」唯有後羿勝過我,于是殺後羿,這就 是水犢牛的作用了。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這是重頌,我們看一看這頌中有特別的沒有?如果沒特別的,我們就修學下 面一段文,要是有特別的,我們也來修學修學。 

  「普賢汝當知 一切諸衆生 無始幻無明 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

  怎麼知道皆從諸如來啊?這和前面長行一樣,幻不起幻,由真迷惑才起幻, 所以「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

  「猶如虛空花 依空而有相 空花若複滅 虛空本不動 幻從諸覺生 幻滅覺圓滿 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 及末世衆生 常應遠離幻 諸幻悉皆離 如木中生火 木盡火還滅 覺則無漸次 方便亦如是」

  這段偈頌沒有修學的,長行都講過了。現在看下面的: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 普賢章》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